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宗大意(正果法师)▪P13

  ..续本文上一页普。”问:“三身中那身说法?”答曰:“要。”当时禅学者称为一字关。《五家参详要路门》评云门为“择言句”。法演禅师评云门下之事为“红旗闪烁”。都是说他言悟顿机的作用、宗旨、家风。总起来说,此宗家风,孤危险峻,简洁明快。其接化学人,不用多语饶舌,于片言只句之间,超脱意言,不留情见。以无伴为示,或一字或多语,随机拈示明之。

  (五)法眼宗

  法眼宗是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文益禅师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给以大法眼禅师的称号,后世遂称此宗为法眼宗。

  文益(885-958)是青原下第八世,余杭人,姓鲁氏。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出家,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到明州 山育王寺从律师希觉学律,复旁探儒家典籍。既而玄机顿发,抛掉一切杂物,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禅师,无所契悟,乃同绍修、法进三人游方参学。路过漳州,值遇天雪,暂时住在城西的地藏院,因而参谒玄沙师备的法嗣罗汉桂琛,琛问师曰:“此行住往?”师曰:“行脚去。”琛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雪霁辞去,琛送出门,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琛曰:“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衣包,依琛席下求抉择。经一月余,每日呈见解,说道理。琛语言之曰:“佛法不凭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琛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后至临川崇寿院,开堂接众。

  僧慧超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慧超。”生法师曰:“敲空作响,击木无声。”师忽闻斋橹声,谓侍者曰:“还闻么?适来若闻,如今不闻,如今若闻,适来不闻,会么?”师尝指竹问僧曰:“还见么?”曰;“见。”师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总不与么。”师笑曰:“死急作么。”因开井被沙塞泉眼,师曰:“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什么碍?”僧无对。师代曰:“被眼碍。”问:“十二时中如何行履,即得与道相应?”师曰:“取舍之心成巧伪。”问:“如何是沙门所重处?”师曰:“若有纤毫所重,即不名沙门。”如则监院在师会中,却不曾家庭请入室。一日师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师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师云:“好语。恐尔错会,可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师云:“监院果然错会了也。”则愤而起单渡江去。师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则到中路自思忖云,他是五百人善知识,岂可赚我耶?遂回再参。师云:“尔但问我,我为尔答。”如则便问:“如何是佛?”师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这段公案,久参者一举便知落处。法眼下谓之箭锋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料简等,一句便见,当阳便透;若向句下寻思,卒摸索不著。

  师出世有五百众,此时佛法大兴,当时天台山德韶禅师,久依疏山,自谓得旨。乃集疏山平生文字,领众行脚。至师会下,他不去入室参请,只令学人随众入室。一日师升座,有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师曰:“是曹源一滴水。”其僧惘然而退。韶在众中闻之,忽然大悟。后出世承嗣。有颂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师印可曰:“只这一颂,可继吾宗。”并告曰:“子后有王侯敬重,吾不如汝。”后德韶果为吴越国师。

  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稳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卜吾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症施药,垂机顺利,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师前后三坐道场,朝夕演旨。时诸方丛林,咸遵风化,异域有慕其法者,涉远而至。师调机顺物,斥滞磨昏,皆应病与药,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以周显德五年戊午(958)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后主驾至慰问。闰月五日剃发沐身告众讫,跏趺而逝,颜貌如生。世寿七十有四,戒腊五十四。于江宁县丹阳起塔,谥大法眼禅师,塔曰无相。法嗣有德韶(吴越国师)、文遂、慧炬(高丽国师)等十三人,各化一方。有《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一卷及文益自撰《宗门十规定论》等行世。

  法眼宗在宋初极其隆盛,后即逐渐衰微,到宋代中期,法派遂绝,时间不过一百年。

  法眼禅师的《宗门十规论》,说四家宗风,其时尚无四家五家的名称,但已有门户之见。自宋以后,揭出五家宗名者,以契嵩的《传法正宗记》为开始什么此外《人天眼目》、《普灯录》、《五灯会元》、《五家正宗赞》、《续传灯录》、《会元续录》、《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书,亦说五家区别。

