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四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的指导原则,十种修法。第一种,「观不思议境」,境是境界。不思议境界是什么?就是佛法跟世间法,佛法不可思议,世间法也不可思议。不思议境界,无论是佛法、是世法,把它归纳起来,因为法无量无边、无尽无数,归纳起来不外乎二法,两种,色心二法。色是物质,心是意念、是精神现象,佛法把它分为四种,受想行识,这属于心法。受是你有感受,有苦乐忧喜舍的感受。想,你有妄想,你有思想,你可以想过去,你可以想未来。凡所想象皆是虚妄,所以你有妄想。行是你的感受跟妄想它不会停住,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相续相。也不是真的相续相,而是相似相续相,好像是相续,并不是完全。第四个识,识的作用是什么?识是前面受想行的本体,受想行都从它生出来的。它是什么?它是受想行的根、是受想行的源,源头。这源头到底是什么?识,佛法上用这个名词,叫识。受想行识,我们讲得粗一点,大致上是这个意思。

  我们讲记忆,你看,你看的东西,看过的,你听过的,你能够记得,我能记得昨天的事情,我能记得去年的事情,我能记得小时候的事情。这就等于什么?等于我们有个资料库,见色闻声,吃到好的味道,闻到好的香味,都能够记住。记住里头有善有恶,很复杂,统统在这里头。所以识等于是资料库,等于是个仓库,什么玩意全在里头。这个东西不是真的,假的,自性里头没有,就是真心里头没有,妄心里头有。真心全是现量,妄心三量具足,有现量、有比量、有非量。现量是六尘落谢影子,这是现量,你真的看见、真的听见,记在心里。比量,比量没有看见,推想。譬如墙,隔着一堵墙,看到墙外面有烟冒出来,会想到底下有人在烧火。这是你没有看见,这叫比量。非量,非量那是你的幻想,根本没有这个事实。譬如佛经上讲的「龟毛兔角」,兔子,你想它长了两个角,根本没有这回事情,乌龟壳上长了毛,也是没有这个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幻想,这种想象叫非量。这些它统统都有,所以有真有假。阿赖耶识东西就太多、太复杂了,我们的心全被染污了。佛教我们把这个全放下。

  美国修.蓝博士告诉我们,把记忆,就是阿赖耶识的记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也就是说是善的还是恶的,统统把它清除掉,恢复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会起很大的作用。他替别人治病的原理就在此地,完全是清净心。先把自己的记忆清除掉,让心回归到清净,用清净心来观想,自他是一不是二,再用清净平等心调养自己,自己这个病症调养好了,对方就好了,他用这个方法。不需要跟病人见面,也不要吃药,也不要打针,他就能调养好。他治好几千人,效果卓著。今年来看我,我问他多大年岁?七十三岁。非常难得!这个方法人人可以学得到,最难的一个难题,就是你把你自己心里头记忆的,好的记忆、不好的记忆,统统把它清除掉,这个事情比较困难。可是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不难,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人统统清除掉很难,我们学佛的人可以把它换掉,换容易,我们把我们的记忆,无论是善的、是不善的,把它换成阿弥陀佛,让心里头只有一个阿弥陀佛,其他的恶念没有,善念也没有。这个方法产生医疗的效果一定比修.蓝博士还要殊胜,为什么?这里有阿弥陀佛加持。这是在我想象当中会比他更殊胜。我们做得到,这不是做不到。

  一心专注,这是他们的术语,一心专注产生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个能量会帮助我们治愈一切病痛,什么病都能治。从这个理论上,让我们立刻就能够体会到,佛菩萨为什么不生病?除非他做示现、他装的,他要不是示现的话,永远不生病。原因是他们的心清净,善恶念头统统没有,他就不生病。我们的心里头还有善恶念头,这就是病根,这就是病源,清除掉是正确的。我们本来是佛,阿弥陀佛就是本来佛的名号,我们心里头只保持这一尊阿弥陀佛,其他的统统清除出去,自己身心健康。这个时候才真正能帮助别人,自度而后就能度他;自己没得度要度别人,无有是处,就是没有这种道理。这究竟两个字用得好,穷尽法源。

