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于文化政治,多所论及。论平和世界,原则为:『世界人类之利益为第一;国家民族之利益为第二;个人家属之利益为第三』。
时滇缅路中断,西藏之对国府,日见顽梗。中央有武力解决之意,大师乃作「西藏问题之适当解决」(文)。八月三十日,大师作「再议印度之佛教」,为汉院学生讲之(中国佛学)。「印度之佛教」,于真常唯心论──即大师所赞之「法界圆觉宗」,颇有微辞。以大乘之发展,为性空、唯识而后真常唯心论,与大师之先真常而后性空、唯识相反,因再为评议。十月四日,大师「阅入中论记」脱稿(文)。月称之入中论,法尊于三十年译出,大师曾为删润。是论高扬中论空义而专破唯识;大师不忍唯识之被破, [P503] 乃明唯识而一一反难之。评入中论为:「功过互见而瑜不掩瑕」。
七日(「重九」),大师与黄忏华、陶冶公、陈耕石,在缙云山联句「诗存续集)。
十日,国庆,大师于汉院讲「各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光宗记(文)。大师谓:求学时,『要警策自己,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去充实自己』。作事时,『要透视现实,确定理想,根据理想去改造现实』。
是年下学期,大师于汉院讲「中国佛学」,性觉、光宗等记,为大师对于中国佛学──中国独创之佛学,作一纵贯之叙述,讲经一载。大纲为:
图片
一 佛学大纲
二 中国佛学之特质在禅
一 依教修心禅
二 悟心成佛禅
三 超佛祖师惮
[P504]
四 越祖分灯禅
五 宋元明清禅
三 禅观行演为台贤教
四 禅台贤流归净土行
一 依教律修禅之净
二 尊教律别禅之净
三 透教律融禅之净
四 夺禅超教律之净
五 中国佛学之重建
时大师又讲贤首五教仪,了参记其悬论,名「听讲五教仪拾零」(文)。
是年秋冬,大师所作小品,多以「感」为题,如「杂忆和杂感」;「阅东方杂志漫感」;「偶阅理想与文化的随感」;「感愚昧之害他自害」;「谈中印佛教之偶感」。 [P505] 十一月,大师应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社会研究室之约,往讲「中国之佛教」,天慧记(海廿四、十二「佛教新闻」)。
大师自复旦转金剑山,视察大雄中学,及塔坪寺民众学校(海廿四、十二「佛教新闻」)。诗云: 『金剑创开新气象,塔坪还保古风规。一般净化人间世,缙岭云深是总持』。
大师于大雄中学,以「勤俭诚公」为校训,略为开示,尘空记(文)。
大师抵渝。时以内政部颁布八月间修正之「寺庙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实施办法」,『既由县市政府主组委员会征收兴办;又于各僧寺每年收益在五万元以上者,即须征收百分之五十(以今之物价论,则五万元纔为敷五人最低生活费耳);复全由县市主组委员会征收,不惟非自行兴办,且殆无过问之权』(呈蒋主席文):致各地佛教陷于纷乱。大师乃召集中国佛学会理监事联席会议,发出虞电,呼吁反对: [P506] 『中央及地方主管机关,宜仍居监督指导地位,责令各省佛教会,联合恢复中国佛教会,并健全市县佛教会,自组「佛教自组兴办公益委员会」,集办应办公益,以符教产办教务之旨。要之,如认佛教为中华民国不可容存而欲毁灭之者,应明白宣布其理由。如认佛教为约法宪章所容许自由信仰宗教之一,佛教徒亦为中华民国国民,……则于类似天主教等教产之仅存佛教教产,固应同享法律之保护』。
乃内政部主管司科,不允取消,竟谓此由参考大师前年「呈行政院文」意而订。大师乃迫得于翌年一月二日,致书蒋主席,作悲愤之陈辞,略谓: 『与太虚前呈行政院之文意,适成北辙南辕之!1茞驰:一系健全僧寺整兴佛教,一系掠夺寺产毁灭佛教,诚有霄壤天渊之别』。 『本年内政部所修订办法,则由县市政府乡镇保甲为刀俎而寺僧为鱼肉,可立致全国佛教于摧残者也。而整兴僧寺发扬佛教,以利益国家民族及世界人类,为太虚第一生命。太虚对于中国文化,世界学术之贡献非浅,而 [P507] 抗战在国民一分子之佛教徒立场上,……对于抗建之努力,亦不为少。乃未蒙中枢之佛教主管司科,及一分省县中乡保当局之谅察,时有摧夺僧寺,危亡佛教,以斩绝(太虚)第一生命之举动,则太虚固无负于国人,而国人实有负于太虚也』! 『如荷矜察,而令由主管官署贯彻施行,则太虚自当在佛教徒立场上,倍加努力以赞襄复兴中国民族之盛业。不然,则决不能坐视寺僧摧剥、佛教危亡,而再腼颜苟活于斯世也』!书上,得停止实行。十二月一日,大师应西南缁素之请,飞抵桂林,道安、李济琛(任潮)等来迎 A驻锡月芽山(海廿五、一「太虚大师飞西南宏法受热烈欢迎」)。
