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法中的同学。我专修智慧,不修福德,所以现生成了罗汉,还是没有福报,饿着肚子回来。他呢,前生好修福德,却不修智慧,不持戒律,所以今生堕落在畜生中;但福报大,受到大王的丰富供给。我见到了这,所以说:唉!你不如我,我也不如你!白象不再吃东西,可能是懊悔了」!国王听了,点头感叹说:「福慧双修,才是学 [P185] 佛的正道」。
一‧八 大名长者
毗琉璃王的军队,攻下了迦毗罗城,残酷屠杀的恶运,临到了无辜的平民身上。佛的信徒──大名长者,来见毗琉璃王说:「王呀!我是迦毗罗国的摄政者,是你的外祖父,我向你作最后的唯一请求!请你在我投水自杀,而尸身还没有浮起时,暂时停止屠杀,好让无辜的平民逃去吧」!毗琉璃王答应了。大名长者跳下水池,但很久都不见他的尸身浮起来。毗琉璃王叫人下水池去打捞,发现了大名长者在自杀时,把头发绕在水池的树根上,不让自身浮起来,好使国人逃去。毗琉璃王见到大名长者的悲壮行为,心里受到感动,才下令停止杀害。大名长者,深受佛的教化,舍身命来救护同胞,这是怎样的值得尊敬,值得效法呀!
一‧九 轮回歌
[P186]
太阳,月亮,从西方落下,还会从东方升起。草木,冬天枯了,春天又开始发芽,开花。大海的波浪,一层层的退下去,又不断的涌起来。从古以来的国家,旧的衰亡了,新的又从废墟上建立。我们呢,死了又生,死了又生,从前生到今生,今生到来生,一生生的轮回不息。这就是人生世间的真相。
一‧一0 六道轮回
我们死了,依着自己的善恶业力,得到善恶的果报。一生一生的延续,叫做轮回。轮回不出乎六类,所以又叫做六道轮回。一、或生在人中。二、或生在天上。天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天的层次。三、或生在阿修罗,这是从天上退落而住在大海中的,欢喜与天帝作对。四、或生在旁生,也叫畜生,就是鸟兽虫鱼,种类极多。五、或生在饿鬼。六、或生在地狱:有被烈火焚烧的地狱,也有被风雪冰冻的地狱。在这六道中,生来死去,就是生天也还是要堕落的。所以学佛的最后目标,是超出这轮回,解脱生死,成为大自由的圣者。 [P187]
一‧一一 鬼、神、天(上)
中国古人说:人死了为鬼,其中有功德于人类的,成为神。这说得大致不错,但还有一些不对。佛说:人死了,一部分成为鬼。为什么叫做鬼?鬼是依赖他人而生活的,有的「无财」,福报差,经常没有吃的喝的。有的「少财」,虽能得饮食,但不一定有,有时也不够。这也还是要捱饿的,所以鬼也叫饿鬼。有的「多财」,福德大,吃不了,喝不了。
为什么叫做神?神是能力大(在我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自以为应该主宰人类,奴役人类的。所以,「少财」、「多财」二鬼,也就是邪神与功德正神了。少财鬼如无业的流氓,多财鬼如地方的官吏。
一‧一二 鬼、神、天(下)
人死了,一部分成为天。天就是神吗?不一定。天是光明的意思,有光明为 [P188] 善的高尚德性,叫做天。因此,「少财」与「多财」二鬼,虽可以称为神,却不能说是天了。天有二十八级:第一叫四王天,带着部属,分别治理一方。第二叫忉利天,推行仁政,如一国的帝王。这与道教的玉皇相等。到第九天,叫做大梵天,等于统一世界的大王。他自称「万物之主」,「人类之父」,这就是一神教的上帝了。这些天,都有统治主宰的权力,所以也就称为神。他们虽有光明为善的德性,但自以为是主宰者,要人无条件的服从他。如不合他的意思,他还是要伤害人类的。以上,还有十九天,再不顾问人间事,好象隐逸的仙人。他们不顾问人类,所以只可称为天,却不可叫做神了。
总之,鬼是低级的,天是高级的。神在鬼与天之间,有的是高级的鬼,有的是低级的天。这都轮回在生死苦海以内,所以佛弟子,不归依鬼神及诸天。
二‧一 阿育王
阿育王,是佛教的大护法,是印度最著名的大王。大王治世的时代,在公元 [P189] 前三世纪。阿育王信仰佛法,觉悟到武力征服,是残酷而罪恶的,所以放弃武力,而努力传布「正法」来救世。他颁布了宗教与道德的法令,通告全国,要大家来遵守,因为这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与繁荣。诏令都刻在石崖上;这种摩崖石刻的诏令,仍旧是现代印度人民所景仰的。大王在国内,到处救济贫病,注重公共的福利。派出「正法大臣」,在国内宣扬道德。与希腊等邻邦,也维持友好的邦交,增进国际的和平。
大王亲自去巡礼释迦佛的圣迹;在岚毗尼园(佛诞生处)等地,都建立石柱,并刻石作纪念。又造了八万四千塔,将佛的舍利,分藏在塔里,让各地的信徒,都有礼佛致敬的机会。又派遣传教的代表团,到锡兰、罽宾、希腊人间,去弘扬佛法。佛教成为全世界的觉音,不能不感谢阿育大王的功德!在佛教徒看来,阿育王的政治,便是轮王的政治。
二‧二 佛教的南传与北传
[P190]
阿育王时代,努力于世界佛教的运动,派遣传教团,到各国去弘法。其中最有成绩的,要算摩哂陀与末阐提了。
