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二集)  2012/10/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6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零八十六页,第五行最后一句看起:

  「行人果能真实发心,老实念佛,唯此一句,念念相继。则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临命终时,佛来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决定往生,迳登不退。圆生四土,究竟涅槃」。前面我们学习到此地。这段经文很重要,我们必须得多念几遍,把它记住,依教奉行。行人是修净土念佛的人。果能,这关键是个果字,果然能真正的发心,这就是三辈往生当中所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我们都是依照蕅益大师所说的,他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说得简单,让我们听到了没有丝毫疑惑。什么是菩提心?对净宗法门真正相信,没有怀疑,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第二个,真正发愿求生净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心,人人能发,而且是人人自己的本心,只是现在迷了,不知道自己有个真心。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见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一生必定成佛,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极乐世界也是教学为先。

  老实念佛,老实,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唯此一句,就这一句佛号,这是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的。把心里头的妄想清除掉,把心里面的杂念放下,这颗真心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只有一句弥陀名号,你就一直念下去。念念相继,一句接著一句,不要间断。将妄念、杂念清除,就是都摄六根,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则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两句话是佛在经里面说的比喻。我们身穿的衣服、身体染上香,走在外面,一定有香气。这个比喻很好懂,因为古印度的人,富贵人家,衣服都是薰香,在中国古时候也有。这就是染到阿弥陀佛的德香。

  临命终时,佛来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往生的时候,必须要心不乱。如果临命终时心乱了,有杂念、有妄想,就决定不能往生,又落到六道去了,去轮回去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绝大多数,几乎没有例外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你一生当中的爱好,那个习气,你这一生当中喜欢什么,到临命终时决定现行,习气现行,随著习气走了,习气在引导你。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把一切好的习气、不好的习气统统放下,只去培养一个念佛的习气。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养这个习气。忆佛是想佛,不要想别的,想人、想事、想物都是轮回业,专想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这就对了。临命终时,还是想阿弥陀佛,还是念阿弥陀佛,就决定往生。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迳登不退。迳是快速,一到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不退转。圆生四土,圆是圆满,四土,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常寂光土。一切诸佛如来都有四土,但是四土不在一起。现在科学家所说的话,它有不同空间维次,不是同一个空间维次,见不到。可是西方极乐世界例外,它四土是同一个空间维次。所以生到同居土,也能见到阿罗汉,也能见到菩萨,也能见到佛,十方诸佛都能见到,没有障碍。不但极乐世界的诸佛如来,你没有障碍,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你也没有障碍,你知道,你见到,你有能力分身到诸佛面前去供养,供养佛是修福报,听佛讲经说法是开智慧。那到十方佛去拜佛是什么意思?是福慧双修,求福求慧要拜佛闻法,是这个意思。学佛一定要明理,这就不是迷信,迷信得不到真正的利益,为什么?它跟因果不相应。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个道理不深,一般人都能明白。

  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等於生到四土。四土不可思议,寂光土是佛居住的地方,佛境界,菩萨见不到;实报土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没有见性的人见不到。你看在极乐世界,同居土往生的人没见性,他统统能见到,能知能见,能去亲近这些佛菩萨,这种殊胜的利益就不可思议!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十方诸佛世界也没有。究竟涅槃,这是说你到极乐世界的成就,最后你一定证得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就是回归自性,回归常寂光。

  「故佛慈示,常念不绝,则得道捷」。释迦牟尼佛无尽的慈悲,教导我们要常念不绝,这句佛号重要!前面我们学过,念这句佛号的时候,我们的智慧福德就跟佛相同。跟哪一尊佛?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能跟他相同,不容易。念一声,这一声相同,念十声,十声相同,一直念下去,念念相同,真的相同了。我们曾经看到、听到这样的念佛人,时间并不长,念了三年,预知时至,没有病痛,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那么样的潇洒自在,真走了,能不相信吗?想想他生前,很平常的一个人,很普通的一个人,没有什么特殊,也不见得有高智慧,也没有什么大福报。他这一示现往生,这个瑞相有大智慧的人、有大功德的人、有大福报的人都比不上。临终还有病苦,死了不知道到哪里去,这就不能跟念佛人比。所以常念不绝这四个字是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真干。则得道捷,得道就是前面说的究竟涅槃,你很快就得到了。

