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二集)  2012/10/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7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九六页,第三行看起。经文:

  【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

  我们学佛,学了几十年,对这两句话有很深刻的体会,确实是难,如果不难,这个人立刻就成佛了。在中国历史上演出不难的,只有唐朝惠能大师一个人,对他不难,因为他具足了信跟慧。虽然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他心清净;不但清净,而且心平等。我们在《坛经》里面细心去观察,能大师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确确实实是一味真诚,所以真诚心不是用来学佛的,他本来就真诚。真诚心就是佛,所以一接触、一听他就明了,其中三昧他就能得到;不是用真心,难了。

  因为诸佛、大菩萨在古时候讲经、说法、注疏,标准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如果没开悟,难免言辞、注疏里头有瑕疵。这些瑕疵,自己不知道,会耽误众生。古人把这个事情看得很严重,绝不敢轻易说法,不敢轻易下笔,这个道理我们了解,怕背因果。百丈禅师的故事,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不是五百年,是五百世,他投胎投到狐狸,畜生道,死了之后还是又投胎做狐狸,五百世。这是什么人?是一位法师,讲经教学的法师。有一个人向他请教,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说不落因果,这是错一个字,就受这么大的果报。这一桩事情引起后人很大的警觉,学佛,不但是学佛,做人都要学做老实人。老实人规规矩矩,不争名、不逐利、不求利养,平平安安过一生,这就是有大福报的人。大福报的人不想求人天福报,专想怎么样出离轮回。所以他的目标方向跟一般人不相同,我怎么能超越轮回,不再受轮回苦了。

  要超越轮回,最低限度是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就超越轮回,阿罗汉是个代表。不用佛法,能不能修行到阿罗汉?能,什么方法都能。只要把见思烦恼放下,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只要你放下《华严经》上讲的执著,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你就成阿罗汉,就超越三界六道,生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所以佛法不是专利的,这个一定要知道,佛法是给你讲道理的,学不学佛没关系,任何宗教只要不执著,就是阿罗汉;不分别,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佛,不一定是学佛才能成佛,不可以这个说法。不学佛也能成佛,六根在一切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他就是佛,他本来是佛。佛法是最公平、最平等的,没有丝毫执著,所以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只是现在迷了而已。他会不会觉悟?肯定会觉悟,只是早晚问题。所以佛待一切众生,自己谦卑,对他恭敬,这是什么原因?性德自然的流露。我们是不认识,误以为他是众生,不知道他本来面目,错认了他,这里面造成很多的误会。如果不觉悟,这个误会都有果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都是因,因一定感果,未来有果,一定感果。这个因果就是轮回的道理,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

  念老注解里头说,『人身难得』,《梵网经序》里面讲,「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个话不是吓唬人的,是真话。六道里面得人身的机会不多,我们自己如果冷静去反省就知道。得人身的条件,这引业,引导我们到人道来,在中国古代是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有没有做到?在佛门就是五戒。但是五戒,在净业三福,你看看它在哪里?它在第二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五戒都能做到就算是具足。所以在家居士受五戒,五戒可以受一条、受两条,这叫少分;受三条、受四条,叫多分;五条统统都受,叫具足。

  受五戒的基础,第一福要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具备这个条件,才能够入佛门,拜师,求授三皈五戒。三皈是佛门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三皈,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落实在哪里?落实在经律论三藏,用经律论三藏达到觉正净的目标。今天完全没有照这个程序去做,第一福没做到,就从第二开始,像盖房子一样,第一层没有,从第二层盖起,怎么能盖成功?所以今天佛教有名无实,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遇到好老师,真难得,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了,虽然不是完全清楚,比一般学佛的人清楚、明白多了。明白之后,真的,佛菩萨希望我们真正发菩提心,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这个事情不是凡人能做到的,凡人做不到,为什么?天下人都不干,我一个人干,这就不是凡人。发这个心不是为自己,为救度苦难众生,为拯救正法常住,这个愿不可思议,动机、行动、果报都不可思议,这是来救世的,不是一般人。

  又《涅槃经》上说,「人身难得,如优昙花」。佛经上说的优昙花,中国也有昙花,昙花一现。台湾有,我在台湾那么多年没见过。我住在新加坡的时候,居士林有好几盆昙花,半夜开花,李木源居士打电话给我,叫我赶快去看昙花,昙花开的时候,大概只有半个小时,就谢了。我们赶紧去看,拍了照,是非常好看,开了好几朵,盛开。我们看它慢慢叶子就卷了,往下就垂下来了,一个小时之后完全谢了。这是说难得,时间太短,不容易见到。十二点多钟,人都睡觉了,它开花,等你起来,花都谢掉。所以南洋人知道,都在那里等,等到半夜看昙花。比喻人身难得,很容易失掉,寿命很短。

