..续本文上一页问:三乘般若差别既不可得,云何说菩萨所修般若、二乘所不能及?佛言:菩萨皆作是念:我当修行六度,成熟有情,严净佛土;满佛十力等法,度无量眾。譬如日光,照无不遍。二乘如萤,无如是念。依菩萨故,一切善法出现世间,便有人天三乘。
又问:与何法相应故,言与般若相应?佛言:与色等空相应故,不见色等若相应若不相应,若生若灭,若染若净,无有少法与法合者,以本性空故。復次、入一切法自相空已,不观一切法若合若散。復次、不著色等有性无性、常无常,乃至无愿有愿。不作是念:我行般若,不行般若;亦行亦不行般若,非行非不行般若;不為布施,乃至不為平等性故,修行般若;以不见诸法性差别故。如是与般若相应,则能安立无量有情於涅槃界,魔不得便。佛菩萨皆护念,诸天拥护。苦报转轻,常不离佛。是菩萨,不见诸法与空相应,亦不见空与诸法相应,是為第一与空相应,普能引发十力等佛法,毕竟不起慳贪、犯戒等心。
舍利子问:与般若相应菩萨,从何处来生,从此生何处?佛言:有从餘佛土来,有从睹史天来,有从人中来。从此间没,生餘佛土,常得值佛。
次广分别无方便善巧、有方便善巧、种种差别之相。乃至净五眼,发六通,不自高举。於著不著,俱无所著。说此修行般若胜利时,三百苾芻,以衣奉佛,发无上心。佛授其记。一万有情,各随愿力,生万佛土。
无等等品第四:卷405
舍利子、大目连、善现、大饮光、满慈子等,同讚菩萨般若,佛印成之。
舌根相品第五:卷405
世尊现舌根相,量等大千,出无数光,照十方界。十方无量菩萨,皆来供养。诸天亦来供养。佛令供具合成台盖、量等大千。百千俱胝那庾多眾,悟无生忍。佛授其记。
善现品第六:卷406至408
佛告善现:汝以辩才,為菩萨宣说般若。善现白佛:我都不见有一法可名菩萨,可名般若;云何令我為菩萨宣说般若?佛言:菩萨唯有名,般若唯有名;如是二名,亦唯有名。不生不灭,唯假施设,不在内外两间,不可得故。如世间我等、色等,唯有假名。如是假名,不生不灭。唯假施设谓唯我等。菩萨於一切法,名假,法假,方便假,应正修学。不应观色名若常无常、乐苦、我无我、净不净、空不空、有相无相、有愿无愿、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杂染、清净、生灭,乃至意触為缘、所生诸受。名亦如是。若菩萨,若菩萨名;若般若,若般若名;皆不见在有為界中,亦不见在无為界中。於一切法不作分别,能修布施等,能住内空等,善达实相。於名法假如实觉已,不执著一切法;增益六度,趣入正性离生,见佛闻法。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皆得自在。
復次、即色等是菩萨不?离色等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善哉!若菩提,若萨埵,若色等法,不可得故,菩萨及所行般若,亦不可得。菩萨应如是学。
復次、即色等真如是菩萨不?离色等真如有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善哉!色等法不可得故,色等真如亦不可得,菩萨及般若亦不可得。应如是学。
復次、色等增语,色等常无常等增语,是菩萨不?善现一一答言:不也。佛言:善哉!色等法及常无常等不可得故,增语亦不可得。菩萨及般若亦不可得,应如是学。復次、诸法不见诸法,诸法不见法界,法界不见诸法,法界不见法界;有為界不见无為界,无為界不见有為界;非离有為施设无為,非离无為施设有為。菩萨於一切法都无所见,其心不惊恐怖沉没忧悔。应如是教诫教授诸菩萨,令於般若皆得成办。
入离生品第七:卷408
善现白佛:菩萨欲圆满六度,欲遍知一切法,欲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得一切佛法,满一切有情心愿等,当学般若。
舍利子问:何名顶堕?善现答言:无方便善巧而行六度,住三脱门,退堕二乘地,是名顶堕。若不见空,依空观空,如实知色等不应执,知心本性清净,无变异,无分别;一切法亦无变异,无分别。能如是学,住不退地,则為遍学三乘诸法。
胜军品第八:卷408至409
善现白佛:我於菩萨及般若,皆不知不得,云何令我以般若相应法教菩萨?我於色等一切法,若增若减,不知不得;如何可言此是色等?是色等名,皆无所住,亦非不住。是色等义,无所有故。我於菩萨及般若,若义、若名,不知不得。若以是法教诸菩萨,我当有悔。若菩萨闻如是说,心不沉没忧悔,不惊恐怖,决定已住不退,以无所住方便而住。若无方便善巧,我我所执所缠扰故,心住色等,於色等作加行,不能摄受修学圆满般若,不能成办一切智智。何以故?色等不应摄受,便非色等,本性空故。乃至其所摄受修学圆满甚深般若,亦不应摄受,便非般若。本性空故。以本性空,观一切法,心无行处,是名无所摄受三摩地,不共二乘。其所成办一切智智,亦不应摄受,便非一切智,以内空故,乃至无性自性空故。非取相修得,诸取相皆是烦恼。若取相修得一切智智者,胜军梵志於一切智智不应信解。彼生净信,由胜解力,思察一切智智,不以相為方便,亦不以非相為方便,亦不以非相為方便,以相非相俱不可取故。虽名随信行,而能以本性空悟入一切智智,不取诸相。乃至涅槃亦不取著。菩萨虽於一切皆无所取,而以本愿所行未满所证未办,终不涅槃。虽能圆满所行,成办所证,而不见四念住,乃至十八不共法。以四念处,即非四念住;乃至十八不共法,即非十八不共法。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是菩萨、虽不取著一切法,而能成办一切事业。
