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六集)  2012/6/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7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一十八页第六行,科题「叹成佛处」,这分两段。「闻名不退」,请看经文: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无边殊胜者,极乐国土,超胜微妙,无有边际、无有量数,不可称说」,故云『无边殊胜刹』。极乐世界确实是无边殊胜,它没有边际、没有数量,如果说数量就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菩萨无量,一切都是无量的。这是我们从这个经一直读到这个地方,这很清楚、很明了为什么极乐世界这样殊胜。极乐世界的体是法性,是阿弥陀佛五劫修行、本愿功德之所成就,跟十方刹土不一样。自性是无量的,中国古人有两句话用在这个地方非常恰当,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两句话确确实实可以形容自性,性德的圆满流露。注解上说,无有边际、无有量数,不可称说,就是说不出。不但说不出,也无法想象,故云无边殊胜刹。「彼之刹土,超逾十方」,就是超过,超过十方,「正由阿弥陀佛殊胜本愿之力」,所以接着讲,『其佛本愿力』。

  无量,确实很难想象。我们居住的地球有量,太阳系也有量,银河系还是有量,银河系之外,像我们这个银河系不知道有多少,真的是无量无数,宇宙没有边际。现代的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探测宇宙,宇宙没有边际,只探测到一些现象,好像到达宇宙的边缘就消失了。这是一些研究宏观宇宙的科学家,他们的报告。先进仪器探测,他说实际上只能探测到全宇宙的百分之十,那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见了,这是一个谜,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知道。所以他们就想,是不是有个隐形的宇宙我们无法探测?他讲的隐形,我们听了也不无道理。在佛法里面讲,那些不见了的宇宙,回归到常寂光去了。科学家也有一个说法,回归到零点能量点。零点什么都没有,它归零;数字再大,最后归零,归零就什么都没有。这个说法,跟佛经上所讲的回归自性、回归常寂光很相似;是不是还不敢讲,确实相似。

  真正了解了极乐世界,你就真想往生,真想去。「十方众生,因弥陀第十七」,这第十七愿,四十八愿第十七愿,「诸佛称叹愿,得闻名号」。我们怎么知道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这一愿,这一愿就是,诸佛如来都替他宣传、都替他介绍,劝导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又因彼佛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这些都是闻名得到真实利益的大愿,以这些大愿加被十方众生,「必皆信愿持名,得生极乐,证不退转」,这个利益太殊胜了。讲得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清楚的,无过于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往生论》完全根据「净土三经」,特别是《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佛经》,加上天亲菩萨自己修净土的心得,做出总结的报告,用二十九种庄严成就,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非常正确的认知,这个太难得了。你认识它,你明了它,你就会发心,发心求生极乐世界,也是这经上教给我们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得生极乐,证不退转,这就是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所有修学大乘的同学们大家共同的愿望,都希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证不退转。

  「故云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正如第十八愿所云,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十念必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他的四十八愿威神加持往生的人,他就得阿惟越致三种不退,没有修到这个境界的人也得到。修到这个境界的是生实报土,没有修到这个境界生同居土、生方便土,但是同居、方便是得佛力的加持,佛的愿力加持,居然就跟实报土的菩萨平等,就是等同实报土菩萨,这个非常不容易。明心见性的菩萨,他们的智慧、道力、神通超过二乘(声闻、缘觉),超过三贤菩萨(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特别是凡夫往生,一品烦恼没有断,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如果造极重罪业的人,《观经》说下品往生,也能得到弥陀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真正不可思议。我们知道这个信息,能信,不怀疑,能生欢喜心,这都证明自己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如果过去生中没有净宗的善根福德,你听了之后不会有感觉,不会生欢喜心;能生欢喜心,就是有善根、有福德。善根福德,如果遇到好的缘,很快把它加强,你就会真信真愿,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下面这一段,「愿生成佛」:

  【菩萨兴至愿。】

  『兴』,就是发的意思。『至愿』,愿达到了极处了,这叫至。念老的注解,「菩萨兴至愿以下,表已得往生之诸菩萨」,这一句说得好,这个地方所说的菩萨,已经往生在极乐世界,他们亲眼看到,不是在经上听到的,在极乐世界亲眼看到的,见到阿弥陀佛。

