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五集)  2012/8/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8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八十一页倒数第三行,从第一个字看起:

  「若欲速办成佛利他众事,专欣净土,何留秽土,不办佛道」。这句话是望西师所说的。如果真正发菩提心,发大慈悲心,要速办,要快速来帮助六道苦难众生圆成佛道,这是大事。《法华经》所说的,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什么是大事?度众生成佛道是大事。可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没有得度不能度人。这是佛在许多经论上常说,自己没有得度,想度他人,则无有是处,就是没有这种道理,一定要先度自己。所以底下说,「何留秽土,不办佛道」,你要不专心求生净土,还留在这个世间,你没有办法,你不能成就。你这个速办成佛利他众事是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会落空,你做不到。

  尤其是今天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把方方面面看清楚,今天这个世界能不能出圣人?不可能。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中国人的老祖宗说「人性本善」,本善就是成佛,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从因上讲,每个人是平等的,这是大乘佛法讲得最彻底、最明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哪个人不能成佛?因有,但是缘不一样。佛说,我们十法界的种子统统有,圆满具足,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天、阿修罗、罗刹、天人、饿鬼、畜生、地狱,我们统统都有。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造的业,阿赖耶是个资料库,是个仓库,所有这些业习种子没有一样没有。现在要哪个种子成熟这就是缘,佛种子现前他就成佛,菩萨种子现前他就成菩萨,完全看缘。所以,佛不说因生,说缘生,很有道理。因是平等的,个个具足,缘不同,因跟缘结合起来,果报才现前。所以缘太重要了,佛几乎不重视讲因,缘讲得太多了,因缘生法。

  为什么说圣人、佛不可能出现在世间?这就是肯定没这个缘。大圣必须要把性德圆满的保持住,不能有丝毫欠缺,这是圣人;贤人差一等,不能圆满保持,大致上可以保持个八、九成,这是贤人,也许还能做到。这个缘是什么?缘是母亲,母亲太伟大了。中国人讲孝,父母,父亲摆在前面,实际上?实际上母亲摆在第一位。最伟大的是谁?母亲,不是父亲,这个你读中国古书就明了了。圣人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教?从怀孕的时候开始教,叫胎教。现在有没有?没有了。但是中国历代有没有?有,中国历代确实有,两百年以前,不多。母亲真负责任,怀孕的时候,就跟文王母亲一样,「目不视恶色」,眼睛不能看的东西不看,「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身心端正。为什么?她起心动念影响胎儿,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要给胎儿最好的信息,负面的决定不能给他。所以,母亲不可以有负面的念头,念念与性德相应。这种小孩子他就有圣人的缘。现在没有了。

  小孩出生就教他,这是菩萨的缘,差一等。胎中没有注意到,小孩出生了,中国人所说的一千天扎根教育。小孩一出生,他眼睛睁开就会看,他就会听,他已经在模仿。所以家规,《弟子规》这些东西,在从前大家庭每个人都要遵守,每个人都要做到。他看他的父母在他面前统统表演出来,他看了三年,看了一千天,根深蒂固,他全学会了,到老死都不会改变,这是贤人。三岁以后才开始教,能够教出一个君子就不错了,这教育算成功了。我们要知道,今天圣贤的缘没有,君子的缘可能还有,很少,不多见了。所以从因上讲,我们是平等的,缘上讲不一样。

  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是念佛往生。实际上,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我们在一生当中的际遇,能不能有所成就总在遇缘不同。我曾经见到一位法师,大我十岁,也很有名气,一般讲很有成就,实际上可惜。他是童子出家,也就是说十几岁出家的,出家当小沙弥,很聪明,谛闲老和尚的学生,老和尚非常器重他。太虚大师在闽南办佛学院,他听说了,偷偷的离开观宗寺,就是离开谛闲法师,到太虚那里去了,接受新教育。我刚才说了也有成就,如果要是跟谛闲的成就不一样!他要不离开谛闲,一生依止,他是一代祖师。接受新式的教育就不行了,新式教育是什么?新式教育是知识,不一样,真可惜。那是什么?年岁太轻,二十岁左右,羡慕新式学校,也是羡慕西方的,感觉得中国老旧了,不如西方。这就是缘问题。这一步差了,真是古人所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他要跟谛闲法师,肯定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这个机会他失掉了。虽然一生也做弘法利生的事业,还是脱离不了轮回,你说这多可惜。

