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七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十法界就没有了。所以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作梦,梦中境界一样。《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就是有生有灭的。现在科学讲波动现象,波动就是有生灭的,凡是有生灭的都不是真的。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论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统统是虚妄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这是理,要顺于理,要和于义。

  这个和,简单的说就是六和。不要求别人跟我和,我要跟别人和,六和敬就现前了;要求别人跟我和,永远不会和。联合国调停这个世界的争端,几十年没有办法调得好,原因是什么?都是认为对方不跟我和,从来没有想到是我要跟对方和,和平才能实现。对方不跟我和,我跟他和,和平就能实现了。他不跟我和,我也不跟他和,这就对立了,永远不可能有和平实现。中国古圣先贤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没有做反求诸己的功夫。我们想和谐,有没有反省我有没有跟他和的这个心愿?先有心愿,然后有方法。打我不还手,骂我不还口,和平就降临了。这个里头真正的道理世间人看不懂,佛菩萨懂,佛菩萨有能力看三世因果。所以有人说佛不能学,佛太软弱了,学了佛人都会吃亏了,这能学吗?打我、杀我都不还手,随他打、随他杀,哪有这种事情?这不太懦弱了吗?如果看到三世因果,你就明白了,他这个心慈悲。受别人毁谤的,受别人羞辱的,受别人陷害的,受别人障难的,菩萨知道那是消业障。

  你被人杀了,业障全消了,来生怎么样?来生你的福报更大,智慧更大。到哪里来?可能就到那个富贵人家去投胎,他经营一生,到最后全部给你。这是看到因果的人明了,没有夺去,他最后全部给你。他经营得更好,到最后他死了,他死了堕三途,为什么?他造的罪业重。你死了之后,做他的儿子、孙子,他家那个产业全部给你了。有没有抢去?没有。这个深的事实真相一般人看不懂,一般人要抵抗、要对打,对打两面都造罪业。所以你真正了解,佛菩萨高明。也就是说,这个财命里头是你的,别人抢不去,你放心。你被他杀了,他还没有抢去。除非你自己舍了,你自己要没有舍,它就是你的。

  我以前也常常讲个故事,真的,不是假的。我在台北讲《楞严经》,每天来听经的邬余庆老居士,他是个小企业家。在那个年代,脚踏车很风行,每个人出门都是骑脚踏车,他就是制造脚踏车的。每天来听经,他们家富有,提了个录音机来。那个录音机是圆盘的,圆盘胶带的,很重。每天提来把我讲《楞严经》录下去,所以我有一套完整的录音带,他收藏的。这个人也往生了,几十年前的事情。他告诉我,他年轻时候在上海做生意,一个朋友,也是生意人,是个小轮船公司的老板。他怎么起家的?原来在一个德国人开的小轮船公司,船只有一艘,这个公司不大,只有一条船,渡轮,就好像香港到九龙这个渡轮,经营这个。这是他的伙计,非常老实、非常厚道,很可靠。战争爆发,他回国去了,就把这个公司委托给他,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这个公司就变成他的了。他经营得不错,以后又买了几条轮船,所以这个公司慢慢就扩大了。

  好像是在他五十岁还是六十岁的生日,他那时候有个小孩,十一、二岁,念小学。这个小孩非常顽皮,就一个小孩,娇生惯养。做生日这天,他突然看到他儿子那个面孔是他的老板。他是个学佛的,心里马上就明白了,老板投胎做他的儿子,财产还是归他。所以他立刻就向大家宣布,他所有的产业归他儿子名下。这人很聪明,他知道老板投胎到他家里,做他儿子。邬余庆老居士告诉我这个事情,他说这是他亲眼看到的。好好的来教这个儿子,培养这个儿子。因果通三世,他没有赠送给你,你代他管理,最后还是要归他。他很聪明,马上就还给他。才晓得这个儿子叛逆、不听话,家里有钱,浪费。这样转过来,才把小孩的态度教好了,不对立了,原来是对立的。这他心里很清楚。

  所以,世间一切理、事,只有佛看得透彻、看得清楚,冤冤相报的事情决定不能做。欠命的要还命,帐就了了,欠债的要还钱,这样天下就太平,大家能和睦相处。富贵的要常常救济贫穷的,让大家的生活都能过得去。富贵减一分享受,贫穷就能得到温暖,他就能感恩,冤结才能永远化解,这个好事情。眼前好像是吃亏,这是一般人没看到,你要看到三世因果,你才知道他这种处置方法是决定正确的。所以学佛学什么?学智慧。智慧处理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福德,不会把问题搞错,不会把问题搞僵,真正能和顺义理,最后达到的效果是欢乐慈孝。人与人之间,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是搞这些把戏,事实真相只有佛菩萨看穿了。所以,佛菩萨教导我们句句是真实话,让我们了解事实真相,把所有冤结全部化解。

