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八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的波动现象,这个科学家非常惊喜。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产生的。这给他们带来一个新的思想,真是崭新的,这个思想是什么?以心控物,就是用我们的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这个发现非常了不起。

  可是佛早就说了,十乘观法里头,宇宙一切法归纳为色心。接着色由心造,色是由心造的,物质是心理变现出来的。后头一个总结,「全体是心」。换句话说,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就是一心。谁的心?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佛说得好,「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极乐世界是心现的,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跟我们什么关系?一体。然后教我们认识一切法的真相,《般若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一切诸法的真实相,全体是心,而且跟自己是一体。所以佛在大经上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是说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在这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已经修行成佛的,过去佛;现在修行成佛的,现在佛;现在还没有修行,还没有成佛的是未来佛,一个不漏,一切众生个个皆是,这是大乘经里头透给我们的信息。我们本来是一体,现在还是一体,只是迷悟不同。佛菩萨承认跟我们是一体,我们不承认跟他是一体,我们在迷,他在悟。所以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生佛不二,差别在哪里?迷悟不同。众生觉悟就成佛,佛要是一念不觉就变众生,这是事实真相。

  一念不觉,这变成众生,迷了。迷了之后就出现阿赖耶,阿赖耶变现出十法界,阿赖耶不是真的,它所变出来的东西,当然不是真的。我们迷的时候看到阿赖耶的境界,我们觉悟的时候,阿赖耶的境界没有了。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告诉我们,「梦里明明有六趣」,我们作梦的时候好像是真的,「觉后空空无大千」,醒过来之后没有了。今天六道就是个梦境,我们在作大梦,醒不过来。为什么?迷在这个里头,以为是真的,这里头有苦乐忧喜。如果觉悟了,谁觉悟了?阿罗汉觉悟了。阿罗汉醒过来了,是什么境界?梦醒了,六道没有了,那他醒过来是什么境界?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六道不见了。六道,释迦牟尼佛的秽土,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为什么?境界是心变现的。

  《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重要!一句把这个事实真相道破了。六道众生的心不善、染污,严重的染污,所以这个环境是染污的,叫秽土,就是不清净。阿罗汉把所有一切染污放下了,身,知道身不是我,不再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知道这个身体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的,是我所有的,身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舍身受身就不在意,就不放在心上,衣服脏了换一件,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不好使用,换一个,很简单。在六道里常常换身体,无量劫来不知道换了多少身体,六道统统去过,天上待过,地狱也待过,哪儿都待过。应该知道六道苦,不想在六道再玩了,这游戏玩够了,不想再玩了,想出去了。出去怎么样?把执著放下,执著就是染污。把自私自利放下,这非常具体的来说,把名闻利养放下,把五欲六尘放下,把贪瞋痴慢疑放下,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超越了。超越生到四圣法界,世尊的净土,还是在阿赖耶控制之下,没有能够超越阿赖耶。不过是阿赖耶不善的那一方面,二十六个烦恼你放下了,所以六道没有了,六道是二十六个烦恼造成的。

  四圣法界是怎么造成?四圣法界是十一个善造成的,善法有十一种,这里头没有恶,所以四圣法界好。这里头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有佛,这个佛天台大师说,他不是真佛,称他为相似即佛,他很像佛,不是真佛。真佛、假佛用什么做标准?用心。用阿赖耶就是假的,用自性就是真的,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他还是用阿赖耶,他不是用真如自性,他是相似即佛。也就是用阿赖耶用得非常纯正,只有善没有恶,完全依照佛的教诲去奉行。他见思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尘沙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十法界里面的佛,他所修行的断无明。能够把无始无明放下,十法界不见了,四圣法界没有了,四圣法界还是一场梦。

  这个梦醒之后出现什么?一真法界出现,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头的身,不是我们肉身,这个肉身是阿赖耶的相分,就是物质。实报土的众生,这些菩萨们,他们的身不是血肉之身,不是从阿赖耶来,从哪里来?从自性里头来的,叫法性身,居住的环境,法性土。要记住,佛在《华严》上说的「唯心所现」,它是真心现的。我们这个地方,十法界是心现的,但是上加了个东西,「唯识所变」,加了阿赖耶。他那个地方不加阿赖耶,没有阿赖耶,转八识成四智,所以他是真的,天台大师称这里面的居众,叫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个个都是真佛,只是不圆满。为什么不圆满?无明断了,无明习气没断。习气非常难断,习气也没有法子断,想个什么法子断,那你就起心动念了,你堕落了。这个境界里的菩萨不起心、不动念,所以在那里修行叫无功用道。它是无为法,它不是有为法,十法界是有为法,实报土、一真法界是无为法,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完全回归到全体是心,这就回归自性、回归到常寂光,这个时候实报土也没有了。所以《金刚经》上这句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除外。实报土有相,相从哪里生的?无明习气变现的。四圣法界是起心动念变现的,我们这个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你放掉见思烦恼,六道就没有了,放下分别执著,十法界就没有了,这些东西不是真的,假相。所以佛法称有是妙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这就是世出世间法。你对于世出世间法不放在心上,能够在这一切法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什么人?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所行的境界。

