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两样,有利可以在一处,没有利益,分开了,再也不见面。所以六和敬重要。佛在经上甚至于说,这个世界上出现一个僧团,六和敬的僧团,就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守护,这个地区不遭灾难。六和僧团有这么大的功德,你愿不愿意做?你要愿意做的话,你救了多少人,让多少人得到你的恩惠,这个地区不遭灾难。几个人?四个人。四个人住在一起修行,完全依六和敬,就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三皈依里头,「皈依僧,众中尊」,那什么意思?僧就是六和敬的僧团,不修六和敬不叫做僧。四个人在一起就称为团体,这个众,佛家的众是团体的意思。就是世出世间所有的团体,哪一个团体最值得人尊敬?就是僧团,僧团就是六和敬的团体,就这个意思。你在家人,譬如公司行号,你们完全能修六和敬,那就是一个僧团。僧,不是指出家、在家,不是指这个,就是团体,众是当团体来讲。修六和敬的团体称为僧团,因为它跟出家团体一样,它里面上上下下一团和气。
然后翻过来说,破六和敬的僧团,破和合僧的,在这个团体里面不和,破坏和睦的气氛,佛说了,这个果报是无间地狱。无间地狱,重罪五种,叫五无间,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和合僧你要记住,不是出家人,也不一定是修行人。它这个团体是照着佛的佛法,这个六条修,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它是依这个方法修的时候,这个团体你要破坏它的话,你的果报就在地狱,这个道理要懂。今天我们是个出家人,我们在这个出家团体不能跟大众和合,这个罪多重。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今天在大埔这个地方也是个团体,我们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人在一起生活。这十几个人能够真正修六和敬,香港这个地区不会有灾难。如果这个六和敬是用真诚心来修,中国沿海这一带地区都不会有灾难。得到您恩惠的人,数字要从亿来算,那多少亿人受你的恩惠。
怎么个修法?我跟人和,别人跟我不和没有关系,我跟人和。你不跟我和是你的事情,我跟你和;你对我有意见没关系,我对你没有意见,真正要从自己做起。怎么样才能和?真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就成立了。决定不跟人起争论,处处懂得让人、尊重别人,自己谦虚。自己一定要知道,我在这个地球上住的时间很短,充其量不过一百年,一百年一弹指就过去了,时间很短,我要到极乐世界去。凭什么?凭我跟人和睦相处,就这一点极乐世界就欢迎你,你对任何人没意见。极乐世界是一个六和敬的团体,决定没有主观观念,我要怎样怎样,我要以为,不是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得学这个本事,把这个习惯养成,这是极乐世界他们要的。
见和同解,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同解,这个三般若讲得很清楚,无论是性、无论是相、无论是理、无论是事皆不可得。《大般若经》的总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能把事实真相看穿,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我们用三种般若来生活、来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完全是智慧。智慧没有别的,就是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只有实相般若是真的。实相是体,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自性,一切众生同一个体,没有第二个,同一个体。知道同一个体,敬爱的心就生起来,尊重的心生起来,关怀照顾的心生起来了。别人有苦难,我们会尽心尽力去供养他,这个心都生起来了。为什么?一体,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别人的痛苦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别人的快乐是我自己的快乐。我自己的手脚受伤了,你看你不是很好的去照顾它吗?看到苦难众生造作罪业,就等于自己的手脚受伤了。我受伤了,赶快去医疗,让它恢复健康。看到众生迷惑、颠倒、造业、受报,我们怎么办?要救他。他迷得太深、迷得太久,完全不能接受,我们赶快修自己,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修成圆满的功德、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神通,我们真有能力帮助人。不到极乐世界,不靠阿弥陀佛,要自己修到极乐世界众生那个程度,那个时间太长了,不是论年算,论劫数算。所以,认识了净宗,这真正值得我们一生最大的庆幸,太幸运了,我这一生要决定成就。
人要学一个本事,什么环境都能处得好,顺境能相处,逆境也能相处,善缘能相处,恶缘也能相处。老老实实一句名号念到底,这是往生净土的秘诀。心里念就可以了,念出声,别人欢喜,不反对,可以出声念;别人讨厌,我们心里念,默念,功德完全相同,后面说到。所以端正身心,止恶修善。
