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定的人往生。禅定没有断烦恼,但是能伏烦恼,虽有烦恼,烦恼不起作用。烦恼的因没断,烦恼的缘,这些人有本事把缘断掉,因没断。所以叫伏断,石头压草压住了,根没去,不压它它又长了。所以他定功一失掉,烦恼习气就起现行,他又得堕落。无色界天比色界天高,色界有四禅,有十八层天。再下去是欲界,欲界有六层天,我们常讲人天福报,多半是讲欲界天。欲界天的烦恼习气没伏住,情执很深,他们也修定,没修成功,叫未到定,是修定,没成。如果能修成初禅,他就到色界去了;修成二禅,他就到二禅天去了。没有修得成功,有禅定的功夫,没有达到那个标准,他还在欲界。欲界的第三层天夜摩天,第四层兜率天,弥勒菩萨住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四层都是定的功夫没成就,但是它也有浅深不同,分四个等级。
完全修福报往生的,就是下面的忉利天跟四王天,他们没有禅定功夫。他们修福,修的大福报,真的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两层天有报得的五通,除了漏尽通没有,其他的有,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跟神足,所以他也能够飞行变化。许许多多人仰慕这些天人,喜欢生天,看到很多宗教都把生天当作终极的目标,不知道天外还有天。到再高层上去的时候,那个天外有佛,那才真正是究竟。天,它的因是十善、四无量心,上品十善,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这生天道,大概上面四层天都是修这个因而成就的。地居天,就是四王天跟忉利天,他们是以上品十善、慈悲喜舍所成就的。
人道的业因,人道有两种业,一个是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投胎,是五戒、中品十善。佛弟子就是五戒,中国人所讲的五常。不是学佛的,能不能得人身?能,只要你修五常,五常就是五戒,内容完全相同,名称不一样。中国五常讲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仁是两个人,会意的字,你看到这个字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两个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是仁。我自己不愿意受的,我也不能加给别人,这是仁人。所以仁者不杀生,跟五戒两个对比,仁是不杀生,义是不偷盗,礼是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跟五戒相对。这是六道里头你得人身的因缘。
这当中还有个阿修罗,阿修罗算在天,他的福报很大,跟四王天、欲界天差不多,有那么大的福报。但是他没有天之德,天很善良,他有福报没有德,喜欢杀生,贪心重,容易生瞋恚。瞋恨心重,傲慢心重,带得有这些毛病,他有大福报,这一种我们不称他天,称他为阿修罗。实际上,阿修罗除了地狱,地狱没有阿修罗,其他的四道都有,天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畜生有阿修罗,鬼道里头有阿修罗。凡是阿修罗,都是福报大,瞋恨心重,喜欢杀生,喜欢战争,好胜心特别强。这是我们要认真修行,把自己傲慢、瞋恚一定要降温。阿修罗虽然在他那一道里头得势一时,都是带头的、领头的,可是死了以后全到地狱。为什么到地狱?杀业太重,没有一个不到地狱的,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三恶道最好是不要去,三恶道的罪业很容易造,去了之后,出来很难很难,太难了,进去很容易。鬼道,这恶道,鬼道是贪心。世间法我不贪了,贪佛法还是贪心,用贪心来学佛,依旧是饿鬼道。因为学佛有智慧、有福报,所以做鬼做福德鬼,小的,山神、土地:大的,城隍一类的,阎罗王,做这些去了,鬼道里头有地位的。畜生愚痴道,愚痴变畜生。瞋恚是地狱,傲慢、嫉妒、瞋恚必定伤人,果报在地狱。这是十法界因果之法,这佛经上说的诸法,略说。
「天台约之於三世间十界十如」,十界就是刚才讲的十法界,十如是十如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而谓为三千诸法」,十法界,每一法界十如是,就是一百法,再乘上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展开数字就多了。天台家讲三千诸法,大乘经常说八万四千烦恼。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
下面说,「实相者,言离本来虚妄之相」,无论讲多少法,体是自性,相是幻相,没有一个是真的,这叫实相。离本来虚妄之相,「而相相皆实」。为什么是相相皆实?相相不离自性,你从相上见性就是,就真实的。你不明了当相即道,你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性跟相是永远离不开的,如金作器,器器皆金,认识金叫见性,认识相,不见性。他只执著相,他不知道那个相就是金,这叫迷失了自性。自性在哪里?自性在相,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法华经》上所说的。「其诸法之实相」,是《法华经》的,「法华经方便品解之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法住法位怎么个讲法,下面有解释。「是法为三千之诸法,法位为三谛圆融之法位」。即空、即假、即中,任何一法都具足三谛,从性上讲空谛,从相上讲假谛,从作用上讲是中谛。空假中三谛同时存在,妙用无穷。知道这是事实真相,性空,相有,相有不是真有,是幻有,中假空三谛都不可得,所以三谛圆融,这是法位。
