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佛教要闻」)。时日人占榆关,侵热河,国难日深。大师信众之普仁(余乃仁)、普勇、普德,商诸大师,拟创组「青年佛教护国团」。大师乃电「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海十四、六「佛教要闻」)。主部分从军抗暴;部分则助捐、及组救护队、慰祷队、运输队等。
十二日,大师抵南京,驻锡(万寿寺)中国佛学会(海十四、七「佛教要闻」)。 [P358]
十三日,大师访随甘地绝食而绝食之谭云山(海十四、七「佛教要闻」)。翌日,致电甘地,劝其进食(电劝甘地进食)。时甘地(八日起)于狱中,为贱民阶级实行绝食三星期(甘地运动成败关系世界文化)。
十四日,大师于中国佛学会,开讲三十唯识论。来会参听,有黄攻素、张大千、汪培龄、范本忠、张仲如、姚雨平、周仲良、谢健、黄忏华等百余人(海十四、七「佛教要闻」)。
三十一日,大师作常熟之游,历游破山、宝岩、三峰诸胜;约六月二日返(海十四、七「佛教要闻」;诗存)。六月七日(「五月半」),宁波佛教会所落成。礼请大师于佛教会讲三十唯识论,凡七日(海十四、八「佛教要闻」;正信二、九)。
二十二日,大师抵汉口。翌日,大师于佛教正信会,开讲「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皈依三宝品」。苇舫与绍奘合记,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皈依三宝品讲录」(海十四、八「佛教要闻」;正信二、十一)。 [P359]
二十九日,法会圆满。大师偕方本仁、钟益亭等,参观孤儿院(海十四、八「佛教要闻」;海十四、九「通讯」;正信二、十一)。
三十日,大师巡观八敬学院,院为今春新创,大师为题名者(与正信会诸居士书;海十四、九「通讯」)。七月四日,大师移住武昌世苑图书馆(海十四、九「通讯」)。
是年春夏,同师日本权田雷斧之曼殊揭谛与王弘愿,对居士是否可以传法灌顶,大起争论。
二十六日,大师在庐山。偕戴季陶游含鄱岭、望南山之胜。戴氏有于此建佛剎之愿。初抵谷口,浓雾迷漫。忽而开朗,四山形势,一览无余。欲行,则云从天下,依然满谷,戴氏叹为佛力(戴季陶「有感寄太虚上人诗注」)。
三十日,大师就大林寺,开讲金刚般若经;戴季陶、蒋作宾、张默君等均至。是日发题,论佛法大意──「因缘所生法义」,苇舫记(慧慈「庐山大林寺金刚般若法会日记」;海十四、九「通讯」)。适大林寺开白莲华一枝。 [P360] 后戴氏来讲,续放一枝,戴氏以诗纪其瑞(诗存外集): 『初见白莲为师发,继来再见白莲开。南山重雾随声散,应有神龙运巨材』(指含鄱岭之游)!八月一日,玉慧观为暴徒殂击殒命,年四十二(冯明政「玉慧观略历」)。慧观于大师事业,多所臂助,壮年早殂,大师悼之。
六日,大林寺欢迎戴季陶,并开讲演会。戴讲药师七佛法会会众所发十二大愿;大师讲「倒果觉之下化起因行之上求」,源辉与黄喧初合记(海十四、九「通讯」;文)。
十三日,金刚法会圆满,再开演讲会。适王揖唐来庐山,因参与讲演。大师是日讲「发扬中国文化与佛教以救国救世界」(慧慈「般若法会日记」;海十四、九「通讯」)。
是夏山居,多与赵敬谋、许公武等唱和(诗存)。七日,张文白(治中)招集花径分韵,大师得恨字: [P361] 『花开花谢异欣厌,春到春归纷愿恨。岂知万化总乘时,荣悴总是天行健』!
黄凌霜(中央大学社会系主任)休夏大林寺,读大师真现实论──以唯生的中国哲学,唯物的西洋哲学,唯识的印度哲学为类,因为大师言及:陈立夫近在中央政治学校讲唯生论,颇近大师之说。故分韵一绝,约大易「生生」之义以为说(唯生论读后)。九月二日,大师再度至武汉(海十四、十一「佛教要闻」)。
二十四日,大师于世苑图书馆,为馆员讲「世界佛学苑之世界佛法系统观」,苇舫记(正信三、二)。
时汉藏教理院,以满智烦动,不孚众望,群为不安,大帅勉任为院务主任,俾安其心。迨满智离职去,大师因命遍能主教务,常恩主事务,渐归平静(致满智书;致汉院员生书;致遍能常恩书)。
二十八日,大师游九峰(正信三、五)。 [P362]
海潮音自九期起,改由大醒于汉口编辑(南北东西之海潮音)。芝峰还宁波。十月一日,大师应汉口律师公会、佛教正信会、红十字会请,于汉口市总商会,讲「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谈玄、苇舫记;三日圆满(海十四、十一「佛教要闻」;文)。
国庆日,东还(海十四、十一「佛教要闻」;正信三、四)。
是年,李梅石从大师出家,字以德!4漒(尼)(吕九成致编者书)。十一月十八日(「十月一日」),大师应杭州灵隐寺(弥勒佛开光)之请,开讲「弥勒上生经」(海十五、二「通讯」;正信三、八)。
二十四日,法会圆满。上午应之江大学之约,往讲「宗教构成之元素」,何惟聪记。晚应青年会约,为各界说法(海十五、二「通讯」)。
大师在杭期间,游三生石、六和塔诸胜(诗存)。故友王芝如来访,大师偕之往吊许铁岩墓(人物志忆三): [P363] 『越州故友王芝如,得得云林访我居。忽忆铁岩许烈士,玉泉亭畔一长嘘』!
