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四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上,我们看这个电影,银幕上的画面就是生灭就是不生灭,不生灭就是生灭,从底片上看不生灭,画面上有生灭,从画面上看生灭就是不生灭。这把真相显示出来了,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很难讲,很不好懂。生灭就是不生灭,不生灭就是生灭,那会是什么?假的,不是真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要在这些现相上当真,你不叫自找苦吃?你为什么会这样子?迷而不觉。所以你要晓得这个东西,你顺境快乐,逆境也快乐,善缘快乐,恶缘也快乐,没有一样不快乐。为什么?你看穿了,你完全了解事实真相。

  回过头来再看看芸芸众生,苦得这个样子,为什么?迷!这才晓得释迦牟尼佛的伟大处。佛知道,苦从哪里来?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来的,明白就快乐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手段?教学。讲清楚、讲明白,让你觉悟,你就永远离苦得乐。释迦牟尼佛这个布施还得了!所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为人说四句偈,这个人会开悟;大千世界七宝去布施给他,他不会开悟。不会开悟,他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开悟了,他就有机会出离六道轮回。开悟了的人,如果对于这些人天的乐事没有留恋,他就脱离六道轮回;人天的乐事他还有一点念头,他就出不了。这个道理很深、很广。为什么学佛学得很久,功夫好像挺不错,学得都很如法,最后他变节了,那什么原因?对于世出世间的胜事,就是他所喜欢的事他没放下。中国古人所说高名厚利,你动不动心?现在有人请你去当个部长,你会不会动心?一动心就完了。现在给你厚利,给你一千万美金、一千亿美金,你动不动心?一动心就完了。这些事情,古今中外统统有。所以这个悟要证悟,证悟不会退转,解悟不行,很容易退转。

  我们学佛,要在这一生当中保持着不退转,只有一个方法,一天都不能离开经典。三天离开经典保不住了,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你保不住。天天读经,天天听佛菩萨劝告,这才保持着不退转。修得再好,如果说是两个月、三个月不听经,他就非常脆弱,就很容易退转,很容易走上邪道。如果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今天佛法为什么衰到这个样子,大家不读经、不讲经,佛法就灭了。今天有形式,实质上,实质上是灭了。佛弟子灭佛法,他将来往哪里去?这大家心里都有数。佛弟子要兴佛法,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就得跟他学,学得跟他一样,佛法就兴起来了。

  我这一生感激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不教我我不知道,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听话,我真干。老人告诉我,真正发心干这桩事情,你的一生佛菩萨照顾你。我听了很欢喜,我这一生穿衣吃饭不管了,佛菩萨照顾,不操这个心了。一生佛菩萨照顾,我操什么心?我要操心,佛菩萨不照顾了。还是不操心的好,一切佛菩萨照顾,一切佛菩萨安排。顺境,佛菩萨安排,逆境也是佛菩萨安排,要禁得起磨炼。顺境里头磨炼你不生贪恋,逆境里头不生瞋恚,无论什么环境,让你保持清净平等觉,这叫功德,这叫真修行。每天不能离开经教,自己学习经教,把自己所学习到的落实在工作、在生活,我全用上。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无论在家出家,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全是菩萨,真学佛!如果我们从事教学的行业,这就做老师,出家人就是这个行业,教学。在家人也可以发心教学,那是他自己发心的,出家人一定要教学,是你的本分。你发心出家就是要发心教学,你不发心教学,你出家就错了,那出家就是造业。

  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四十九年教学,没有一天中断,这做样子做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所有行业当中教学最重要,为什么?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的手段是教学。教学第一个目标,帮助他断疑生信,这是第一个目标。有了信心,进入第二个目标,帮助他破迷开悟,就离苦得乐。这是真的,一点不假。最后一个目标,是帮助他念佛求生净土,圆成佛道。佛门教学三个目标,这叫学佛。佛法纯粹是教育,道道地地是教育,今天社会上对佛教产生这么大的误会,误会不能怪他,误会怪佛弟子把佛法糟蹋掉了,不教学就糟蹋掉了。

  佛教本来是最高尚的教育、最神圣的教育,怎么会变成迷信、宗教?谁要负这个责任?唐太宗说的也有道理,他说慈禧太后要负这个责任,慈禧太后是败坏佛教的始作俑者,从她开始。中国历代帝王、国家领导人,没有不尊重佛陀教育的,都皈依三宝,为佛门的弟子,护持佛法。只有慈禧太后自封为老佛爷,把佛菩萨都放在两边,她当中坐上。这个头带得不好,让社会大众看到什么?对佛教生起怀疑,从前那种尊重的心、诚敬的心淡薄了,一代比一代淡薄,一代比一代距离遥远,所以到现在佛就没有了,只看到佛的躯壳,佛的真身没有了。真身是什么?戒定慧三学。戒定是佛身,智慧是灵魂,没有了。

