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三集) 2012/6/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7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一十四页,第三行最后一句:
「菩萨道者,圆满自利利他而成佛果之菩萨大行(即六度)名为菩萨道,亦即菩萨行」。这一句理事都深广没有边际,修学大乘应该在这上特别留意。菩萨道是自利、利他、成佛,这就是大道。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布施的目的是破根本烦恼,就是悭贪。烦恼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贪瞋痴,这就包括尽了,贪瞋痴再归纳就是一个贪字。他贪,他都能得到,他就不会发脾气,就不会有瞋恚;贪不到,贪当中有障碍,瞋恚心就生起来,愚痴也就起来了。所以,贪是所有烦恼的根本。这个东西就跟大夫治病一样,这是病根,最严重的病根,只要把它治好了,其他的病都好治,这是要命的病。今天社会动乱,灾难这么多,实际上就是这个字所造的罪业,感召来的,佛用布施来对治。
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烦恼,它清净;有烦恼,不清净了。不但没有烦恼,清净的善业,自性清净心也没有。佛告诉我们,真心是清净平等觉,就在我们经题上,人人都有,这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这个心是平等的。人为什么会生起贪瞋痴这三毒?三毒是从迷惑里头生的,觉悟里头没有,清净心里头没有,平等心也没有,觉心里头也没有。大乘教里头佛告诉我们,众生最初一念不觉,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没有原因。所以这桩事情佛管它叫无始无明。我们初学佛的时候,把这句话解错了,无始大概是很久很久之前,找不到开始,我们想无始是这个意思,解错了。殊不知无始两个字就在眼前,很浅显,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这是真的。说很久很久之前,我们能接受,说没有开始,我们不好懂,所以这是甚深大法,这个意思太深了,真的没开始。为什么?有始有终这就是真的事情。没有开始,就根本不承认它的存在。它像什么?大乘经上说「梦幻泡影」,作梦我们能说它是有开始有结束吗?有开始有结束就是真的,梦是假的,根本就没这回事情。所以无明叫无始,无始无明。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是科学家发现物质的秘密,物质到底是什么?物质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答案搞清楚了。物质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相,这个幻相存在的时间多长?只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说这有什么意思?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佛称它作无始。对!佛讲得有道理。你说它开始,它已经灭掉了,它就没有了,太短了,这是一个念头。第二个念头不是第一个念头,但是也受第一个念头的影响,它确实不是第一个念头。真的,这桩事情很像我们以前电影里头用的胶卷、底片,底片是幻灯片。幻灯片每一张都不一样,张张都是独立的,这就是说明每个念头都是独立的。它跟前面不相同,但是跟前面一个相似,可以说这种现象是相似相续相,全是假的。
所有现象,《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个例外的,物质现象如是,精神现象亦如是,自然现象亦如是。所以佛说万法皆空,这是真正把事实真相看出来了。既然是空,你在里面起心动念,想控制、想占有、想支配,全错了。那是什么?妄里头又起虚妄。聪明人不走这条路,这条路是什么?这条路就是凡夫路,走到十法界,走到六道轮回,走到三途去了,这是个错误的路。聪明的人,他走回归自性的道路,对于这种现象不理会它。在这个现象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正路,成佛之路。你看,不执著就是阿罗汉,他有起心动念,他有分别,他没有执著,没有执著就没有六道轮回,解脱了。解脱要智慧,你没有这个认知,你不肯放下。放下什么?放下执著,就是见思烦恼。再根利一点,不但不执著,分别也不要。我分别它干什么?假的,不是真的。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不动是自性本定,就是真心。
大乘教上有句话,「真心离念」,真心里头没有念头。换句话说,没有念头的时候就是真心,有念就是妄心,不管什么念头,念这句阿弥陀佛也是妄心。但是阿弥陀佛是用念佛做一个手段,你没有办法,你不能没有念头,就教你执著这一个念头。用一个念头除一切念头,就是代替一切念头,这是一种方法,教你得到无念。先教你一念,这个方便多了。一念成功之后,把这一念打掉,就成了无念。无念,真心就现出来。一念也不得了,一念现实报庄严土,无念现常寂光净土。这个方法妙极了、高明极了,这么一个方法就人人都能修。