二十六日,大师经杭甬道返奉化雪窦山(海十五、二「通讯」)。十二月,大师指导雪山植树,纪以诗: 『溪风习习水淙淙,曳杖飘然过伏龙。寺内曾栽司令柏,桥边待补翰林松。翠光迎纳山曈暖,寒色飞侵瀑雪浓。老树不删成古趣,且将新植课寒冬』。
十七日,西藏达赖喇嘛卒。大师作「达赖逝矣西藏将奈何」。是年秋冬,大师多论时小品,如「论大学教授救国宣言」;「世运之转机」;「内政部今颇注意宗教」;「甘地运动的成败关系世界文化」;「告暹罗国民」;「怎样平世界两个不平」。
世苑图书馆,以王慧力等之筹措,成立研究预习班。学生有智藏、俨然、明智、雨昙等。 [P364]
潮州以大师莅临弘法,缘起岭东佛学院,寄尘主持之;是秋开学。闽院以闽变(学院驻军)而引起学潮。闽院自十七年大醒、芝峰主持以来,内部尚称安定,唯以对外纠纷为苦。自常惺本夏实际主持以来(知非、会觉等先后任教务),不满于大醒、芝峰,思调和于新旧及本地外江之间。唯本人不常在闽,隔碍亦不易卒除,而学院内部,则学潮年必二三发。迄二十五年,常惺退住持,闽院陷于半停顿,抗战军兴始停止。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癸酉──甲戌),大师四十六岁。 一月三日,大师应镇海团桥镇永宁寺请,讲「八大人觉经」,张圣慧记,成「八大人觉经讲记」(海十五、二「通讯」)。芝峰、守志自金仙寺来预法会(亦幻为编者说)。
五日晨,大师因便,偕芝峰等游慈北鸣鹤场金仙寺。寺主亦幻(武院学生),就寺开欢迎大会,大师讲「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晚,再讲「怎样 [P365] 赴龙华三会」。均守志记(海十五、二「通讯」)。
七日,大师偕亦幻、芝峰等,游五磊灵山寺,晤(亦幻之法和尚)静安,论及昔年佛教弘誓会事,并以延庆寺之衰落不堪为可惜。大师语静安、亦幻、芝峰,勉以再兴延庆(海十五、二「通讯」;诗存;亦幻为编者说)。
八日,静安、亦幻去宁波,进行延庆寺事;大师偕芝峰游慈溪普济寺。翌日,大师重游汶溪之西方寺,兼游净圆寺(海十五、二「通讯」;诗存;诗存遗)。
十一日,大师莅宁波,参加延庆寺之交替礼。由静安任住持,亦幻、芝峰于中主持之。寺中驻兵,大师商诸奉化俞氏,乃得遣出,延庆重见清净(海十五、二「新闻」;亦幻为编者说)。
大师回雪窦寺度旧年(海十五、三「新闻与通讯」)。
去年,初以曼殊揭谛与王弘愿诤;次海潮音出密宗专号,责难王弘愿;王弘愿乃特出专刊以反驳。大师作「王师愈诤潮中的闲话」以再破之。 [P366] 二月十四日(「甲戌元旦」),大师于雪窦寺讲「弥勒上生经」(海十五、三「通讯与新闻」)。四月三日,大师在杭州,戴季陶来访(复戴季陶院长书)。
九日,大师由沪抵南京,与班禅面商佛事(海十五、四「通讯」;佛法建立在果证上)。晚与黄忏华谈及,知近人于佛法多诸疑难(内院对「时轮金刚」密法多有批评)。翌日,大师乃于中国佛学会,讲「佛法建立在果证上」(文)。
十四日(「三月初一日」),大师于延庆寺,开讲「妙法莲华经」,「悬论」四日而毕,守志记(海十五、四「通讯」;文「注」)。本文则付根慧与芝峰共讲之。
时戴季陶、汤铸新、陈元白等,筹备于杭州灵隐寺,请班禅重开「时轮金刚法会」(去年开于北平)。藏密流行,教内教外人士,颇多忧神鬼迷信之祸国,多诸疑诤。法会征文于大师,大师乃就法华经义,作「斗诤坚固中略论 [P367] 金刚法会」。极说『一切教法,莫不建立在佛果智证境上』。香拔拉国与南天铁塔所流出之密法,决不能以无史实可稽而斥之(文)。
时大师作有「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以证密典亦古译旧传。又作「佛法一味论之十宗片面观」,除素所赞仰之禅宗外,特赞密宗之殊胜曰: 『然真空门妙极于禅宗,而假相门妙极于密宗。故行证之妙门,独以此二为崇。盖天台、华严,着重于玄妙的描写,致行证反成无力也』!
二十日,大师游横溪金峨寺(正信五、四)。五月,大师抵杭州,参加时轮金刚法会。十八日圆满摄影,大师预会(灵隐寺悬相片)。时大师从班禅受金刚阿阇黎灌顶,执弟子礼。专事弘扬「人生佛教」之大师,乃应机而学「融摄魔梵」之密咒,识与不识,多为惊奇。然就大师一切皆为方便,无事不可适应之心境观之,则亦无足惊奇。其后,大师作「答客…
《太虚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