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定,已经开智慧,这个时候学东西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明白了。
惠能大师开悟了,你们想想,法达禅师到他那里去参访,法达是专攻《法华》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古人他懂这个道理。无尽藏比丘尼专攻《大涅槃经》,都是一门深入,学十几年心真的是定了,这得三昧,没开悟,在将悟未悟的边缘上,这个时候需要高人帮他一把。他到曹溪去参访,法达礼拜的时候头没有着地,三拜头都没着地。六祖问他,你礼拜头没有着地,是不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他就说出了诵《法华》三千部。《法华经》很长,一天只能念一部,三千多部就十年。六祖问他《法华》讲什么,他答不出来,转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法华经》我没听过。六祖不认识字,当然不会看,有人念给他听他就知道,没有人念给他听过。他说你念给我听,你都背得很熟了,念过三千多遍。他就念《法华经》,《法华经》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六祖就告诉他,行了,别再念,我全都知道,跟他讲《法华经》,他开悟了。所以什么时候广学多闻?开悟之后。你看法达搞《法华经》十年没开悟,六祖听了,还没有听完两品,他就明白了。所以广学多闻什么时候?悟后,不是在开悟之前,开悟之前广学多闻,永远不会开悟,把你的悟门堵死了。所以好的老师不会教你走这个路,走这个路害你,不是真善知识。
我们跟李老师学教,老师规定只可以学一门,你同时想学两门,不教你。就老老实实告诉你,你没有能力,一门学好了再学第二门。好是什么程度?从前好的程度是开悟,那才叫毕业。现在他的标准很低,你上台去讲,我在台下听,我听了很满意点头,就算通过了,你才可以学第二部经。还是守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我们初学讲经的时候,学会这一部经能讲了,我自己给自己订的标准要讲十遍。十遍到哪里去讲?到居士们家里去讲,星期一在张三家里,星期二在李四家里,我讲都是一样的。我这样讲十遍,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经里头讲的意思,怎样把所学到的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就真学会!如果所学的用不上的,那学了干什么?所学非所用那不叫白学了。佛法可贵之处他学了马上管用,所以学习的气氛非常浓,欢喜心。
小部经不长,一部经也不过一千、二千字!一个月学一部很有成就感。佛学院里头一年都没有办法学一部,我们一个月学一部。我那个时候没出家,跟李老师学讲经,我跟他一年三个月,就是十五个月,我学了十三部经。比佛学院厉害,佛学院毕业不能讲十三部经,我在台中住了一年三个月,我可以讲十三部经。所以我一出家就讲经,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教佛学院一个学期教一部经,一年教两部,他们三年毕业我才教六部经,还有七部还没用上。所以我就深深体会到,佛学院不如私塾,私塾教学真管用,李老师教我们是私塾教学的方法,真管用。所以以后星云法师找我,他办东方佛教学院请我去做教务主任。我就跟他建议,那个时候有一百三十多个同学,我的意思想三个人分一组,专学一部经。十年至少可以培养二十个,我们有把握培养二十个讲经的老师,专讲一样。一生专讲一样、专学一样,十年之后顶尖的人物,那佛光还得了,佛光遍照全世界。
星云法师不能接受,他说这不像学校。我说真管用。他也知道真管用,但是不像学校,一定要采取大学这种方法。我们两个人意见不和我就离开了,我在山上住了十个月离开。他要接受我,我要一直住在他山上,住了这么多年,你说那佛光山,真正名符其实的佛光山,能够讲经讲得好的,至少有四、五十个人,真正弘遍全世界。这机缘、缘分不够,大家不相信,喜欢像现在一般学校什么都学,广学多闻。其实广学多闻,全学的一些皮毛常识,一样都没有扎根。一门通了门门都通,到那个时候门门通了,你一定会大发慈悲心你还是搞一门。为什么?给后人做好榜样。不开这个例子,我门门什么都讲,大家都学的时候,后人没有了,培养不起来。所以你一定会有大慈悲心,顾虑到后面的人,我不开多门,我一生讲一部,给你们做一个样子。这是大慈大悲,给这个后面来学的人,给他做一个好样子。
这就是决定自己成就,自利成就之后,然后『转相拯济』,这大开方便之门,可以培养学生,虽然培养学生还是专搞一门。学生在净宗道场,修学其他的经论,可以,不离开净宗这个主轴,无论学哪一部经教都导归极乐,这就对了。所以从前丛林,丛林是大学,分座讲经,那就是什么?不同宗派经典都可以讲。学生不是什么都学,不是的,学一门,我学《华严》,我只进华严讲堂,不能进其他的讲堂,专攻《华严》,那个地方的首座和尚天天给你讲《华严经》。那边是法华讲堂,专讲《法华》的,学生是专学一样,不是统统都学。早晚课诵在一起,学经教是一门深入,决定不许可学两部经。每部经都有一个首座和尚带头,所以首座是亲教师,可以称和尚。所以利他。
