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西呆呆板板的看了,不知道什麽意思;现在一看,里头无量义。你看花,花有无量义;看水,水有无量义;看树,树有无量义,乃至於看一块石头、看一粒微尘,里面都是圆满的无量义,你岂不是“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吗?所以用宝树枝果。树表什麽意思?枝表什麽意思?果表什麽意思?前面都说过了。树的身表智慧,树的枝干代表五度,叶代表定,花表菩萨因行,果表菩提涅槃,都是整整齐齐排列在树间。这就是显示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表这个意思。菩萨妙法树,随因感果,这才能够普度众生。菩萨大慈大悲,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应说什麽法,他就说什麽法。凡圣同居,周回间列的意思。菩萨在没有成佛的时候,度众生是修学的一个主要课程。为什麽呢?世间人常讲教学相长,师资道成。老师教学生,学生也帮助老师,学生在资助老师。如果没有这些学生问问题,老师有的时候智慧透不出来。有人这一问,啊,这下突然明白了;没有人问,他还在无明里头,一问,把无明问掉了。他才会突然想到这些问题,突然觉悟了这些问题。所以菩萨要不教化众生,怎麽能成佛呢?你说为什麽不能成佛?他的後得智不能圆满,後得智是无所不知。他根本智得到了,後得智没有,後得智一定要教化众生,一定要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由此可知,说法度众生这桩事情,不是只有出家人做,在家人也要做。问你,你要不要成佛?你要不要成就圆满的智慧?不能成就圆满智慧,就不叫做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要想成就圆满的智慧,没有别的法子,《华严经》到末後,这不是佛教你,佛没法子教你,最後是什麽样子呢?参学。参学就是接触广大的群众,向群众学习,这是参学真正的意思。无论什麽样的人物,你都要接触,你不接触,你的智慧从那儿来?不但一切人物要接触,一切人要接触,一切动物也要接触。你不接触这些动物,你就不了解这些动物的习性,那你智慧就不圆满了。不但动物要接触,植物要接触,你不接触这些植物,你对它不了解,换句话说,你就没有办法培养它,没有办法照顾它。不仅仅植物,连矿物都要接触,你都要去了解它、明白它,然後才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才能成佛。所以向群众学习,群是一群一群的,众是众生,动物、植物、矿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你想想那个地方不是菩萨学处?那一个时候不是菩萨学处?菩萨真的是万德万能,正是“四弘誓愿”所说“法门无量誓愿学”,真的是无量;“无量”不是形容词,确确实实是无量。可是我们现在特别强调老实念佛,一门深入,不劝大家广学多闻,是什麽原因呢?我们广学多闻的条件不具足。你要问什麽条件不具足,第一个寿命太短了,换句话说,时间不够用。不要说其他的条件,单单就是这一条,你想想看我们要展开向群众学习,你能办得到吗?大概学的万分之一都不到,寿命已经到了,岂不是真的叫挂一漏万了?因此,这些祖师大德们才劝导我们,我们把这些事理都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後再想想自己的能力,实实在在办不到。那就选择一门深入,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得无量寿,那我们这条件够了,有的是时间。法门无量,我们寿命更是无量,这才能成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是去享福,如果是去享福,那你错了。往生到那个地方就是要得无量寿,无量的时间、时光,让我们修学无量的法门,我们求生净土真正的目的在此地。下面第三小段。【摩尼光云互相照耀。十方诸佛化现珠王,一切菩萨髻中妙宝,悉放光明而来莹烛。】这两句说的是作用,作用广大。前面一句是说“净宝出光”,这个出光在佛法里确确实实本身放光。西方极乐世界六尘都放光,连地都放光,光明世界,佛经里头也称作为大光明藏,没有一样不放光。为什麽呢?性德变现的,性德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焉有不放光的道理?那麽我们要问,华藏世界、极乐世界、诸佛净土是法性身、法性土。我们今天居住这个世界六道轮回,甚至於比我们这里更差的环境,饿鬼、地狱、畜生它们环境比我们差得太多太多,生活苦极了。我们要问:这些依正二报是不是性德的流露?是的,没错。为什麽我们这六尘不放光?佛在经上讲得好,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这个世间珠宝、金刚钻自己都不能发光,原因在那里?我们自己这个身体没有放光。你看经上所说佛有常光,常光不是放光,常光。我们画佛像,把佛的头顶上画一个圆圈、圆光。佛的身体也有光,这个光多大呢?经上通常告诉我们八旬。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大概他这个光八尺到一丈,这样的光,这个不是放光,自自然然就有。我们现在的光跑那里去了?佛有,我们也有;佛能,我们也能。现在我们看到经上佛能,我们不能;佛有,我们没有。原因到底在那里?我们的心性被污染了。虽然被污染,我们性德的光明还在,不是那个光没有了,光被障碍住了,所以透不出来。