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来,就很欢喜了。知道我们不拉他的信徒,我们不劝他的信徒来信佛教,这他是最放心的一桩事,最怕的是我们拉信徒。所以我们办活动,停车场不够用,对面是他们的操场,我们办活动,他操场打开给我们做停车场。
今天图文巴十几个宗教能联手,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把这个小城建立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那是名符其实,小城虽然十万人,有八十个族群,有一百多种语言,都是世界各地移民来的,所以是标准的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大家生活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互助合作,给全世界做榜样,这非常有意义。所以我给市长讲,我们小城做什么?做观光旅游的事业,不要搞别的。为什么?这个信息对全世界来宣传,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澳洲有这么一个地方。现在期望社会安定和平的人太多了,找不到模式,怎么做法?都到这里来看,都来学习,都来调查研究。我们这里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做到;你们真想做,我们可以协助你们,这个对全世界都有好处。
所以这个宗教,这个小城是各种不同宗教他们发起的。我就跟他讲,宗教的团结必须要研究经典,要互相学习,这是宗教团结坚实的基础。如果不从经典上下手,可能还会发生小的冲突,一定要从经典上下手,就是互相学习。我建议他们每四个月办一次宗教学习分享大会,每个宗教上台报告,你这四个月做了些什么,讲了哪些经典,有多少听众,每一堂都有记录,提出报告。不但我要学习自己的宗教,鼓励我的宗教徒听别的宗教讲经,互相学习,才知道宗教里面讲的真正内容是一致的,就是爱人,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佛法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这是共同点,怎么不能团结?
这些都是属于这个地方所讲的游戏神通,快快乐乐的生活里头,生活在圣贤教诲当中。我们向圣贤学习,圣贤不欺骗人,圣贤人做事凭良心。到真正契入境界,只有付出,不想有回报,这真正圣贤。我们看到人民这么和谐、这么快乐,都做出典范,那就是我们的回报,这多欢喜。游戏神通,「游者如水之流行,戏者安逸闲在」,闲在就是自在,现在人讲自在,安逸自在。「盖表任运于神通之中,自在无碍。故曰游戏神通」。我们生活在游戏神通里头,这多快乐、多幸福,不是做不到,真能做到。
我在年轻学校读书的时候,同学当中有很多共产党员,我都认识,我们感情都非常好。他们来拉我,我看了一些毛主席的著作,我很佩服。为什么没有加入?我不喜欢斗争,我说斗争这个手段太残酷,和平可以能够达到共产的目标,不必用斗争。我们就这一个观念不一样,所以我没有加入共产党。在那个时候,实在说,毛先生如果说是不用战争的手段,他能不能得天下?给诸位说,他是皇帝命。因为那个时候正是国民党到宪政时候,宪政时期,不是选总统了吗?共产党变成中国合法的政党,毛主席代表共产党竞选总统他肯定当选。为什么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失败,不是失败在军事,确实毛先生讲的统战,失败在统战。军事是,那是统战成功,军队瓦解了。为什么会瓦解?人民对国民党希望失掉了。抗战胜利之后,日本人遣散回国,留下来这些资源,国民党的文官、武将都来贪这个财,贪这些接收财,老百姓民心失掉了。一面往那边倒,认为共产党是我们的希望,是这样失败的。所以那个时候,共产党要是放弃,我们不用武力,军队归国家,国家承认你是正当的政党,你来选举,政权肯定是的。我的看法不会错的,决定是他当选。这是个机缘,那就不会有这么残酷的战争,中国文化能保存,不至于摧残到这种程度。
中国文化能救国家,没有这个东西国家就没救了,世界也没救了。连汤恩比博士都说中国文化能救全世界,能救二十一世纪。所以老祖宗东西好,太好了!文言文好,决定不能丢掉。中国的文字不能改变,东西太美了,它是艺术。中国人确实是生活在艺术当中,生活在高品质的文化之中,诗情画意。居住一个小茅蓬,你看那山水画里头的小茅蓬,多美,他喜欢这种生活。这才真正是幸福的人生,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乐在山水之中,乐在真善美慧之中,这是我们要寻求的。
治国平天下,唐太宗的《群书治要》,那是什么?智慧、学问、方法、经验。他找了这批人,在古籍里头把这个东西抄出来,编成这部书,是治国的宝典。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里头的精华,太难得了。所以,也就是这么一部书,把他从地狱里救出来。好皇帝,为什么堕地狱?杀人太多。自己后悔,为什么要杀人?他说我爱人,我不愿意杀人,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实在讲那时候太年轻了,唐太宗出来领兵打仗造反的时候,十六岁。武艺高,他最擅长的是射箭,确实是百发百中,死在他箭下的人多少!尤其是政变,玄武门的事件,把他哥哥杀了、弟弟杀了,争权。这是过去帝王时代里头,争领导位子的是没法子避免的。所以《周礼》里头,这是周公想的一个方法,嫡长继承王位。这有什么好处?没有这种流血冲突,和平转移,这是个非常好的制度。不遵守,那就是政变,就是麻烦事情;真正遵守,是个好事情,得兄弟要信任。
