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整楝大楼,那座大楼附近的邻居,见了面都应当打打招呼、点点头。这一点我们不如外国人。我们在美国,我在美国住了很久,外国人不认识,在路上总会给你打个招呼,好像感到很亲切。外国人在人与人间的礼貌很周到,实际上你有困难找他帮忙,没有了,他不会;中国人见到毫无礼貌,但是有困难的时候真帮忙。
九)、智、身【智入诸相,了法空寂。】这是第九“智身”,佛的十种身,这是智身。智是智慧,智慧能够明了通达一切法相的根源。智慧从那里来?自性里面本来具足。佛给我们说,世间人没有智慧,世间人有聪明,没有智慧。为什麽说他没有智慧?他自性没有显露出来,智慧都被障碍住了,不起作用。世间人很聪明,聪明从那里来?聪明从八识里面来。八识里面流露出来的东西是聪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叫智慧。八识里面流露出来有很多错误、错觉。我们看这个世间最近这三、四百年来,西洋的科技逐渐逐渐的在发展,许许多多的学说当时都认为是真理,了不起的发现。可是过了一些年,又出了一个科学家,又发现一套东西把前面的定理推翻,所以现在这些科学家很聪明了,不敢讲这是定律,永恒不变。他晓得再过几年又有新的发现,把现在发现又推翻了,这个就是佛讲的“世智辩聪”。为什麽会有这个现象?因为他不断在研究、不断在观察、在推测,发现一些道理,宇宙之间的奥秘。我们看到书店里很多一些新书讨论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琳琅满目。你看他的东西讲得头头是道,有很多图片,好像是那麽回事情,其实完全不是,不是他所想像。《进化论》里面讲,人是从猿猴逐渐进化来的,那现在这个猴子为什麽不变成人?为什麽有一些猴子变成人,有一些猴子还当猴子?讲不通嘛!但是“进化”两个字这个意思,行,讲得通;往前进它就产生变化,这个意思讲得通。进,决定有变化,所以这个原则可以成立。他引用那些事相,那就错了,问题就严重了。所以佛讲的是真实智慧,这个真实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用不着费那麽多心思去研究、去探讨,还要借重许许多多科学仪器,最後得的结论,在佛法里面讲邪知邪见。那里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的世界都被这些聪明人愈搞愈复杂、愈搞愈乱。这个现象现在还没人觉悟,还在继续不断在搞,这世界还不够乱?众生还不够苦?佛用的这套方法就妙绝了。用什麽?禅定。什麽叫禅?什麽叫定?禅是离一切妄相;我们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一点,不受外面一切境界的诱惑,这是禅。定是自己六根对外面的境界,如如不动是定。换句话说,不会被外面诱惑,这是禅;心对境如如不动,这是定;要学这一套的本事。禅定功夫深了,智慧就现前;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不是从外面学来的。这个方法很玄,靠得住靠不住?似乎很少人用这个方法开智慧,大多数的人都要去学习、都要去研究、都要去用思考。用思考的人太多太多了,觉得好像是不错、是对的,我们也去用这个方法,用世间人的办法,不相信佛的办法,所以信佛好难,不肯相信佛的方法。真正肯相信佛的方法,自性般若智慧现前。智慧现前有没有这个效果?有。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惠能是唐朝人,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传记里面记载,他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他的心很清净,妄念很少,没有什麽分别、执着。因为没有读过书,所以生活就过得很苦,靠劳力生活。传记里面记载,他是砍柴,樵夫。古时候,住在城市里面烧的柴火是要去买的,专门有一些出劳力的人,他们上山砍柴、捡柴火到城里面去卖。卖了柴火,拿着这个钱再去买米、买他生活上必需品,过这个很辛苦的日子。他心清净,有一次在卖柴的时候,无意当中,柴卖掉,拿着钱准备回去,听到有人在念《金刚经》;他也不知道是什麽经,有人在念就是了。他就注意去听,他都听懂了;说老实话,念的人都不懂,他听的人听懂了。听到这个人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他就向念经的人请教∶你念的是什麽?念的是《金刚经》。经从那里来的?问他;念经的人就给他介绍。这说明了真智慧。以後他到黄梅去参学。《坛经》前面是他的传记,一生的事迹。到黄梅学了什麽?五祖忍和尚没教他。禅堂里面坐禅没有他的分,他是初学的、初来的;老和尚讲开示也没他的分。分配他的工作,到槽坊里面去工作,作苦工。道场很大住了上千人,每一天的生活,吃的米,米要舂米,柴火要烧柴,他去作劈柴、舂米的工作。你说道场那麽多人,那个厨房够大了,很辛苦的工作,他干这工作。其实这个工作是做什麽?修禅定。忍和尚给他这一套,他懂,别人不懂。他每天劈柴、每天舂米,舂米劈柴就是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所以他修得法喜充满。这样经过八个月,老和尚才来看他。看他的时候正在舂米,老和尚就问他∶舂熟了没有?我们听到,就问他舂米舂熟了。惠能懂,懂这个老和尚的意思。熟了什麽意思?你的功夫熟了没有,不是说你舂米。你这八个月在那里作功夫,成熟了没有?六祖惠能很聪明∶早就熟啦!