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劝诱德文服毒,德文抗拒说:“佛之教,自杀者不复得人身。”于是就被用布团闷死。这是刘宋永初二年(421)的事。传说德文是“深信浮屠道”的佛教信徒。(2)、几乎就在同时,关于刘裕的第四子彭城王刘义康,也有这样的传说。义廉无视成为是刘宋王朝第三代的兄长文帝,向其夸耀权势,元嘉二十八年(451)正月,文帝的使者携药而来,赐死义康。但是,义康拒不饮药表示:“佛之教,自杀者无法二度转世为人,如何善后悉听尊便。”终于被用布团闷死。
案:(二)、后延伸阅读中介绍您看的《地狱变相图》VCD,是很精彩的,而佛经当中述及地狱之名称及受苦的相状,即如佛教徒耳熟能详的《地藏经》,又《正法念处经》中的《地狱品》、《饿鬼品》、《畜生品》等更详述其因果差别,欲详研者,可请来一阅即可知之。
又者,我们也常可于交通事故或社会新闻报导中,说某路段常发生车祸,或某地、潭常有人无故溺毙等(此等灵异事件,其实当警察、检查官乃至葬仪社的人,常常可碰到,不能说乌虚有。)其实即为所说“讨替”—替死鬼。
《自杀是灾难的开始》二七页中,将清朝纪晓岚先生《阅微草堂笔记》其中一段译为白话:有一个姓聂的人,到西山深处扫墓,将返家时,因是昼短夜长的寒天,很快就天黑了,他怕山中有老虎出没,就拼命地赶路。后来看到山腰有一座破庙,急忙地跑进庙里,这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于是就想在此暂住一宿。忽然听到墙角有人说:“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你得赶快离开。”聂某问他为何会待在此种暗处。对方回答:“我是个吊死鬼,在此等侯替身。”聂某听后毛骨悚然,非常害怕。后来就说:“与其冒险出去被老虎吃了,宁可被鬼害死,我就跟您共宿吧!”鬼说:“不走也行,但是阴阳不同道,你抵不住阴气的侵袭,我也会受不了阳气,都会不得安定;我们各占一个角落,不要互相接近就好了。”
后来聂某问鬼为什么要找替身。鬼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希望人们自杀。像忠臣殉国、烈女殉夫,虽然是横死,但与寿终正寝是一样的,不必要找替身。而那些受环境逼迫到穷途末路,已无求生之路者,上天也会念其情非得已,于是量其平生善恶,让他去投胎,也不用找替身。倘若还有一线主机,或因一点不平之事就忍受不了,或是想藉此抱累别人,就轻率地投缳自尽,违就是违背天地生辰万物之心,所以必定会惩罚他等候替身。这种囚禁幽暗之处的时间,往往到上百年或上千年。”
聂某间鬼:“不是有诱人当替身的事情吗?”鬼回答:“这种事情我是不忍心做的呀!凡是上吊的人,如果是为了保全节义而死的,灵魂就从头顶上升,死亡过程特别快。若是因忿怒嫉妒而死的,会从心脏以下出去,死亡过程会比较慢。在尚未断气那一刻,所有气脉倒流,肌肤像要裂开一般,痛得有如刀割,胸膈肠胃中像烈火烧烤,难以忍受。经过了十几刻钟,灵魂才脱离肉体。想到这种剧苦,当我看到有人要上吊时,便会立刻阻止,怎忍心诱人来当替身呢?”聂某就对他说:“您存有这种善念,一定会生天的。”鬼说:“这个我不敢妄想,惟愿一心念佛忏悔宿业罢了!”不久,天快亮了,再问已无回音,仔细一看,鬼已不见。后来聂其每次上坟祭拜时,也都会多带一份供品与纸钱祭拜他,同时会有旋风回绕左右。一年之后,旋风就消失了。心想,定是一念之善使他脱离鬼道了。
死者是受如此之苦,而死后会有什么后遗症呢?请续看下一科—
自杀后.留下的后遗症
此科据《完全不必自杀手册》中以记者身份,节录写实的自杀“后遗症”二则,最令人感到心酸:
(一)、……上午六时许,当年十岁的姊姊,带著年仅六岁的弟弟,起床后准备吃早餐上学时,发现餐桌上空无一物,妈妈并没有准备早餐,此时姊姊还嘀咕了一下,就开始在透天别墅里里外外寻找,但是并无所获。
最后姊姊灵机一动,想到妈妈会不会是到顶楼阳台晾衣服?于是推开通往顶楼的大门。
没想到映入眼帘正面相对的,竟是全身穿满红衣红裤和红鞋,并以红绳子上吊自杀已经气绝身亡、舌头外吐的母亲!