  今天我们走的是正路,被人赶出佛门,到处流浪,我们也不怪任何人,为什么?丢掉两百年了,七、八代了。所以不能怪罪任何一个人,不是他的过。唐太宗说的话没错,过失,追它的根源,慈禧太后。所以我们想象当中,慈禧太后福报大,当上皇太后,文化水平应该不高,她相信迷信。在她之前,清朝朝廷遇到难解决的问题,都向儒释道这些大德们请教,听他们的话,慈禧太后把这个制度废除了,宫廷里头不讲经、不教学,干什么?扶鸾,驾乩扶鸾,国家大事请鬼神来决定。清朝亡了,灭亡在这里,听鬼神不听圣贤,不听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听。这些事情,章嘉大师告诉我的。章嘉在清朝是国师,历代的章嘉大师多半住在北京,北京有他的办事处,皇帝跟他见面的机会最多。另外三个国师,都封了国师,不常在北京,常住北京是他,另外三个,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他们是师兄弟,一个人管一个教区,哲布尊丹巴外蒙,章嘉是内蒙,达赖是前藏,班禅是后藏,他们四个人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学生。只要离开经教就没有办法。

  章嘉大师著作非常丰富,全是用藏文写的,他告诉我,大概有五、六百万文字,在抗战战乱当中全部丢掉了,这是他一生最痛心的事情。到台湾之后,年岁大了,体力不够,不能再写。在台湾也没有人跟他学,我跟他三年,学了一点皮毛。以后跟李老师,这才深入经藏,明白了、知道了,晓得自己使命很重,怎样把佛教传下去,让它不至于断灭,一个传一个都行。像达摩祖师到中国,一个传一个,传到第六代才是惠能大师,惠能手上把禅宗发扬光大,普遍全国,前面五代都是单传。我们今天很清楚,佛法在这个时期靠单传,也是要二、三百年才能真正复兴,我们这代能看到,不可能的事情,决定做不到。我们这代能够传上三、五个就不错了,只要佛法的慧命能够不断,就会有再兴旺的一天。末法九千年有兴有衰,这是正常现象,遇到那真是多生多劫善根福德因缘,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遇不到,遇到了也不会成就,你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他会变节。所以这个上品上生的,上品上生是远行地的菩萨,七地以上,最低是七地菩萨。

  「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读诵大乘经。但善解义理,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此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彼国七宝池中大莲华中。经一宿则开」,花开,「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此亦是七地无生」。上品上生,七地菩萨,上品中生也是七地菩萨。这里头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每一品当中有很多等级,不是整齐的。像我们在学校念书,同一班,同一个班级,考试还有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不等。这就告诉我们,极乐世界品级无量,一品当中有很多级,高下不同。七地好像是同个年级,上品上生第一名,上品中生第二名,不一样。所以经文里头很多信息,我们细心去体会。这个地方是讲不必读诵大乘经,但是要善解义理,对于大乘经通达明了,而不是天天用这个来读诵,做课诵。

  「深信因果,不谤大乘」,这八个字非常重要。深信因果很难,信因果已经不容易了,深信真不容易。深信是没有疑惑,当然不会毁谤大乘。这个不谤大乘意思也很深,对于佛说所有大乘教都能够尊重,都能够赞叹、礼敬。像善财童子一样,我不学他,我对他赞叹,有别人学,我看到欢喜。为什么?每个人根性不一样。法门要契合自己的根性容易成就,不适合自己的根性,学得很困难。根性从哪来?肯定是过去生中曾经学过,现在遇到了,特别有缘、欢喜,就很容易学。如果过去没有学过,突然接触,非常生涩,学起来很难,想学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是过去生中没学过。现在一般学佛的人,大概对念佛最容易;换句话说,过去生中曾经学过,学得不够深,所以在这一生当中还半信半疑,不是真正有信心。达到深信,这个人决定往生。

  真正深信的人,因为深信他不怀疑,深信怎么样?就一门,其他全放下。不但其他的法门放下,就是佛法也要舍。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世间一切法也放下,全不放在心上,一天到晚,二六时中,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个人在世间会是一切学佛人最好的榜样,为什么?身心健康。他不管有什么毛病不需要治,自然就好了,而且很快,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彻底放下,阿弥陀佛威神统统加上,他统统能吸收、能接受,半信半疑加不上。特别是年岁大了,身体不好,总是要求医生、求药、求治疗,佛也相信,医生也相信,药物也相信,他相信得很多,不是深信,所以一生还是受业力支配,业力支配苦!

  我在台中,李老师教我把业力放下,用愿力来过生活,愿力比业力大,超过业力就管用。老师这个方法好!所以心量要扩大,心量慢慢扩大,自己就没有了。不要让自己身包了一个小心,希望小心扩大,能把这个身体融化掉。这个方法、理念非常之好,我们真的要把它学会。住在这个世间,帮助佛法延续慧命,也帮助自己健康长寿。要健康长寿为什么?提升自己的境界,不为别的。这个地方提升自己境界,往生之后就是…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