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亲尊师。学生成佛了,老师办活动,学生也来参与,学生是诸佛如来,这个影响力就太大了!老师是个小学教员,学生现在拿到博士学位,成名了,老师办活动,学生也来参加,行弟子礼,这能感动多少人。这是以身教,身教那个感人胜于言教。言教是听到,身教是亲眼看见,你看做学生的人对老师多恭敬,老师还是个小学教员,学生有大成就。这是教育真正成功,学生确实继承老师的本愿,而且将老师的本愿发扬光大,普度众生。老师是弥陀的学生,弥陀的本愿是唯愿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学生跟弥陀一定是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是弥陀的真弟子、真学生。往生极乐世界决定成佛,度一个人往生就是度一个人成佛,这个功德无与伦比。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
【作菩萨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
这是阿弥陀佛的事业,这是净宗圆满誓愿的成就。「新成之佛,复度众生。所度众生,又皆成佛」,成佛之后,「又复度生」,故云『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无穷无尽,没法子计算。这桩事情我们要记住,时时刻刻,念念不忘,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大众。怎么介绍?要做出来给人看。怎么个做法?天亲菩萨《往生论》里头的五念门就是做法,礼拜、称赞、发愿。称赞就是念佛名号,一切时一切处,时时刻刻不忘念佛名号,这就是称赞。发愿求生。有人问你,你为什么要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机会就来了,你就可以把极乐世界介绍给他。只有往生极乐世界,第一个得无量寿,第二个得无量寿佛亲自教诲,决定成佛。成佛不为自己享受,成佛是为度众生,这种思想多伟大。不为自己,一切为众生,一切为正法,没有自己。知道诸佛如来、一切众生跟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体,这是智慧,大智慧!所以自他不二,上面跟诸佛如来不二,下面跟一切众生不二。自性里头真正的慈悲心流出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众生,成就自己。辗转教化之后,「所生无尽」。
【十方世界。声闻菩萨。】
『声闻』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是大乘。还有:
【诸众生类。】
人天。
【生彼佛国。得泥洹道。当作佛者。不可胜数。】
没法子计算。注解里头说,「以如是辗转度脱故」,一代一代,世代相传。我们人间有世世代代,在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无量寿,一生所看到。「十方世界之菩萨、二乘、六道四生种种众生,得生极乐,证道成佛者,不可胜数」。我们发心,我们也在这其中,不必等到极乐世界。这里一发心,已经就真正参与极乐世界了,为什么?发的心是真心,不是妄心,至诚恭敬心决定生净土。在这个世间是旅游、是观光,极乐世界是老家。中国古人没有不常常念着落叶归根,归根就是回老家。极乐是我们真正的老家,我们必定回归极乐世界,回归极乐世界决定成佛,只有成佛才得大自在、大智慧、大神通,能帮助无量无边众生求生净土,圆成佛道。用的是成佛之道里头的易行道,唯有易行道人人有分,人人能办到。八万四千法门不一定适合你,你修学会有很多困难,不容易成就,唯独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我们遇到,信受奉行,再把这个法门的殊胜转告大众、劝导大众,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福报不可思议。度一个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福报就不可思议,度无量众生,那多大的福报!世间福报怎么修也比不上,比不上度一个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想修大福报,想修世出世间头等的福报,没机会,找不到。今天明白了,搞清楚了,原来修头等福报的机会就在眼前。怎么个修法?我们真正把它做出来,把阿弥陀佛的教诲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
下面一段是用譬如来说明。「喻明」,下面有个小注,「能容设喻」。极乐世界多大?