我们身光被障碍住,我们依报环境光也没有了。所以那一天,我们自己这个障碍去掉,就是身体放光了,然後看到六尘境界统统都放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事实真相。发光体我们称之为宝,你看,净宝。所以最重要心要清净,清净心就是真心,不清净是妄心。妄心,光就没有了,光就被障碍了;心地清净,光就又透出来了。我们今天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起心动念有是非人我,有贪嗔痴 慢;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是污染。真心本性里面原来没有这些东西,禅宗六祖惠能说得好,“本来无一物”。真心本性里面本来无一物,有一物就错了,就是污染,有一物就是障碍,将我们自性里面智慧德能,乃至於依正庄严的相好统统被障碍住了,你说这个损失多大。虽然在六道,虽然在三途,性德没丧失,这些严重的障碍把他的智慧、德能、相好都障碍住,不能让它现前,这是事实。经文里面讲“摩尼光云”,云这个意思前面说过。净宝出光就像云彩涉入山峰一样。我们在高山上看到云海,云海也很壮观,也很好看,相有体空,它是一个不真实的境界。所以佛在此地用这个字来形容事实的真相,让我们从这个字里面悟入。法空就像云海一样,山峰就像十法界依正庄严一样,云海在山峰之间自在的飘来飘去。这一个景观,现在的人很喜欢欣赏,你看到外面观光旅游,中国这些四大名山都能看到这种景观,不知道表法的意思。如果你要懂得表法的意思,你就不是单单在欣赏风景了,你是在那里修道,真正在那里修菩萨行,修无上道。二空真如就像这个现象。“一一智中知一切法”,一切法是事相,二空真如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在那里?没离开事相,跟这些事相交融。现在我们佛教里面世界通用的教旗,就用这个来表法。教旗一共是六条,从上到下一共是六条。六条里面有五条是单色的,这五条单色代表五度,前面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代表这个。後面有一条是杂色的,这五种颜色统统都有,代表是般若。般若在那里?般若在五度里头。也就是说事相里面如果没有智慧,那就是没有理,事里头没有理,相里头没有性,那怎麽能成立?所以教旗是从这个表法的意思来设计的。我们做佛弟子,这是我们一个标志,它的表义我们要懂得,有人问我们要能够说得出来,表菩萨六波罗蜜。这六条宽窄要一样,现在我们看到有些做得不如法,杂色的这条做得特别宽,这个没有道理,那就是不平等,六度一定是宽度完全相等。如果做得太长了,那个意思就不对了;有横、有竖,那就不对了。可是有横、有竖也能讲得通,看你怎麽讲法就是了,那就不能代表前五度跟般若度,般若度那不算数。我们另外想一个法子来讲。佛法我们常讲“五乘佛法”,或者华严宗里面讲“五教”,那五种颜色五条可以表五教。它有横有竖,这五教横遍十方,竖穷三界,行!也能讲得通。可见这个表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能说得出道理出来,行!就好。显示出法没有定法,你只要能悟出一个道理出来就行;这个理有浅深、有广狭,看各人悟入的程度。一一法体里面显示出二空真如。任何一法里面佛菩萨都能见到人我空、法我空,空有不二,空有是一不是二。所以《心经》上说得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那个妙用才完全显示出来了,就是我们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真相。了解真相之後,那你就跟诸佛菩萨一样,游戏神通,你的日子怎麽不自在,怎麽不美满!有享受,没有得失;有受用,没有得失。世间人,佛常讲,颠倒,可怜愍者。他颠倒在那里呢?他有执着,没有受用,这不颠倒了吗?他真的能不能执着到呢?执着不到。能执着的,空的;所执着的,也是空的。这《金刚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佛讲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执着的是心,能执着的不可得,你所执着的这一切万事万法因缘所生。凡是缘生之法,没有自体,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你所执着的也不可得。能执着、所执着都不可得,都不可得就显示出二空真如。人我空这是对能执着上说,法我空是对你所执上所说,这才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一语道破,这就是所讲看破。看破之後再不执着了,那就是放下了;不分别、不执着了,放下了。放下之後,你的生活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了,诸佛如来得大自在,你也得大自在;无论现前过的是什麽样的生活,没有不自在的。你如果是富贵在富贵里头得自在;你是贫贱,贫贱里面得自在,富贵跟贫贱没有关系,自在是一样,没有差别。自在是平等的,富贵贫贱是差别的,在《华严经》里头,差别里头有平等,平等里面有差别。所以在五周因果上给你讲:差别因果、平等因果。所以相上是有差别,受上是平等的;受是受用,受用是平等的,这叫真平等。如果说是在事相上平等,受用不平等,那个平等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说一一事法、一一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