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以阿赖耶叫藏识,藏是什么?仓库,储存印象,能够储存过去你所能记得的,这一切东西都藏在阿赖耶里头。也有不是记忆,你的妄想、你的幻想,你的幻想也收藏在这个资料库里头。所以阿赖耶里面东西非常丰富,很复杂。这个东西都不是好东西,因为有这个东西,你才有十法界、才有六道轮回。
这个身体死了之后到哪一道去,完全是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哪一个种子力量最强,它就先受报,力量弱的后受报,这强者先牵。就因为这么一个关系,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念佛人要把阿弥陀佛念熟、念透,这个力量最强,临命终时,念佛这个种子牵引你到极乐世界,原理就在此地。所以不可以对其他的境界产生深刻的印象,那个事情很麻烦。一般人情执很深,他喜欢的人念念不忘。尤其老人,看到自己的儿孙,儿子不想了,想孙子。儿子不可爱了,为什么?长大了,胡思乱想,不听话了;孙子还小,听话。孙子长大了,也不行了,重孙子。这个总是,总在放在心上,念念不忘。那他到哪里投胎?如果这一生做人还做得不错,五戒十善还行,来生可以得人身,就去做他孙子的儿子了。他喜欢他,不愿意离开他,他就这么来了。所以祖父母、曾祖父母又回来了,又做他的儿孙。这种情形有。如果你爱别的东西,你就到那一类去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有人养宠物,对宠物的那个爱,那个疼爱,超乎对家里头任何一个人。他要喜欢那个小狗,来生很容易去堕狗胎,去堕畜生道;喜欢小猫,他就变成小猫,这个很可怕。
所以样样都要放得下,就对了。永远记住《金刚经》上告诉我们的,这金刚智慧,一点都不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要练到样样放得下,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不要有占有的心,不要有控制的心。来到这个世间,把这个世间做为我们观光旅游想,我们居住这个环境是旅店,不是我的,我在这里受用它,我不会有占有的念头。把这个地球当作我们这次来观光旅游的一个风景区,样样可以受用,赏心悦目,绝不找烦恼。你要占有它,就有烦恼;你要控制它,就有烦恼。真正不分别、不执著,你得大自在,你得的是真快乐,确确实实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本来的心量就这么大。经要认真学习,能体会多少,要把这个理、事都落实到生活当中,就得受用了。得受用就是过佛菩萨的生活。
所以,佛与法身菩萨懂得了,他们安住常寂灭光。这一句话里头含义深广微妙,寂灭怎么会有光?寂灭光是自性本来是光的,自性本来有光。那我们现在自性为什么光没有了?我们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光不见了。这一些东西把我们自性的光明障碍住了,我们看不见,可是佛菩萨能见到。如果我们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自性光明就现前。自性光明叫常寂光,常,永恒不断,不生不灭,本来就是光明的。这个光明不是修来的,它是性德,它不是修德。人人都有,就是你看不到,我们的烦恼习气少一分,它就透一分;少两分,它就透两分,佛菩萨能看到。众生看不到佛菩萨,佛菩萨能看到众生。从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就有能力看到这个光。我们凡夫的常寂光,有,变质了,光不变,颜色变了。
修行全凭心地。心地清净的人、心地平等的人,光是金色的。次一等的,有黄色的、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灰色的、有黑色的。佛法叫光,中国俗称为气,练气功的他能看到。在佛法称为光,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这个光应对你的五脏六腑,应对你的意念情绪。所以这个气功高的人,他看到你的光,知道你身体健康状况,你哪个部位光暗,那地方有问题。于是我们就晓得,眼耳鼻舌身都放光,末那跟阿赖耶、意识也放光。不但八个识有光,与八识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有光;十一个善法,有光;二十六个不善法,也有光。诸佛菩萨都能够见到,我们没有方法去隐瞒,他都能看到。
「此乃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佛在《大涅槃经》里面说,「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这是真的,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已经成佛了。这一次是我们地球上众生有缘,有缘是感,世尊在常寂光里头有应,应就现身。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八相成道,住在这个世间八十年,这叫应身。应身跟化身是很相似,化身的时间短,应身的时间长。我们看虚老和尚朝山,两次生病,遇到文殊菩萨,那是化身,跟真身没有两样,时间十几天,虚老身体不好,他来照顾他。十几天,身体恢复健康,可以继续再去朝山,他就走了。这是化身。我跟诸位说过,周邦道老居士的夫人,抗战胜利之后住在南京,见到地藏王菩萨化身。那个时间大概只有二、三十分钟,不长,到她家来化缘,出家人。那个时候我们周师母没有学佛,那是个大善人,好人,也没有给他。法师来化缘,化五斤香油,没有给他,那就走了。走了之后,突然想起来,她家里住的这个房子是中国古老的四合院,是三重的。她住在最后面,到她家里去,必须走大门、二门,三重,才能到她的客厅。她忽然想起,这个和尚怎么来的?没人给他开门,走了之后就不见了,门还是关着的,所以大惑不解。以后在台湾遇到李老师,跟李老师学佛,把这桩事情向李老师报告。老师给她说,那个和尚是地藏菩萨化身,她才恍然大悟。那是清清楚楚的事情,面对面谈话。当时没想到,怎么来的没想到,走了之后,突然想到,他怎么来的?怎么走的?没人给他开门,怎么走的?
