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争,决定不可以浪费。真的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把心里那些垃圾统统清除,抛弃掉,不善的丢掉,善的也丢掉。为什么?不善的将来感三恶道,善的将来感应三善道,都出不了六道轮回。善与不善统统打扫掉,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身拜阿弥陀佛。对中年以上,拜佛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拜佛是运动,同时又得到佛的加持。一心专念,什么毛病都不会发生,相信以心控物,心的念头纯净纯善。
「又《涅槃经》曰:涅槃名为无相」,这是用经来说明。「又《演密钞》曰:寂灭者,即无相义」。涅槃翻成寂灭,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都很熟悉的,这个翻法流行最广。「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这说明了涅槃是自证,不从他得,大般涅槃是你自己证得的,谁都帮不上你忙,是你自己回归自性。到什么时候证得?等觉最后一品无明习气,最后的那一品,叫生相无明习气,放下了,这个时候实报庄严土不见了。所以,实报庄严土也是一场梦,这个梦的时间长,多长?三个阿僧只劫,你的无明习气才能断干净。无明习气没有任何方法断它,如果有方法,你起心动念了,你就堕落了。实报土里面的法身菩萨,不起心不动念,所以无明习气不能断,不能有念头,随它去,时间久了,自然没有。他是用这个方法,叫无功用道,它是无为,它不是有为法。一定要这么长的时间,自然就没有了。这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实这四十一位,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完全是你无明习气厚薄不一样定的名词。
起心动念真断了,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佛,这就是法身菩萨,圆教初住菩萨,但是习气在。习气虽在,不起作用,习气不碍你的事,也就是说习气虽然有,它不会发作;还会发作就堕落了,他就不是法身菩萨。他在这个地位上,阿惟越致意思就是不退转,他不会退下来;换句话说,他的习气不起作用,如果起作用他就退转。再也不会起心动念了,叫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三样永远不退转,这叫法身菩萨。所以,他这个无始无明习气慢慢了,轻一点了,地位就提升一点,叫他做二住、三住、四住,就这样分上去。
这是世尊教学方便起见假设的,所以你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没有。真正习气断尽了,实报土不见了,什么现前?常寂光现前。常寂光是自性,常寂光就是涅槃,常寂光就是这个经上讲的无相,常寂光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自然现象。所以常寂光叫无相,无相就是常寂光。无相、涅槃这些名字都是一样的,还有寂灭,意思完全相同。佛说这么多名相,叫你不要执著,只要是这个意思,怎么说都可以。所以翻译经典,只要意思翻得不错,用什么名词、用什么字眼都行。但是我们学习的时候就别执著,你才真正能懂得它的意思;执著就错了,执著就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佛没有意思,无相怎么会有意思,寂灭怎么会有意思?
所以这个完全靠自证。同居土、方便土阿弥陀佛能帮上忙,实报土帮不上忙了。实报土也不能要人帮忙,要人帮忙,你不就起心动念了,别人帮忙也起心动念了。他不起心不动念,所以完全靠自证。所以,实报土里面这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所作所为跟常寂光里面妙觉如来完全平等,那是什么?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实报土就有这个能力。感,有心有念,应,无心无念,这妙了!有心有念,这个感应就没有了。决定是众生有心有感,佛菩萨、法身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他能应。不起心不动念,他的身跟心实际上跟宇宙完全融成一体,他有这个能力。
无始无明习气它起的作用,就是让你这个融成一体不圆满,不是完全融成,它里头还是有差一点。但是这个差距,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明了它,这是法藏里头最深的一层,叫甚深的密藏。到等觉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或者佛在经上常说的八地以上,他们知道了。妙觉如来他完全证得了。八地到等觉四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觉,这四个位次知道,很清楚知道,没融入。再上一层,完全融入了,变成一体。一体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为什么看不到?他无相,如果有相我们就能接触到,他没有相。没有相,不能说他没有,他能现相,惠能大师开悟最后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没有相,他能生万法。所以说他是空、说他无相不等於无,因为他能现相。现相不是他自己现的,随缘现的,随谁的缘?随众生的缘。应以什么身得度他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法得度,他给你说什么方法,妙极了,没有起心动念。
下面说,「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前面两句告诉你,所有的现象假的不是真的。你要在一切现象上看出它是假相,你就见性了,如来是代表性。我们说科学家现在知道所有物质现象是假的,完全是意念波动产生的幻相,他有没有见性?他没见性。为什么没见性?因为他还有意念波动的幻相,他还是著相。连那个意念波动现象都没有了,这才见性,他这一点丢不掉。所以,他还是用的分别心、执著心,这就是凡夫。佛告诉我们,放下执著才证阿罗汉,这些科学家连阿罗汉比不上,阿罗汉有天眼,他没有天眼。虽然他能够看到极微之微,他比不上阿罗汉,阿罗汉看不到。阿罗汉是用自心自证功夫得到的,所以他有受用,他有神通,他有受用。他有天眼、天耳,有宿命通、有他心通、有神足通、有漏尽通,这六种神通科学家全没有。
