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因、悲智相导为因、法空为因。四个因都好,都是正因,能得正果,果报里面特别显示出来就是依报的庄严,正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或者是一个因,成就一切庄严;或者是一切行,成一种庄严。四种因成一种庄严;也有一种因成一种庄严,四种因成一切庄严。这个里面可以互相融通,纯杂无碍;因正,果亦正。一)地严向下经文这四桩事情都有十句。“地严”的这段经文∶【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於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於中影现。】这一段经文一共有十句,十句里面就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一句“其地坚固,金刚所成。”这是“总显地体”,告诉我们这个地坚固。不像我们现在居住这个大地不坚固,土石沙砾,古人常讲的“沧海桑田”;何况我们常常听到、常常见到地壳的变化,大地的震动,说明这个地不坚固。诸佛如来他们感得的这个依报的大地就特别坚固。你要问什麽原因?原因还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地怎麽会坚固呢?那有这个道理?佛菩萨的世界纯一、清净、平等、觉。他们是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所感得的这个大地,当然是金刚不坏体,这一定的道理。我们能够相信,这个不是假的。佛讲经说法,其他经论里面多半说到“敷座而坐”。在佛陀那个时代,敷座用什麽敷座?都是用草。我们现在敷座用这个坐垫,这个是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物质受用也随着时代在进步。多半都说佛坐的是“金刚为座”,这大乘经上所说。可是讲整个地面都是金刚,这个经典就很少。佛在往生经里面,像《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讲西方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极乐世界的地体是琉璃,黄金为地是铺的路面,地面上铺的是黄金;地的地质是琉璃,琉璃之地。琉璃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绿色的玉,我们中国人叫翡翠,翡翠就是琉璃。世间人把它看作珍宝,希有的珍宝,在玉里头很名贵的。西方大地这个地是琉璃地,透明的,绿色的、透明的。这个地方讲的华藏世界,毗卢遮那如来的报土,整个大地金刚所成,整个华藏世界都是这个样子。“华藏大莲花地,金刚所成故。”这一句话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疏钞》里面所说。所以第一句“其地坚固,金刚所成。”第二段是“地相具德”,这个大地的相状,它所具足的德用。第一句给我们讲“上妙宝轮”。“轮”表圆满。大地既然是金刚所成,当然所有的器用都是众宝成就,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轮”在器用里面是最圆满的,它表圆满,代表一一行门里面具足一切行门,这才是真的圆满。“及众宝华”。“华”也是表法。花开,你看一般人看到花都喜欢;中国人喜欢花,外国人也喜欢花;文明人喜欢花,野蛮人也喜欢花;我们娑婆世界的人喜欢花,他方世界人看到花也喜欢。所以花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众生共同欢喜的,都不讨厌,所以我们用香花供佛,就对了。用香花可以供养一切众生,表我们一点敬意。“华”代表六度的因行,我们看到花就要觉悟。花能令人喜悦,我们的心行也要像花开一样,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大经里头佛常说:“佛菩萨所在之处,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就是“华”的意思。所以我们见到花,前面跟诸位说过,无论在什麽地方,只要一看到花,提醒我们一定要修六度万行,唯有六度万行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及众宝华”,什麽是“宝”?布施是宝,持戒是宝,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宝,这是性德的流露。“清净摩尼”。“摩尼”是宝珠,叫摩尼珠,显得特别的清净,透明的,用这个来庄严自己的心地。“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这三样东西都是我们世间人所喜爱的,是世间人很喜欢收藏的,现在话叫珠宝,大家都喜欢。出门都把珠宝佩带在身上,庄严我们的色身,庄严这个身相。你如果懂得它表法的意思,你就知道庄严我们的心地。我们一一行能够包含一切行门,能令众生生欢喜心,心地清净光明,一尘不染,就是“清净摩尼”。在外表上、事上,庄严我们的色身;理上,庄严我们的心地。下面是“以为严饰。诸色相海。”这个“海”是比喻,是形容深广。“无边显现”,这是说隐显自在,显示出自在无碍。你家里的珠宝很多,你出门今天觉得想戴那一些,戴在身上是显,藏在家里是隐。可是现在人喜欢珠宝又不敢露出来,把珠宝放在什麽地方呢?放在保险箱里头,银行的保险箱。