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年谱▪P52

  ..续本文上一页  二十日,大师由重庆飞汉口,驻锡佛教正信会。受武汉缁素盛大之欢迎,于汉口正信会讲维摩诘经(海廿七、四「一月佛教纪要」)。时世苑图书馆,日兵去而国军又来;院舍圯落。众以不忍大师伤心,阻之未过江一行。

  按:四月五日大师致陈静涛书云:「四月一日,由渝飞汉」。现前事,不知大师何以有误!四月,海潮音移南京普照寺(寺主昙钵)编发。福善编一期,即由尘空编辑(尘空「胜利的回顾与前瞻」)。

  大师所派锡兰留学僧光宗、了参成行(海廿七、六「一月佛教纪要」)。

  二十八日,大师附江安轮抵南京,驻锡毗卢寺──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海廿七、六「一月佛教纪要」)。

  三十日,大师假毗卢寺招待记者,报告整理佛教计划(海廿七、六「一月佛教纪要」)。 『一、政府应本宗教平等、信仰自由之原则,切实保护僧寺及公产。二、 [P525] 着手计划僧尼普受教育,及兴办农场等。三、办理服务社会及创办公共慈善事业。四、佛教会将登记僧寺信徒,使成为有系统组织。五、佛教徒有政治兴趣者,可参加政治(并举国外教党情形为例)。六、佛教徒应全力宣扬教义,化导人心,改进社会,促进和平』。

  是日,南京各界,于毗卢寺举行盛大欢迎会。大师讲「胜利归来话佛教」,尘空记(文;海廿七、六「一月佛教纪要」)。五月六日,大师由京抵沪,驻锡静安寺(监院密迦)。是日,上海佛教界,假静安寺欢迎「海廿七、六「一月佛教纪要」)。

  七日,于静安寺接见记者。论及政治,担心于国共局部冲突之严重,不满于政府收复区之措施(灯霞「原子时代的佛教」;文汇报「太虚大师谈政治」)。

  上海沦陷期间,有(盛普慧施资)「普慧大藏经」之编纂。其时,工作陷于停滞。大师为改名「民国重修大藏经」而序之。后「七月九日)为作「中华 [P526] 民国大藏经编纂纲领」(文)。大师应上海佛教界请,讲「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于玉佛寺,松月记其悬论(文)。

  时福善任玉佛寺监院,大师因多驻锡玉佛寺直指轩。

  留沪期间,大师访老友圆!4漒于圆明讲堂,探问其病。六月三日,大师携福善至杭州,驻锡灵隐寺(寺主弘妙),晤老友玉皇(觉群一)。 「宿听涛轩」诗云: 『一换西潮劫后痕,十年重宿听涛轩。小康民族大同世,次第冷然入梦魂』。

  四日,(「端午」) ,大师泛舟西湖(诗存续集)。

  九日,杭州佛教界,假灵隐寺欢迎。大师略示「佛法要义」,程净保记。留杭半月,返沪(文;海廿七、七「一月佛教纪要」)。 [P527] 七月八日,中国佛教整委会举办之僧材训练班,于镇江焦山开学,芝峰主持其事(觉群四)。

  十日,锡兰来华传教及留学之索麻、开明德、潘那西哈三比丘抵上海(致康寄遥书十五)。滞留不进(赴西安巴利三藏院),于上海安居(致康寄遥书十八)。

  十五日,大师于上海筹办之觉群周报创刊。大师为社长,以福善主编务(觉群一)。大师成立觉群社,本意为佛教之政治组织。惟以僧伽参政,多滋异议,乃创「问政不干治」之说; 『问政而不干治──觉群社』。 『在家出家少壮佛徒,聒余创导组织者,不下十余人。问询长老缁素,则缄默持重,大多不以为可。余亦迟迟不决』。 『然超政,遇政府与社会摧教,易遭破灭;从政,亦易随政府而倒;二者利弊各关。况今中国,无论在政府社会,尚无在家佛徒集团,足以拥护佛 [P528] 教,则僧伽处此,殊堪考虑!今以多人对此问题的研讨,余遂不得不加以深思熟虑,而于孙中山先生所说政权治权,得一解决,曰:「问政而不干治」。 『孙先生谓: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政治是众人之事之管理。又政权是人民有权,议定政法;治权是政府有能,治理国民。僧伽不得不是众人之事中的众人,所以于众人中的本人或同人的事,不得不问。要想问问众人之事,讲讲其所感之祸害痛苦,所求之福利安乐,不得不参加社会的地方的国家的合法集议众人之事的会所。所以对于有关之民众社团,及乡区自治会议,县参议会,省参议会,国民代表大会,均应参加一分子,为本人同人全民众人议论除苦得乐之办法。但所参预的,以此各种议事场所为止,亦即人民政权机关为止;而执行五权治权的中央和地方机关,概不干求参预。换言之,只参加选举被选为议员,决不干求作官,运动作官将-- --文官武将等』。 [P529] 『中国现阶段的中国僧伽,对于今所提出的「议政而不干治」,愿皆透澈了解,切实践行』!

  此惟限以僧伽。以中国僧伽量之少,质之低,于政治素鲜注意,其难以有为,盖在意中。其后,觉群周报,仍等于一般通俗之佛学刊物,知议政亦不易!