前面跟诸位说过,人人都能在一生当中往生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人人都有资格。纵然是五逆十恶、毁谤正法都可以,理上都讲得通。理上是你本来是佛,只不过是迷惑造这些罪业。罪业是假的,罪业是空的,所以能够一时顿断。在中国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榜样,一念当中顿断,统统放下。也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大乘经教里常讲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立刻就断了。它为什么?没有,全是假的。一般人为什么那么难断?他认为有,这就难了。认为有就不容易断,你知道它是空的,就很容易断。我们也把这个当真,没有以为它是空的,今天要不是量子力学家帮助我们,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了,了解佛所说的是这桩事情。在以前,无法理解,佛是讲得很清楚,就是听不懂,天天研究,愈研究愈糟糕,研究一辈子还是不懂。对于这个东西搞不懂,信心生不起来,一念净心生不出来。都搞明白了,这一下放下,一念净心生起来了,一念净心就是一念真心。
所以布施就是放下,什么都要放下,连佛法也得要放下。佛法我们要它,不执著它、不分别它,对它也不起心动念。一切法都用这样的心态,这就是菩萨大行,这就是菩提心行菩萨道,行菩萨行。这是大菩萨,地上菩萨,圆教三贤也入这个地位。别教的三贤,真有烦恼没断,圆教三贤烦恼全断了,无始无明都断了,剩下来的,习气,习气断不了,得要时间。可是念佛这种方法,佛号的功德是从自性流出来的。现在我们逐渐逐渐把极乐世界愈搞愈清楚,整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自性,自性跟我们一样,但是他有四十八愿,这个我们没有;自性跟愿力,再加上无量劫的修持,修持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些功德之所成就。他所修的一切功德,他不为自己,都回向给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他眼目当中的苦难众生包括等觉菩萨,等觉菩萨有什么苦难?最后一品无明习气没断,他入不了常寂光。等觉菩萨的苦就是这个,其他的没有,回不了常寂光。这一品无明习气断掉了,实报庄严土就像梦境一样,没有了,他从实报庄严土醒过来。醒过来是什么世界?就是常寂光。醒过来回归常寂光,究竟圆满,这叫成佛。《华严经》叫妙觉如来,等觉还是菩萨。
这个愈来愈清楚好!有利于我们放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日子就好过了,知道烦恼全是从迷惑颠倒里头错用了心。因为错,才有灾难,才有这么多苦果;悟了之后,真的离苦得乐,灾难化解了。在这个世间,我们的灾难化解了,众生灾难没化解;这就是说别业没有问题了,共业。共业,我们要学阿弥陀佛,发大慈悲心,帮助他们,尽心尽力。真正有效的帮助就是教学,把这些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而且我们已经做给他看,我们做的什么?放下。做给他看,他相信了。大家都能把恶念放下,恶的行为放下,灾难真的没有了。真的要相信境随心转,环境,物质环境,物质是心变的,念头变的,念头能够控制心,念头能够让物质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本能。因为物质是从念头生的,好念头生好物质,恶念头生恶物质,恶物质就是贪瞋痴慢,好的物质就是不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这好的物质,这是最健康的。
极乐世界因为有阿弥陀佛天天教诲,这些人没有到极乐世界之前,在他方世界有诸佛菩萨教他。根利的,他完全明白道理,往生极乐世界,上辈往生;根性差的,对于事实真相不完全了解,还有疑惑,但是真正能相信,能愿意生净土,真肯念佛,那就是同居土、方便土里的众生。另外有一等人,就是我们讲的阿公阿婆,这一等人也不可思议。他虽然什么都不知道,他老实,他不想知道,他觉得没有知道的必要,他就专心念佛。这个专就是纯净纯善,他心里头没有一丝毫恶念,根本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没有。他信、他愿,他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这种人往生的成就跟上上品相同,也生上上品。那上上品无所不知!没错,到极乐世界他就无所不知,为什么?明心见性了。
为什么明心见性?我们想想,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听五祖讲《金刚经》,我们估计最多也不过两个小时。为什么人家一听经,马上就觉悟了?这些阿公阿婆他们就是练到那么样的老实,心地清净,没有杂念,到那个地方去听佛一、二句话,就大彻大悟。一般根性的人为什么没有这种能力?是他的妄念太多、太杂了,疑情太重,什么都怀疑;那种人他什么都不怀疑。所以老实、听话、真干,这种人容易开悟。一开悟,智慧就现前,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经教,今天科学家、哲学家他们研究所得的成果,他一看一听全明白了。他明白的,他所理解的,超过科学家、超过哲学家,为什么?他是自性里面开悟的,科学家不是的。
学佛终极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不是为别的。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回归自性。这个时候念念不离这个道路,就是回归自性的道路,佛学有个名词,叫萨婆若海。这是梵语,可以翻,翻成中文意思是一切智海,就是如来所证的一切种智。所以他只有一条路、一个方向,如来一切智海。他证得圆满,就成佛了,究竟圆满佛。弥陀是究竟圆满佛,所以他证的跟阿弥陀佛一样。我们今天走这个路决定有把握,人人走得通。所以这桩事情唐朝善导大师讲得好,「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个话讲得好。这意思是人人…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