【彼佛国中。常如一法。不为增多。所以者何。犹如大海。为水中王。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宁为增减。】
注子注得好。或者有人怀疑,「十方圣凡,咸归极乐」,都到极乐世界去了,「彼一刹土,宁能广容」,极乐世界这个佛刹,怎么能够容纳得下?地球上的人口现在已经到七十亿了,超过七十亿,所以有人满之患。为什么?地球上的资源没有能力养这么多人。古时候这个世间好,为什么?人少。六十年前,抗战期间,中国人口号称四万万,四亿人;六十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人差不多到十四亿人,多了十亿,本来只有四亿,土地面积还是这么大,要养这么多人。科学家告诉我们,根据人口逐年上升这个统计来观察,三十年之后,地球上人口可能要加一倍,一百多亿人,这怎么办?所以现在各国政府呼吁节制生育。是不是办法?不是办法。于是科学家在那里幻想,我们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大量移民到别的星球。想法是不错,现在科学能力还做不到,看看二、三十年之后能不能做太空旅游。别的星球适不适合我们生存,这也是个大问题。
这是我们地球上的人肯定有这种想法,有这个疑惑。极乐世界人口的数量没有人知道,太多太多了,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下面解答说:「是义不然」,这就是大家这种想法不见得是正确。为什么?盖极乐国土,『常如一法,不为增多』。常如一法,永远是这个样子的,不增不减,再多的人去,没有看到拥挤,每个人生活空间都很大,都是逍遥自在。「佛云一法,义理甚深,众生难明」。这个一法是什么?一法是法性,是自性,自性叫一法。自性没有大小,自性没有边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是不思议的境界,所以再多不多,再少也没有看到少。最难懂的就是自性,自性什么都没有,它又能生万法。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他对五祖的报告虽然只有五句话,已经把自性全形容出来了。五祖给他做印证,他所见到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自性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是本自具足的,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他真见到了。
极乐世界,往生到那里去,身是法性身,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法性就是自性,法性土没有边际,法性身也没有边际。没有边际,这身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没有缘不现相,有缘就现相。缘不同,现相也不同,像《普门品》所说的三十二应身,三十二种、三十二类,哪里有缘哪里现。义理高深,众生难明,所以佛用大海来做比喻,用大海比喻极乐世界,用『诸水』比喻十方往生的这些人。大陆里面的江河,这些水统统流入大海,没有看到大海漫出来,这个大家容易懂。「诸水」,所有江河的水统统流到大海,大海不增。这是比喻十方往生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之众亦不增也」。这就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一如。「又彼土大士,重返秽土,救度群生,其数亦无量」,这是真的,「但极乐圣众,亦无减少」,没有看到极乐世界的人减少。极乐世界人确实没减少,这些菩萨众到十方世界去度众生,是他的应化身去,他的本身,本身是法身。
佛说得好,「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华严经》上讲的。里面特别要注意三世佛,三世里头有未来佛。未来佛是哪些人?我们都是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那我们本来是住在哪里?本来住在常寂光里。现在,现在还是住在常寂光里,只是迷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一知道,成佛了。成佛怎么样?没有来去。成佛是觉悟了,我本来在此地,哪有来去!十方世界不是真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十方世界,十方世界像作梦一样。我们梦中那个境界有多大?也是没有边际。醒过来没有了,没有醒过来的时候也看不见。它有没有占据空间?有没有占据时间?没有。为什么没有?它不是真的。于是乎我们就晓得,只有一真法界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十法界里面好像有增有减、有生有灭,作梦,醒过来就没有了。睡,睡着了,迷了就作梦,梦就生了,醒过来之后梦就灭了,有生有灭。
生灭都是假的,生灭没有占空间,也没有,不能说时间,时间空间都没有,极乐世界就像这个样子。其实我们这个世界也是这个样子。我们这个世界人迷了,没有觉悟;极乐世界人个个觉悟,没有一个迷的,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所以我们住极乐世界得大自在,住这个世界迷,迷就有苦。迷是什么?完全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这个世间样样都是真的。像作梦一样,永嘉大师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轮回、就是十法界,觉了之后没有了。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重返秽土,救度众生,就好比什么?回到梦境,去度那些梦中人。其数无量无边,痕迹都不着。有没有这个事?有这个事。在整个法界里头有没有增减?没有增减。不但没有增减,还没有来去。确实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不可思议的境界。「常如一法」,说得真好,「宁有增减」,哪来的增减!「于一法中,无有增减之义」。
「兹再以世间数学之理为喻」,这一段念老讲的,用我们这个世间的理论来做比喻。数学里头有无量大或者是无限大,有这个说法,「以符号为∞」,好像阿拉伯的8字,但是它是躺在那个地方的,它不是竖的,是横的,代表什么?代表无量大。我们中国古人讲大而无外,就代表这个意思。「其数之大,超越限量」,所以叫无限。于是以无限大加一切有限之数,还是等于无限大。不管加多少,以这个无限大你去加,加一个亿,加十个亿、百亿、千亿、万亿、兆亿,它还是等于无量大,因为这个符号就代表无量大。「或增某数」,说更大于无量大者,这个符号就不行,不能用了。怎么还有比它更大的?它就不成为无量大。如果减,用无量大「减一切有限之数」,它还是等于无量大。因为无量大减一个就少,增一个就多,这就不叫无量大。故此无量大,「常如一法,宁可增减」,这是不可思议。今极乐世界,「实为无限大中之无限大,盖已超逾一切世间之无量大」。
这用数学无量大来做比喻,没有比这个数量更大,也没有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