利大众,大众根性不相同,他们不受约束,听众,哪个法师来讲经,他都喜欢听。这是什么?这是让他认识佛教,认识佛教各个宗派。最后他要想成就,要想真修行,他一定是还要走一条路。有走三条路的,很多,夏莲老你看通宗禅宗,通教,他也学密,但是到最后归净土,黄念祖亦如是。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李老师也如是,最后归净土了。为什么?这个法门不要断烦恼,不要消业障,只要真信,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真念阿弥陀佛,他就决定能生,太方便了,人人有把握。黄念老他是密宗金刚上师,他有资格传密法,最后走的时候,在往生前六个月,告诉我,每天念佛十四万声,念了半年往生。这些人来给我们示现的,无论哪个宗派、无论哪个法门,最后都归净土,妙极了。就像《华严经》,《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用善财童子给我们表演,做榜样,五十三参广学多闻,为什么?成就后得智。《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广学多闻是成就无所不知,但是自己修行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念佛求生净土。
你看五十三参第一参吉祥云比丘,代表初住菩萨,他修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你看这开头,开头代表什么?先入为主,就是他一生主修的法门。那看最后,最后第五十三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一头一尾,这你就看出来了,善财修什么法门?老实念佛,他就是一向专念。当中参学为什么?是为普度众生的,众生根机不一样,一个法门不能普度。所以门门都要通、门门都要懂,对任何人你都能给他指路,你有这个本事,你讲经教学能够契机契理,什么样根性你都能教。所以要把它方方面面看清楚,你才了解如来真实义。净宗法门不但成就容易,它成就太高了,这是我们意想不到,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成就?理讲明白了。理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道理就凭这个。你本来是佛,你为什么不能成佛?当然可以成佛,只要门道对了,你就成就。像那个保险柜一样,门本来可以打开的,为什么打不开?那号码不知道,知道号码一调整,不一拉就开了吗?不费事!
所以凡夫可以立刻成佛,在中国六祖惠能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你看不认识字,一生没有听过一次经,在黄梅八个月是做苦工。黄梅有讲堂一次没有去过,黄梅有禅堂也一次没去过,八个月碓房里头舂米破柴,干这个事情。最后这个晚上,五祖半夜三更召见他,三更大家睡觉了,没人知道。给他讲《金刚经》,当然不要用经本,不认识字不需要经本,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概是四分之一他就开悟,他就提出报告,这个五句话就是他的博士论文。他毕业通过了,五祖衣钵就给他了,承认他是第六代祖。这五句话里头描述的就是自性,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第一句话说本自清净,你看「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清净,决定没有染污。这就是说你可以立刻成佛,理上讲得通。凡夫成佛,大乘经上常说,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三大类烦恼一次放下马上成佛。不能完全放下一样一样的放,先放下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都在一念,放下尘沙烦恼证菩萨果位,放下无明烦恼(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就明心见性了。
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讲这个道理,我们听懂了,成就全在放下。为什么不肯放下?放下这么难,难在什么?难在无始劫来习气成了习惯,我知道要放下,我也很想放下它,就是放不下,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对惠能大师佩服,他真厉害,他一下就把它放下。这个一念放下叫顿舍,圆顿到极处,没有阶级、没有次第,一念之间,这个放下叫顿修顿证,这一放下就见性。当中所有一切葛藤全部没有,都是假的,就是所有障碍全是假的,只问你肯不肯放下。如果你对这个世间人事物有一桩放不下就不行,你的心就不清净,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头一个讲清净,《无量寿经》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阿罗汉证得,放下见思烦恼心就清净,放下尘沙烦恼心就平等,放下无明就是迷惑,你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成佛了。所以经题上「清净平等觉」,你看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就是佛,告诉你一念可以成就。几时能成就?善导大师说一句话很有趣味,真话,「总在遇缘不同」。你要遇到最殊胜的缘立刻放下,不就成佛了!一念之间,这一念转过来就成佛了,转过来全在放下。
我向章嘉大师请教,这头一天见面,头一句话我问他,佛法里头有没有一个方法,能教我们很快的契入?我这个问题提出来,他老人家看着我,我也等着他的开示,这一等等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像在入定,半个小时之后说一个字,有。我们等了半个小时听到一个有,精神就振作起来了,这要用心的来听。他又不说话,又再等等差不多六、七分钟,给我说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第一天见面传给我的秘诀。真的,你看学了六十多年,老师这句话是秘诀…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