五祖忍和尚拿拐杖向他舂米的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他也懂得,告诉他∶三更的时候去找他,就跟他约好了。三更的时候找老和尚,老和尚还用袈裟把他围起来,不要让人看到,秘密传法。传什麽法?讲《金刚经》,把《金刚经》大意讲解给他听。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下头不要讲了,明心见性了。五祖把衣钵就传给他,这个时候他二十四岁。自性般若现前,对於所有一切法相没有一样不通达,世出世间法全都通达。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法达和尚念《法华经》念了三千遍。《法华经》很长,一天念一部,三千遍差不多十年,自己感觉到很傲慢,贡高我慢。到六祖那里去参学,参学当然学人见到祖师要礼拜。礼拜的时候,惠能大师看得很清楚,头没有着地;头不着地,拜了三拜,头不着地。起来就问他∶你一定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你什麽地方值得你骄傲?他说出来了,《法华经》念了三千遍,值得骄傲,头不着地。就再问他:《法华经》什麽意思?说不出来。这个时候法达才转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法华经》我也没读过,不认识字,也没听人念过,你念给我听听。法达把这部经,念了三千遍,当然背得滚瓜烂熟,从头到尾念下去;念到《方便品》,这是第二品,六祖说∶好了,我明白了,不要再念了。给他讲《法华经》的道理,这一讲他就开悟了;再拜,头就着地了。智慧是禅定里面生的,真智慧现前之後,佛法通达了,不要学,那里要学?没有一法不通达。佛法通达,再给诸位说,世间法也通达了,无论那一法没有一样不精通,不是一般的通,精通。为什麽有这个能力?“智入诸相”;相就是法相,智是自性般若智慧,入一切法相。“了法空寂”。对於这个法相彻底明了,相有性空,了法空寂。知道宇宙人生一切法的真相,这才得大受用,得真实的受用。心地永远是清净,永远是不动,像诸佛如来在果地上一样不动心。不动是真心显露,真心是不动;动的是什麽东西?动的是妄心:识,是无明,无明是个动相,明就不动了。诸位要知道,明是静的相,相是静的;无明的相是动的。我们供佛,供佛供具里头最重要的不是花。前几天有个老法师来,看到我们佛堂上没有供花,他又一再问∶花重要。看到我们第二天花摆上来了,他上来摸摸是真的、是假的。最重要的是水,花代表六度万行,表因行,水表清净心。水没有污染,水很静,平的,就生智慧了。供这一杯水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心要清净,心要不动。不动,心是平等的;稍微一动,就不平等,就起波浪,不平等。《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就是智慧。只要你的心清净平等,就“智入诸相,了法空寂”。诸佛如是,我们也如是。所以你必须要知道,一切境界相,相有体无,可以受用,不可以执着,这个受用就得大自在了。如果里面稍稍去分别、执着,你错了。虽有受用,你就受用得很辛苦,现代人讲你在受用当中要付出很高的代价。那我们付的这个代价没有法子相比的,付出去是妄想、分别、执着,把一真法界转变成六道轮回,你说这个代价多惨!我们要想自己智慧现前,要修定。在什麽时候修?修定并不是叫你每一天去面壁打坐。面壁打坐是修定方法之一,修定的方法无量无边,无量无边方法里头的一种。我们念佛的人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这也是修定。而真正会修的人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个是六祖大师《坛经》里面讲的方法,妙绝了!没有妨碍我们的工作、没有妨碍我们的生活,每一天该干什麽还照干,一丝毫妨碍都没有。在这个里头作功夫怎麽个作法?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外不着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六祖大师教给人的这些方法,就是他自己在黄梅八个月槽坊里面用功的办法。他得到效果,所以他信心十足,他以这个方法教人。他这个方法得到了印证,《金刚经》上所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两句话是给他印证,他的方法正确。如果我们在生活里面、在工作里面、在处事待人接物、在一切应酬里面,对人、对事、对物果然做到不取於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你才晓得修学禅定的范围多麽的深、多麽的广,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都是道场。我们这个经刚刚讲过,那个地方不是道场?你懂得不取相,懂得不动心,那就是修道。功夫浅的得禅定,经上讲三昧,成就三昧,得禅定就是成就三昧,百千三昧、无量三昧,这个意思我们懂了。功夫深的,开智慧了,明心见性。浅的功夫得定,深的功夫开智慧,智慧是从这里来的。所以我们要晓得,不是通过用思惟想像去学习而得来的,那你完全搞错了。佛家的教学都是给你说明这些原理原则,真正用功是要靠你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知道怎麽一个转变,你才能够悟入。佛讲得很好,讲的话是老实话,佛对於一切众生只能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