惟恐这珍贵的财物被人偷窃了,戴在手上又怕人抢劫;人家为了夺你的这些财宝,可能伤害你的生命。想想还是生命重要,又不敢戴在身上,放到银行保险箱里面去收藏,我看了感触很深。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香港有一位同修很诚意要送我一个手表,大概是什麽名牌的,现在也不晓得到那里去了,不知道了。带我去选、去选购,到银行开他的保险箱;他珠宝不少,他有两个保险箱。两个箱子打开给我看,在我面前炫耀,他有这麽多的珠宝,给我看。我看了之後点了点头,告诉他,我说∶“你就这麽一点点?”他没有想到我说出这句话,我嫌它太少了,怎麽就只有这麽一点点。他感觉到很诧异!然後我就告诉他,我说∶“你这个珠宝不是你的,你看不敢戴在手上,怕人家抢劫;不敢放在家里,怕人家偷盗。放在银行保险箱,每个星期打开看看,摸一摸就是你自己的。”我说:“如果这种方式是自己的,我的珠宝比你多得太多太多了。”他说在那里呢?“所有珠宝店都是我的。”为什麽呢?我叫他“拿来!”我摸一摸,“收好!”你看吧!都是我自己的。那有这麽笨的人!所以你那个两箱,我没有看在眼里。你看人多麽颠倒,迷惑颠倒。为什麽不拿这些财富去布施众生,跟一切众生结法缘?那个多自在,那才是真正是你自己的;这是假的,不是你自己的。一口气不来了,不晓得是谁的,一样都带不走。所以世间人迷惑颠倒到这种程度。这是说“庄严。诸色相海,无边显现。”的意思。底下这一段是“地上具严”,这个地上具足的这些庄严。经文有五句,“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摩尼”是宝珠,珠有光。“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光”跟“音”都是讲的作用。摩尼放光,因为它是宝物,就像西方极乐世界宝树一样,微风吹动的时候它就有微妙的音声出来,所以说“恒出妙音”。“罗网”、“缨络”,这是装饰,它也表法。所以佛家讲经说法常常被形容为“高树法幢”。“幢”是圆形的,跟幡是一样的,幡是扁形的、长形的。这个在新加坡比较少见,现在在中国的道场,在日本的一些道场可以见得到。现在台湾有一些道场最近悬幡幢也多了,形成一个风气了。这个是表“降魔伏外”,表这个意思,降伏魔王外道。那些是魔王呢?烦恼是魔王。那些是外道?错误的知见是外道,邪知邪见。由此可知,魔王、外道不在外头,魔王、外道都在我们自己内心里头。降伏自心里面的魔王,折伏自性里面的外道,这就是佛家常讲,破烦恼障是降魔,破所知障是伏外道。如果你把魔王、外道认为是外面境界,你永远不能成就。你修行,修了多少年、多少世、多少劫,你为什麽不能成就?你就是把这个意思搞错了,以为魔王、外道在外面,想尽方法来对付它。自己的烦恼障、所知障天天在增长,分毫没有消除,你怎麽能成就?依旧还是个凡夫,依旧还是轮回心造轮回业,你怎麽能成就?所以降伏魔外就是对付我们的二障。“智光常照,慈音悦耳。”我们今天的音,最妙之音,“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这个音微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就因这个妙音而成无上道,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不讲往生经,劝人往生;就是净土三经一论,古德称为往生经,没有一尊菩萨不劝人念阿弥陀佛。以我们近代这些大德,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大德,你看他接触广大的信徒,他没有劝他们参禅,他劝人念佛。特别是在最後的开示录里头,叫《方便开示录》;我看过这本书,是老和尚一百一十七岁说的,他的弟子们把它记录下来。这个在香港、台湾都有流通,我相信此地也很容易看到。里面十分之八都是劝人念佛,劝导人参究的很少很少;十之八九劝人念佛,十分之一劝参禅。从这个比例上来看,老和尚劝人念佛符合“恒出妙音”这个经义,符合这个经义。“妙香华缨”,“缨”是缨络,罗网、缨络。“周匝垂布”,这个“垂布”有保护的象徵。用什麽来护持我们自己的正法呢?用什麽护持我们自己来修持呢?一定要用戒、定,这就是表戒、定。如何护念一切众生呢?一定要学习佛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关怀、爱护一切众生,这就好像“周匝垂布”的样子。下面说“摩尼宝王变现自在”。这个“变现自在”是讲神通如意。神通不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这个我们要搞清楚;神通是智慧,是德能。这个智慧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处事上,用得非常灵活,用得非常巧妙,没有任何障碍,能令一切众生生起信心,能令一切众生生起欢喜心,欢喜学习佛法,欢喜研究佛法。这个就是变现自在的意思。我们佛家常讲“随机说法”,随机说法就是“变现自在”的意思。
【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於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到这里是一个小段。这一段经文虽然不长,它这个五句就是说了五桩事情。首先跟我们说明摩尼为体。佛经里面常常称说“摩尼宝珠”,它的德用是无边,彷佛像西方神话里面所讲的神灯;如果你得到摩尼宝珠,这个心里想什麽,它就能变现什麽,能得自在受用。那麽是不是有这种宝珠,我们姑且不论,要知道佛在经里头所说的义趣。…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