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蜀中净土》文选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P8

  ..续本文上一页闻。心光音声,融成一片,启动彰显圆通常之闻性。如是久久,根身器界渐次转换,由秽而净,从凡臻圣。神丹妙诀,潜移默运。净业行人宜将观音势至的悲智涵泳于胸,以都摄六根的方法修反闻自性的功夫。取法于上,精进勇猛,当生或可契证圆通;守住底线,仗佛慈力,亦可带业往生,净土华开见佛,悟证圆通。阿弥陀佛二大胁士引导吾辈净业行人的修持,可谓周详缜密,婆心切切。

  

  摄耳谛听念佛声 念念入于圆觉海

  《蜀中净土》编者按

  印光大师常常开示道:念佛的最大诀窍在于“摄耳谛听”四字。“摄耳谛听”到底妙在何处,以下周寿考居士的文章很好的揭示了其中的奥妙。若能熟读此文,一定会从中获得很大启发,令自己念佛信心得到大的提升。同时,本文也对揭开上文“诚谦”网友的那个疑问有相当帮助,令我们真正明白摄耳谛听的念佛方法,就是观音势至两圆通,从而把握住“一门深入”这个要诀。

  当然,部分居士看到此文可能会感到涉及过多教理、名相,会觉得比较难于理解。不过,这完全没有关系。看过此文后的读者,只要能够明白、深信 “以深信愿心、执持一句阿弥陀佛万德圣号,就有往生的绝对保证,就是成佛的圆满正因”这个道理,也就非常有意义了。

  《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灵利,故以耳根听闻音声,入流亡所,步步深入,圆照闻性,以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而获证圆通。文殊菩萨称赞观世音菩萨这个法门最为优胜,并且总结为四句话“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我们现在念佛讲究用耳朵听,耳听很重要,不听外面一切声音,只听念佛声,不论是自己念的、别人念的、念佛机念的都可以听,念佛声当然是属于所闻的声尘,也同样可以通过耳根返闻,返闻我们能闻的自性。这样可以按照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修证的次第圆照三昧,成就菩提。关于耳根圆通修证的具体过程,最后达到解六结越三空,都在《楞严经》里以及各家注解里,说得很详细,这里就不转录了。

  现在我们所要说的是念佛声不同于世间的音声,用耳根听念佛声还有更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修持奥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圆满果觉福德智慧庄严所成,广大无边,量同法界,十方虚空悉皆包容。一句佛名是果佛全体,以名该德、罄无不尽,洪名即是实相,实相不离洪名,名实不二,真实圆融。念佛名号,即是念佛果觉,佛之果觉如澄清百千大海,我等众生如何能入呢?唯耳根闻性易闻易入。现在修行念佛的人很多,但大多有口无心,偏执于口念名号,停留在事相上,不能摄耳谛听以深入弥陀实相果海。唯依耳根听念佛声、专心听念,最易深入如来实相果海。因耳根谛听,既体现自己能闻的自性,同时又有弥陀果觉实相六字洪名历于耳根,最易体验弥陀果觉与自己闻性原是一体,圆融契合于耳根。所谓弥陀即自性,自性即弥陀,一句佛号,闻在自性,即是《楞严经》中说的“初于闻中”。一心专念专听,听来听去,使心识闻性回归于弥陀果海中,不再向外纷驰,只是心光内凝,在弥陀果觉海中涵养,摄持销融。若能入于自己闻性之流,即是入于弥陀果觉法性之流,工夫久了,自然达到《楞严经》中说的“入流亡所”。

  学佛之人经常讲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但自性在何处?清净圆融,周遍法界,最难体会,唯借耳根最易觉察体会。从耳根听念佛声,返闻闻自性,原来自性就在这里,心佛交融于耳根,耳根成一大道场,从此进修,步步深入,最易成就。持久不断的耳听念佛,反闻自性,销融自性于弥陀果觉海中,真实体会到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我等是未成之佛,佛在果位,我等尚在因地,但觉性无二,阿弥陀佛和我们众生的心是同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楞严经》讲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皆真如实相,皆是法身,也即是自性。现在所听所念的这句佛号,就是我自性,无量光寿是我本觉,也是我始觉,因业重迷惑不觉。现在发心听念佛,即是始觉合本觉,直趋阿弥陀佛果觉海,借果彻因,即因显果,返妄归真,归于净土。

