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0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就的?我帮他成就的。所以一定也得到十方诸佛的保佑,我们常讲得到佛的加持,肯定的,认真跟大家宣扬。

  现在这个社会,问题真的是严重,大家对宗教误解太深了,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年轻,不相信宗教,认为宗教是迷信。我要是不遇到方东美先生,一生跟宗教没有缘,是听他的课程,这个课程里头最后的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跟他学哲学。在这个课程里面,他为我做详细介绍,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才把我以前那个错误观念改正过来,重新去认识宗教,尤其是认识佛教。没有这个机缘,一生我们不晓得走到哪一条路上去了。这个课程对我就非常重要,改变了我的人生价值观,改变了我一生行持的方向。

  在同一年我认识章嘉大师,比较晚一点,我认识章嘉大师好像是七、八月,认识方老师是年初,我跟方老师大概是半年。这才搞清楚、搞明白,社会有这么严重的误会。这个误会对年轻人影响太大了,所以要多介绍,要多做说明,要认识宗教;你不认识它,说它是迷信,不是它迷信,是你本人迷信。为什么是迷信?没搞清楚,你相信它是迷信,不相信它也是迷信,没搞清楚,没搞清楚就是迷。所以我说,你说它是迷信,我说你是迷迷信,你那个迷还得加个字。真正搞清楚了,你信它可以,不是迷信,你不信它也不是迷信,搞清楚了。没搞清楚,胡说八道,所以信是迷信,不信还是迷信。这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

  这个经,十方诸佛如来护念称赞,把这部经、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我们相信也得十方诸佛称赞护念。所以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本会当机,付嘱这些菩萨作大守护。「大者指超越群伦,以此法门第一希有,可名为大」。这个话是真的,这个话也是非常难以让人相信的,是不是修净土宗的自己夸张自己?他要不了解的话,人家都会这么怀疑,而且这样批评你。所以这个经,如果不是很熟,有相当深度的了解,别人批评,你怎么办?批评的人多!这些批评的人都是迷信,经典什么意思没搞清楚,他就有这个胆子,这么大胆敢批评,不怕因果。

  早年我在台中求学,住在慈光图书馆,图书馆是老师办的。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还没出家,出家之前的事情,我在图书馆做管理员,也是义工。有一天我们斜对面,但是隔一条河,那个河是柳川,河对面是个市场,市场隔没有多远一个教堂,基督教教堂。但是从教堂走到我们这个地方大概五分钟,走路五分钟就走到了,很近。这教堂里一个信教的基督教徒,到我们图书馆来,阅览室,我在阅览室,一聊起来同乡,也是安徽人。虔诚基督徒,把佛教批评得一文不值。我接待他,他讲得很起劲,泡一杯茶给他,讲了两个小时。我问他:累了吧?喝杯茶。然后我就问他,我说我们如果要批评一篇文章,要不要把文章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是,那当然的。我说你批评佛教,这佛教经典有没看过?他说没看过。我说我们老师每个星期三在这讲经,你有没有来听过?没有来听过。我说你胆子不小,完全不知道,你敢批评,你不怕人家笑话吗?阅览室还有很多人,都在听他说,我说你看这些人,这些人都笑话你,说得他满脸通红离开了。

  第二天带了个牧师来,很客气,我就告诉他,我说我们真的希望你能够批判佛教,把它消除在这个世界上,你的功德多大,救了多少这些佛教徒。可是你怎么干?研究佛经。知己知彼,你才能说话;你没有把它搞通,你在这里说,大笑话,让人家笑你。还算不错,以后就很客气了,我说欢迎来听经,欢迎来看经,佛教图书馆欢迎你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连自己也没搞清楚,佛教也没搞清楚,胆子真不小,我很佩服你,我不敢你敢。

  佛付嘱弥勒菩萨这些人作守护,这个大,加一个大守护,大字指超越群伦,伦是同类,同类就是佛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这部经超越,这是第一经,这才叫大。以此法门第一希有,则能称大。「於此守护,可名为大」,你能守护这个经典,这叫大守护。「胜於护持头目,超越常情,乃名为大」。我们遇到危难的时候,危险的时候,首先抱住头,其他地方受伤没关系,头目,这是你一定先护持的。护持这个等於护持头目一样,大是这个意思。

  「又《唐译》云」,这个本子是五种原译本,唐译的《无量寿经》里头说,「汝阿逸多」,阿逸多就是弥勒菩萨的名字,弥勒是他的姓,阿逸多是他的名字,「我以此法门及诸佛法」,这比这个经里面讲的范围大一点,此法门就是《无量寿经》,诸佛法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嘱累於汝」。「嘱累」,《佛学大辞典》有一个解释,「嘱托以事而累彼也」。《法华文句》里头,「嘱是佛所付嘱」,嘱咐你的,「累是烦尔宣传」。「天台」,天台是智者大师,《维摩经疏》是注解,这天台大师说的,「嘱是付嘱为义,累是烦劳荷负之义」。这个东西付托给你,麻烦你好好宣传,劳累你了,有这个意思。这是付嘱给谁?付嘱给出家、在家这些大德,要担任讲经教学宣传的任务,把这个任务付托给大家,所以说「嘱累於汝,汝当修行」。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而且是后补佛,这句话重了,汝当修行,你要依照这部经修行,那何况其余的?等觉后补佛还要依照这部经典修行,其他就不必说了。「我今为大嘱累」,嘱是付托,累就是麻烦你,「当令是法,久住不灭」。这个任务很重!一切法都灭尽了,这部经还要留住一百年;一百年之后,这个经灭了,这一句佛号还在世间传一百年,那个时候听到这句佛号,愿意往生,统统都能得生。

