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七集)  2012/7/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2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八十九页,倒数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礼义都合』,从这里看起。「礼义者,仁义礼智信,世间道德也。但此二字不但代表当时古印度之社会道德」,实实在在「泛指后世种种社会各个时代之社会道德与规律」。这个五德,中国古人讲道德,道是大自然的规律,称之为道;随顺大自然的规律,这叫德。五伦是道,父子不是人创造的,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父子有亲这是道,夫妇有别是道,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大道,伦理的大道。五常是德,合起来是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五常,完全随顺于道。父子有亲里面,这个亲就是仁义礼智信,一样都不缺;夫妇有别,别里头也是仁义礼智信;君臣有义,义里头也是仁义礼智信;长幼有序都不离开仁义礼智信,朋友有信亦复如是。所以这个道,五伦的道完全落实在仁义礼智信,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这个道德是性德,不是哪个人创造、哪个人发明、哪个人建立的,不是的。所以孔老夫子他相信,他不怀疑,老人一生求学、为人的心态就是守住这个道德,「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以后这二千五百年,所有读书的人,今天讲知识分子,乃至于国王大臣,都遵守这个道德的传统。所以世世代代社会安定和谐,太平盛世。

  现在我们学西方的科技文明,把老祖宗东西抛弃了,社会乱了,人民苦了,地球灾变不断的提高频率。这是什么?违背了自然的生态,违背了性德。道德没有了,道没有了,五伦没有了;德没有了,仁义礼智信没有了。现在我们尝到这个苦果,应不应该回头?如果不回头,连科学家都说,五十年之后,这个地球上不适合人类生存。也就是人类要从地球上绝灭,地球不会灭,地球上的人要绝灭,科学家提出来的。科学家根据什么?根据现前事实真相,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我们看最近几十年,十年一个阶段、十年一个阶段往前面看。抗战胜利的时候距离现在六十年,那个时候的社会,比今天讲起来算是安定和平,虽然有战争。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还有一点道德的观念,大家还都乐意遵守。五十年前就不如六十年,四十年前就不如五十年,一年一年往下滑,不是提升;换句话说,一年不如一年。什么原因?总的一句话来说,人心坏了,一年比一年坏,坏到你无法想象,那要再过个三十年、五十年,报应现前。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古人有一句谚语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五十年后那个时候到了,那就一切总报。

  地球在过去有过这样的大灾难,几乎所有动物绝灭了,留下来很少很少,那叫做种子,慢慢再繁衍,经过几万年,成了现前的社会。科学家还告诉我们,应该每一次地球绝灭与科学都有关系。科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不相信伦理、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报应,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神,为所欲为,自私自利膨胀到极处,造成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的绝灭。我们今天冷静观察,现在的人,我们看人,回过头来再看自己,我们有没有仁?仁者爱人,仁民及物,我爱一切人,包括一切人所爱之物,我也都爱护。爱人,他家里养的小狗、小猫,他所爱的,我们也要爱它。他所生活的方式,所居住的家园,他爱,我们都要爱它,爱它就不能破坏它,爱它就一定要保护它。现在在这个世界上,这种人能不能找到?不能说没有,太稀有了。

  义者循理,义是什么?思想、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合情,合人情。人情的核心就是爱,在佛法里面讲就是慈悲,人情的核心。一个人,爱自己的人决定爱人;不爱人的人,决定他不知道自爱,他不爱自己,他尽情纵欲,求一时的快乐,不顾后果。就从饮食起居上你细心去观察,好吃是不是爱自己?不爱自己。为什么?过分的饮食伤自己的五脏六腑,不知道爱惜。佛法里面提倡日中一食,提倡过午不食,什么原因?爱护自己的五脏六腑,帮助它节省它的能源。我们过量饮食要靠它们消化,它的负担很重,让它的负担减轻,寿命就增长,就健康长寿,是这么个道理。古大德要求人吃七分饱就够了,不要太过分,为什么?自爱,不是为别的。饮酒不要过三杯,为什么?不伤五脏六腑,少量的,帮助血液循环,好事情。喝醉了伤身体,五脏六腑统统受到伤害,那怎么是自爱?就不自爱。

  佛门里面提倡素食,自爱,素食健康长寿,减少疾病。我学佛选择素食,因为在没有学佛之前,我有一段的时间跟伊斯兰教接触比较近,朋友是回教徒。我看到他们一些资料,对于饮食方面他们比一般人重视,有爱心。你说一般的肉他们不吃,他们吃肉一定是阿訇宰杀的。为什么?阿訇有慈悲心,宰杀畜生的时候一定是一刀毙命,减少它痛苦。在杀它之前给它念咒,给它念经回向,这都是什么?有礼节加于它。虽然杀它,不是瞋恨心,是爱心,杀的时候尽量减少痛苦,以真诚的爱心来对它,这他们所讲求的。动物他有选择,有很多动物性情不好的,他们不吃,为什么?影响自己身体。所以我们懂得了,伊斯兰教讲究卫生,还讲究卫性,保护自己良好的性情。

