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心絮語▪P4

  ..續本文上一頁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僞山這段話,總結了悟後起修的功用和深義。同時更說明修行的趣向,向上一路也只是要淨除現業流識,不可別有聖解。真所謂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還是要得坐披衣,收拾身心自解作活計始得,絕非風月文字,詩情般若,绮語戲論,可稱禅宗。歸宗禅師曾說,我若一向舉揚宗教,則學人罕至,門前草深叁丈。真正學禅,除真參實悟而外,還要善能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難行能行,在欲行禅知見力,火中栽蓮終不壞。如真淨禅師所說:事事無礙,如意自在,手把豬頭,口誦淨戒。趕出淫房,未還酒債,十字街頭,解開布袋。

  有了以上的認識,你再讀《華嚴》《普賢行願品》,再讀《楞嚴經》就可深入體會。

  以上先講一些有關禅宗行的一面。至于真參實證的參話頭法門,備有簡說,複印出來,再供參考。

  另外,明心見性是有其客觀指標可資驗證的,決非自由心證。見性之後氣質一定會發生變化,使懦者強,頑者立,貪者廉。自我險討意識自然增強,智慧自然生出,粗重習氣逐漸轉化。現在有些人開口言悟,閉口言悟,都是自欺欺人。如你親自到過天安門回來旨,跟過來人談天安門,就是不說一字,也都心領神會。如其不然,任你橫說豎說,說得天花亂墜,依然是如人談食不能自飽,數他人珍寶不是自家物。佛法不是這麼一回事。因此,才說參要真參,悟要實悟。明心見性不是口頭禅,匪從人得,要能自肯方親。

  馬克思說過:只有當人認識到自己的“原有力量”,並把這種力量組織成爲社會力量,因而不把社會力量只作爲政治力量,而跟自己分開的時候,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人類解放才能完成。

  這一段話,正說明了明心見性,悟後起修的契機。也就是說只有當覺行圓滿,信解行證,融彙一體時,衆生可度,佛道方成。所謂東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我引述這一段話,只是印證《圓覺經》所說:菩薩外道,所成就法皆是菩提之理,別無他意。

  所謂誠就是實事求是,自誠明就是不自欺。要勇于反省自己的缺點,要敢于承認自己的無知。學佛學道首先要做到這樣。在修行的過程中,隨時都是起點,只要實事求是,只要正精進,隨時都可上路,古人說不輕後學,焉知後來者不如你,即是此理。只要你一念回機,功夫見地應時具在,即所謂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修行要掌握禅宗所謂即此用,離此用的分寸。道乃天下之公道,大路就伸展在我們眼前。套句《紅高梁》裏的一段戲詞:妹妹你大膽的向前走;雖千萬人,吾往矣。天下還有什麼了不起的事

  劍樹刀山作撣床,龍潭虎穴作道場場,劫火燒來也不忙,修行之人本如此。什麼佛啊,菩薩啊,又怎麼樣?堯何人欤

  舜何人欤

  有爲者亦若是。佛菩薩還不是由衆生轉化成就的。

  大道在前,你盡管上路就是。就伯你上不了路。非要如何如何才是,非要見神見鬼才算。佛法不是這樣。這是愚昧。比如有人要到天安門,待他到了天安門時,卻又問長道短,不肯承當。如葉公好龍相似。這就是無知。

  佛就在走出無知,追尋智慧,就在自肯承當。如古人所說: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蘇,欺君不得。自肯承當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天。

  佛法之中沒有偷巧。諸位!偷心巧心就是生死根本。禅宗祖師說,平地死人無數,過得荊棘林始是好手。指的就是偷心巧心如軟刀子殺人,不見痕芒,偶一不慎,就有喪身失命之險。什麼是偷心巧心

  這個咒子殊勝,這個法門無上。總以爲有個法子能一口吞天,即身成佛。只需要加持,不必要修持。這就是癡心妄想,這就是偷心巧心。

  現在很流行這種格調的廉價商品,就是因爲有類衆生好逸惡勞,貪圖現成。什麼是魔障

  這就是魔障。自己無知,自己無明,妄想顛倒,自以爲是,至可憫者也。

  要知道,世法資生,都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所謂沒有白吃的午餐,更何況佛法大事,悟道因緣。不具智慧,不正精進,不六度萬行,就想一下子悟道,就想即身成佛。門都沒有。純屬癡人說夢,自欺欺人。要麼就是心外求法之謂外道,非佛正說。—佛說善巧法門,那只是方便,那只是權宜,不是根本,不是究競。古人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自己。進什麼門,修什麼行

  還都是問題。

  因此,偷心巧心不去,人相我相就不除,智慧正見就不具足,功夫就不上路,佛法就不相應。

  你說你有道,你說你開悟,說你是外道,還算擡舉你。根本就是屎殼螂插花——臭美,根本就是自欺欺人。那麼,如何去除偷心巧心呢

  禅宗有個無上大法。

  大家看,當我說有個無上大法時,諸位的眼睛就一亮,耳朵即刻豎直,這就是偷心巧心。不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我說歸我說,諸位聽還是要聽,只是不要當作聖解,不要當作無上大法來聽,就對了。偷心巧心也就除了。

