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带了这个小册子装在口袋里,去见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看到我口袋里一本书,他就问我∶“你看的什麽东西?”我就把这个事情向大师报告,大师听了摇头。我说:“这个说得很对。”章嘉大师笑了笑,举了个比喻∶“基督教像两、三岁的小孩,佛教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先生。这个小朋友小拳头打几拳,老先生还真生气跟他打一架吗?”我听了这个比喻,章嘉大师确实跟别人不一样。不理他就算了!如果你要是批判他,两个人程度一般高;一个高,一个低,打不起来的。你说五、六十岁的人会跟两、三岁小孩打架吗?那有这个道理?从来没有听说过。只有什麽,两、三岁跟两、三岁才会打架,五、六十岁跟五、六十岁会吵嘴、会打架,一样的。我听了这个我才知道,章嘉大师确实是比人家高一等,没有话说。所以他是说这个不必,一笑了之,世间人会有聪明人,何必跟他计较?真是慈悲、智慧的流露。我回过头来看到煮云法师年轻就沉不住气了,那比章嘉大师的功力要差好大一截。所以魔王外道来扰乱,不理他就没事了。他来扰乱,我们更应该要反省,反省来扰乱必然是业障;自己要没有业障,自己过去生中没有跟这些人结个恶缘,他为什麽不扰乱别人要扰乱我呢?所以就应当像印光大师一样。印光大师是示现给我们看,年轻的时候,功力还不够的时候,也常常被蚊子咬,跳蚤也咬他。可是他从来不伤害这些小动物,咬就随它咬,供养它,它大概也是饿了,没地方吃饭,供养它一顿。印光大师作如是想,供养这些小动物跟供养佛没有两样,生佛平等。我们在传记里头看到,印光法师七十岁以後就再也没有了。七十岁以後有这麽一个现象,这个房间里面有蚊虫、有跳蚤,有这些小动物,他老人家住在这个房间去了,这些小动物都搬家,迁单,都搬走了,都不会去干扰他。你看看慈悲心能感动这些小动物,他怎麽不感动人呢?所以说,诚则灵,至诚感通。我们上求诸佛菩萨感应,下同样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无论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智慧的流露。“无有尽极”,无尽无极。讲广多无尽,从空间上讲;从时间上讲,无极。无有间断才称之为“恒”。我们在这段经文里面所学习到,以後在任何地方看到树木、花草,就想起世尊在《华严经》上这一段的教诲。岂不是一切树都在说法吗?那我们这一堂课的效应多麽广大,真正是经上所讲无尽无极,我们一生受用无穷。三)宫、殿、严“宫殿严”。经文十句,也分作四段。第一段“总明分量”。【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这一句。宫殿是居住的地方,古时候接待大众这个地方称之为“殿”,殿跟堂一样,像我们现在讲客厅。自己的卧房,这叫“宫”。就是私人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就叫殿,这古时候的称呼。现在多半称为堂,讲堂、会堂,这是殿的意思;自己的住宅,这就称之为宫。宫殿它这个形像有覆盖,使我们避免日晒雨淋,我们造这个房舍遮蔽烈日、遮蔽风雨,使我们自己身心能够得到安稳,这个就是慈悲的意思。居住的这个房子表慈悲。殿堂,如来这个殿堂是讲经说法用,聚集大众在一起就是讲堂,这个殿就是讲堂。在从前帝王时代,这个殿是帝王处理国家大事的一个场所,大殿就是会议厅。从前皇帝每天早晨早朝,早朝是什麽意思?就是现在讲的汇报,各个单位今天有些什麽事情要处理,都要报告给皇帝听;那些单位需要别的单位来互相协助的,在这个里面处治。所以是汇报办事的一个场所。我们群众集会的地方也叫殿堂,但是习惯上我们都称为堂,而不称为殿,只有帝王的时候才称为殿,殿跟堂一个意思。佛在此地用殿堂来表圆寂。圆是圆满,你看在这里办事情就办得很圆满。寂是心地清净寂灭,不生烦恼,不生忧虑,事情都办好了。殿堂代表圆寂,这是表法的意思。“楼”跟“阁”实在讲是一样的意思。阁,两层以上的就叫阁,所以楼跟阁意思相同。楼是决定两层以上的;阁,形式上可以有两层,实际上未必有两层。在外面它造的是两层,里面是一层,那也叫阁,所以它表的是慈悲跟智慧要合起来用。这两层,一个是表慈悲,一个是表智慧,这两个要相辅相成。用智来帮助慈悲,慈悲来帮助智慧,就像楼阁相依一样。楼阁上面一层要依底下一层,底下一层要衬托上面一层,取这个意思。下面这四个字是形容宫殿楼阁的壮丽。“广”,智慧跟慈悲都是广大无边,充满了法界,随他的心量来扩张。我们凡夫心量小,所以慈悲智慧就很小,起心动念想着自己一身,自己一个家,所以怎麽想,问题都解决不了。现在许许多多国家都有贤明的领导,依旧是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在那里呢?那个国是一个界限,我只想到我们自己国家利益,没有想到别人国家的利益。於是国与国之间利益相冲突,那怎麽能解决问题?如果每一个领导人眼光都看到全世界,想到自己国家,也想到全世界一切众生,这个问题好办、好解决。