三日,李济琛假佛教会设席欢迎,黄旭初、苏希洵等均来会(海廿五、一「飞西南宏法受热烈欢迎」)。
四日,大师于广西省佛教会,公开讲演「中国之佛教」(与复旦所讲者同) [P508] (海廿五、一「飞西南宏法受热烈欢迎」)。连日畅游名胜,均纪以诗(诗存续集)。
六日,大师偕湖南欢迎代表闻又、越培元,专车抵衡阳。老友空也,学生茗山等来迎,驻锡花药山(海廿五、一「西南宏法受热烈欢迎」;海廿五、二「五洲宏化的太虚大师」;茗山「痛哭老人」)。
八日,大师应衡阳佛教居士林请,就社会服务处,讲「佛教与中国文化及世界和平」 (海廿五、二「五洲宏化的太虚大师」)。大师偕空也、越培元等,经培元寺抵南岳。十四日(「十八日」),衡山佛教会及南岳各界,于祝圣寺开会欢迎。大师讲「佛法大意」,澄源记(文;海廿五、二「欢迎太虚大师诗录」)。
大师畅游南岳名胜,所至均纪以诗(诗存续集)。且于水帘洞工校,讲「工业文明之佛教」;石头塔商校,讲「缘起性空义」等(海廿五、二「五洲宏化的太虚大师」;海廿五、二「一月佛教」)。 [P509]
大师与赵市长等返衡阳。翌日,大师被公举为花药山住持,大师以茗山任监院(海廿五、二「五洲宏化的太虚大师」;茗山「痛哭老人」)。
二十一日,大师抵耒阳,驻锡金钱山寺。二十三(或作四)日,应耒阳民教馆请。于民众剧场讲「佛教与人生」,明真记(海廿五、三「大师弘化行踪」)。 大师留耒期间,指导省佛会,集党政军代表,决议组织「湖南僧侣救护队」(海廿五、三「大师弘化行踪」)。
二十七日,衡阳杜局长来花药山,礼请大师赴粤汉路大礼堂说法。大师讲「佛法原理与做人」,闻又、澄源合记(文)。
三十日,大师抵歧山仁瑞寺(海廿五、三「大师弘化行踪」)。
是年,圆!4漒春在无锡、南京,秋去天津、北平、保定,于沦陷区大转*轮,受朝野尊敬(叶性礼「圆!4漒老法师事略」)。汉藏教理院,建大讲堂及图书馆,法尊辛勤独至(汉藏教理院重建大讲堂功 [P510] 德碑)。
吕碧城卒于香港。遗嘱以在美所有遗产,在太虚大师指导下,用于译经事业(陈静涛为编者说)。
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癸未──甲申),大师五十六岁。 一月三日,大师任歧山寺住持(海廿五、三「大师弘化行踪」)。
九日,大师于衡阳社会服务处,开讲心经(海廿五、三「大师弘化行踪」)。
大师还抵桂林。十七日,于佛教会开讲「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一周而毕(海廿五、三「大师弘化行踪」)。
二十五日(「甲申元旦」),大师以诗「书感」: 『五夜阵风狮子吼,四邻鞭爆海潮音。大声沸涌新年瑞,交织人天祝瑞心』! [P511]
「狮子吼」,巨赞前年创办之刊物也。巨赞和之: 『入佛常怀援引德,榕城今又值雷音。魔强法弱浇风急,整顿僧规仰胜心』! 『独秀峰孤漓水涸,山门何幸满清音!狮弦岂入时人调,大地沉沉春有心』。
巨赞初欲从大师为弟子,大师介绍令从老友玉皇出家;「援引德」者即此。大师还重庆。去湘桂前,大师号召各省佛教代表,来集陪都,除呼吁取销「寺庙兴办公益慈善事业实施办法」,且呼吁组成中国佛教会(海廿四、十二「佛教新闻」)。
迨西南归来,中佛会之组立,迄未实现。则以政府中内政部意在提产;而部分信佛者,如戴季陶、屈文六之流,复多方阻挠其间。外摧内腐,致不易成功。二月十三日,大师为王普照序「舍利佛塔秘行钞」于渝(文)。 [P512] 三月十五日,大师访教育部长陈立夫,商汉院员生缓役事,得其允可。大师访军政部长,以全国僧侣免役以事救护工作为请(与海定书七)。
是日,大师作「转移风气运动的原则」,主: 『一、以今融古成民族文化思潮;二、以中融外成国际文化思潮;三、以义融利成道德文化思潮;四、以雅融俗成进步文化思潮』。
大师应中央文化委员会约,讲「佛学与文化」,程心勉记(海廿五、五── 六「点滴」)。大师回缙云山。四月,海潮音移衡阳花药寺编发。当大师抵衡时,以孙尔昌、越培元之请求与赞助,乃移衡(茗山「痛哭老人」)。五月十四日,顾一樵次长陪印度大学校长罗达克利西那,来访大师于缙云山。大师集合全院欢迎,赠之以诗(弘悲「汉藏教理院欢迎罗达克利西那先生记 [P513] 」): 『自昔佛曾华贯注,乃今儒与梵交流。人间共感相争苦,永缔和平祝此游』!六月(「甲申五月」),司法行政部彭养光、陈观圣等,迎大师至部,讲「佛法之内容及佛学理论之研究」。大师偕彭养光,于…
《太虚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