  所以意识所缘叫长境,因为它有连带的意识生起来,这就是我们讲的思想,是个长境。它会想出很多很多,相续不断,跟前五识所缘的境界完全不相同,前五识太单纯。六识、七识,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著,阿赖耶,阿赖耶是前面七识之体,这根,前面七识是它的作用,它是根本。它从哪里起来的?它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自性迷了、变质了,它还是自性,但是变质了,起作用。它可以恢复的,只要妄想分别执著,连习气都断干净,它就恢复正常,是很容易恢复的。

  我们看到惠能大师就有很深的感悟。惠能大师二十四岁,这年轻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这个人非常老实、非常善良、非常孝顺,也非常单纯,对这个世间没有任何欲望。活在世间他只有一桩事情,供养老母亲,除这桩事情,他心里干干净净。所以在黄梅八个月,没有进过禅堂,也没有进过讲堂。八个月干什么?干苦工,我们今天讲的义工。这个义工是苦力,破柴、舂米。五祖传法,衣钵传给他。为什么?为他能放得下。神秀跟五祖二、三十年,衣钵没有传给他。神秀当年在道场是五祖的助教,五祖法缘殊胜,天下多少人到他的山门去求教,五祖接应不过来,让神秀大师代替,神秀大师不能解决的再找五祖,我们就想他的身分地位多高。最后衣钵传给惠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大众不服。所以衣钵交给惠能,五祖半夜就叫他赶快走。三天之后才宣布,他走得很远,找不到他了,这个事情《坛经》里头记载得很清楚。

  由此可知,凡夫成佛一念之间。一念什么?放下,放下就成佛了。我们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成佛,你就回归自性。不在别人,与什么人都不相干,统统在自己,自己要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一定要知道,一切法是自己心现识变的,你要讨厌,那是你心现识变的,你欢喜也是心现识变的,与什么人都不相干。如果你怨天尤人,那你罪上加罪,为什么?与别人不相干,怎么赖到别人身上,全是自己。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投胎,谁叫我们来的?自己找来的,没人叫我们。怎么找来的?业力找来的。你自己一生好善,你看到善人你就喜欢,你就到那里去了;一生喜欢干坏事,遇到干坏事的,他就到那里去了,就这么个道理。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喜欢赌博的一定进赌场,他的朋友在那里;喜欢打牌的,一定在麻将桌上;喜欢念佛的,他的朋友都在念佛堂,就是这么来投胎的。所以你来投胎,找到这个父母,父母前生跟你有缘,你一碰上,立刻就到他家去了,没有人指使,没有人安排,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这里头也有特殊的。特殊的佛帮助你,佛不会帮助你干坏事情,全是帮助你干好事情,「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袁了凡先生命里头没有功名。功名,古时候叫功名,现在叫学位,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古时候,进士、举人、秀才,进士好比博士,举人好比硕士,秀才好比学士,它是社会上学位的名称。在佛门也是,佛门最高的学位叫佛陀,第二个学位叫菩萨,第三个学位叫罗汉。佛门的学位,不必靠念书可以拿到,为什么?他拿到学位的标准是放下。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就是三个学位的标准。第一个阿罗汉,最低的学位,放下见思烦恼,得清净心,清净心就是阿罗汉。第二个菩萨,菩萨要放下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高级的菩萨还要放下无明烦恼。像惠能大师,他能在一句话之下,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明心见性,就超越十法界。五祖把衣钵给他,有道理!五祖在一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真的见性。惠能那个时候二十四岁,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三十岁。彻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三十岁开始教学,教学四十九年,一生天天讲经教学,这叫佛事。

  佛这个字的意思,直接翻成中国文叫觉者,觉悟的人,跟中国圣人的意思相同。为什么不用圣人来翻佛陀?佛陀的意思比圣人还要高。圣人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事情有正确的看…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一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