  「世尊作大嘱累,是故弥勒大士等,应作大守护也」。弥勒菩萨难道他会不听吗?当然守护这部经。「慈氏大士於无量寿会上,受佛咐嘱,故知大士当来下生,必宏本经」。因为佛对他,一个是叫他要修行,一个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於是我们就明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这部经是必讲的,一切众生必修的课程。其他的经论讲不讲没有关系,讲多讲少都没有关系,这部经一定要讲,这部经一定要学,要让这些大菩萨带头学习,取信於大众。你讲,不照这个学,人家不相信;学这个法门还学其他的法门,让人家起怀疑心,这都不如法,一定要依教修行。

  下面一段,「顺教护法久住」,这里头有三小段,第一段「示出苦益」,为我们显示,离苦得乐全靠这个方法。

  【为诸有情长夜利益。】

  『长夜』是迷惑,比喻迷惑颠倒,愚痴,没有智慧。

  【莫令众生沦堕五趣。备受危苦。】

  你看佛这个心愿慈悲到极处!为大家介绍这个法门什么意思?是看到众生在六道轮回受苦。『利益』,是怎么样能超越六道,能离开六道。所以说『莫令众生沦堕』,沦陷、堕落在『五趣』,就是六道,阿修罗不算。天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这叫五趣。阿修罗为什么不算?除了地狱之外,其他四道都有阿修罗,天上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畜生有阿修罗,饿鬼也有阿修罗,在四道各随其类。这是五趣。如果讲六趣,单单讲天阿修罗,为他列一道,其他的阿修罗各随其类。

  念老这里有注解,「世尊如此殷重」,殷勤、郑重咐嘱,「盖末法中唯此能惠众生以真实之利也」。这是真话,只有这个法门对众生是真实利益,其他的可以说间接的利益,不是直接的,是帮助一切众生种善根而已,这一生当中得不到利益。但是这部经,这一生当中得利益,帮助你往生作佛,只有这一门。在像法、正法时期,出离六道的方法还很多,有些人用得上,在末法没有这个根性了,烦恼、业障、习气太重,这是我们要觉悟的,要警觉到的。我们修学佛法学了一辈子,现在想想哪个经、哪个法门我有把握?除了念佛之外没有把握。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示现,这个老人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最后念佛往生。黄念祖老居士也是,密教的金刚上师,也是禅宗的一位大德,这个注解完成之后,他一天十四万声佛号,念了半年多走了。都给我们做最后的示现,告诉我们,除这个方法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能脱离轮回,能一生证得圆满,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这样郑重付嘱给弥勒菩萨,要他守护,这有道理的。

  「为一切有情众生,作生死海中之明灯」,六道就是生死轮回,把生死轮回比喻作大海,深广没有边际,所以说「长夜利益」。生死大海,只有这个法门,只有这部经典是真正的利益,能不讲吗?能不细讲吗?今天的人不细讲,他听不懂,他的疑惑断不了,一定要细讲,还要做榜样给他看。我们今天把一切经全放下了,专讲这部经,用意就在此地。讲了五十四年,最后只讲一部经,其他的不讲了。「赖此妙法,则可令各类众生速离生死,不堕五趣」。这个法门、这个经典普度一切众生,我们一定要相信,一定要肯定,不能再怀疑。人可以得度,天也要靠这个度,修罗、罗刹、饿鬼、畜生、地狱统统靠这部经,平等得度,「免受众苦」。轮回真苦!地狱之苦,地狱我们每个人都去过,只要是六道里头,六道都经过,无量劫来哪一道都去过,地狱苦,忘掉了。阿罗汉有宿命通,能知道过去五百世,五百世肯定堕过地狱,所以他能够记得,听到地狱的名号身上流血汗,心有余悸,还有这个现象发生,你就知道地狱怎么个苦法。免受众苦只有靠这部经。「故咐嘱弥勒」这些大菩萨,文殊、普贤,本经里头讲十六正士,全是等觉菩萨,他们要护持这部经,要讲这部经,要宣扬这部经。

  《无量寿经》有九种版本,这个本子是第一,最完善的一个版本。难为夏莲居老居士用了十年时间,会集三年完成,七年的修订,字字句句认真斟酌。每一个字都是五种原译本的经文,没有敢自己更动一个字,这是会集必须遵守的条件,他做到了。

  底下这一段,「勤顺师教」,老师是释迦牟尼佛。

  【应勤修行。随顺我教。】

  『我』是释迦牟尼佛。

  【当孝於佛。常念师恩。】

  这是一…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