  这就是此地所说的,何留秽土,不办佛道。这个佛道是什么?在末法时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办成佛之道,自己成佛才能度化众生。这我前面讲得很清楚。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这蕅益大师说的,四十八愿,弥陀的本愿,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记住,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吗?这就叫办佛道。我们今天一生成就,只有这一条路,除这条路没第二条路好走。我肯定这条路,李老师、黄念祖居士给我印证这条路,一点都没错。其他的道路可以看看,没有能力学,为什么?那些门道要断烦恼、要消业障。我们问问自己,有没有能力断烦恼?有没有能力消业障?果然有能力消业障、断烦恼,行,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你都能成就。

  《金刚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是说有本事断烦恼消业障的。没有这个能力,那只有走阿弥陀佛特别通道,这是方便法门,这个法门不要消业障、不要断烦恼,就能成就。这什么道理?如果你真正把净土宗认识了,你一点都不奇怪。净宗,烦恼不消,自己没有了,业障不消,自己也没有了,烦恼自然断了,业障自然消了。什么原因?佛号。因为他一向专念,声声佛号,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他念了一生,念了一辈子,无量劫来的业障、烦恼、习气不消自然没有了,道理在此地。所以这个法门,古来祖师大德说「暗合道妙」,表面上没有看断烦恼、消业障,实际上这一句佛号全把它扫干净了。佛号是万德洪名,它究竟多大的功德没有人知道,真正不可思议。我们要想修福修慧,怎么修?念这一句佛号福慧双修。

  我念了几年了,为什么福慧不能现前?你不会念,你自己想想,你是不是杂心去念?念的时候有妄想、有杂念掺杂在其中,把你念佛的功德破坏了。《无量寿经》教给我们念佛,一向专念,一我们没有,专我们没有,那功夫不得力。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没有摄六根,我们不是净念。净念是什么?是不怀疑、不夹杂。我们有怀疑、有夹杂,我们念头并不相继,常常断掉。不是佛号不灵,不是方法没说出来,佛菩萨都讲清楚了,我们自己粗心大意,把如此殊胜的法门疏忽了。不是把经教搞清楚、搞明白,我们的疑断不掉,断疑才能够生信。这个信心帮助我们成就,这种信心念佛,会念到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就得受用了,确实福慧增长,没有学过的东西一看就会。

  我很多年前都在想,怎样去帮助小朋友把这个学习的方法纠正过来,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学习的时候一门,没有第二个课本,教学的时候,只教小朋友读书、背诵,没有讲解。所以有许多人,不明理的人反对,这种填鸭式的教育错误,西方的好,要适合小朋友的程度。小朋友无知,教他念小狗叫,小猫跳,这个小朋友欢喜,念古圣先贤东西他不懂。殊不知中国古时候教学方法,目的不是叫他记,把这个东西死记下来,不是的,记是附带的。教他念这些东西是什么?收心,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不是别的。小朋友也会胡思乱想,如何叫他不胡思乱想?教他念书、教他背书。所以,他把那些书背熟了,记住了,那是副作用,不是第一个。第一个就是保持他的清净心,换句话说,保持他的天真,那是修定,古人用心良苦。但是古人都知道,只是现在人不知道,现在人说古人这个方法用错了。

  所以我就想实验,找个小学,还是教小学的课程,一年教一样。语文是最重要的,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可以用两年,或者用三年,深深扎下去。数学用一年。现在小学学英语了,英语也可以用一年,这一年就专修。所以书包很轻,就一本书,不像这么沉重。小孩学得很快乐,他头脑里只有一样东西,不装第二样东西。想了多少年。前几天有个同学送一份资料给我看,大陆上有个吴鸿清老师,他已经在做,把成绩做出来了,我看了非常欢喜。但是又出了个问题,他只教六年级,小学,中学又要跟一般中学去了,那要进入染缸了。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我们办实验学校,这个实验学校是一辈子的,不是六年的,想办个一条龙的实验学校。这学校是培养圣贤的,培养圣人、贤人、君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班,这一条龙。招不招生?不招生。学生从哪来的?幼儿园挑的。每年幼儿园招生,在幼儿园里面挑优秀的学生升一年级、二年级,一直把他教下去。学习传统的学术、圣贤的学术,国外这些科学技术也学,统统都学。肯定他们出来,二、三十岁出来之后,这些大学研究所的学生不能跟他相比,他超越太多了。这个家长必须有认识,肯把小孩送来受训。人多少没有关系,三个、五个都成功,这个世界上出三、五个孔子,出三、五个释迦,世界有救了。

  我们天天在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直都在做筹备工作。我现在想找哪些学生?第一步要找老师,要培训师资。所以,我们希望前面三年不招生,前面三年完全培养老师,汉学院的研究员。研究员从哪里找?小学教师里头找,小学教师、小学校长、初中的老师里面去找,高中就不要了。我让这些老师专攻一部经论,三年学一样东西,扎三个根,儒释道的三个根,学一部经论。这经论怎么选法?有现成的,我…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