我们再看下文,「亦即永明大师愿于无量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用血为墨以书此文,用报慈恩者也」。永明延寿大师,五代吴越王时候的人,住在杭州,吴越王是他的大护法。传说里头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那换句话说,阿弥陀佛的应身,应化在中国。发大愿,经上讲的,过去久远劫前,菩萨,这菩萨是释迦牟尼佛,求法心切,能够剥皮为纸,析骨为笔,用血为墨,书写经文,传之于后世,这叫报佛恩。这是提醒给我们,我们听到了、读到了微妙之法,一定要发心把这个微妙法传给后世,世世代代承传不断,真报佛恩。
在今天不必剥皮析骨,不必了,现代的印刷术非常发达。印光大师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这一位祖师当年在世,四众同修对他的供养,他就做一桩事情,印书。供养,我们知道那是相当可观,因为他把他的这个供养建了一个印刷厂,在苏州报国寺,弘化社。自己有印刷厂,印书,流通全国。他就做这一桩事情,把财力人力全集中,流通佛法。那个时候也偶尔有些灾难,水灾、旱灾,他从印经款项里面拨一点钱出来救灾。我们要学,流通佛法的功德无量无边。这桩事情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太多太多了。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不如为人说四句偈,就是佛法。诸佛如来对法供养这样的重视,我们要能体会得到,要能真干。
接着看下面,「无明本无,枝叶何有,达妄本空,真性自显」。那我们现在有没有明白有无?有无这个事情我们有没有明了?没有。我们讲得很多,听得很多,学得很多,也会讲,没做到,自以为都懂得了,我都知道了。早年,章嘉大师警告我,就这桩事情,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懂了,你没懂。为什么?你没做到。你没有做到就是你真的没有懂。如果真的懂了,你肯定做到。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要用这个标准来勘验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真懂的人真放下,真懂的人真开悟,真懂的人他契入境界了。我们只是在文字上得到这个信息而已,这是佛的境界,不是我的境界。佛懂,我没有懂,自己一定要知道。我要努力入佛知见,那就是把知道这个东西要兑现。
真的知道无明本无,这个不得了,那十法界依正庄严就不是真的,这是无明变现出来的。法身大士明了实报庄严土是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所以对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一切法,他不执著、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因为他知道。我们今天要学法身大士,知道一切法,就如世尊在《般若经》上所说的,六百卷《大般若》讲什么?只说了四句话,释迦牟尼佛讲二十二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真懂得了,用什么样心态跟一切法相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真懂得的人。还起心动念、还分别执著,没懂。这是事实真相。所以达妄本空,真性自显,真性自然现前。只要把妄念放下,真性自然现前。不要再求真性,求真性那个念是妄念。「此即知无之要义也」,真正知道无。真正知道无,他就住常寂光,讲清楚一点,常寂灭光。
「至于知有者,宗门常曰:必须知有始得」。有是什么?假有、幻有,你也得要了解它。「又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傅大士是在家居士,有传说这个人是弥勒菩萨化身,以居士身应化在世间。他的一篇文章《心王铭》,说心王,王是比喻,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心,一切法是从它所生。《华严经》上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现相是心,产生一切变化是识。识是什么?识就是念头。所以佛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是世间法,就是十法界、六道统统是我们念头变现的。有这么大的变化,这知有。知空是性,知有是相。如果知空不知有,你没有彻悟,你只悟了一半,没有贯彻,你在空里头没有障碍,你在有里头有障碍。所以要知有,有是幻有,不是真有;空是真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真空跟幻有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是一不是二,这才能够起微妙的作用。水中盐味,你看不到盐,它真有咸味。色里胶清,这个胶清讲的是染料,我们从最浅显的意思来讲,就是染料。染料你也看不见,但是决定是有,不见其形。用这个来比喻心王。
「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铭中以譬喻,明当人各各自有心王。决定是有」,这个心王是真心。真心是有,但是你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它不是物质现象,前五根缘不到,眼看不到,耳听不到,鼻嗅不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