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玄奘译《大般若经》与万炜的《永乐北藏》(龙达瑞)▪P2

  ..续本文上一页官的太傅。《明会要》说:“东宫六傅,不列于詹事府,无定员,无专授,为勋戚文臣兼官、加官、赠官。”又“永乐二年(1404)以姚广孝为太子少师,时上狩北京,广孝留辅太子,自是从后,东宫师、傅,终明世皆为虚衔,皆不闻有关掌,以虚名被之而已。”“成化二十年(1484)中旨进吏部尚书尹旻为太子太傅。旧制:凡加大臣保、傅,皆赐敕授,而是独以传奉得之,前此未有也。”因此万炜可能有太后的中旨,没有经过皇帝的敕授,所以《明史

  神宗本纪》上没有万炜担任太傅的记载。

  万炜是太后的女婿,太子的姑爹,朝廷里有一大群为太子讲学的文臣讲经典,大概也轮不上万炜去上课。由于出过张差行凶企图刺杀太子常洛的“梃击案”,所以朝廷对太子的保护格外小心。万炜与明神宗有着特殊关系,朝廷让他“每文华进讲,佩刀入直。”有这么一个姑爹带刀做保卫,太后和神宗应该感到放心。

  神宗生母李太后《明书》卷二十一说她“后性慈恻,究心内典,天下凡名胜地,皆施建梵刹,动费巨万,时天下宴然,物力充足,神宗常助施无算。”太后信佛,有九莲菩萨之美名。太后命道安等人披检藏经,详定目录,并审定续入藏的典籍,太后在内府设有番汉释道三经厂,续藏经在此雕印。

  太后“究心内典”,在她的住处必然保存一部质量高的大藏经,[8]供她阅读。太后应该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这部《明永乐北藏》的主人。万炜大概继承了太后的这部《明永乐北藏》。太后死于明神宗四十二年(1614),五年之后,明神宗驾崩,太子常洛终于登上了帝位。万炜作为太子太傅,保护太子,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到了。然而,好景不长,光宗即位才一个月就死了。他的死必然会引起万炜伤心,感到生死无常的悲哀。这使人不由想起贾谊任长沙王太傅,而长沙王因骑马被摔死,谊感到作为太傅无状愁愤而死。万炜受到的打击可以想见。接着天启年间明王朝进入了一个更为黑暗的时代。魏忠贤及其阉党当道,迫害忠良。万炜一定熟悉与他同姓的兵部侍郎万恭之孙万燝之惨死,万燝曾任工部郎中,上奏猛批魏忠贤乱国,魏大怒,廷杖万燝致死。此事发生在1624年。万炜在明熹宗(1621 - 1627)当朝的这段时期里,除少量必不得已需要参加的祭祀仪式外,多闭门阅读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帙很大,计六百卷须在僻静的地方专心翻译,为此玄奘由长安迁至坊州玉华宫,由显庆四年(659)到龙朔三年(663)才完成。万炜每读一册,记下了“天启乙丑(1625)某月 某日 少傅兼太子太傅都尉万炜薰沐拜读”的题记。他一直坚持读到了丙寅年,化了两年功夫。天启乙丑正是熹宗五年,也就是魏忠贤及其阉党最为猖獗的时代。万炜闭门阅读玄奘法师翻译的佛经,无疑使他避免卷入政治上的漩涡,惹来无端的杀身之祸。两年后,熹宗死,崇祯即位。立即清算了魏忠贤及其依附阉党的官员。《明史》卷三百《李伟传》:“天启末,(李)铭诚颂魏忠贤功德,建祠名鸿勋,庄烈帝定逆案,铭诚幸获免。”李铭诚是李太后之侄,可见外戚连逆案之众,而万炜因为埋头读经,与熹宗年间的政治没有什么牵连,到了崇祯年间,他成了受人尊敬的长辈,《曝书亭集》七四《文林郎知桃源县事张君墓志铭》“崇祯十五年纂修玉牒,君以贡士廷试,驸马都尉掌宗人府令万炜以人才荐,诏录为武英殿中书舍人”可见他恢复了宗人府的职位,最后全家死于甲申之乱。

  到了康熙辛亥年(1671),这部《明永乐北藏》流出了官宦人家,一位叫行端的僧人留下了他阅读大藏经的题记。

  普林斯顿大学的《明永乐北藏》,既凸现了明末中国佛教的历史,也显示了明朝末年宫廷倾轧,这部大藏经见证了其主人万炜在宫廷倾轧中崎岖艰难的一生。

  后记

  作者曾对四川省图书馆珍藏的《明洪武南藏》作过研究,1997年曾应邀到普林斯顿大学作“《洪武南藏》介绍”的讲演,论文发表在普林斯顿的《东亚图书馆学刊》2000年第4期。《洪武南藏》是《明永乐南藏》的底本,《明永乐南藏》又是《明永乐北藏》的底本。这次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资助,于2009年7月有幸到普林斯顿大学作了四周的研究,谨向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的Martin Heijdra 博士、马泰来馆长、艾思仁博士(S

  ren Edgren)、宗教系的太史文教授(Stephen Teiser) 和普林斯顿总图书馆表示衷心的感谢。承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Lewis Lancaster 教授和西来大学的Ananda Guruge 教授鼎力推荐,也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书目

  《明实录》

  《明史》

  《明会要》

  胡应麟(明)《少室山房文集》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2007年。

  李富华、何梅《汉文大藏经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李际宁,《佛教大藏经研究论稿》,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1]李富华、何梅《汉文大藏经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457页。

  [2]《明永乐北藏》为古籍善本。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对《明永乐北藏》的记录如下:明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 明永乐八年至正统八年刻本:新乡市图书馆、洛阳白马寺、重庆图书馆。明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 明永乐八年至正统八年刻本万历续刻本:故宮博物院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太原崇善寺、安徽九华山管理处、宁德县万寿禅寺、福州市鼓山湧泉寺、重庆市图书馆。估计当时调查纪录不全,陕西汉中市洋县智果寺、张掖大佛寺、浙江省图书馆珍藏有《明永乐北藏》,张掖大佛寺的《明永乐北藏》还被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均没有列入《中国古籍善本目录》,这是很遗憾的事。即使如此,足以说明智果寺藏的大藏经弥足珍贵了。

  [3]《明实录》/神宗/卷一百六十八/段72390

  [4]《明实录》/附录/藏钞本崇祯长编/卷六十三/崇祯五年九月/段90112

  [5]《明实录》/附录/藏钞本崇祯长编/卷六十三/崇祯五年九月/段90112

  [6]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2004年, 第808页。

  [7]《明实录》/神宗/卷二百二十九/段73624

  [8]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存有一部《明永乐北藏》,新影印的《明永乐北藏》就是根据这部故宫博物院藏的《明永乐北藏》作底本。

  

《玄奘译《大般若经》与万炜的《永乐北藏》(龙达瑞)》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