姊姊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了一大跳,连嘴都合不拢,没想到更令已经吓坏了的姊姊;更无法接受的,竟是年仅六岁的弟弟,竟然脚跟著姊姊一起上了阳台,还不懂事的弟弟,还以为妈妈是在开玩笑、玩游戏。
结果姊姊因为完全无法接受这一个残酷的事实,大叫一声之后就不支倒地,任凭弟弟怎么拉、如何叫,姊姊都无法再顺利站起身来。从此以后,她的女儿就再也不曾站起来过。可怜的孩子,因为刹那间承受了远超出内心负荷的压力打击,遭此重大刺激后,从此罹患肌肉萎缩症,除非奇迹出现,否则一辈子永远没有再站起身来的机会了。医生说,小女生除了必须接受长期治疗外,未来不能再遭到任何重大刺激,否则还可能有生命危险,爸爸只好将女儿送到乡下,交由亲友照顾。
因为妈妈的一念之间,这一个家庭为之破碎,并造成子女心中永远无法弥平的伤痕。
(二)、民国八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凌晨二时许,哥哥在华中桥上徘徊许久后,打电话向表姐表示,他活得很痛苦,准备跳华中桥自杀,当表姐急忙赶计程车前往华中桥上,却在刚下计程车时,亲眼看见表弟跨过桥上护栏,向桥下的新店溪一跃而下。
世界上最残酷的事,就是眼睁睁地看著心爱的人在眼前逍逝,自已却无力挽回对方的生命。
八月十八曰,在哥哥去世后二天,弟弟写下了第一封遗书。遗书中写著,当哥哥死的那一天,他万念俱灰,原先地想跟著跳下去,可是回头想起家中还有妹妹和外婆需要照顾,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想起哥哥,弟弟有百般不舍,在遗书中提起哥哥为何留下他一个人,他好伤心,哥哥生前曾说要教他美工的功课,结果呢?哥哥竟选择一走了之,他恨哥哥,丢下他这一个弟弟,没有哥哥的亲情,就算上了高中又何?没有哥哥就没有弟弟。
写给女朋友的遗书中,则希望女友能够了解他失去哥哥的感受,因为哥哥最疼他,真的无法失去哥哥,好爱哥哥,好想哥哥,没有哥哥后,完全失去了一切的精神支柱。而八月卅曰,弟弟选择跳河处,正是半个月前哥哥跳河的同一位置上。
听听活著的人的苦闷
(一)、《完全不必自杀手册》第一五0页亦载一则殃及无辜的事实:在捷运站自杀者,不仅可能祸延家人,还可能殃及无辜。
有一位女性驾驶员,因为一名女性在月台上突然跳下轨道自杀,结果一次自杀事件,却有二位送医;原来这一位女驾驶,也因为惊吓过度,和自杀者一起被送医治疗。
另一位捷运驾驶,运气更背、自杀者跳轨自杀当时,他惊觉到可能发生事情,没想到当他透过驾驶窗往下查看时,竟然和仰躺在轨道上,已经气绝身亡的自杀者四目相接,二人的眼神交会而过。
这一起太过震撼和血淋淋的遭遇,令这一位驾驶饱受惊吓,不仅现场被吓的无法言语,历经多次心理治疗后,仍然无法走出阴影,捷运局虽然安排他调职,希望能远离可能唤起悲剧的伤心地,最后仍以离职收场。
(二)、接下来请看一个自杀未遂,事后其胞兄所写下感言的片段,《向自杀Say NO!》:“走在蛋壳上的哥哥—一开始,我要说,在你情况最糟糕的那段时间,我对你真是爱恨交加、百感交集,一面极度地同情你,一面又感到哀伤,有时对你的苦难感到极其绝望,因为我这些怜悯的感受已使你变得有点自怜的倾向。
因此,有时我对你的同情会受到考验,每当我觉得你表现得一副“我有祸了,我一生痛苦不堪,你们全都得负责任”时,我就失去耐心。固然我了解一般有自杀念头和忧郁症的人都会有这种专只顾自己问题的心态,但是我依旧轻忽这种理解,而认为你是全世界唯一得解决人生各种不同问题的可怜虫。就这一点而言,我想无论有人多么爱护、照顾像你这样的病人,他们的同情心都会像我一样,在奋力养家、处理工作问题、支付一堆帐单等等苦恼中,对你的同情变得勉强、做作。
不幸的是,我已受苦到一个地步,就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陪伴你度过这个黑暗的岁月,这令我相当难以承受,因为过去我一直觉得我们有许多特质很相似,我也很怀念与你促膝长谈、一同欢笑的日子。但是,当我在你身旁时,我总觉得自己“走在蛋壳上”,时时刻刻如履薄冰担心会说错什么话伤害到你。因此,干脆避免和你接触为妙。但是,这当然令我有罪恶感,就是患有“做也该死,没做也该死”的症候群。”
(三)、若已自杀成功所留下的是什么?从我自己的经验中,可确定“死亡造成双方都—备受折磨。”考量要将俗家胞兄的事件放在此书,所以先征询家人的意思如何;虽已事隔了十多年,在电话这端我向父亲说:“我最近要写一本书劝人不要自杀……”隔著电话那端,传来父亲心湖底下隐隐不平的动荡回响:“那是不可能的事。”我急著叉开话题……。我不想多去揣测他人的心境,就举一例,任由您们去构思那种镜头—一只不知名的鸟,在玄关的木架上筑巢,并产下四颗蛋;约经半个月的孵化,四只小宝贝先后出生。某日,母鸟外出觅食,其中一只受到惊吓而摔死,为免其母鸟哀伤,我便私下将其埋葬。谁知母鸟也懂得算术(四减一等于三),竟不断四处奔窜地哀鸣四天,待余三小儿皆成长留下空巢后,仍不时地在屋顶上探望,只期待那只“怎么忽然消失”的心肝宝贝能再出现……。
自杀—在日本据统计推算,全国每天约有三十个儿童因父亲自杀而成为孤儿,而“长腿育英会”这个日本民间非营利团体,正以援助父母亲因自杀、疾病、灾害、犯罪受害等非交通事故因素死亡,或是父母亲因重度残障无法工作的子女,提供他们奖学金及心灵上的关怀。该团体并无国界限制地于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时,并将其关怀触角也延及台…
《等待黎明的时刻(修德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