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土也没遗漏,做出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就是四十八愿。依照四十八愿,建立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这么来的。
所以发菩提心重要。《起信论》里头告诉我们,真正菩提心发出来了,这个人就超越三界六道。《华严经》上,他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他就是初地菩萨,一发心就是的。这个心发了之后不会退转,很难!我们现在连自己跟自己都不保险,自己说的话到时候不算数。虽然自己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存心欺骗别人,到时候自己不能兑现,做不到,烦恼、习气障碍重重。换句话说,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这是真的,对佛菩萨怎么可能生起信心?现在人活在世间可怜,可怜的根源在哪里?信心丧失掉了。认真自己回顾一下,细心思惟,这个世间哪个人靠得住?哪个人真能相信我?我又真正能相信哪个人?没有一个。在古时候,真正相信的人至少有两个,父母、师长,一生不会变的,现在这个没有了。从前真的师徒如父子,老师一生惦念著学生,学生一生不忘记老师,现在没有了。中国从自古以来它有这个教育,从小教你的,根深蒂固。现在教育没有了,现在教育教你怀疑,从小就教怀疑。怀疑很可怜,一生孤苦伶仃,跟你在一起的什么朋友?都是利害,有利是朋友,没有利的是敌人。所以一生活在什么?斗争、恐怖、忧患之中,人多苦。
学佛的人很幸运,真正找到一个知心人,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诸大菩萨。可是问题在哪里?我们对他还怀疑,他真有吗?必须深入经藏,要晓得外面境界完全是自心变现出来的,你就不怀疑了。阿弥陀佛真有?真有。为什么?自性弥陀。极乐世界真有,唯心净土。一切法从心想生,弥陀、极乐世界都是我心想生,不是从外来的。这么说起来,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要相信,自信才能信人,没有自信,对外面全是怀疑,自己变成孤立了。有坚定的自信,我关心别人,别人关心我,我念念念他,他也念念念我。特别有效的,阿弥陀佛,你念他,他真的念你,你要求他现身,他真现身给你看,到时候他真带你走,决定不欺骗你。如果我们把心量扩大,我爱一切人,一切人爱我,真的,一点都不假。至少我居住的地方,我的这些邻舍,我真爱他、真关怀他,他们真爱我,他们真照顾我。首先要布施,都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看到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众生看到你也生欢喜心,这不都是自己造成的吗?怨天尤人那是大错特错。菩提心是深心,是广大心。
「深信因果」,对因果不但信,深深的相信,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人跟人的缘分统统有因果,这因果会变的。中国古人有句话说,「花无百日香,人无千日好」,金玉良言,真的。人与人在一起相聚一千天,就是三年。为什么?平常他很尊敬你、很爱你,跟你住了三年,你什么毛病他都看到,原来对你那个爱变成瞋恚、瞋恨,看到什么都不舒服了。什么原因?就是这么个道理。太近了,什么顾忌没有,好不好全露出来。原先偶然见个面,露出来是好的那一面,不好的那面藏起来,你全是看到好的,没有看到不好的。天天在一起,全都看到,这个事情也麻烦了。这桩事情,到极乐世界就解决了,为什么?你跟阿弥陀佛住无量劫,你都喜欢他。为什么?他没有缺点,你仔细去找,找不到。他每天在那里表演,每天讲经教学,从没有间断。所以为什么极乐世界人那么欢喜?极乐世界,欢喜的世界,那个地方是圆满的师道、圆满的孝道。
释迦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就好比父母把我们送去上学,那是个好老师。这个好老师很认真,天天给我们表演。为什么会天天表演?因为每天都有新来的同学,新来的同学不知道多少,从十方世界去往生的。老同学都学得很像样子了,像佛差不多了,新来的要教,所以他的教学表演没有中断。新生天天进来,人数无量无边,好在大家是法性身,住的是法性土,永恒不变,不衰不变。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精神永远是那么好,是那么样的高潮。所以到极乐世界成就特别快速,这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十方世界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我们感激释迦牟尼佛,他为我们介绍,讲这个经就是介绍,把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把阿弥陀佛介绍给我们。我们接受了,真信、真愿,老实念佛,决定得生。
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们是通过极乐世界去作佛。不通过极乐世界,靠自己,难!那要断烦恼、要消业障。通过阿弥陀佛,我们不需要消业障,不需要断烦恼。其实,不断烦恼怎么成就?我们这个消业障、断烦恼,我们自己不知道。怎么断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断了。因为你念佛时,同佛善根,同佛福德,同佛的善根,业障消了,同佛的福德,烦恼断了。只念这句阿弥陀佛,什么业障、习气、烦恼统不要去管它,自然没有了。妙就妙在此地,一切法门不能跟它相比。诸佛如来称赞弥陀「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不是白白称赞,他真有智慧功德,不是随便说的。