诸佛菩萨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世出世法无论什麽问题到他这个地方,没有不圆满解决的道理。所以把这个殿堂比作圆寂,很有道理,真的是圆满解决,广大无边!“博”,博是不狭,不窄狭。这是说的内空寂,外无边际。内里面清净寂灭,博。广博两个字可以连起来讲,连起来广跟博意思相同;分开来讲,广对外,博对内。“严”是庄严,庄严是从形象上说,从事相上说,我们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自己住宅以及殿堂里面种种的装饰都是属於严,庄严这个字句里面。我们现在是讲室内的设计,室内设计在此地就是一个“严”字。“丽”是讲华美。庄严是十法界统统具足;丽者华美,法跟义统统具足。末後这一句“充遍十方”。为什麽充遍十方?称性,换句话说,与性德相应,在我们这个经题上就是“大方广”。大是自性的本体,方是自性的现相,广是自性的作用,所以这三个字可以说成为体、相、用。如果用现在哲学里面名词也能够彷佛,当然不能像佛家这个意思这麽样的深,这麽样的广。哲学里面也说宇宙万有的本体,等於本体论,很像他们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这个方是现相,他们也讲本体,也讲现相,种种现相。今天科学技术发达到现前这个程度,依旧不能突破时空的维次,换句话说,不能够离开三度空间。所能够接触到的、所能够探测到的,今天向外太空探测,甚至於说在这个地球上,曾经有许多次外太空人到这边来访问。就像我们到其他的星球里面去探险一样,人家有这种科学技术也到这边来探险,来探测。这些外太空人,在佛法里面讲他是那个层次的人呢?给诸位说决定不是天人。为什麽呢?天人有神通,不需要飞行的工具,他们还要乘飞行工具到这边,我们看了飞碟,飞碟就是飞行工具。不是天神,天神不需要,不要说是很高的天,四王天都不要。那说他们什麽人呢?人道,不是天道。人道,比我们这边人聪明,比我们这边科学发达。佛跟我们讲,人道里福报最大的是轮王,转轮圣王。为什麽称他作轮王呢?他有个工具,这是他的宝,飞行的工具是轮。这个轮大概是现在所讲飞碟,飞碟圆的,像个轮一样。这个东西到这儿来了,我们想这是铁轮王、还是铜轮王派来的,派到这儿来调查的。他是人道,他不是天道,所以有很多人把他们当作天神,那错了,那不是。天神境界比他高,智慧也比他高,神通、能力都比他高,不需要用这些工具。所以今天外太空人到我们这儿,我们晓得他是属於人道,他不是天神,他的科技比我们发达。换句话说,他还是有贪嗔痴慢,还是有是非人我,我们遇到也得用真诚心来感动,希望能和睦相处,不要发生星际的战争,那很可怕的。与性德相应当然是最殊胜的、最圆满的,样样称性,这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万一这个地球有一天被我们严重的污染破坏,人类不能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这句话是科学家说的。可是我们学佛的人听到,不以为然。为什麽不以为然?科学家说,如果现在地球这个污染要不能改善,五十年之後,这个地球上就不适合人类的生存了。不适合什麽?不适合我们现在的人,我们现在人要到那个时候受不了,可是那个时候的人能受得了,这个道理不难懂。你看我们都市的人一切都讲求卫生,饮食起居都要讲求卫生,我们在这个里头适应惯了,要到一个乡下地方去,完全没有卫生设备,我们到那里受不了。人家活在那个地方的人活得很快乐,他们什麽污水都可以喝,不生病;我们一喝马上就生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到五十年之後,五十年之後的人一样活得很快乐,科学家他没有想到这一点。不适合我们现在的人生存,这话是对的;如果说不适合人类生存,这个话说的有问题。佛跟我们讲,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那难道五十年之後就断掉了,那有这个道理?我们还是相信佛的话,佛的话还是有道理,细细想起来比科学家讲的高明多了。但是我们对於环境的保护不能不重视,更应当知道环境保护要从内心做起,心净, 则国土净。我们晓得心清净,身就清净;身清净不容易生病。身心清净,世界就清净,这才是环保的根源,根本上来做,我们的环保才能收到圆满的效果。尊敬的李会长,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净宗学会”最早是夏莲居老居士提出这个名称,一直到我在北京访问黄念祖老居士之後,老居士一再劝勉,希望我们在海外成立净宗学会,将净宗法门向全世界弘扬。我们第一个会是在加拿大温哥华成立,加拿大的净宗学会。在当地有一位金石家,八十多岁的一位老先生,刻印刻得非常之好。他听说这个净宗学会非常欢喜,给我们刻了一颗印信,“净宗学会之玺”,刻得非常好。去年我们开会的时候,在此地召开净宗联谊会,联谊会上决定制作一面旗帜,旗帜下面这四个字,就是从印章里面拓下来的,所以旗跟印是完全相同。那麽印信在我手上保存这麽多年,始终都交不出去,今天在华严会上因缘无比的希有。因为前几天,我看到新加坡…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