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四集) 2012/5/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4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五十四页第一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神通自在』。「神通无碍也。如经云: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等也」,像这一类都是说神通自在。掌中能持一切世界,我们现在明白了,终于把这个疑惑化解了。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在自性里头没有时间,就是没有过去未来;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是没有十方,没有距离,没有远近。心性就在现前,就在当下,心性所现的无量无边境界也就在当下。时间的概念、空间的概念,是众生迷失自性以后才发生的现象,其实都是假的。大乘经教里头常说,「须弥纳芥子」,这个好懂,须弥山大,芥菜子小,不成问题,可是「芥子纳须弥」,这就不懂了,芥菜子没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它怎么会在这里头?实际上这些事情都在我们身上发现,我们眼睛的瞳孔很小,能够把整个世界东西都收摄进去,像照相机一样,全照在里头。瞳孔还算是大的,佛经上给我们讲的一微尘,这是物质现象最小的,科学家叫它做微中子,这里面能不能容纳一切世界?能。为什么?这一点,它是自性,性德是圆满的,不能分割的。这个现象也被今天科学家发现了,他们称之为全息。任何一个物体都包容遍法界虚空界,何况手掌?手掌很大。
一微尘里面有虚空法界,这种能量每个人都有。微尘里面的法界跟外面法界一样大,法界没有缩小,微尘没有放大。微尘里头有法界,法界里头有微尘,微尘里头又有法界,重重无尽,这一点科学家没见到,佛在经上讲到。重重无尽也很难懂,过去贤首国师在《华严经》讲到这个境界,当时皇上听不懂。贤首国师请皇帝在这个殿的旁边建一个八角亭,很快亭子建好了,贤首国师说把八角亭八面,每一面安一面镜子,上下也安镜子,这就十面镜子,安好了请皇帝到亭子当中一站,马上就知道了,重重无尽。你看镜子里面的身体无有穷尽,镜子对照起来就没有穷尽,皇上马上就明白了。自性有这个能力,这能力是本能。所以告诉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要是真正搞懂、搞明白了,不费事,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法,一法都不漏,全在里头。持这一句名号就是持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法,一切诸佛所说的总持,是真的不是假的。
现在人很聪明,发明芯片,电脑上用的,小指甲这么大一块芯片,里面包容一部《大藏经》。《四库全书》还不行,《四库全书》听说有十几片。佛的自性,肉眼看不见的一点点小的物体,它能包容整个宇宙,我们科学跟佛法比还差很远。整个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全在其中,神通自在。佛告诉我们,这是性德圆满的现前。性德是一切众生统统有的,没有一个没有,这本能,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统统在你自性里头。所以佛法叫内学,你向内学,不要向外学,外面学不到,外面学得很辛苦,得到东西很少,而且不实在;向内学,内里面无尽宝藏,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遍法界虚空界依正庄严统统是自性变现的。自性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现,这才叫宝,真正是宝。
经上所说的全是自性所流的,人人平等,阿弥陀佛不比我们多一样,我们跟阿弥陀佛也不比他少一样,不增不减。他障碍去掉,得其受用;我们障碍没除掉,不得受用。科学家、哲学家尽毕生的心力去探讨、去研究、去观察,也看到了,不得受用。为什么不得受用?障碍没放下。他今天能看到是藉科学仪器,佛能够看到不用科学仪器,用自己的清净心,把心里面那些障碍拿掉。什么是障碍?起心动念是障碍,分别执著是障碍,烦恼习气是障碍。只要把这些障碍除掉,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你就见到了。
除障碍这个事情一定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障碍从哪里来的?一念不觉来的。一念不觉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帮不上忙。别人,你求别人帮忙,别人问你,你把一念不觉拿来给我,我帮你。不就跟达摩祖师问慧可一样!慧可是心不安,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那是一个念头,没有现相。慧可听到达摩祖师这一问就呆了,回过头来找心,心在哪里找不到。回答一句话,「我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我心在哪里。达摩祖师点这一句话点醒了,「与汝安心竟」,我把你的心安好了,他这样就开悟了。这一悟全通了,智慧、德相、神通全现前了,达摩祖师就把衣钵传给他,这第二代祖。