我们要相信,不能怀疑,一怀疑,这种无量无边的利益,我们当面错过,就失掉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读诵大乘」。大乘经论多,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佛住世的时间太短。十方如来所说的,那就不可计数了,太多太多了。我们怎么读法?我们只读一部大乘经,就这一部,学就学这一部,其他的统统放下。广学多闻,到极乐世界再干,现在把全部精神、力量集中,我们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无量寿,有的是时间,慢慢再去学去,别著急。现在就要学,把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事情耽误掉了,那就错了!所以现在要把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念佛,这比什么都重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圆满得到了,无量无边法门全得到了,这是捷径,这是近路,这个一定要知道。这一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华严》、《法华》,古大德说的,也是导归极乐,《华严》、《法华》才得到圆满。如果不能导归极乐,《华严》不圆满,只接上上根人,上中下根都没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人人有分。华藏、密严、极乐是一不是二,一而三,三而一,所以你统统都得到了。
这十一句,前面的十句自利,末后一句利他,「劝进行者」。我们自己得殊胜的利益,一定要劝别人,不劝别人,不能报佛恩。不劝别人,我们自私自利,这个法门我找到了,可别让他知道,那就错了。劝别人学别的法门,《华严》好,《楞严》好,《法华》好,叫他去走冤枉路,我们自己走近路。我们自己得到的好处,一定跟别人分享。有一点智慧的人,他劝我们,我们一定去观察,看看他是不是真学?他要是真学,一定是好的;他不真学,他叫我学,这个不太可靠。看到他真学,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所以老师教我们,我们细细去观察,他是不是真干?他如果真干,我们就能肯定这个法门不是假的。再看老师真的往生了,往生走的瑞相我们看到了,这最后给我们做证明。
后面,这都是经上说的,「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修净土最高指导原则。「其第一福中,已兼十善」。这个第一福,我们把它落实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没做到,孝亲尊师都不踏实、都不圆满。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道教的《太上感应篇》,里面一共说了一百九十多桩事,都是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明清两代读书人,乃至於出家人,都用这个来做功过格,来检点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所以这两代出了不少人才,无论是在家出家,真的是圣贤君子,佛门的祖师大德。莲池大师就有功过格,他的功过格名字叫《自知录》,那就是他的功过格。真干,不是搞假的。
断恶修善真正能改造命运。袁了凡先生没有能够把世间法放下,还是求功名富贵。云谷禅师教他修功过格,就是《太上感应篇》,著重断恶修善,命运很快就改过来了,真正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功名得功名,这个功名像现在的学位,袁了凡命中的学位只有秀才,举人、进士都没有。命里没有,考,考不中。他求,用断恶修善这个功德来求功名,举人他考中了,进士也考中。命中没有儿子,他求儿子,真的被他求到了,生了一个好儿子。一个儿子,好像给他生了十个孙子,所以他家后代很繁荣。命里面官位只能做到一个四川很小县分里头一个县长,就是知县,这个也改掉了。他做到宝坻知县,宝坻是归皇上管的,就好像现在直辖市的市长,这个地位提升得很高了。一生当中真相信,对於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他一丝毫都不怀疑,全家人努力断恶修善,一生命运都改了。寿命,他五十三岁,没有求长寿,延寿二十一年,他七十四岁过世的,延寿二十一年。所以要劝进行者。劝,也恒顺众生。云谷禅师随顺他,没有劝他出家修行,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第一福兼十善,儒释道的三个根。
「《观经》指示,欲生彼国,当修三福」。《观无量寿佛经》世尊一再劝导,想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三条是根本,一定要修学。三条都能具足,真信、真愿、一心专念,没有一个不往生的。「由是可知,修善种福,於修净者,实不可忽」,不能够疏忽,净业三福是最主要的增上缘。
末后这一句,「求生净刹」,这句话「是为一大藏教之总归。华严圆摄诸教,而以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桩事情我们要特别留意,这是不可思议的示现。一切诸佛如来示现在十法界,讲经说法普度众生,目的何在?无非是帮助众生回归自性,圆成佛道,圆满成就。这是诸佛的本怀,是诸佛的本愿。这一句就是诸佛本愿,所以是为一大藏教的总归。千经万论,到最后教你求生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证得大圆满。
我们这一生讲了许许多多的经,修了不少的法门,到最后我们归到净土。说得不好听,是我们的业障很重,没有一上来就遇到这个法门。如果一上来就遇到这个法门,几十年的一门深入,决定得念佛三昧,说不定大彻大悟了,时间、精力没浪费。可惜的是事与愿违,我们没有那么好的修学环境。恒顺…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