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彻大悟,惠能在老师的方丈室里头大彻大悟,就这个情形,一心既朗。回归到一心,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放下。积妄,无量劫积的这些妄(妄想),顿空。为什么?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它是生灭法。顿空就是顿明。「喻如千年暗室」,再做个比喻给你说,这个暗室,房间里头,门窗关得很严,外面的光透不进来,「岂以一灯,暗不速灭」,我们在这个房间里点一盏灯,暗就没有了,就不见了。这盏灯就是一心、一念,这真心,黑暗是妄心。光明遍照,黑暗就完全没有了。由此,这是佛告诉我们,无量劫来造作的罪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你不回头,你不知道惭愧,不知道忏悔,不敢认错,这就最可怕,你的黑暗永远驱除不掉,往后愈迷愈深,那就造成了三途地狱。三途地狱是这么来的,统是业力自然变现出来的,与任何人没有关系,与外头境界都没有关系,全是自作自受。
「故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句话是《法华经》上的。「不独《妙法莲华经》有之」,佛在《法华经》上说过这么一句话,《法华三昧观经》里头也有,「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法华三昧观经》讲得多,讲到这么几句。十方众生,包括我们在内,念这一声南无佛就皆当作佛。这是什么原因?实在是因为你本来是佛,你念这一声南无佛就起这个念头了,想回头。最怕的是没有这个念头,只要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慢慢会增长,最后真的帮助你回头。
在佛法里头,唯一大乘,无有二三,这是世尊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的本愿。佛不是给你眼前短暂的快乐,那这个不是慈悲,佛要给众生永恒的离苦得乐。行不行?行。用什么方法?用教学。所以诸佛菩萨,用我们现在的看法都是大教育家,都是最好的老师,人天师范。用这种方法帮助人觉悟,帮助人回头,帮助人回归自性。所以他教学的宗旨、目标就是帮助你成佛,没有什么二乘三乘,二乘三乘方便说的。因为你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一乘法你不能接受,你不能相信。你能相信多少、能接受多少,佛就教你多少,一步一步慢慢向上提升。像世尊为我们所示现的,教学分四个阶段,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就好比办学校,目的都是叫你拿到博士学位,那怎么办?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办研究所,最后你能够拿到最高学位,圆满成就,这是佛的本愿。所以唯一大乘,无二无三。这个一大乘就是一佛乘,因为它底下讲的二、三,二是大乘、小乘,三是声闻、缘觉、菩萨,那这个地方的唯一大乘就是一乘法。
一相一门,无生无灭。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从一相一门开演出来的,真的就是一相一门。一相,无相无不相,这个意思深;一门,无门无不门,门与门都是言说。这是讲你豁然开悟,不是真有个门,你从什么因缘开悟的,这因缘就是你修学的法门,是这么个意思。无生无灭,毕竟空相,这个空不当作无,空跟有是一相,空是不生不灭,有也是不生不灭。为什么?它有不是真有。所有现象都是生灭相,生灭的频率,一念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在这个状况之下,有无都不存在,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这是事实真相。我们眼前所看到一切现象,我们要跟佛菩萨学习,这现象是什么?假相,没有一样是真的。在这个现象里面可以受用,不能执著、不要分别、不能控制、不能占有,知道这个现象,它是相似相续的生灭相。相似相续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相似相续不是真正相续,真正相续,前后是相同的;它前面一个跟后面一个念头不同,叫大同小异,不是完全相同,所以相似相续。这个事实真相被现代科学家证实了。
「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它上面说它就是理一心。「莲池大师谓《观经》之至心,即理一心。盖临终亲见狱火,乃生实信,故能顿释万缘」,顿释就是放下,「唯提一念」,这个一念就是提起。你能够把万缘放下,所有一切境界看空了,地狱现前,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能提起这一句,地狱对你没伤害,地狱就没有、不见了;一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现前,这是绝对真实。「念念离念」,不执著这个念头,「念念契真」。念念清楚,念念分明,念念离念,这不是凡人,这个境界是法身菩萨。我们能不能学得到?能,就怕你不肯学,你肯学,真能学得到。我常说,修行在生活当中,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在生活当中学念念离念,不执著、不分别就是离念。念念契真,契是相契合,就是佛法讲真,真诚,没有一样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自性,自性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相有性空。