用的方法不一样,佛法全是用内证,就是用禅定。这个方法妙绝,无需要藉外力帮助,全是自性清净心让它沉淀,这个定愈深,你见到的就愈细,见到的就愈多。回归到自性本定,那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他们的境界,这个时候遍法界虚空界你统统能见到。就跟贤首国师《还源观》上所说的一样,三种周遍,第一种是信息,遍法界虚空界发生什么变化你统统知道。我们自己身心就像个接收台一样,遍法界虚空界,不管多远、多近,它才动我们这里就收到了。我们本身也是个发射台,我们起心动念,念头才动,遍法界都知道了,没有丝毫隐瞒的。我们身体状况,身体这是细胞组成的,细胞现在我们晓得它是振动产生的,频率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这样高的频率,遍法界虚空界没有收不到的,统统收到。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想、我们身体状况,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全知道,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怎么不知道?就是因为无明烦恼把我们的本能障碍了。惠能大师第三句说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说的这桩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跟佛一样,有无量智慧,具足无量智慧、具足无量德能,智慧是无所不知,德能是无所不能,全知全能,同时具足无量的相好。惠能大师是把无量无边、无尽无数归纳成一句话,「本自具足」。
所以众生本来是佛,现前这些障碍存在,障碍从哪来的?不外乎分别执著、起心动念。这些全是错误,怎么叫错误?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从阿赖耶来的。阿赖耶从哪来的?从一念不觉来的。一念不觉确实没有原因,现在我们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就是叫我们放下。从哪里放起?从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不要执著,生活当中一切法顺其自然,就妙不可言。我在台湾看到一对夫妻,他们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好像也是董事长,交际也非常广,夫妻两个都学佛。那时侯赵默林老居士,这是长我一辈的,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都是印光大师的学生。我在台北讲经,他告诉我,这对夫妇在佛教里头很出名,但是我讲经很少来,好像在台北讲那么多年,大概只有一、二次。他说什么?说这对夫妻很了不起,先生有很多女朋友,太太有很多男朋友,他们这两个人都能看得开,这一家非常和乐。这一般别人做不到的,他们两个能做到,夫妻不吵架,各人玩各人的,很难得。这佛叫看破,得彻底放下才能成佛,学佛没有障碍,只要你不执著、不分别。不执著是阿罗汉,不分别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就成佛了。成佛万法一如,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应化在世间叫游戏神通,他怎么会不自在!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如来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又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有没有诸佛?执著有诸佛,诸佛就没有了。不执著呢?不执著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叫诸佛。离相就见佛,这佛是什么?性,离相就见性,见性就叫佛。这些经文「皆彰此无相智慧」,彰是彰显,为我们显示出来,为我们说明白、说清楚什么叫无相智慧。「经云」,本经说,「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乃至」这一段完全讲完,「永得解脱」,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妙旨」。本经这一句,跟《金刚经》这个一段意思完全相同,说的是一桩事情。
「《破空论》释曰」,《破空论》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他说「盖不达无我」,你要不是真正通达明了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伪果」。伪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知道无我,你不知道一切法皆空,你修一切善法,你所得的是人天果报,这是修善法。「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有,有这种人,阿罗汉、辟支佛就是的,他知道人空、人我空,但他不修一切善法;也修,跟他有缘的就修,没有缘的不修。所以,阿罗汉、辟支佛都有分别,他没有执著,他有分别。「止成二乘小果」,两个比较起来,还是证我空重要,证我空好。二乘虽然比不上大乘菩萨,毕竟出离六道轮回,六道里头这种生死流转他不再搞了,他出去了。二乘发心修一切善法,他就变成菩萨。
「妄言我法俱空」,没有真正证得,从佛经上,大乘经上听说我法俱空,他就执著我法俱空,我也没有,法也没有。「恣行恶法」,什么坏事他干尽了,为什么?空的,他说他不著相。「则为阐提狱种」,阐提是梵语,意思是没有善根,也就是说,不贪、不痴、不瞋、不傲慢、不怀…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