  「盖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这是一个公案,也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只树给孤独园讲经教学,有一天,佛就在园子里面地上抓了一把土,把这把土撒到地上,手一放开,撒到地上,指甲上还留了一点,指甲上还有一点。陪同佛陀的这些弟子看到佛这个举动,就问释迦牟尼佛,您老人家这个,这什么意思?佛就告诉他,你看我抓这一把土,我手一放开,撒到地下,是地下的土多,还是指甲土多?指甲还留一点。那当然是落在地下的土多,指甲里头很少。佛就说,人,现在是人,就像我手这样抓的这个土,我一散开,人过世了,来生还能得人身,就我指甲上的土。不成比例!百分之一都不到。一百个人当中,过世,九十九个都到别道去了,只有一个来生还得人道。在佛那个时代可以这个说法,现在不行,现在一万人当中,不知道有没有一个能得人身的?

  能不能得人身,自己知道,具足五戒就能得人身,五戒欠缺就不能得人身。在中国古时候,五常,具足仁义礼智信这五德,决定得人身。这五个字失掉了,来生得不到人身。在这个世间,如果他能再加上上品十善,他就生天道,生欲界四王天、忉利天;再加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他就生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愈往上愈高。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如果修禅定,禅定修成功了,色界天、无色界天,愈往上面去福报愈大,这是人中的少数人。

  到现在世,最近这两百年,外国的科学传到中国来了,中国人好奇,所谓外国的月亮圆,一味去学外国人,造成一种风气,老祖宗的东西不要了,对老祖宗怀疑,老祖宗比不上外国人。对祖宗怀疑,对父母那个恭敬心就淡薄了。甚至於到现在,这两百年的末期,儿女杀父母的这个事情很多,在这个地球上到处都有。父母没有想到,生下你、抚养你,到最后是被你杀了。当然这里头不是没有原因,佛说得很好,儿女跟父母四种缘,前世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报恩的绝不会杀你,你对他再不好,他都会爱你、会尊重你,过去生中对他有恩;来报怨的就不然了,过去你杀他,他来是报仇的;有讨债的、还债的。

  我们想想我们一生处事待人接物,对人是恩德多,还是怨恨多?我们对人是给予多,给他多,还是问他要的多?要是布施恩德,你的孝子贤孙就很多;要是跟人结怨,那你的冤家债主就多了;如果你布施,给的多,别人还债的就多,多少人都拿钱来供养你;如果你欠别人的多,讨债的太多了。这是世间四种缘,没有这四种缘,不会成为一家人,也不会成为你的朋友、你的助手,不可能,全是四种缘。缘有浅深、有厚薄,相聚的时间短,缘浅;相聚的时间长,缘深,就这么个道理。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就要晓得,要把所有的缘变成法缘,过去的恩怨情仇统统化解掉,这一生一起来听经、学教、修行,往生净土,成为法眷属。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缘成熟了,到他方示现成佛,我们这一帮人去帮助他,做他的弟子,做菩萨弟子、做声闻弟子、做在家弟子,帮助他弘法、护法,这么来的。

  没有过去的因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果,世出世间一切法,任何一法都离不开因缘果报。天台大师说得清楚,讲十如是,我们一般只讲四个字,十如是里头四个,因、缘、果、报,他讲得详细。这是告诉我们,我们在这一生,这一生算你活一百岁,一百岁只有三万六千日,不多,三万六千块钱,你一天用一块,一百年就花光了,真的是很短。我们应该怎样打发这些日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生活,让这个三万六千日不要浪费,活得有价值,活得有意义,你就成功了。今天我们总算搞清楚、搞明白了,行大善、积大功大德无过於念阿弥陀佛,造什么样的善事,没有念佛的这个善大;做什么样大功德,没有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大。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对这一句话肯定、承认、不怀疑了。

  六十岁以后就是晚年了,不定什么时候要走了,中国称为花甲老人,这六十岁,一甲子了,叫花甲老人。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要积极准备来生的资粮。这一生已经过去了,算是结帐了、总结了,往后我到哪里去,这个关系可太大了!我们是非常非常幸运,遇到净宗,遇到《无量寿经》会集本,遇到黄念老的集注,把这个法门看清楚、看明白了,死心塌地,再没有第二个念头了。出世法的念头都没有了,何况世法!一切时一切处,自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劝一切众生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别无二念。这是说人身难得…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