  到我们接触佛教,觉得佛教的饮食比它还高,不但懂得卫生、卫性,这卫性从哪里看?他不吃五辛,葱、蒜、荞头、韭菜、洋葱这个五种东西他不吃。这什么原因?性情不好,这五样东西,生吃会引起肝火,就是发脾气;熟吃它产生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生吃、熟吃都不好,所以把它戒掉。我们要懂得佛制戒律的原因,要明了为什么这个不能吃,这也不是肉。这是什么?植物里头也有选择,它性质好与不好。但是这个开缘很广,这五种东西也跟喝酒一样,过了量才起作用,如果不过量不起作用。你大蒜吃个一瓣两瓣不会起作用,如果像山东人一样,吃大蒜像吃花生米一样,那就真有问题。但是那个吃我们吃不下去,太辣了,他们吃习惯了。那个会起作用,为什么?他量太多了,一餐大蒜头可以吃二、三个。我们吃两瓣就不得了,三瓣就咽不下去了。所以这个量跟酒一样,这五样东西都是量。所以佛准许菜里面做香料、做佐料没有事情;酒也是如此,做料酒,酒放在菜里面,取它的味道,这个不起作用。

  所以佛讲一切合情合理合法,佛很可爱,一点都不呆板,通情达理,很好相处。都给你讲的道理,怎样保护自己身体,保护自己的性情,佛更高一着,保护你的慈悲心。所以他讲三个,素食是保护慈悲心,不杀生,不跟众生做冤仇。你看卫生、卫性、卫心,这在饮食里头是最完美的。素食,为什么要素食?你把它道理讲清楚、讲明白,大家就懂了。有道理,我们应该选择,对身体决定有好处,没有副作用。肉食的人多病,奇奇怪怪的病常常有;素食,我素食六十一年了,没生过病,证明它真的是有好处,健康状况比一般人都好。

  我这个一生很少检查身体,十年前到澳洲,办澳洲入籍的手续必须要身体检查,那年我七十五岁。医生是个印度人,印度教,见到我很欢喜,他对佛教很佩服。给我检查只十分钟,聊天聊了五十分钟。十分钟检查过去他告诉我,验血,他说我的血液是三十岁的人,身体什么毛病都没有,不必来检查。问我,素食,心清净。佛教导我们两句话,我们做到了,身体一定会好,「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你就清心寡欲,就健康长寿。生活有规律,一点都不乱,规律是什么?每天读经、拜佛、念佛、讲经,规律的生活。什么境缘都不妨碍,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相干,对我的工作、对我的学习一点干扰都没有,统统放下了。

  所以「礼义都合」,真的,确实是后世,释迦牟尼佛以后,这二千五百多年,我们通过实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就本着这个礼义都合,与这些人相处都能够和睦,都能够彼此尊重、彼此关怀、彼此照顾、彼此合作,非常融洽,没有遇到过对立的。这十几年来周游列国,管用,非常管用。而且用这个,我们用仁义礼智信,他对我也用仁义礼智信,我们当中没有怀疑,我们当中真诚合作,这个社会多美好!所以确实种种社会各个时代的社会道德规律。

  中国人从这个基础上再向上提升,有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四维,管子说的「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是礼义廉耻,廉是廉洁,耻是羞耻。管仲讲的,这四个字如果没有了,社会上人没有礼、没有义、没有廉、没有耻,这国家决定灭亡。八德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我们就用中国这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四科,四科总结,结合起来它里头有重复的,只有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做到了,身心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十二个字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不难记,就这十二个字,要真正做到。这是中国人古圣先贤、老祖宗给我们立下的中国人的标准,要做一个中国人,必须这十二个字要做到。本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讲五戒十善、业因果报,讲得非常清楚。善恶的根本确实就在仁义这两个字,仁义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不仁不义是一切罪孽祸害的根本。这两个字不能不讲究,讲是讲清楚、讲明白,究是追根究柢,彻底把它搞透,然后应用在生活上。

  这后头说,「所发之愿」,无论我们发的什么愿,学佛的人,有一部分人发的是学佛,是成佛、成菩萨的愿,要与礼义相合;求升官发财的愿,行,也要与礼义都合。世出世间你在一生想成就什么,先要跟礼义相应,你会得到圆满的成就。违背了礼义的成就,不是没有,也有,他为什么会有?过去生中积的大善,他命里头有,有大富大贵。现在的心行不善,他大富大贵还是可以得到,但是富贵享尽了,他造的罪业果报就现前。这就是所谓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总报」。我们看看中国、外国的历史,如果细心去观察,这种果报都在眼前。只要能够把中国人讲的这十二个字…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