实在说,相有是假有、幻有,为什么?它是波动产生的现象,不动相就没有了。这个波动是念念相续,它不间断的,频率之快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它的波动是一千六百兆次。我们不知道是假的,佛给我们说穿了,我们很难相信,一直到今天科学家发现,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对佛的话才相信。这个信心真难!这个相信对我们有大利益,所以我们对科学家也跟对佛一样的尊敬、一样的礼拜,不是他帮助我们,我们的疑根拔不掉。现在人总是受了科学的影响,没有真正东西来证实,我们不会完全相信它。像三十年前,上一世的,中国人讲一世是三十年,你看世的写法,三个十,三十年就一世,上一世的人就没有我们这一世人有福报。因为什么?我们看到科学报告,上一世还没有这个科学报告,他们没有见过。他们只听说有原子,有粒子、基本粒子,听说过这个名词,他们没有听说过夸克,没有听说过微中子。这就是我们比他们有福报,我们的信比他们更真实、更坚定。这个信心真叫难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信心最难得。得到信心,跟佛菩萨就近了,距离就拉近了。念念契真,那就是念念是佛。「如是临终十念,契理一心,故得灭罪往生」。理一心灭罪往生决定不是凡圣同居土,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
底下这段专论至心。「又何为至心」,因为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什么叫至心?「《无量寿经宗要》引什公之喻」,什是鸠摩罗什大师,鸠摩罗什大师讲经的时候说了一个比喻。「譬如有人,值遇恶贼」,这个恶贼我们讲强盗,遇到强盗,强盗「直来欲杀」,那是要杀人,抢劫的。「其人勤走」,这人赶快跑。跑到什么?跑到遇到一个河边,这河怎么过去?渡过河之后,跟强盗距离就远了,能脱险了。「尔时但念渡河方便」,这个时候全心全力就想这么一桩事情,这河我怎么过去?别的念头都没有,这叫至心,这叫一心、叫一念。「但有此念,更无他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临终念佛也是要这一念,我们只想到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什么方法能去?真信、真愿,有这两个条件你就能去。如何落实这一句佛号,落实了你的真信真愿,你就真去成了,而且品位非常高,为什么?你是真心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修行人也像这个样子。「若念佛名,若念佛相」,念佛的相好,或者念佛的名号。念佛的相好叫观想念佛,念佛的名号叫持名念佛,都行。「无间念佛」,因为念佛相好心要细,到时候来不及,来不及你就念名字,六个字太多你就念四个字,阿弥陀佛就行,愈简单愈好,你念这四个字它就相应。「如是至心,名为十念」,十句阿弥陀佛。
「是谓行人念佛」,行人是修行人,修净土的人,「如彼」,比喻当中想渡河的那个人。那个渡河的人,后面是有强盗追赶他,要杀他,他要逃命,因为逃命,他什么念头都没有,看到前面这条河流,一心想着我怎样过去。「只是欲渡之念,更无他念,是名至心」。这是鸠摩罗什大师用比喻说明什么叫至心,这叫一心,里面不会有杂念,专想着这一桩事情。临命终时,我们要真正能够意识到,就跟渡河一样,我要度不了这一关,被强盗抓到就被他杀掉了;如果我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就要再受六道轮回之苦,苦不堪言,要有这个意识,我不能再搞六道轮回,我一心要求极乐世界。六道轮回的逼迫就好像强盗在后头追赶,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过河,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这个要紧!
「临终能行,决定往生。乃至一念」,这个一念,「见《念佛三昧宝王论》」,这个论里头给我们讲「念心纯固」。「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佛在经上说的。现代的科学家,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念力不可思议。他们这些报告现在很多,有几十种,在近代都属于畅销书。最新科学的发现,发现念力能量不可思议,念力能改变物质现象。念心纯固,亦得往生。「盖以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佛说的、科学家所讲的,念力能量不可思议。暗合道妙,道就是自然。佛不用自然两个字,因为自然的对面是缘,因缘,佛说自性非自然非因缘,所以他另外用了一个名词叫「法尔如是」,一切法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连自然都不能称,妙,这道妙!念心纯固与这个相应,就是一念当中绝对不杂一个妄念在里头,与道妙相应。巧入无生,无生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是故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这真正显出念力不可思议的功德,为什么?五逆罪,麻烦!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阿罗汉也代表老师,老师的恩德不可思议。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父母有养育之恩,老师帮助我们开智慧,给我们法身慧命。法身慧命老师给的,老师的恩跟父母的恩一样大,平等的。现在人不孝父母、不敬老师那就完了,根拔掉了,世界怎么能不乱?灾难怎么能不发生?混乱、灾难的根,不孝、不敬。佛教教给我们,中国传统是孝亲尊师摆在第一,大乘佛法也如此。佛教弟子,头一句话教什么?「孝养父母」,第二句话「奉事师长」,第三句「慈心不杀」,第四句「修十善业」。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一个不孝父母的人他不能学佛,他学不到的。现在人对于孝这个概念完全没有,你跟他讲他不懂,他听不懂,甚…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