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令速圆满!佛言:种种增语,皆显涅槃為甚深义。乃至色等亦名甚深,色等真如甚深故。色等真如,非即色等,非离色等,是故甚深。
次较显如教住、如说学之功德。又较显随喜迴向功德。又答无数无量无边之义。又明依止无增减无所有為方便,修行般若。由此為门,集诸功德,便证菩提,如焰燋紸,非初非后,不离初后。
梦行品第五十六:卷451
舍利子问:梦中行此三三摩地,於深般若有增益不?善现答言:昼行有增益者,梦行亦有增益。次与弥勒菩萨问答。
愿行品第五十七:卷451
佛告善现:菩萨修行施等,為诸有情发大愿行。
殑伽天品第五十八:卷451
授天女记。
习近品第五十九:卷452
佛答善现:观色等空,不令心乱,则不见法、不作证。未入定位,繫心於所缘,已入定时,不繫心於境。不退施等,不证漏尽。如壮士过旷野,如坚翅翔虚空等。
增上慢品第六十:卷452至454
佛為善现说菩萨不退转相,及说增上慢相。次明菩萨欲证菩提,应常亲近真善知识。次说般若妙相。次较说经功德。
同学品第六十一:卷454至455
帝释叹持说者非少善根所能。佛為较显胜德。帝释復為一苾芻广明胜德,兼為庆喜明仗佛力。佛又為庆喜分别有恼乱不恼乱之所由。次明菩萨与菩萨共住,相视应如大师。
同性品第六十二:卷455至456
佛答善现:内空等是菩萨同性。住此中学,名為同学。又问:若一切法本性清净,菩萨云何復於妙法而得清净?佛言:於性净中,精勤修学甚深般若,如实通达,远离烦恼染著,故说復得清净。復次、方便善巧威德力故,摄持增长导引一切波罗密多。如萨伽耶见,如命根。
无分别品第六十三:卷456
帝释散华发愿,问随喜福,佛為较显。善现问:如幻心,云何能证菩提?佛為徵释。并叹菩萨能為难事。善现復言:不应说彼能為难事。以所证、能证、证法、证者、证处、证时、都不可得。如幻、如影,乃至如化,如机关等,无分别故。舍利子言:若一切法皆无分别,云何分别五趣三乘?善现答言:有情颠倒惑业因缘,施设五趣差别。无分别故,施设三乘圣者,三世如来,皆由分别断故,可施设有种种差别。菩萨应行无所分别甚深般若,便能证得无所分别微妙菩提。觉一切法无分别性,尽未来际利乐有情。
坚非坚品第六十四:卷456至457
善现答舍利子:菩萨修行般若,行非坚法,不行坚法。又為诸天明希有事。如欲调伏虚空。当知:色等离故,即施等离。又答佛不沉不没之问。次问何等菩萨為佛讚叹?佛言:住不退转位者。又、随不动佛為菩萨时所行而学者。又、随宝幢、顶髻二菩萨所行而学者。
实语品第六十五:卷457至458
佛為帝释叹善现住於胜住,然犹不及菩萨所住甚深行住。六百苾芻发菩提愿,佛授其记。次以般若付嘱庆喜,并现不动佛国,令大眾见。又出舌相,再嘱庆喜。
无尽品第六十六:卷458
佛答善现:般若菩提、皆如虚空,不可尽故。应观色等无尽故,引发般若。乃至魔皆愁苦。
相摄品第六十七:卷459
佛答善现,六度互相摄取之相。
巧便品第六十八:卷460至463
佛答善现:菩萨成就巧方便者,发心甚久,乃至善根甚多。又、般若虽於五度最為前导,而无分别作用真实自体。菩萨為有情故,勤行六度。前五摄在般若,性无差别。為度有情,假说差别。又、般若於一切法,都无所捨。若不思惟色等,便能增长善根,圆满六度,证得菩提。乃至著无所有不可取法,则离般若。般若如转轮王,一切善法,随行随至。又能示现道非道相。又、如实观色等非相应非不相应,是能与六度常共相应,不相捨离。又、般若是诸善法所趣向门,如水趣海。又、应於诸法如实了知略广之相。又、应观色等彫落故,破坏故,乃至性虚偽故,行深般若。如引虚空,修深般若。破坏诸法,修深般若。从初发心,至菩提座,应行、应引、应修。无容横起诸餘作意。又、应学一切法皆不可施设而趣菩提。都无所行,是行般若。从初发心,常学无所得而為方便,应修布施等,应住内空等。诸有二者,名有所得;诸无二者,名无所得。虽於诸法常乐决择,而不得色等。以无為无作而為方便,行深般若。佛以净五眼,求色等不可得。虽证一切智智,不住有為界,亦不住无為界。如变化者,度化有情。如来与变化佛,俱為真净福田,诸法法性為定量故。又、一切法但有名相。唯假施设,名相性空。有情执著,沉沦生死。菩萨悲愍,发心行行,证得一切智智,拔济令出。然诸名相,无生无灭,亦无住异施设可得。又、前际后际俱不可得。达一切法自相空已,应行般若,无所执著。次释般若不与诸法為义非义。
树喻品第六十九:卷463
善现以空中种树喻菩萨能為难事,佛以良田种树之喻答释之。次释菩萨当知如佛。并较发心不退,乃至如来功德,展转增胜。又答初发心菩萨,恆正思惟一切智智,信解一切法,皆无性為性。
菩萨行品第七十:卷464
佛答善现:当於色等空,行菩萨行。不以二故,摄受修行六度,乃至证得一切智智,恆时增长一切善法。
亲近品第七十一:卷464
佛答善现:若不亲近诸佛,圆满善根,承事善友,尚不名菩萨,岂能证一切智智?