  耳听念佛声,不闻世间一切声音,故无声尘之动相;佛声常在,故亦无声尘之静相。佛之名号是真心实相,实相非相,故听念佛声则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耳听念佛声时,返闻自性流注于阿弥陀佛的音声果海中,就像全身心置于佛的音声大海中,包涵消融,渐觉音中有光,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薰照我全身。《楞严经》所说的:“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佛的光明原是与佛的音声相通,耳听念佛,置全身心于佛的音声大海中,即能见佛的光明薰照全身,使我们业障烦恼渐渐消融。消融之极,化为—片光明,无能闻,无所闻,能所二忘,达到《楞严经》中说的“闻所闻尽”。既感佛光明,就能起智慧觉照,我们本自无量光中来,还归于无量光中去。本性光明原来与佛光明同体,只因一念不觉,无始无明障疑了本性光明,不得现前。今从耳根听念佛,返闻闻自性,最易恢复本性光明,消除妄想执着,最易契入如来三昧实相果海,安住于清净纯一境界,借果彻因,得佛气分,极乐净土自能现前,这就是常说的“水清月现”之理,亦即《楞严经》所谓“明极即如来”。《楞严经》说:“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具足福慧信愿,从耳根闻性入手薰修,定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净土。一得往生,即永不退转,直到成佛,故耳根圆通应用于念佛,实为横超三界,出生死轮回,究竟圆成佛果的殊胜法门。

  (本文原标题为《耳根圆通念佛》,摘自《宁波佛教》2000第2期)

  

  第四节 往生的例证:心坚志固,决定往生

  

  

  《蜀中净土》编者按

  《圆通章》曰:“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

  《蜀中净土》文选第二期已登载了17则现代往生纪实,以下再节选三则现代往生事例,以为“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这一佛菩萨誓愿真实无虚的铁证。

  

  念佛切实 自做阎君

   ——品性上人往生记实

  福建福鼎县太姥山平兴寺品性上人,是我三十多年来所熟悉的一位老前辈。俗名郑亚珍,福鼎前岐公社人。一九二九年,廿四岁,投福鼎凤山瑞云寺,礼见山和尚为剃度师,法号福清。一九三二年,廿七岁,受具足戒於普陀山普济寺。同年,朝礼五台碧山寺,担任行堂、寮火等。解放后,一九五零年,师四十五岁,返福鼎太姥山白云寺,礼步德老和尚为次师,取名品兴。此后,历居鳌峰昭明寺、枯岭栖林寺等处。所到之处,不辞劳苦,起早摸黑,为常住操劳。一九六四年,师五十九岁,到平兴寺担任生产骨干,开荒种茶,任劳任怨,爱寺如家,怨亲平等,广大寺众公评师为勤苦修持好模范。

  师一生崇仰净土法门,遵循印光老法师教导,专心念佛,求生净土,不做当家,不做经忏,不广收徒众,行住坐卧,念佛不断。一九八三年农历七月初一起,身觉不适。初十向全寺告假,说今晨五时,阿弥陀佛亲来开示:五日后(即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会)上午八时,当生极乐。当时把终身积蓄余资及衣物交托当家世行师,与寺内僧众结缘。并命人致电家乡前岐公社其弟亚宝,说我於七月二十五日八时告别生西。邮局接电笑着说:“这人自做阎君,未必可信。”到十四日下午,要清水一沐浴更衣后,端坐念佛,静待时至。十五日上午准时安祥而逝。确实做到了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真是不可思议。该寺择定七月廿三日火化,僧众都见火花如莲,绕道而上。茶毗后,於骨灰中捡得坚固子多粒,晶莹夺目,骨灰遵嘱散於大海中与水族结缘。以上事实,我们全寺及四众善信,都亲眼目睹,深受教育。谨作此往生记实,望读者发起真信、切愿,精进念佛,求生极乐,了生死大事,得究竟解脱。

  (本文由释世行记述 朱善铄整理,原载《佛教文化》2005.3合订本)

  

  

  专精念佛 得生净土

  ——性寂法师往生记实

  灵岩山性寂法师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解放前同住苏州报国寺时,常蒙教益。师毕生崇仰印光大师,其修持用功悉遵印公教导,专一念佛,求生净土。一生不做执事,行、住、坐、卧念佛不绝。时至功圆,毕竟得遂往生之志。师俗名关玉璋,辽宁人,毕业於东北大学外语系,任教半年。九一八事变南来,拜见印光大师,蒙开示,即发心出家,时年二十六岁。其衣单皆由印公成就之。常住灵岩山,一心念佛,精勤无间。