「抑世间之法,视为生灭无常者」。天台不主张,不主张生灭无常,他说它没有生灭,它也没有常、无常。这是见性的话。「为见空谛一边之小乘偏见」,小乘执著性空,执著相是假的。大乘没有这个执著,知道空假是一不是二,空是讲性,假是讲相,中是讲作用,三者都不可得。「其无常之处,具不变之性」,这从相上讲。相是无常,但是它性不变,有,性不变;无,性也不变。所以「是为假谛」。「譬如花之落,空谛。而具开於落处之性,是假谛」,根本就不是真的,「更案具开於落处之性者,并具落於开处之性。此二相即为不二,则是中谛」。这个花开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性,跟落下来那个地方,落下来的性,是一不是二,这二相不二,这是中谛。「此中谛谓之中道实相,此中道实相,一切诸法之相也」。这是你把这个东西看透了,你用这个方法看一切现象,你不会起心、不会动念、不会分别、不会执著,你就成佛了,你看这个宇宙一点都没看错。
宇宙,整个宇宙现相,它有没有体?当然有,没有体它怎么会现相?我们今天换个比喻,现在人没有不看电视的,我们用电视来做比喻。电视的屏幕是现相的本体,没有这个东西,相就现不出来。屏幕什么都没有,空的,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代表真空、性空,能现一切现象。频道一打开,现象就现前,这个现象是假相,不是真相,现在人知道,这个现象是电波波动所产生的现象。虽然是波动产生的现象,它在产生的这一刹那,那个一念,就是一动,那个性是不可得的;这个相灭掉的时候,在那个灭处的性也不可得。这叫中道。明白之后,这个相可以欣赏,不可以执著,不可以分别,不可以控制,不可以占有,为什么?它是虚幻的。我们能把整个世界当电视一样来看,就开悟了,你就明白了。
天台家讲,相有生灭之处,生灭是念念生灭。这个念念,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里头,我们电视还不到这个,没有这么多,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这个念头的生处,这个念头的灭处,这两种相不二。生处空的,灭处也是空的,这不二,不二叫中谛。中谛就是自性,空是自性,现相生处、灭处是自性。生灭速度太快,不可得,你掌握不到,那个有是幻有,不是真有。佛法的真妄,它的标准很简单,不生不灭叫做真,有生有灭皆是妄。我们念头有生有灭,叫妄念;把心放在一个地方,不动了,不起心不动念,这叫正念。这一念,一念的能量不可思议。所以,从电视上能看到天台家所说的空假中三谛,三谛圆融。
「故天台止观谓之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然则花虽落,而具此中道实相,柳虽枯,而亦有此中道之实相。实相为常住之异名」。什么东西常住?实相常住。实相是什么?实相不可得。「故为中道实相,散也枯也,皆常住也,是即诸法之实相。」聚散无常,这是凡夫见的;天台家的,这菩萨见的是聚散不二。然后发展什么?生死不二、真妄不二、是非不二、得失不二,一切法统统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讲到最后都回归自性。这天台家所说的。
下面这一段看,「然吾等牛羊之眼」,这凡夫眼,「迷执诸法为实我实法」。我们都以为诸法是真的,我也是真的,不知道所有现象即空即假即中,了不可得。真正明白了,用什么样的心面对这个境界?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佛心;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菩萨心;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声闻、缘觉的心;如果连执著都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都有,凡夫心,六道凡夫,六道凡夫决定不能免轮回。说这些东西干什么?没有别的,叫我们放下,叫我们知道在这个世间是假的。生死不二,叫真看穿了,真看明白了,生没有欢喜,死没有悲哀,它是一,它不是二。天台宗看花开花谢是一不是二,不起心、不动念,全看清楚了,全看明白了,体相用全都看到,看出来了。
说我们是牛羊之眼,就是凡夫之见,「不能见无常生灭之世相(是二乘之见)者」,见无常生灭的世间相,这是二乘。「如何能彻见中道实相之妙理」,这凡夫见不到。「非除无明,开佛慧,则不能也」。除无明,无明就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对这桩事情你就明白了。「故《法华经.方便品》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什么时候究竟诸法实相你见到了?成佛;你不成佛,不可能。菩萨对诸法实相,见到了,没有佛那么清楚。大乘经上常说,等觉菩萨跟佛差一个阶级,看诸法实相犹如隔罗望月,隔一层罗网。罗网是非常细的蚕丝织的网,几乎像是透明的,以前用绫罗做扇子,几乎是透明的。还隔著一个罗望月亮。
底下还有,《智度论》第五卷说,「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悉名为魔」。这承认什么?只有诸法实相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诸法实相内容很多,各宗说法不同。我们净土宗这里头也有说到,净土宗的诸法实相怎么解释?阿…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