  「捷者迅速捷疾。又如捷径,指径路也」。凡夫成佛最近的一条道路、最快速的一条道路,这叫径路。「是谓持名一法,乃修行之径路,老实持名则得道迅速也」,上智下愚不移,个个能成就。特别是下愚的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财富,甚至於没有能力,没有人瞧得起他。他只落得一天到晚躲在一个小地方念佛,这一句佛号不间断,二年、三年他成功了,自在往生了。这个时候人家才想到比不上他,这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愚不可及」。你看这个人下愚,就会念一句佛号,除这个之外什么也不懂,最后他示现的瑞相,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把他接走了,比不上他。

  最明显的例子,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的徒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谛老去给他办后事,对他的赞叹,让我们感到惊讶。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什么都不会,这笨。老和尚没有法子,帮他找一个破庙,没人住的,让他一个人去住。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一直念下去,一句接一句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不分昼夜。他的长处,他听话,他真干,三年真成功了。往生的前一天,到城里去看看朋友,那是去辞行,见最后一面。他也不说,就是看看老朋友,第二天就走了。老和尚对他的赞叹,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不如你,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也不如你。你看这样的赞叹,这真的不是假的。谛闲法师在近代是台宗的大德,从他口里头这样的赞叹,太难得了。

  「盖以信愿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觉因心,故得道捷」。他为什么这么快,什么理由?这里给我们说出来了,真信,真愿往生,能执持名号。这个法门原理是心作心是,这四个字,净土宗的原理。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头说的,「是心是佛」。换句话说,你本来是佛,现在你又信愿念佛,那你是是心作佛。你现在真的发心作佛了,你本来是佛,现在发心作佛,你当然成佛,天经地义,没话说的。这一句话我们明白、懂得了,那我们就应当晓得,我们心除了有佛之外,还有拉杂东西,十法界的业因种子习气一样都不缺。经上讲的是心是佛,从这一句延伸出来的,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是心是声闻,是心作声闻;是心是天,是心作天;是心是人,是心作人;是心是畜生,是心作畜生;是心是鬼,是心作鬼;是心是地狱,是心作地狱,没有一样不是心现识变的。

  由此可知,十法界是因是果全是自造,中国古德常说的自作自受,不是从外头来的,没有人干涉你。谁在支配?迷悟在支配。迷悟是自己,不是别人,你觉悟了,你向上走;你迷惑了,你往下走。在中国古时候社会,上流的是读书,学圣学贤,下流的是吃喝玩乐,他对於圣人的学术,他完全不知道。那这些事跟理我们都应该要知道,你的心就定下来,不会怨天尤人,知道什么?生生世世,无不是自作自受。那现在我们把其他的造作、种子习气统统放下,只拈出这个阿弥陀佛,心是阿弥陀佛,口是阿弥陀佛,行是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不离弥陀,我们就是走成佛之道。是心是佛,就是这么走法的。我们连菩萨道都不走,唯一佛道。

  「因唯此持名念佛之法,是弥陀大愿之本」。阿弥陀佛的大愿是度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究竟成佛。弥陀弘愿,他不但有愿,他有行,所以他能保证你成就,你到极乐世界,他教你。到极乐世界,烦恼业障习气自然就消除掉了,我们自己并不知道,不知不觉的消掉。那什么原因?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念这句佛号断烦恼消业障。所以法身菩萨也念佛,他业障没有了,烦恼没有了,他有无始无明习气。如果忆佛念佛,这个无始无明习气就消得快。一般通常说的,这个习气断掉要三个阿僧只劫,在极乐世界,我相信不必要这么长的时间,一个阿僧只劫不到,他的习气就断掉了。要不然,为什么十方世界法身菩萨要求生净土?如果都是三大阿僧只劫,没有必要到极乐世界去。肯定是念这句佛号的功德,能帮助他快速把无始无明习气消掉,不是这个原因,我们想不出第二个原因,这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我们从断烦恼、断习气一路看上来,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见思习气没断,他证阿罗汉果。证到阿罗汉果之后,他就要开始把习气断掉,习气断干净,他升级了,叫辟支佛,断见思习气。在六道里头断烦恼,在声闻界里头断见思习气,缘觉,阿罗汉变成缘觉,开始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断尽了,他成菩萨,升等了,他是菩萨,他不是缘觉。但是他带著有尘沙的习气,尘沙烦恼断了,习气没断,所以菩萨要断尘沙习气。尘沙习气断掉了,菩萨就成佛。佛,在佛的果位上破无明,就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断尽了,他就升级了。这一升级超越十法界,升到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就是一真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