  认识西方净土是无比殊胜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人是一等聪明智慧人。遇到了,要把这桩事情放在这一生第一位,决定认真学习,绝不放弃这个机会。其他的全是鸡毛小事。度化众生随缘不攀缘,这就对了。攀缘就错了,为什么?攀缘你动了信心,你心不清净,随缘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智慧。攀缘生烦恼,随缘生智慧,不一样。随缘是条件成熟,有此可能。缘不成熟,我们可以谈谈,提醒大家。譬如说现前这些灾难,社会的动乱,到底什么原因?我们知道,还有些灵媒他们也知道,他们说的那些话,说是有天神主宰的、鬼神主宰的、命运主宰的,要怎样去改命运才能化解。这些事情说得有没有道理?充其量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对照经典、佛陀教诲来说,它能不能解决?它不能解决问题。

  佛陀是怎么教我们的?你身体的毛病从哪来的?饮食不调,日常生活疏忽,这个让你得病。你要注意起居、生活,你的疾病可以减少,这生理的病。还有业障病,业障病是最难调的。佛说病有三种原因,第三种是冤业病,这很多,大家都知道,附体的事情就是的。你身体很不好,是什么?你身上附体的众生很多,一些通灵的人能看到。要把这些冤亲债主化解,他离开了,你身体就好了。业障病是自己的积习,累积不良的这些习惯、习气。这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贡高我慢、贪瞋痴这些东西,太严重了。这些让你得病,这种病必须要认错,要真正忏悔,后不再造,诵经、念佛可以消除。你看三种病都有方法消除,这是从身上来说。所以念头善不善才是根本原因。

  用什么方法?必须要帮助人觉悟,佛是用这个方法。佛出现世间,目的只有一个,帮助人离苦得乐,就这一个目的。用什么方法?那你必须知道苦乐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来的,乐从觉来的,所以佛用的方法是破迷开悟,破迷他就能离苦,开悟他就能得乐。具体的方法就是用教学,用教学做手段。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没有一个不是教学的,而且都是义务教学,不收学费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接受大家供养只有四桩事情,第一个托钵,饮食我接受;第二个衣服,衣服穿破了,不能再穿,接受一件;第三个卧具,就是一个被单,晚上睡觉的时候垫在底下;第四个是医药,生病的时候接受医药,除这个之外,一概不接受。

  佛陀在世,一生做得干净,做给我们看。富贵人家的别墅、花园,请佛去讲经教学,佛答应。短的二、三个月,长的三年五载,这个大单元讲完,佛就离开了,依旧过他树下一宿的生活。圆寂在双树间,在树林里头,不是在房子里头。我们要学,但是我们今天的体力、福报跟佛不能比,他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他不怕,他身体好。我们今天过他那个生活,体力不行,我们能在外头树下去过一晚上?第二天到加护病房,真的,不是假的,没有这个体力!那怎么办?三十年前,香港的洗尘法师到台湾找我,我很欢迎。我说我们联手,把释迦牟尼佛那个修行方法我们把它做出来,五个人就行,五比丘,找五个出家人。但是现在我们树下一宿不行,用帐篷可以,一个人一个小帐篷,五个帐篷摆在一起。托钵,在香港托钵还行,因为香港素食店很多,不要到人家家去托钵,到素食店去托钵。托钵回来吃饭,吃完之后学习经教,在一起念佛。可以把它造成一个风气。他也挺喜欢。我说你去找人,人凑齐了我算一个,通知我,我参加。说说就完了,回来还是办不到,他们在香港有道场、有精舍,放不下。我一生没有道场,也没有精舍,那个时候我住韩馆长家里。洗尘当时在香港,香港佛教两个头,一个是觉光,一个就是他,他是代表年轻一派,我鼓励他做。

  所以,经不能不讲,不讲不能破迷开悟,不能破迷开悟就是不能离苦得乐。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为什么?帮助人破迷开悟,终极的效果是帮助人离苦得乐。你看,佛有目标、有方法、有手段,他真的是自行化他,做出榜样来给别人看,这人家不能不服。

  从今往后,圣教要兴、佛法要兴,还是世尊两句老话,你要不相信,你做不到,「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在家同学,戒律就是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不能落实,佛教不会兴。出家的四个戒,加一个《沙弥律仪》,不从这上去扎根,佛法不会兴。要能吃苦,不能享受,一享受麻烦就来了,所有业障、习气一定现前。释迦牟尼佛可以享受,为什么不享受?他自己家是个国王,家可以护持他,他不要。皈依弟子当中,佛陀在世,十六大国王,在家弟子大富长者多,不接受供养,为什么?给后人做榜样。佛要接受了,后面人都说,佛接受了,我当然也可以接受。佛不接受,爱护后人,做榜样给大家看,绝不能做不好的榜样,要做好样子。以苦为师,佛做到了,以戒为师,他没有做到他不会说的。

  所以学佛,无论在家出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想一想,我能不能给这个社会做一个好榜样?好榜样是什么?降低他的迷惑,降低他的错误,要从这上去想。标准实在讲很简单,世法的标准,汤恩比赞叹孔孟,佛法的标准,汤恩比赞…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