慧可听这句话开悟了,我们听到这句话有没有开悟?为什么不开悟?没放下。慧可听到这句话,一下就把念头断掉了。念头断掉是什么样子?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究竟圆满,这个境界跟惠能大师所说的完全相同。见性,性是什么样子?性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这是真心,真心从来没有不安过,那个不安是你的妄心、妄想,以为你不安,实际上没这回事情,假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们是一千句、一万句都点不醒,为什么?老执著!什么叫根利?几句话点醒了那根利的人。千言万语点不醒的人,这糊涂人、凡夫。这些理我们懂得了,懂得怎么修?放下。从哪里放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放下,从工作里头放下。工作照做,不要放在心上,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最怕的是你放在心上,这个麻烦就大了。你把这些假相放在心上,这叫凡夫,不放在心上,你是菩萨、你就是佛,佛跟菩萨不同的地方就这样的。凡夫的心是垃圾桶,什么玩意都往里头放;佛菩萨的心干干净净,里头什么都没有。佛菩萨自行化他,不放在心上,本事就在此地。不放在心上,他永远用的是真心,我们这个心里面东西太多了,所用的心是妄心、是杂乱心、是垢秽心,这肮脏的东西。
这些杂乱、这些肮脏东西是不是真有?不是,说肮脏、说杂乱都是比喻。为什么说它没有?它没有形相,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也不是念头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觅之了不可得」,这就是慧可的话。达摩祖师叫他把心拿出来给他安,觅之了不可得。有没有?有,真心、妄心都不可得,还有个真心、妄心,开不了悟。妄心全是假相,假相就是无相,真心是无相。无相还是无相,假相也是无相,所以它两个可以平等,划等号,真妄不二,全妄即真,全真即妄。这是佛菩萨把事实真相圆满的为我们显示出来,我们听不懂,听了很迷惑,那就叫业障、叫罪障,罪业障碍着你。罪孽也没有形相,所以你把罪孽找过来、拿出来,我替你消业障,觅业障了不可得,业障不就消完了吗?由此可知,凡圣总在迷悟之间,一念悟,成圣了;一念迷,做凡夫,没有先后,没有此界他方,全在当下。
一遍不入没关系,这个经上会给我们讲千遍万遍,一次一次重复,慢慢就有一点体会,再进一步就有指望,这就叫长时薰修。可是长时薰修要跟一门深入相应,效果就卓著,效果会提前;如果不能跟一门深入相应,效果就不大,时间要很长。最后真正见性还是要归到一门,像一间房间有三个门,你要进入这个房间只能走一个门,不能三个门同时进去,所以到最后还是一门深入。因此八万四千法门,佛菩萨教导我们学一门,不骗我们。真正肯学一门的人,听话的人,叫上上根人;同时学很多的人是业障深重的人,不听话,迷惑很重的人。我们也都是过来人,都从很重的迷惑慢慢觉悟,六十年的时间慢慢归到一,回归到一样。
我们再看这最后的一段,「又《观经》中详明上辈之三品。兹节录嘉祥《义疏》」。嘉祥大师《无量寿经》的注解叫《无量寿经义疏》,净影大师的注解也叫《义疏》,所以上面必须把名字说清楚,这是嘉祥的《义疏》,不是慧远的。「第一谓上品上生。发菩提心,修行经七日」,《弥陀经》上说的一日到七日,「则生彼国」,往生到极乐世界,见到了阿弥陀佛,「见彼佛身,闻说妙法」,听佛说法,「则悟无生法忍」,一听他就开悟了,就证得无生法忍。什么叫无生法忍?法是一切法,就是常讲的万法,一切法。无生就是告诉你一切法本来不生。忍在此地当作肯定、承认、接受,佛说这个话我完全明白,真正见到了一切法不生不灭。如果一切法真的没有生灭,说一切法不生不灭,那不叫废话吗?毫无意义。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你说它不生不灭不废话!那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生灭即是不生灭,生灭跟不生灭是一回事情,不是两回事情,这叫无生法忍。七地菩萨证得的,下品,八地菩萨中品,九地菩萨上品,无生法忍分上中下三品,《仁王经》上有说。
科学家也证得了,他证得不得受用,菩萨证得了得受用。什么原因?科学家证得是从精密仪器里头看到的,佛菩萨证得是从禅定当中见到的,不要用仪器,禅定当中见到的是真见到。科学家用仪器上看到现象,不知道其所以然,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是这个现象不知道。七地菩萨他见到的时候知道当然,也知道它所以然,所以他得受用。这是佛法比科学高明的地方,就是科学着相,佛法不着相。我们今天得科学的帮助,真的不怀疑了,相信,佛法跟科学能对上号了。这是上一代的那些老和尚、老修行人没有这个福分,没有看到今天科学报告,因为这个报告是最近三十年的事情,三十年以前没有。我们从这个报告出来,你看,经过三十年我们才听到,听到对它才产生兴趣,三十年前听到了我们不懂,听不懂。
什么叫生灭即是不生灭?我们用最浅显的例子,这个例子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电影。这电影幻灯片,我以前年轻的时候玩过这个东西,自己拍摄电影。我有一套完整的机器,有冲洗底片、有剪接,这玩意我都会搞,八厘米的这个电影。我们在外面买这个胶卷,这一卷四分钟,一卷带子拍四分钟,一秒钟二十四张,十秒钟二百四十张,它是论秒算的。所以从前拍一卷东西我们回来看,大概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要十几卷,所以回来要剪接。你看放在银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