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P38

  ..续本文上一页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这三句非常明显,身、语、意三业。“智入三世”,这是意业,“悉皆平等”。“其身充满”,身业。佛的身确确实实充满一切世间,佛身如是,我们的身,给诸位说,也如是。我们现在讲身,大家想到什麽身?想到我们这个肉身。你怎麽没有想到菩提身?你怎麽没有想到智身、法身、愿身?这後面陆陆续续跟我们讲这十种身。既然这麽许多的身都充满一切世间,再跟诸位说明,我们这个肉身也充满一切世间,这个很难懂。昨天,《联合早报》的记者到我们这儿来访问,特别来看这两个铜塔。这个记者跟李居士是早年的同学,虽是同学并不认识,说起来才知道,是同学。昨天就拿了几样宝贝给大家看,我也在旁边看到,有两卷手写的经本,《药师经》有两卷,是用金粉写的。赵孟兆页写的,距离现在应该有一千七百年,他是宋朝末年、元朝初年的人,应当有一千年;保存得还非常完整,字写得实实在在是好。赵孟(兆页)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不但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他的夫人也是个才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到有一首歌叫“你侬我侬”,那一首歌就是赵孟(兆页)太太作的,那个词是她作的。你想想那个里面的比喻,然後你就懂得我们的肉身是充满一切世间。她那个比喻是用两个泥娃娃,两个小泥人,两个人;把两个人打破,那个泥合在一起,再做两个泥人,这个泥人身上有他,那个泥人身上有她,取这个意思。我们这个身体是一些细胞、原子、电子组成的,里面东西可能也是一切众生身上的身分,今天到我们这儿来组合;我们这个身四大解散,又到别的身体上组合了。实实在在这个身体里面这些细胞、原子、离子充满一切世间,这那里是假的?连肉身都充满一切世间。成菩提身的时候,得无量的清净三轮,就是身、语、意。也就是说你真的是觉悟了,真的成最正觉,我们不要说“最”,说正觉,真的成正觉。你的思想见解、你的愿行,跟毗卢遮那佛、跟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都相同。佛佛道同,与一切诸佛如来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就成正觉,你的身、语、意也就像佛。“智入三世”。三世是从竖的方面来说,我们讲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是从横的方面来讲,一般我们现在说的空间;三世是时间。说三世就包含十方,说十方就包含三世,这个是在文章里面的美化。这里说智入三世,後面又普顺三世,这个言语就重复,所以用纵横两方面来表达。什麽样的智慧入三世?清凉告诉我们,“以如量智通达世俗”,这就叫“入三世”。这是佛学名词,如量智跟如理智。如理智就是无分别智,也叫做根本智,也叫做实智,就是真实。如量智也叫做後得智,也叫做差别智,能知道宇宙之间一切现象。在三种智里面有一切智、一切种智。一切智就是如理智,一切种智就是如量智。“如理智证真”,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麽?相有体空,空有不二,空有无碍,所以“悉皆平等”。就能觉,我们叫他得道了、证果了;就所觉,用现代的话来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对於这些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第二句讲的是身业。身业通三世间,所以叫一切。成正觉身,这个身是总,说三身、说十身都离不开正觉;离开正觉,三身、十身就没有意义了。无不充满!“法身”普遍,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这个身变现出来的。这个身没有形相,法身没有形相,法身是个理、法身是体,不是相。无相能现一切相,为十法界一切依正庄严之所依,都是依据这个理体显现出来的。什麽叫“智身”?明白这个理之後,这种智慧,人有这个智慧,我们就称他作智慧之身;人有这个相,我们称他智慧之相。他所明了的理遍虚空法界,他的智也遍虚空法界。“色身”,我们刚才讲过了,色身实实在在讲,也跟理、跟法身一样遍虚空法界。清凉大师告诉我们,这个遍是圆遍,不是部分遍、不是偏在一边的遍,圆满的遍虚空法界。一切世间,一一极其细微的微尘,他说你总看也现,别看也现。此地我们必须要明白,诸佛如来如是,我们现前在座每一位同修人人皆如是。我们为什麽叫凡夫,他为什麽叫佛?他明白,所以叫佛;我们也跟他这样,我们不明白,所以叫凡夫。凡夫跟佛这个名称,一个是明了,一个是不明了,建立的称号,明了就叫佛菩萨,不明了就叫凡夫。佛经里面讲觉、迷不同,觉了叫佛菩萨,迷了叫凡夫。而事实的真相绝对不会因为你觉、迷而有差等,觉迷不同而有不一样,没这回事情,一样的。《华严经》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说得更亲切一点,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然後才晓得这部经与我们关系多麽密切。佛在其他大乘经所说是讲的局部的真相,本经里面所说是说圆满的真相,希有难逢。真正有几分体会了,对佛的意思懂得一些,能相信、能肯定,而後才知道∶不但一切众生身上有我,有我的身分,山河大地也有我的身分;换句话说,山河大地原来就是我身。