戒定慧三学那是一条道路,成佛之道,可不能搞错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门深入就是定,定慧都在其中。学太多了、学太杂了,这一生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不能走知识这个道路,要走诸佛菩萨智慧的道路,那就是戒定慧。这五科是戒律,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这是戒律,必须得遵守的。第四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最后,普贤十愿,到普贤十愿那要相当功夫,因为普贤十愿是已经没有自己,身见放下了才能做到。中国人讲量大福大,普贤的量最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看一切众生都是自己。首先,功夫达不到的,看一切众生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从这里入门。慢慢到最后,跟自己是一体,那就修成了。先从一家人开始,最后慢慢的真的体会到是一体。所以「礼敬诸佛」,这个诸佛是一切众生,为什么?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过去佛知道,现在佛也知道,未来佛是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蚊虫蚂蚁、树木花草都要把他们看成是佛,这叫普贤行。普贤行跟一般不一样,普贤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所以他真诚到极处、恭敬到极处。「称赞如来」,恭敬是平等的,对蚊虫蚂蚁都恭敬,对花草树木都恭敬,对山河大地也恭敬,没有一样不恭敬的。但是称赞就有差别,好事称赞,坏事不称赞;不像礼敬,礼敬是平等的,称赞是有差别的。因为称赞,有别人会向他学习,只能够学好,不能学坏。
供养是平等的,供养是当他有需要的时候,他有困难、他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有多余的,一定要帮助他。帮助的人愈多愈好,你能够照顾的、你能够护持的人数愈多愈好,无量功德。必须把一切人看作一家人,恭敬心才生得出来;没有看作一家人,恭敬心生不出来。现在一家人都很难,这个社会上,一家人不照顾的太多了,连夫妻都不行,你看离婚率有多少!是一家人,能离开吗?不能离,没有理由离。只有一个理由,他去求学,他到外国去留学,这个没办法,这要成就他;他去修道,这要成就他。除这种情形之外,不离。
真正有个合适的道场,让我们修行、让我们成就,这个机缘也不可多得,一定要抓住。今天修行,必须要自己有真实智慧,要抓住机会,只有真实智慧才能抓住机会,一时一刻不能放松。我们只要真正能够掌握住,真信切愿,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道场。无论在什么地方,地方,人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要用真功夫,不要露在外头,外面人看不出来,自己功夫绵绵密密不间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横生四土,圆登不退,才是真实敬佛」。敬佛,佛喜欢的我们做到了。阿弥陀佛最喜欢的不是别的,叫我们赶快到极乐世界去,去跟着他,这他最喜欢的。我们真做到了,这叫真正敬佛。
「故曰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大善是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就不离阿弥陀佛了。什么时候离开?成佛再离开,不成佛的时候不离开。到十方世界,十方世界本身没有离开,有这个本事,本身不离开阿弥陀佛,化身去了。能变化无量无边身,每天到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去拜佛修福,闻法修慧,那是什么?化身去了。本身没有去,本身在阿弥陀佛讲堂没离开,这只有极乐世界人办得到。极乐世界人,这些事情叫家常便饭,每天都在干的。所以,无论干什么事情,他全在定中。这怎么说?不着相。极乐世界人,心像什么样子?就是经题上说的,清净平等觉,极乐世界所有的人个个都是清净平等觉。那清净平等觉太重要了,我们时时刻刻照顾自己清净平等觉。于一切众生没有高下就平等了,不受染污就清净,不迷惑颠倒就觉悟了,这大善。「大者,即大方广之大」,大方广的大怎么讲法?「绝诸对待,强名为大」。大的反面是小,大方广的大没有反面,它不是大小的大,它是绝对的大、永恒之大,这叫大善,「谓无上之善」。
「又《会疏》曰:三业敬奉,是为敬」,这再告诉我们什么叫敬。三业是身口意。我们看下面念老的注解,「以己之身口意三业恭敬奉事于如来,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乃名敬佛也」,这叫敬佛。如果三业不清净,三业里头最重要是意业,就是念头,意业有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五欲六尘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那就不敬了。所以,这个敬是三业清净。意业先不染污,然后口业清净。清净的相就是十善业,身,不杀、不盗、不淫,身业清净;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业清净;意,不贪、不瞋、不痴,还要加一个,不傲慢、不怀疑,意业清净,这才叫敬佛。
所以,「非同世俗,但以焚香礼拜为敬佛也」。这是世俗,怎么叫恭敬佛?我每天给他磕头,定上早晚课,拜佛,烧香拜佛,以这个为敬。念老在此地说的,跟早年章嘉大师教我是一个意思。大师教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种焚香、礼拜这个恭敬,这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心地。真正三业清净是恭敬,恭敬再往上提升,最恭敬,那是平等。所以三业清净是二乘善,阿罗汉、辟支佛做到了,平等他还没做到。真正做到心地平等,那是菩萨,定功更深了。我们前面的比喻,阿罗汉、辟支佛看一切众生一家人,可是法身菩萨看一切众生是一体,平等了,不一样。我们自己要练,怎么练?那就是一定要靠经教,多听经、多读经。像这样的经文每天都要念一遍…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