  师于病终前,将生平积馀安排三百元助印《净土十要》,馀款供众结缘。并预写遗书四封,嘱於身后寄发亲友。书中有云:“境界现前,我要去了。”今年(1983年)农历十月初八起,师畏寒卧床,连睡四日,体力渐弱。饮食减少。於第五日,大泻一次,腹内排泻清净。我往访时,问要否请众助念,或用念佛录音磁带。答:“不需,我自有把握”。自是闭门不接访问,一心念佛。於第七日,即十月十四日上午十一点另八分吉祥而卧,身无疾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预知时至,安祥西逝。享年七十七岁,僧腊五十一年。往生后,均按《灵岩饬终》规定办理。由常住委派八名师僧,日夜轮班助念。於次日下午四时入龛时,面目如生,四肢柔软。火化后,灵骨入塔时於骨灰中捡出大小不同之各色坚固子、舍利花、琉璃珠等数十颗,有大如花生米者。师友捡骨者均有所获,我亦捡得一粒如花生,小者数粒,并捡得如黄豆大琉璃珠二粒。瞻仰者莫不称叹!

  综观师的一生,以曾受高等教育的人,一闻法音,即便脱俗,且甘愿一生默默无闻,绝不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也不攀缘世俗,求知于人。五十余年,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离身心,试问非有大宿根、大定慧者能如此乎?其临终前遗书中称:“境界现前,我要去了。”并坚定自言:“不需助念,自有把握。”是何等功德成就!按净土一宗,善导大师明专、杂二修,印光大师赞念佛专修。性寂法师,可谓是持名专修,决定往生的楷模了!故我乐为记实如此。

  (本文原载《佛教文化》2005.3合订本)

  

  

  心坚志固 定蒙接引

  ——王根元居士往生记实

  王根元居士,郑县云龙镇后陈村人,年七十一,天性淳厚,笃信佛教,皈依三宝三十余年,专持弥陀圣号,志愿往生,自定日课,无论闲忙,从不间断。她不大识字,不会念经,只是老实念佛。对各大小寺院之修复,都热心护法,不辞劳苦。也从不论人短长,唯常劝邻居亲友念佛,在她影响下,丈夫与儿子都皈依三宝。93年,她患了肺、心脏疾病,于是放下万缘,一心念佛,等待往生。96年秋以后,病情渐重,要求来广度寺住,农历丙子十月廿七日(公历96年12月7日)来广化寺,病情转深,遂至卧床不起,尽管病魔折磨厉害,念佛信心弥坚,四十多天中,晕厥过多次,每次苏醒就念佛号,没叫一声苦,也不谈家常杂事。病中,她曾多次梦见佛菩萨及西方胜景。我们也经常听见她在梦中念佛,好几次在梦中高声说话:“我要到极乐世界去,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在临终前十余天,就预知时至,农历丙子腊月初三日(公历97年1月11日)她对大家说,过几天我就要走了。这几天,她念佛声更响亮,精神更好,只是饭食减到每天一汤匙。

  十二月初六日(公历97年1月14日)我要往无锡参加灵山大佛的面首浇铸洒净仪式,启程时,向她面辞,对王居士说:“您等我回来再走好吗?”她回答说;“阿弥陀佛,您放心去吧!大佛事情重要,我一定等您。”十二月初九日(97年1月17日)上午,她对在旁照顾的几个居士说:“师父过三天回来,师父回来,我就要走。” 十二日上午九时,我回到广度寺,王居士听到我声音,对大家说,“师父回来了,我要去了。”当晚她通宵念佛,声音比平时要高出几倍,十三日仍继续念佛,上午九时三十分,我给她照个相,我说:“您到极乐世界去,上品上生。”王居士答说“好好,阿弥陀佛。” 我到大殿去给她诵《地藏经》,当诵完卷上,再去看她,走近房门,听见助念的声音很急,跨进房门,见她双手合掌,口中微微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佛,佛……。”面上露出笑容,此时已是十点十分,一小时后,王居士合掌的手,才慢慢地放下,当时,我和在场助念的九个居士都看得很清楚,她的三个儿子及姑娘,见母亲合掌念佛往生,却很惊异高兴,都发愿要象母亲一样,念佛求生西方。王居士真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

  (宁波下水广度寺释智宗谨记,原载于《宁波佛教》98.2)

  

  

《《蜀中净土》文选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