  (六)杨歧派

  杨歧派是是禅宗五家临济下面的一个支派。由于此派的创始人方会在袁州杨歧山(今江西省萍乡县北)举扬一宗家风,后世就称其为杨歧派。

  袁州杨歧方会禅师(992-1046),袁州宜春人,姓冷氏,是临济下第八世。二十岁时,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九峰山投师剃发出家。阅读经典,心融神会,又能折节参学。慈明住南原时,师住依参。及明迁石霜,师亦随往,并自请总院事。依之虽久,然未有省发。每次谘参,明辄曰:“库司事繁,且去。”他日又问。明曰:“监寺异时儿孙遍天下在,何用忙为?”一日,明适出,值雨作。师侦之小径,既见,遂扭住曰:“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不说打你去。”明曰:“监寺知是般事便休。”语未卒,师大悟,即拜于泥途。问曰:“狭路相逢时如何?”明曰:“你且躲避,, 我要去那里去。”师归,来日具威仪,诣方丈礼谢。明呵曰:“未在。”

  慈明饭后经常游山经行,禅学者想问道,多失所在,师窥其出未远,即打鼓集众,明遽还,怒曰:“作什么?”师曰:“晚参。”明遂示众,丛林因号“晚参。”

  一日,明上堂,师出问:“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明曰:“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师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明便喝。师曰:“好喝。”明又喝,师亦喝。明连喝两喝,师礼拜。明曰:“此事是个人方能担荷。”师拂袖便行。一日慈明问师:“马祖见让师便悟去,且道迷却在什么处?”师曰:“要悟即易,要迷即难。”

  一日师示众罢下座,九峰勤和尚把住云:“今日喜得个同参。”师曰:“作么生是同参底事?”曰:“九峰牵犁,杨歧拽耙。”师曰:“正凭么时,杨歧在前,九峰在前?”勤拟议,师拓开曰;“将谓同参,元来不是。”

  问来僧曰:“云深路僻,高驾何来?”曰:“天无四壁。”师曰:“踏破多少草鞋?”僧便喝。师曰:“一喝两喝后,作么生?”曰;“看这老和尚著忙。”师曰:“拄杖不在,且坐吃茶。”

  示众云:“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还知杨歧老也落处么?河里失公河里摝。”

  杨歧的根本思想,是临济正宗,重在一切现成。所以《续传灯录》说他接化学人,提纲振领和云门文偃相类似;又说他勘验学者的机锋类似南院慧顒,他兼具临济、云门两家的风格。当时称他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双得马祖的大机大用,谓其宗如龙。洪觉范赞曰:“会如玉人之治璠玙,碔砆废矣。故其子孙皆光明照人,克旺其家,盖碧落碑无膺也。”《五家正宗》卷二赞曰:“神机颖悟,逸气轩渠……斤削铿锵,拟石匠之击墁垩;钳锤妙密,如玉人之治璠玙。”

  庆历六年(1046)移住潭州云盖山海慧寺。皇佑改元(1049)示寂,塔于云盖,有《杨歧方会和尚语录》、《杨歧方会和尚后录》各一卷。嗣法弟子有十二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首。

  杨歧派后期恢复了临济旧称,所以临济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歧派的历史。此派禅法,在宋元两代传入日本,创行别派,在日本镰仓时代禅宗二十四派中,有二十派皆出于杨歧法系。

  (七)黄龙派

  黄龙派,是禅宗临济下的一个支派。此派开创者为慧南,在隆兴(今江西省南昌市)黄龙山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其为黄龙派。

  黄龙慧南(1002-1069)禅师,是临济下八世,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章氏子,童年不吃荤、不嬉戏。年十一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依泐潭怀澄禅师学云门禅,受泐潭印证,今分座接物,名振诸方。临济宗人云峰文悦见之叹曰:“南有道之器也,惜未受本色钳锤耳!”偶然会元峰文悦禅师同游西山,夜间谈论云门法道,因问泐潭所授之旨,师言其要。峰曰:“澄公虽是云门之后,法道异矣。”师诘其所以异,峰曰:“云门如九转丹砂,点铁成金。澄公如药汞银,徒可玩,入煅则流去。”师怒,以枕投之。明日,峰谢过。又曰:“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人乎?”语讫,即背去,师挽之曰:“若如是,则谁可汝意?”峰曰:“石霜圆手段出诸方,子宜见之,不可后也。”师默计之曰:“悦师翠岩,使我见石霜,于悦何有哉!”即造石霜。中途闻慈明不事事,慢侮丛林,遂不往,登衡岳,谒福严贤,贤命掌书记。不久贤圆寂,郡守以慈明补之。师心喜,且欲观其人,以验云峰之言。明既至。贬剥诸方,斥为邪解。而泐潭密付之旨,皆在所斥中,师为之气索。乃曰:“大丈…

《禅宗大意(正果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禅的认知与修学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