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心絮语▪P4

  ..续本文上一页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伪山这段话,总结了悟后起修的功用和深义。同时更说明修行的趣向,向上一路也只是要净除现业流识,不可别有圣解。真所谓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还是要得坐披衣,收拾身心自解作活计始得,绝非风月文字,诗情般若,绮语戏论,可称禅宗。归宗禅师曾说,我若一向举扬宗教,则学人罕至,门前草深三丈。真正学禅,除真参实悟而外,还要善能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难行能行,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栽莲终不坏。如真净禅师所说: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赶出淫房,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有了以上的认识,你再读《华严》《普贤行愿品》,再读《楞严经》就可深入体会。

  以上先讲一些有关禅宗行的一面。至于真参实证的参话头法门,备有简说,复印出来,再供参考。

  另外,明心见性是有其客观指标可资验证的,决非自由心证。见性之后气质一定会发生变化,使懦者强,顽者立,贪者廉。自我险讨意识自然增强,智慧自然生出,粗重习气逐渐转化。现在有些人开口言悟,闭口言悟,都是自欺欺人。如你亲自到过天安门回来旨,跟过来人谈天安门,就是不说一字,也都心领神会。如其不然,任你横说竖说,说得天花乱坠,依然是如人谈食不能自饱,数他人珍宝不是自家物。佛法不是这么一回事。因此,才说参要真参,悟要实悟。明心见性不是口头禅,匪从人得,要能自肯方亲。

  马克思说过: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把社会力量只作为政治力量,而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

  这一段话,正说明了明心见性,悟后起修的契机。也就是说只有当觉行圆满,信解行证,融汇一体时,众生可度,佛道方成。所谓东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我引述这一段话,只是印证《圆觉经》所说:菩萨外道,所成就法皆是菩提之理,别无他意。

  所谓诚就是实事求是,自诚明就是不自欺。要勇于反省自己的缺点,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学佛学道首先要做到这样。在修行的过程中,随时都是起点,只要实事求是,只要正精进,随时都可上路,古人说不轻后学,焉知后来者不如你,即是此理。只要你一念回机,功夫见地应时具在,即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修行要掌握禅宗所谓即此用,离此用的分寸。道乃天下之公道,大路就伸展在我们眼前。套句《红高梁》里的一段戏词:妹妹你大胆的向前走;虽千万人,吾往矣。天下还有什么了不起的事

  剑树刀山作掸床,龙潭虎穴作道场场,劫火烧来也不忙,修行之人本如此。什么佛啊,菩萨啊,又怎么样?尧何人欤

  舜何人欤

  有为者亦若是。佛菩萨还不是由众生转化成就的。

  大道在前,你尽管上路就是。就伯你上不了路。非要如何如何才是,非要见神见鬼才算。佛法不是这样。这是愚昧。比如有人要到天安门,待他到了天安门时,却又问长道短,不肯承当。如叶公好龙相似。这就是无知。

  佛就在走出无知,追寻智慧,就在自肯承当。如古人所说: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自肯承当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天。

  佛法之中没有偷巧。诸位!偷心巧心就是生死根本。禅宗祖师说,平地死人无数,过得荆棘林始是好手。指的就是偷心巧心如软刀子杀人,不见痕芒,偶一不慎,就有丧身失命之险。什么是偷心巧心

  这个咒子殊胜,这个法门无上。总以为有个法子能一口吞天,即身成佛。只需要加持,不必要修持。这就是痴心妄想,这就是偷心巧心。

  现在很流行这种格调的廉价商品,就是因为有类众生好逸恶劳,贪图现成。什么是魔障

  这就是魔障。自己无知,自己无明,妄想颠倒,自以为是,至可悯者也。

  要知道,世法资生,都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所谓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何况佛法大事,悟道因缘。不具智慧,不正精进,不六度万行,就想一下子悟道,就想即身成佛。门都没有。纯属痴人说梦,自欺欺人。要么就是心外求法之谓外道,非佛正说。—佛说善巧法门,那只是方便,那只是权宜,不是根本,不是究竞。古人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己。进什么门,修什么行

  还都是问题。

  因此,偷心巧心不去,人相我相就不除,智慧正见就不具足,功夫就不上路,佛法就不相应。

  你说你有道,你说你开悟,说你是外道,还算抬举你。根本就是屎壳螂插花——臭美,根本就是自欺欺人。那么,如何去除偷心巧心呢

  禅宗有个无上大法。

  大家看,当我说有个无上大法时,诸位的眼睛就一亮,耳朵即刻竖直,这就是偷心巧心。不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说归我说,诸位听还是要听,只是不要当作圣解,不要当作无上大法来听,就对了。偷心巧心也就除了。

  这个无上大法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金屎法。什么是金屎法呢?不会就是黄金,会了就成狗屎。这个说法是宋代有名的五祖演和尚提出的。