  时李子宽,承大师意,创立佛教文化社于首都,大师任董事长(海廿七、七「一月佛教纪要」)。以流通佛典,尤以流通大师作品,编印「太虚大师全书」为宗旨。

  二十八日,上海虹口西竺寺,创立中国佛教医院,大师任董事长「觉群七)。八月六日,大师抵镇江,去焦山。八日,大师主持僧材训练班结业典礼,以「存在、僧、僧羯磨」为训。尘空记(海廿七、九「佛教新闻」;觉群六── 七)。 [P530]

  十一日,镇江佛教界,假金山寺欢迎。大师讲「人生的佛教」,茗山与觉先记(觉群七)。

  时世苑图书馆驻军离去,得正信会协助,苇舫为之修葺。下学期招研究生数人。

  二十五日,上海市佛教青年会开成立会,大师出席指导(觉群九)。九月一日,大师致函慈航。先是,焦山东初为福善所动,发表改革僧装之议。焦山僧伽训练班结业顷,大师特制一新僧装,寄赠芝峰。慈航赞同黄色袈裟,因致函大师责难,有退出「新僧」之愤语;大师乃痛责之(与慈航书)。

  二十一日,大师以「关于寺庙问题」,致函申报(文)。时上海市政府(张晓崧主谋),欲强占寺院以作机关学校,引起僧众请愿。

  是月,大师发表「集团的恶止善行」,作道德重建之呼吁。

  十月,大师抵南京,驻锡(普照寺)中国佛学会,讲出生菩提心经(海廿七、十一「一月佛教记事」)。 [P531]

  十七日,大师于南京卧佛寺新创之大雄中学,不慎失火;主事务者(又信)竟不知所往(又信「侍座回忆」)。善后事宜,大师之精神物质,均大受损失!十一月十六日(海刊作十七),中国佛学会召开代表大会(觉群廿四)。

  二十五日,大师作「由经济理论说到僧寺经济建设」(文)。

  是年冬,佛教文化社发行「太虚大师全书」预约;大师约北平杨星森来编校推行。

  初以中国宗教联谊会于斌之推荐,经蒋主席同意,圈定大师为国民大会代表。以陈立夫力持异议,致其事中变。时京沪报章,多传大师组党及出席国大之说;鉴于政府歧视拥有广大信徒之佛教,大师殊深悒怅!蒋主席与大师之友谊,久为近侍集团所碍,日以疏远。二十余年来,佛教为拘于理学窠臼之中国本位文化者,凭借美国路线之基督福音者所扼抑,处境日艰。大师于国民政府领导者,于执政之初,未能高瞻远瞩,求中日之协和,谋以东方文化 [P532] ,复兴全亚民族,招来东方文化、亚洲民族之大苦难,每不胜其感慨!十二月七日,大师于首都监狱说法:「佛是我们的善友」,隆信记(文)。

  九日,大师返沪(海廿八、一「教闻摘要」)。

  二十五日,应宁属缁素邀请,至宁波,驻锡观宗寺(觉群廿五)。

  三十日,「腊八」,宁属六邑佛教会,于观宗寺开会欢迎。大师讲「世出世间善法嗢!3藚南颂」,无言(芝峰)记(集施颂)。颂曰: 『缘起无实,相续互关,如理行事,济众勤勇』。

  大师移锡延庆寺,大醒、亦幻、芝峰,随侍左右(旡言「菩萨学处讲录记述序」)。

  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丙戌──丁酉),大师五十九岁。 一月三日,大师偕芝峰等去溪口,回一别十年之雪窦寺。留三宿,不胜废兴之感(觉群廿六;廿七)。「重归雪窦」诗云: [P533] 『妙高欣已旧观复,飞雪依然寒色侵。寺破亭空古碑在,十年陈梦劫灰寻』!

  时雪窦寺住持职,大师已于夏季交与大醒。

  大师去天童、育王访旧。与芝峰度旧年于阿育王寺(诗存续集)。闲读斯大林传,于共产党员应具之体力、智力、意志力,予以同情之感云(记阅书遣闲): 『看完这一段话,真同看到瑜伽师地论察验菩萨种姓应具的六度善根一样,令人肃然起敬地,感觉着如遇到了菩萨;但缺少一些慈悲仁爱』!二月二日(「丁酉元旦」),大师于延庆寺开讲「菩萨学处」,凡三日,为大师最后说法。无言记,成「菩萨学处讲录」(旡言「菩萨学处讲录记述序」)。

  大师新春试笔,作「中国应努力世界文化」(文)。

  六日,大师至慈溪普济寺(又信「侍座回忆」)。 [P534]

  大师留甬期间,礼奘老,解常佩玉玦,亲为奘老悬于胸前(奘老为编者说),有诀别之兆。又作诗「奉奘老」,为大师最后诗篇: 『吃亏自己便宜人,矍铄精神七四身。勤朴一生禅诵力,脱然萧洒出凡尘』!

  锡兰僧索麻等,不守信约,借口沪地天寒,去香港过冬。一月六日,即离华返锡。徒耗香港、上海、西安等信施,且有不利中国佛教之传说。大师因拟「致摩诃菩提会书」,嘱苇舫以世苑秘书名义,由法舫转交。原书云: 『法舫来函,亦忘了原约(以彼等为来华传教者),措此错误言词。今可以世界佛学苑秘书苇舫名义,正复一函与哥仑布摩诃菩提会。 『一、原订约双方,为「哥仑布摩诃菩提会」与「西安世界佛学苑巴利三藏院」。双方交换各二僧,华赴锡二僧,以学巴利佛教为主,兼传华文佛教;锡来华二僧,以学华文佛教为主,兼传…

《太虚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