摩哂陀传佛法到印度东南的锡兰岛,属于上座部,巴利文系的佛教。后来,锡兰也曾宏扬大乘,有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的对立。但末后,大寺派大盛,大乘教衰落了。从锡兰又传到缅甸、泰、高棉、寮。这称为南传的佛教;虽然教区不大,信众不多,但造成举国上下一致的信仰,成为现代佛教最坚强的一派。
末阐提传佛法到印度西北的罽宾国,属于一切有部,梵文系的佛教。等到大乘佛教隆盛,就胜过了有部。从罽宾传到西方的吐火罗(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又越过帕米尔高原,传到今属新疆省,古称西域的龟兹、于阗;又从此东来,到达了中国。大乘佛教在中国,有了高度的发展,又传入朝鲜、日本、安南。这被称为北传的佛教,也就是中国为中心的佛教。近代,二大佛教,有着统一融和的趋势。 [P191]
二‧三 五戒
五戒,是人伦的道德,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相通,所以是人人应该奉行的。不持五戒,就是不尽人的本分,人格不够完全。一、不杀生:人都是爱护自己的生命,不愿别人来伤害,所以也不应该去伤害别人。就是动物,也不应该故意去伤害,才能养成仁慈的性格。二、不偷盗:凡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一切,不应该侵占、劫夺、偷取。就是路上的遗失物,也不应该偷愉的藏起来。不偷盗,才能养成公私分明的廉洁。三、不邪淫:除合法的夫妇以外,对别人的丈夫或妻子,或青年男女们,不可非法的,或故意去引诱他,使他们脱离家庭,扰乱了家庭的和乐。四、不妄语:是就是,不知道就不知道,要诚实的说话。人与人间的互谅互信,就要从不妄语作起。特别是,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友好,或是自己的怨敌,而作歪曲事实的假见证。五、不饮酒:酒能伤害身体的健康、影响精神的宁静,使人类堕落到愚痴、偏激、狂悖,所以应该戒绝。凡是一切有刺激性的不 [P192] 良嗜好,都应该戒除。
二‧四 十善
佛说五戒,又说十善,十善是比五戒要深一些的道德,是求生人间天上,也是成佛的必修法门。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不杀,不盗,不邪淫,是属于「身业」的德行,与五戒一样。属于「语业」的,有四:不妄语,是不说谎,不作假见证。不两舌,是不挑拨是非,不向甲说乙,向乙说甲,破坏别人的友好。不恶口,是不骂人,不说刻薄话,讽刺别人,使人受不了。不绮语,是不说诲盗、诲淫的闲话;听起来好听,其实是与人有害,至少也与人无益。言语方面,要戒除这四类;在文字方面,也是要戒绝。为什么身业与语业,会有这样罪恶呢?还不是内心的烦恼在作怪;所以进一步要注意到「意业」。如人的心意中,贪欲心强;或者瞋心大发;或者思想错误,邪知邪见,自以为是,那就会造作杀、盗等罪恶了。所 [P193] 以,不起贪、瞋、邪见,才能完成善业。注意身体与语言的行为,更注意到内心的动机,佛就说这十善法:这也是人人应该遵行的道德。
二‧五 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上)
俗语说:「家家弥陀,户户观音」;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的信仰,在中国是普遍极了!
阿弥陀佛现在西方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有名的净土。地方是:平坦,清净,整齐,光明,到处都是金银珍宝。林园是那么优美!宫室是那么富丽!飞鸟经常唱起佛曲;微风又不断送来法乐。花雨缤纷,池水荡漾,这是多么好的世界!最难得的,净土里物产丰富,尽管大家随意取用,决不会发生生活困难,也没有贫富的差别。在那里,大家同修佛法,互相友善,如兄如弟,也决没有人事纠纷。生到这里,身体上再没有老病死苦,心里也不起贪瞋痴毒。阿弥陀佛在从前修菩萨行时,发大愿,为我们建设这样的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让 [P194] 大家享受到平等,自由,清净,丰富的幸福。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不专心一意修学佛法而进步的。所以古今来的佛教信徒,很多是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
二‧六 家家弥陀、户尸观音(下)
观音菩萨,常住在南海的普陀「洛伽」山说法。观音菩萨修学的,叫做「大悲法门」,所以到处「寻声救苦」。人类遇到了一切灾难、危险、恐怖、疾病,如能专心一意的,虔诚称念「南无大悲观音菩萨」,就会得到感应,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事实…
《青年的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