  【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舍彼轮回身。俱令登彼岸。】

  念老说,已经往生在极乐世界的这些人,「感佛深恩,誓师弥陀」,发誓以阿弥陀佛为老师,一切都向阿弥陀佛学习。我们在前面讲过,用中国传统修学的理念方法来讲,古圣先贤教我们从格物下手,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往上去,成佛度众生,都要向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确实无比殊胜,所以都「发大愿」,大愿就是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发了,弟子们跟进,也真正发如同弥陀一样的大愿,这「兴至愿」。「《会疏》云:至愿者,弥陀尊摄土」,是国土,「摄生」是众生,「摄身」是法身,「本是至极难思,菩萨愿同于此」。每个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就发这个心,不需要别人劝勉,自然的,为什么?你见到了。没有去之前听说,听说这么好的地方,不敢相信,就是半信半疑。到极乐世界亲自看到了,疑惑断掉了,所以才真正跟阿弥陀佛相同。摄土,摄受西方极乐世界,摄受十方一切求生极乐世界这些大众,后面是摄法身,本是至极难思,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本来是阿弥陀佛做到的,我们看到阿弥陀佛了,菩萨愿同于此,都想向阿弥陀佛看齐,希望修成之后跟阿弥陀佛一样。

  「故亦愿摄如极乐之佛刹」,没有一个菩萨不是这样想法,成就的道场,接引众生、教化众生、成就众生的地方是极乐世界,就是极乐的佛刹。「度无边之众生」,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迳登不退,证佛法身」。这在西方极乐世界,普遍你都看到。在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景观不停的在那个地方播演,所以你的印象比什么都深刻。这就是什么?长时薰修。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因为极乐世界,每一天新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你看,往生一看到这个景观,他就有这些念头自然产生。所以这个景观在菩萨面前表演,永远没有中断,好像天天都在反覆、重复的表演。薰修的力量大,薰修的时间长,都是无量的,成就自然不可思议。这个景观在十方诸佛刹土没有,只有在极乐世界你才能看见。

  「是为菩萨之利他行」,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就是利他,自他不二,故亦『愿己国无异』。菩萨成佛了,在哪个世界成佛?哪个地方有缘,就到那里去。我们知道,无论在哪一个国土,没有离开极乐世界,为什么?极乐世界的量是无量的,诸佛刹土的量是有量的,无量必定包有量,所以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没有离开极乐世界。「《净影疏》曰:愿己得土」,这往生的菩萨们,愿自己将来成佛所摄受的国土,「同阿弥陀,名国无异」,这个讲得更清楚,名是极乐世界,所有一切菩萨将来成佛,他的国土都叫极乐世界。好像阿弥陀佛这个极乐世界是总公司,一切诸佛成佛之后,他的国土都是极乐世界,象是分公司、连锁店,所以他们所摄受的国土很像极乐世界,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名同,国也同。

  『普念』,「平等大悲也。愿普度一切众生」,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就是心量太小,有分别、有执著,所以我们的愿不普。我们愿意度哪些人?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就暂时放在一边。不像极乐世界的菩萨,极乐世界菩萨心是平等的,没有偏见、没有偏好、没有成见、没有邪念、没有恶念,清净平等觉,所以是平等的大慈,同体大悲,普愿度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各各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定要知道「厌舍轮回业身」,这是真实智慧。我们在这个世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会造业,为什么会造业?因为心不平等。顺境,顺你的爱好就起贪心,就起占有的念头、控制的念头;如果跟你的意思相违背,你就讨厌他,你就怨恨他,所以你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不清净、不平等就在那里制造轮回,不清净是见思烦恼,不平等是尘沙烦恼,这两种烦恼所感的就是六道轮回,不可以不知道。我们不念佛,就在造轮回业。轮回很苦,一定要晓得。我在一切法里头不分别、不执著了,这就是舍轮回业,此地讲的厌舍轮回业身。

  「同登极乐彼岸」,我要往生到极乐世界,我希望所有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跟我们是同样的人身,希望他们都能够觉悟、都能够回头、都能够往生,乃至一切动物,乃至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山神、土地、水神,没有一样不是平等对待,都是像弥陀一样念念不舍,摄受一切众生,同登彼岸。

  底下一段「自他不二」,请看经文:

  【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看注解,「如是辗转度脱,而得往生之无量无边菩萨,安住极乐,复能普供十方如来闻法受教」。这是第一句里头所含的,上面奉事诸佛如来,下面度化众生,上求下化。『万亿佛』意思很深,「万」是数量,这个万不是数字,要是数字,万亿不大,很小的数字;万亿是表法,表无量。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诸佛。常讲的三世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三世十方。未来佛,尤其要想到,未来佛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他觉悟了,他对极乐世界认识、对阿弥陀佛认识了,肯定…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