行相品第九:卷409至410
善现白佛:菩萨无方便善巧,若行色等,是行其相;若行常无常等,是行其相,非行般若。又谓舍利子言:若於色等住想胜解,则作加行,不能解脱。尚不能证二乘,况证菩提?此名无方便善巧者。若不行色等,不行色等相;不行常无常等,不行常无常等相;有方便善巧故,能证菩提。是菩萨不取行,不取不行,不取亦行亦不行;不取非行非不行;於不取亦不取。於不取亦不取。由般若以无性為自性故。是名无所取著三摩地,不共二乘。若菩萨於是胜三摩地,恆住不捨,速证菩提。復有健行三摩地等,略举一百十五名,及餘无量无数三摩地门,陀罗尼门,若能恆善修学,亦令速证菩提。菩萨虽依一切法平等性,证入如是等持,而於平等性及诸等持,不作想解。以无所有中,分别想解无容起故。佛讚印云:菩萨应如是学於一切法,都无所学。
舍利子问:若尔,诸法如何而有?佛言:诸法如无所有,如是而有。若於如是无所有法不能了达,说名无明。由明及爱势力,分别执著断常二边,於诸法不知不见,不能出离三界。於三乘法,不能成办。若以无所得為方便,速能成办一切智智。
幻喻品第十:卷410
善现白佛:设有问言:幻士能学般若,能成办一切智智不?当云何答?佛言:色等与幻有异不?答言:色等不异幻,幻不异色等;色等即是幻,幻即是色等。佛言:幻有染净生灭不?答言:不也。佛言:无染净生灭法,能学般若,成办一切智智不?答言:不也。佛言:於五蕴中起想等想,施设言说,假名菩萨不?答言:如是。佛言:假建立者,有生灭染净不?答言:不也。佛言:无想无等想、无施设、无言说、无假名,无身、身业,语、语业,意、意业,无染净生灭法,能学般若,成办一切智智不?答言:不也。佛言:菩萨以无所得而為方便,修学如是甚深般若,速成一切智智。乃至若无方便善巧,不為善友所摄受者,闻说是法,心惊恐怖。有方便善巧者,其心不惊恐怖。次更分别善友恶友之相。
譬喻品第十一:卷411
佛答善现:无句义是菩萨句义。如空中鸟跡等。次释善不善法等。次释摩訶萨义。
断诸见品第十二:卷411
舍利子亦说摩訶萨义。以能说法,令断诸见故。善现亦说摩訶萨义。发菩提心,不取著故。
六到彼岸品第十三:卷411至412
满慈子亦说摩訶萨义。普為利乐一切有情,修行六度,於一一度,皆修六度,令得圆满,是名被大功德鎧故。
乘大乘品第十四:卷412
舍利子问:云何菩萨乘於大乘?满慈子答: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為首,用无所得而為方便,虽行六度等,而不得六度等,如实观察一切,但有假名,施设言说不可得故。
无缚解品第十五:卷413
善现白佛:云何菩萨被大乘鎧?佛言:六度、三十七品等,虽有所為,而无其实。诸法性相皆如幻故。善现言:不被功德鎧。当知是為被大乘鎧。以一切法自相空故。佛言: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菩萨為此事故,被大乘鎧,由诸作者不可得故。
善现言:色等无缚无解。满慈子问:何等色无缚无解?答言:如梦、如响等色,去来现在、善不善无记等色,一切无缚无解。以一切法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灭染净故。
三摩地品第十六:413至414
善现白佛:何等是大乘相?齐何当知发趣大乘?从何处出,至何处住?為何所住?谁乘而出?佛言:六度是大乘相,二十空,百千三摩地,是大乘相。
念住等品第十七:卷414至415
復次、四念住等,三十七品,(於中身念住观最详。)三解脱门,十一智,三无漏根,三三摩地,十随念,四静虑等,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不共法,入诸字门,得二十种功德,是大乘相。
修治地品第十八:卷415至416
答齐何当知大乘之问。明初地修治十胜业等。
出住品第十九:卷416至417
答从何处出、至何处住之问。谓从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然以无二為方便故,无出无住。
又答谁乘而出之问。都无乘是大乘出者。以若所,若能,若时,若处,皆不可得故。菩萨修行般若,虽观诸法皆无所有,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住者。然无所得而為方便,乘於…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解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