  這個無上大法是什麼呢

  說白了就是金屎法。什麼是金屎法呢?不會就是黃金,會了就成狗屎。這個說法是宋代有名的五祖演和尚提出的。

  那麼這個金屎法,又是什麼法門呢

  就是禅宗名言: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諸位在打坐時,如何能把念頭打死呢

  真把念頭打死,你也完了。只有死人沒有念頭。

  注意!所謂打得念頭死,只是譬喻說法的。也不需要死光念頭。他只是覺妄歸真的法門。只要能覺妄即是真心就是法身。《圓覺經》講得非常明白。

  任何法門只要能覺妄歸真,就是無上法門,沒有特殊的法門,對我們而言,這個法門就是黃金。對會者而言,這個法門就是狗屎。說穿了不值一分,真做到即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觀想,念佛,參禅,心息相依也好,都是這個法門。不以智慧爲依歸,不以願心爲動力,這個法門都成戲論。所謂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裏,是即龍女頓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墜。

  那麼,平常大家應該如何修持呢

  話分兩頭說。禅宗祖師說法,大都以出家衆爲時機,只有專修實證,日日如此,沒有什麼平常不平常。

  出家就是爲了將此身心奉塵刹,就像搞革命一樣,把身心全力奉獻給國家群衆。只有一個目標:解脫衆生苦。所以要求就非要嚴格不可。古人說大事未了如喪考妣,大事已了如喪考妣。

  大事未了如喪考妣,我們還能理解,如何大事已了還要如喪考妣呢

   這就是佛法,這就是智慧,這就是精進,這就是修行。 所謂大事已了,只是一了而已,繼起的還有百了之事。解放戰爭勝利了,還有百廢待興的事業要完成。

  六度萬行,願力等你說能一了嗎

  《普賢行願品》呵!要多看,好好讀,好好學。

  雖然對出家人有如此要求,但任何入學佛也都要以此爲標的,不可心存懈怠,自起分別,自障般若。學佛是爲自己,也是爲衆生,一點也不矛盾,自立立人,自覺覺他嗎!真自覺必然覺他,自他不二,法爾如是。其中沒有討價還價的事,不要怕吃虧上當,一分耘二分收獲。雖然說佛法現成,如不求智慧,不正精進,佛法自佛法,無明自無明,我還是我,依舊可憐生。

  因此,學佛不礙世法,六度萬行與治生産業也不相違背。世法是妄心,佛法是智慧。以智慧化妄心,在世出世皆能成就。以妄心爲智慧,則認賊作父,驢年未有出期。修持,精進就是要得真智慧而獲解脫。不能深陷世法,以爲不二,錯認驢鞍橋爲阿爺上颔。諸位雖與出家衆外相威儀不同,要生活,要成家立業。一旦發心學佛,則度願之心不可或缺,精進之念不可少有。 …

  只要有心願,肯精進,俗事纏身更好修持,所謂公門裏面好修行。此中自有額如玉,此中自有黃金屋。顔如玉是指智慧,黃金屋是指福德。自覺覺他,福慧雙修,覺行才能圓滿。 …

  真有心願,智慧自然相應,真正精進,福德自在其中。就怕你心願不堅,精進不誠。注意!不是只爲自己生天福報的心願和精進,而是爲衆生,爲佛法的心願和精進。

  禅門日課裏有一首每日必誦的偈子: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其中不是消極,更不是悲觀,而是願力和精進。衆生皆在無明不得解脫,既然以天下爲己任,還能終日怠墮,不思長進

  故有長啼菩薩,悲痛衆生癡迷,沈淪聲色,不求解脫自在。

  當年汾陽昭禅師悟道後,只在山中潛修,不思出世,其師弟直斥其非,方以道業爲重,欣然就道。古人有如此風範。就是智慧,就是精進。

  再回過頭說老話,諸位平常如何精進

  能夠看經書,打打坐,念念佛,心息相依,觀想持咒,就已經算精進了,要更進一步,更深一層像出家衆一樣地修行,那是不切實際。俗話說,趕鴨子上架,必然搞得雞飛狗跳蛋打,—無是處。 ”

  但除此而外就沒有良法了碼

  不然。古人叢林打七,規律謹嚴,如布兵法,密不透風,克期取證。

  遠代不論,近如雍正,以帝王之尊而持拂主七,僧俗一堂,不拘一格,始開方便打七之風。逮至現代,鹽亭老人和南老師諸善知識,各抒善巧,大開方便之門,無論在家出家僧俗,皆于不離平常處,能品般若,得嘗法乳,此所以爲大善巧應機法門,今天我們打叁也好,打七也好,只是有樣學樣。諸位都是上驷之材,我則是濫竿充數,依樣葫蘆。不過有一點諸位請放心,你們還有經書和南老師的書可資印證。

  方便打七確可幫助大家稻進學佛,幫助大家增長智慧。只要大家能全心投入。誠心修持,再加上平日之用功,利用厚生,利用這短暫的幾天,真能以一當十勝,過你平時百日的修持。大家要正信佛法只要對路,就是這麼直捷,這麼了當,一點也不神秘。現在大家在行香,體會一下什麼是定

  知道自己在走,也知道自己妄念在起滅,這就是定。平常大家習慣閉眉閉眼,正襟危坐才是定。殊不知行居坐臥都是定。定無自性,定也無定相。只要應機,無處不是定。

  因此,不要老是因循過去習氣b執著現成觀念。因循執著就是貪嗅癡,就是無明煩惱。

  不要喜靜惡動,動也是定相之一。…

《禅心絮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論開悟(賈題韬)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