所以说来说去还都是教育问题,从小认真学圣贤教育,每个人立志做大事,不一定做大官。官位,那是该什么人去做,他去做去。不在官位,可以做大事。最大的事情,孔老夫子教育的事业,你说这个事业,千秋万世谁不知道孔子?历代帝王的名字谁知道?要立志做大事,别做大官。最大的事就是教学,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这多快乐的事情。人的一生能随缘不攀缘就是好事,真快乐,真自在。诸葛亮出来,刘备三请,不是一请就出去的,三请,逼不得已,不能再拒绝了。你看真正读书人,他哪里会去争?书念通了,他知道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你说他多快乐,他去搞这个干什么?你请他都不干,他躲藏起来,就隐居了,隐名埋姓,没有人知道他,过他一生悠闲的生活。
这种人给社会起很大的作用,教人什么?不争。不是他没有本事争,不是他没有能力争,有本事、有能力,不争。这是社会好榜样,所以传记里头给他立传。我在年轻的时候读历史,看到这些《隐逸传》我就不明了,这些人对国家民族没有贡献,为什么会给他立传?到以后才慢慢明白了,他很大的贡献,就是教人不争;不争,社会才安定、才能和谐。他不是没有本事、没有能力,他有本事、有能力,他不争。这个头带得好,给社会做好榜样,让很多想争的人一看,不争了,让他学不争。所以,《隐逸传》里面的那个力量是非常强大,教人一生都能够安于本分。
圣人贤人不一定有高官,不一定有财富,孔老夫子没有地位,也没有财富,这是最好的榜样。释迦牟尼佛,王子,王位不要了,舍弃王位出家。出家干什么?当老师。三十岁开悟。孔子也是的,孔子,你看《论语》里所说的,十五岁有志于学,立志求学,三十而立。释迦牟尼佛是十九岁离开家,放弃王位离开家,出去求学,也是三十岁开悟。释迦三十岁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过世,教学四十九年。所以他是老师,是一生搞教育的。用现在的话说,释迦牟尼佛是教育家,他的身分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老师,他教学不收学费,他是义务老师。学生多,比孔子多得多。而且当年在世,学生里头有十六个是大国的国王。所以他要建一个道场太容易了,他家可以支持他,这十六大国王,随便哪个国王都能够给他建个大道场。不要。道场在哪里?山林、树下、水边,那是他的道场。每天过游牧生活,居无定处,一生不改。圆寂的时候在树林里头,不是在房屋里头。这个榜样做得好,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我们有个小房子住就知足了。释迦牟尼佛连个小房子都没有,在树下一宿,日中一食。那样的生活快乐无比,那种生活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中国古时候,读书志在圣贤,不是在升官发财。佛法里面,修学志在成佛、成菩萨。佛跟菩萨是一个智慧、福报圆满的人,他不一定有地位,不一定有财富。什么叫福报?知足就是大福报,他一切满足了他就快乐,他不求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是最高的享受。有争有求就有烦恼,就造业;无争无求他不造业,纯净纯善。知道有净土,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将来在极乐世界成就了,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平等的,这叫得大圆满。我们跟任何宗教来谈的时候,他们都点头、都肯定,没有遇到反对的,没有遇到跟我辩论的。这十几年来,我还都以为有要费口舌,要来辩论的,结果没有,可见得古人所谓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今天放心的提倡世界宗教是一家,所有宗教徒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要把上帝的精神、上帝的爱从我们身上做出来,我们宗教徒是神的代表,是上帝的代表,是佛菩萨的代表。做出来给世人看,这是真正宗教教育。
底下这一段说,「普令众生悉皆除恶生善,顺于佛法」。佛法里告诉我们,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才艺、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本来具足。只要你明心见性,这些完全恢复,你统统得到。这个境界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我们相信圣人不说假话,不骗人,所说的决定是真实。我们从惠能大师身上见到,两桩事情,福、慧圆满了。福的圆满,他完全知足。你看逃难期间当中,十五年在猎人队,这是一批打猎的人,他给他们当什么?当伙夫,烧饭侍候他们,而且烧的都是打猎打死的一些动物。他有慈悲心,看到动物受伤,还能够活得下去,他偷偷把它放掉。给猎人煮饭的时候,他自己用一些青菜,在锅里头一起煮,叫吃肉边菜,他不吃肉。不是短时间,十五年。你说他知足,知足常乐,真正做到了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是什么?这是福报。
智慧,我们可以从他讲解一些经典。逃难的时候,《坛经》上记载了一段,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是学习《大涅槃经》的,应该是很不错,一门深入,…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一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