  「长远。明寂真常」,这是显明寂静。寂是真的,寂是常的,常是永恒不变,真是真实,不是虚妄的。寂是什么?寂就是清净平等心,就是真心,真心是不动的。大乘经上佛常说「真心离念」,就是说真心没有妄念;换句话说,有念是妄心,不是真心。念佛的人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真心。念到一心不乱实际上就成佛了,因为一心不乱跟明心见性是一个境界,禅宗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净宗的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用念佛法门修明心见性,比禅宗参究来得稳当,也来得快速,因为宗门是要离一切相,这离相很难;净宗是指方立相。它有相,它不是没有相,不是离相,它是建立一个相,你看它有极乐世界,它有阿弥陀佛,这都是相,这就容易多了!「永离生灭」,生灭的现象完全没有了。生灭是阿赖耶。这个意思就是说,自自然然转八识成四智,是你不知不觉的转过来。一切大乘菩萨,他们是有为有作把它转过来,净宗靠这一句佛号,无为无作也转出来、也转过来了。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让你不知不觉烦恼断了、业障消了。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都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的,这是净土法门的微妙之处。

  只要我们真信切愿,一向专念,就成功了,这八个字要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发菩提心就是真信真愿,果然真信真愿,一向专念,给诸位说灾难就没有了;众生有灾难,你没有灾难。为什么?你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灾难与你不相干。如果有很多人在一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集体的意识,这个力量就非常之大,集体意识可以令这个地区灾难减轻,那就不但帮助自己,帮助许多苦难众生。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集体。所以灾难现前的时候,有信息传递、提供给我们,让我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大家聚集在一起,在一起念佛,在一起诵经,这个能量非常大。最好是念佛,古大德所说的,「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佛号最简单,最容易摄心。经不容易摄心,不如咒,咒短;但是咒也很长,比起佛号,佛号是更短,四个字,阿弥陀佛,非常容易摄心。

  「普备,具足一切,无欠无余也」,普备就是圆满的意思。「如是之心,功德不可思议。若能一发此心,便能倾尽无始以来生死与诸有沉沦」。这个心一发,倾尽无始以来,这从时间上说。无始以来我们造的生死,这是果报,诸有这是业因。我们造作六道轮回这些业因果报,统统都能够断尽。倾是很快,一时就能把它断尽,无始劫到现在。这个功德真的不可思议!「更以功德回向菩提,定能上证佛果。所有功德,决不唐捐」。唐捐是我们现在人讲的白费了,是假的不是真的;决不唐捐,这就是说这功德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无有损失与消灭」,念佛这个功德消尽业障,断尽烦恼,功德没有消失,功德绝不消灭。「道绰大师此语,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超出情见,微妙难思」,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道绰能说得出这样的话来,这么肯定,斩钉截铁,我们深深相信,这是极乐世界上上品的大德。极乐世界上上品是十地菩萨,是等觉菩萨,不是普通人。

  「兹引密宗《菩提心论》以为佐证」,道绰大师这个开示,密宗《菩提心论》里头有,也有这个说法。「论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菩提心有这么大的作用。菩提心是真心,我们不知道,我们迷了。知道菩提心有这么大的作用,为什么不用真心?这个时候我们要反求诸己。菩提心人人皆有,个个不无,菩萨都用上了,为什么我们不会用?我们要用虚情假意待人接物,为什么不能用真实心?那现在我们知道,现在知道不迟,永远都不迟,只要一口气没断,那个时候知道了也不迟。为什么?真发菩提心,圆满的菩提心,一念、十念必定往生。生什么品位?上上品往生。为什么?你这一句名号从真实心中出来的。证明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种成就比禅宗还高,真正不可思议。

  无上无等、最极深妙的法门,我们今天遇到了,所以这个三品经,「十方佛赞」、「三辈往生」、「往生正因」,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这三品,我们读了无比的欢喜,可以把它定个简单的名称,「上品上生我有分」。你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从现在起我就是真实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我就用真实心、用深心、用回向发愿心。怎么个用法?就依照蕅益大师的教诲,我真信,我真愿,我真念佛。我活在这个世间,活一天我是为往生极乐世界而活的,我的工作是为往生极乐世界,我对一切人事物都是为了到极乐世界,不为别的,哪有不能去的道理!所以说,若修证出现,菩提心真出来了,真用真的,不用假的,则为一切导师,不但自己成就,可以教别人。导师,指导别人正确的方向,成佛的方向、成佛的道路,这个人叫导师,不再走弯路,不再走冤枉路了。若归本,归本就是回归极乐世界,密宗的密严国土,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这一句是形容你得大自在。一切佛事,佛事是觉悟众生的事业,叫做佛事;帮助一切众生断疑生信是佛事,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是佛事,帮助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这都是佛事。「菩提心之功用,焉可思议」,焉可思议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我们再看第二段。「第二,出菩提名体者」,这要跟我们细说,菩提的名、菩提的体是什么。「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那再给我们细说,「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体道本,名曰菩提」,这是先给我们说法身菩提。法身菩提,大乘经上常说的真如,真如就是…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