这个就好比我们在作梦,梦醒来之後,想想梦中的境界,你梦中所现的这个相分,梦中有自己,梦中也有很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虚空。醒来之後自己好好想想,梦里头那一样不是我?样样都是,我岂不是遍虚空法界吗?你在作梦时,“我”是遍整个梦境,不会在梦境里这一部分是我,那一部分不是我,没这个事情;全梦即心,全心即梦。那时候要是问你∶你心是什麽样子?变成梦境,那个境界就是心在那个时候的样子。同样一个道理,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现在变成这个现相就是虚空法界,虚空法界是我们自性真心变现出来的梦境。那一法不是自性?那一法不是我?离了性没有相,离了我也就没有法,这才知道这个身确确实实是充遍虚空法界的。这是真说,真实说。第三句语业。语业,“其音普顺十方国土”。“顺”有三个意思。现在在这个世界,由於古时候我们居住的环境不相同,交通不方便,所以生活的圈子很小,范围很小,大多数的人所谓“老死不相往来”,於是各个地区有它自己的言语、风俗习惯、文化生活的不相同。现在科技发达,交通便捷,我们这一接触就有语言上的障碍。语言虽然有障碍,可是心灵没有障碍。所以语业,“顺”的意思也有三种。一种是“能顺异类的言语”。在古时候,确实有不少人能够懂鸟兽的语言。鸟在树梢上在那里叫,它们在谈话、它们在讨论。我们听它说话的声音很美妙,不晓得它在说什麽,它说得很好听,不懂意思。在我们佛门里面记载,安世高大师他就有这个能力,他懂得鸟兽的言语。在旅行的时候,他听到鸟在树上说话,两个鸟在交谈∶远处有人走过来,那人是什麽样子,戴什麽帽子、穿什麽衣服、手上拿着些什麽,它们在那里交谈;安世高听懂了,告诉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不相信,他不相信没有关系,鸟说他们就来了。等一会儿,果然看到有人来了,一点没错,他真懂得鸟说的语言。诸位想想连鸟说的语言都能懂,何况我们人间语言。经上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有能力顺一切异类众生的言语;这个异类是九法界有情众生;佛有这个能力随着众生言音起变化。这个道理很深、很难懂,一般称为不思议境界,可是它是事实。听说现在电脑逐渐逐渐能达到这个目标,於是我们对於佛经上这句话就更能够肯定,电脑能够做得到,佛那有做不到的道理?不但是佛,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个通叫神通。神通从那里来?从禅定来。确实禅定功力到相当深度的时候,这些障碍统统都可以突破,彼此心灵能够沟通,能够没有障碍。说到这个地方,我想起,这应该有将近五十年,四十多年前,我在台湾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一个故事。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很多人都知道,民国初年国学大师。他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度兼差,兼什麽差?东岳大帝请他去作判官。东岳大帝的判官,这个判官相当我们现在所讲的秘书长,他做过东岳大帝的秘书长。晚上天黑的时候他就上班去了,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就回来了,所以他得不到休息,日夜都忙。白天忙着白天的事情,晚上忙着晚上的事情,没得休息,所以那个差事也很累,也很苦。他曾经告诉他的朋友,在阴间里面,这阴间里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各种各个的人类都有。就有人问他∶那语言怎麽办?都通,这很奇怪,都通。各说各的言语,意思都能够明了,都能明白,一点障碍都没有。我们人间里面,看起来人间言语有障碍,还要找翻译;在阴间里头遇到外国人不需要翻译,他都通。这个意思慢慢的我们会能够体会得到。我在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那时候在香港住的时间长,好像是住了四个多月。前面两个月讲经要翻译,有个翻译翻广东话的;後两个月他们听成习惯了,不要翻译了。他讲广东话,我懂他的意思;我说话,他也懂我的意思。我们交谈很方便,不需要经过翻译了,大概就是这种情形。这是叫能够随顺异类的言音。第二种就是“顺应当所说的话”。众生根性不相同,需求不一样,所以要应机说法,他希望听到什麽法门,佛就给他说什麽法门。佛也是在一音之中圆满的表演,不但能表演音声突破了障碍,说法也突破障碍,这个实在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了。譬如佛在这里升座讲经,我喜欢听《华严》,听到佛给我讲《华严》;隔壁这个他想听《法华》,他听的完全是讲《法华经》。这叫“普顺”。这种境界我们在往生经里面看到过,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法、六尘说法,实在讲同一个音声,想听什麽法门,你所听到就是你理想当中的法门;你不想听了,那就很清净,一点声音都没有了。没有一桩事情不是随念而生,随心所欲,这是真的境界,不是虚幻的故事。佛菩萨的境界这样希有、这样圆满,我们要不求证入,那就错了。第三个意思是“顺遍”,遍就是遍虚空法界。不但遍一切空间,还遍一切时间。无量时空里面,诸佛菩萨演说种种妙法,无不见闻。现在我们是不…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