遍学品第七十二:卷464至465
佛答善现:菩萨成就最胜觉慧,虽能受行清净深法,而不摄受殊胜果报。於法自性能不动故。次明离四句,而有得、有现观,以一切法常无常等為戏论。应离诸戏论,行深般若,遍学诸道。由菩萨道,得入正性离生。於圣法毗奈耶中,应如是学甚深般若,修除遣一切法。若一切有二想者,定无布施等。下至顺忍,彼尚非有,况能遍知一切法,况能得一切智智?
渐次品第七十三:卷465至466
佛答善现:住无想者,亦无顺忍。菩萨於一切法皆无有想,亦无无想。以无性為圣道,以无性為现观。若一切法有少自性,或復他性為自性者,佛不应通达一切法无性為性已,入四禪,起五通,证菩提,度有情。菩萨初发心位,闻一色法及诸有情皆以无性為性;证得此故,说名為佛。乃至预流深信此故,名贤善士。故我定应发趣菩提。普為有情得涅槃故,作渐次业,修渐次学,行渐次行,所谓六度、六念,乃至一切相智。
无相品第七十四:卷466至467
佛答善现:以一切法皆以无性為性,诸有情类,具断常见,住有所得,难可解脱。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以不坏法界相故,由此故得有初地,乃至十地,得有异熟神通六度等法。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於无相无作法中,圆满一切功德。
无杂品第七十五:卷467至468
佛答善现:安住如梦等五取蕴中,為诸有情:布施、持戒、安忍、精进、修定、学慧。如实了知如梦等五蕴,皆同一相,所谓无相。若如是知而行施等,则能圆满一切善法。
眾德相品第七十六:卷468至471
佛答善现:愚夫异生,於梦得梦,得见梦者;乃至於化得化,得见化者。颠倒执著,造三业行,往来生死。菩萨以二种空,观察诸法,一、毕竟空,二、无际空。安住二空,為说正法,色等是空,离我我所,如梦、如化、都无自性。又以方便神力,拔济令出,得三乘果。
次明菩萨甚奇希有之法,安住异熟六度五通等,随应摄受有情,布施、爱语、利语、利行、同事,财施、法施,说三十七品,乃至相好等法,四十二字母等,不坏诸法,无二分别。為诸有情,如实宣说。令离妄想颠倒执著,趣三乘果。譬如化佛,教所化眾。又、一切法,不异真法界等,而依世俗,施设因果差别。菩萨於诸法中,自无执著,教他无执。善达诸法如实相故。
善达品第七十七:卷471至473
佛答善现:如所变化,於一切法都无所行,是為善达诸法实相。以诸法但有假之名相,是故菩萨於诸善法,能自增进,亦能令他增进。又、如实知色等相,色等生灭,色等真如,是為能学三解脱门,则能学一切法。又、欲学法界,当於一切法学。知一切法,即真法界。初中后际,常无差别。
实际品第七十八:卷473至474
佛答善现:菩萨但以实际為量,行深般若。由方便善巧力故,安立有情,令住施等,而不执著。观本性空,都无所得。為度执有情想及法想故,行道相智,得三乘道,趣证无上菩提,佛眼常无断坏。
无闕品第七十九:卷474至475
佛答善现:菩萨具足殊胜方便善巧,修行施等,不得施等,亦不远离施等,修菩提道。次答舍利子:不和合一切法,不离散一切法,诸法皆无自性可离合散故。如实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於一切法得无障碍。安住二諦,宣说正法。如化食施化眾等。又答善现:修行施等,及餘大菩提道,皆能成熟有情。
道士品第八十:卷476
佛告善现:总一切法,皆菩萨道。不学一切法,定不能得一切智智。审察诸法皆毕竟空,不应执著。而於诸法,学无厌倦。观诸有情心行差别,如实了知,但行虚妄所执,方便善巧,教令远离所执,修诸善行。然勿恃此而生憍逸。次明清净自他三种麤重,能净佛土。
正定品第八十一:卷477
佛答善现:是菩萨从初发心,至最后有,皆住菩萨正性定聚。次释如来本生之疑。次明一切善法皆是菩提资粮。
佛法品第八十二:卷477
佛答善现:即菩萨法,亦是佛法。由位有异,法性非异。
无事品第八十三:卷478
佛答善现:无性法中,无业无果,亦无作用。愚夫不了,颠倒发业,受三界身。為拔济故,施设圣法,及毗奈耶分位差别。广说梦、像、响、燄、影、幻、变化、寻香城喻。
实说品第八十四:卷478
佛答善现:我说一切法平等性為清净法。菩萨知一切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解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