  那么这个金屎法,又是什么法门呢

  就是禅宗名言: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诸位在打坐时,如何能把念头打死呢

  真把念头打死,你也完了。只有死人没有念头。

  注意!所谓打得念头死,只是譬喻说法的。也不需要死光念头。他只是觉妄归真的法门。只要能觉妄即是真心就是法身。《圆觉经》讲得非常明白。

  任何法门只要能觉妄归真,就是无上法门,没有特殊的法门,对我们而言,这个法门就是黄金。对会者而言,这个法门就是狗屎。说穿了不值一分,真做到即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观想,念佛,参禅,心息相依也好,都是这个法门。不以智慧为依归,不以愿心为动力,这个法门都成戏论。所谓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那么,平常大家应该如何修持呢

  话分两头说。禅宗祖师说法,大都以出家众为时机,只有专修实证,日日如此,没有什么平常不平常。

  出家就是为了将此身心奉尘刹,就像搞革命一样,把身心全力奉献给国家群众。只有一个目标:解脱众生苦。所以要求就非要严格不可。古人说大事未了如丧考妣,大事已了如丧考妣。

  大事未了如丧考妣,我们还能理解,如何大事已了还要如丧考妣呢

   这就是佛法,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精进,这就是修行。 所谓大事已了,只是一了而已,继起的还有百了之事。解放战争胜利了,还有百废待兴的事业要完成。

  六度万行,愿力等你说能一了吗

  《普贤行愿品》呵!要多看,好好读,好好学。

  虽然对出家人有如此要求,但任何入学佛也都要以此为标的,不可心存懈怠,自起分别,自障般若。学佛是为自己,也是为众生,一点也不矛盾,自立立人,自觉觉他吗!真自觉必然觉他,自他不二,法尔如是。其中没有讨价还价的事,不要怕吃亏上当,一分耘二分收获。虽然说佛法现成,如不求智慧,不正精进,佛法自佛法,无明自无明,我还是我,依旧可怜生。

  因此,学佛不碍世法,六度万行与治生产业也不相违背。世法是妄心,佛法是智慧。以智慧化妄心,在世出世皆能成就。以妄心为智慧,则认贼作父,驴年未有出期。修持,精进就是要得真智慧而获解脱。不能深陷世法,以为不二,错认驴鞍桥为阿爷上颔。诸位虽与出家众外相威仪不同,要生活,要成家立业。一旦发心学佛,则度愿之心不可或缺,精进之念不可少有。 …

  只要有心愿,肯精进,俗事缠身更好修持,所谓公门里面好修行。此中自有额如玉,此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是指智慧,黄金屋是指福德。自觉觉他,福慧双修,觉行才能圆满。 …

  真有心愿,智慧自然相应,真正精进,福德自在其中。就怕你心愿不坚,精进不诚。注意!不是只为自己生天福报的心愿和精进,而是为众生,为佛法的心愿和精进。

  禅门日课里有一首每日必诵的偈子: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其中不是消极,更不是悲观,而是愿力和精进。众生皆在无明不得解脱,既然以天下为己任,还能终日怠堕,不思长进

  故有长啼菩萨,悲痛众生痴迷,沉沦声色,不求解脱自在。

  当年汾阳昭禅师悟道后,只在山中潜修,不思出世,其师弟直斥其非,方以道业为重,欣然就道。古人有如此风范。就是智慧,就是精进。

  再回过头说老话,诸位平常如何精进

  能够看经书,打打坐,念念佛,心息相依,观想持咒,就已经算精进了,要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像出家众一样地修行,那是不切实际。俗话说,赶鸭子上架,必然搞得鸡飞狗跳蛋打,—无是处。 ”

  但除此而外就没有良法了码

  不然。古人丛林打七,规律谨严,如布兵法,密不透风,克期取证。

  远代不论,近如雍正,以帝王之尊而持拂主七,僧俗一堂,不拘一格,始开方便打七之风。逮至现代,盐亭老人和南老师诸善知识,各抒善巧,大开方便之门,无论在家出家僧俗,皆于不离平常处,能品般若,得尝法乳,此所以为大善巧应机法门,今天我们打三也好,打七也好,只是有样学样。诸位都是上驷之材,我则是滥竿充数,依样葫芦。不过有一点诸位请放心,你们还有经书和南老师的书可资印证。

  方便打七确可帮助大家稻进学佛,帮助大家增长智慧。只要大家能全心投入。诚心修持,再加上平日之用功,利用厚生,利用这短暂的几天,真能以一当十胜,过你平时百日的修持。大家要正信佛法只要对路,就是这么直捷,这么了当,一点也不神秘。现在大家在行香,体会一下什么是定

  知道自己在走,也知道自己妄念在起灭,这就是定。平常大家习惯闭眉闭眼,正襟危坐才是定。殊不知行居坐卧都是定。定无自性,定也无定相。只要应机,无处不是定。

  因此,不要老是因循过去习气b执着现成观念。因循执着就是贪嗅痴,就是无明烦恼。

  不要喜静恶动,动也是定相之一。…

《禅心絮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论开悟(贾题韬)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