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太虚大师年谱▪P7

  ..续本文上一页勇猛牺牲之精神」,「不可无受学求教之志愿」,「不可无实行博爱之筹备」,「不可无安心立命之修证」。思为自由信仰,感情联系,精神一致之自由组合以建设理想僧团(维持同盟会宣言)。此仍佛教协进会、佛教弘誓会之精神而来。然文希(时在北京)劝以:勿为特别组织,『宜乎合同而化』(亚髡「致太虚书」)。仁山(时在江西)以为:『不敢苟同。……不愿另立无谓之新名词,再挑动顽固辈恶感』 (仁山「致太虚书」)。二三同志且情存妥协,革命教团之企图,乃不得不「善刀而藏」。三十一日,中华佛教总会,正式开成立会于上海。举冶开、熊希龄为会长,清海(静波)为副会长(实权操此人手)(自传七)。时省支部二十二,县分部四百余(与陈静涛书)。会中通过:任大师为佛教月报总编辑,文希(亚髡)为总务主任,仁山等住会办事(自传七)。此出文希、陈醇蘗于中协调所致(醇蘗「致太虚书」)。 [P62]

  大师未出席大会,有「上佛教总会全国支会部联合意见书」,提议七事:其重要而富有意义者,为: 『佛教财产,应为佛教公有。……根本解决之法将奈何?则宜采行集产制度。……必有一法以相辅而行,始无障碍,则个人不得传法收徒是也』。寺产为僧众公有,而中国以适应宗法制度,创立剃派法派,形成变相家庭。大师始终反对之。所谓集产制度,盖总集佛教寺产为佛教公有,僧侣则按劳分配而各取所值。余如「增设忏摩宗」,专为人诵经礼忏,『与其余各宗,不致混淆,有妨专修』。「增设异方便宗」,『以五戒十善为基,念佛往生为归;使善男信女皈依者,皆为有统系之组织』。此二,即后来「法苑」,「正信会」之滥觞。『至于服制,则除袈裟直裰之礼服外,他项似不妨随俗』。僧装之革新,此固大师当日率先身教者(弘誓研究会讲辞;醇蘗「致太虚书」)。

  八日,北京开第一届国会;大师有「上参众两院请愿书」。略谓: [P63] 『吁请贵会:根据信仰自由一条,实行承认政教分权。凡佛教范围内之财产、居宅,得完全由佛教统一机关之佛教总会公有而保护之,以兴办教育、慈善、布教等事业。……否则,亦宜根据一律平等之条,切实保护;并规定佛教徒(僧众)同有参政之权』。

  五月十三日(「四月初八日」),佛诞,大师主编佛教月报创刊。时住上海佛总会办事处──清凉寺(佛教月报一)。

  是年佛诞,道老于北京法源寺,举行佛诞二九四0年大会;朝野毕集,盛况空前(南岳道阶法师小传)。上海亦有举行,大师(为清海作)笔述「佛诞纪念会演说」 (自传七),主张:『今年以后,当遵用阳历四月八日为佛诞』。

  年来,大师与新社会党(沙淦等组织,即红旗社会党)过从甚密。其时,为吕大任主编「良心月刊」,鼓吹无政府共产主义(人物志忆八;吕荫南「太虚大师早年生活之片段」)。此中共产主义,指各取所需之无政府主义(共 [P64] 产与集产之差别,可读「唐代禅宗与近代思潮」,「上佛教总会全国支会部联合会意见书」等);时大师以为:『无政府主义与佛教为邻近,而可由民主社会主义以渐阶进』 (自传四)。

  由民主(有政府)之集产,各得所值;进而实现无政府之共产主义,乃能各取所需。然鼓吹社会主义之刊物,曰「良心月刊」,或不免奇突之感。实则大师虽适应而为政治活动,仍本诸(西方寺)悟解之心境。其风格似魏晋玄学之率真;社会思想近老氏重道之无治,而浪漫精神过之。是年二月在延庆观堂之讲辞,可据以见良心与革命之如何统一: 『人之处事,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贤豪杰,无不成于真也。然伪亦出于古之圣贤豪杰,故老子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说。……呜呼!演及今世,人智益开,人伪弥甚!衮衮诸公,集大事而享大名者,察其表,观其言,圣贤豪杰,诚何多让!但苟一揭去其假面目 [P65] ,则黑暗之里幕,丑秽杂肆,殆令人不可响迩!此所以真洁高尚之士,愤之嫉之不能自己,慨然欲披发入山,抱石沉渊,以谢此五浊恶世也!然而悲天悯人之念,梗于胸次,尝思抉伪披真,必有一根本解决之道,期有以一洗现社会之伪习,促人类黄金时代之实现。太虚不敏,略有一得,请就此以贡陈诸君之前: 『名誉者,事行之所着而社会所以酬有功者也。……名誉一成,即为名誉所累。而惜名之甚者,动止顾忌,言行多讳,当为而不敢为,不当为而为,乃无往而不以伪!……若是者,皆终身一名之奴隶而已!纵得名垂万世,既已自丧其真,复以伪熏伪,流伪毒于天壤,亦罪人之尤者耳!……故吾人立身行事,莫若以真。真何所凭?亦自凭之「良心」而已。「良心」者,万物之端也。纯任良心者,一动一止,一言一行,虽举世誉之不加劝,尽人毁之不为沮。心如直弦,无所迁就,活泼泼地,不受污染。维摩曰:「直心是道场」,此也。孟子曰:「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此也。阳 [P66] 明子曰:「但凭良知,即知即行」,此也。庄子曰:「是进于知者」,此也。无恐怖,无沾滞,无趋避,无颠倒,故大真实人即大解脱人』。是夏,大师偕吕大任(重忧)游杭之西湖,一路诗兴甚豪(人物志忆八),存「同吕重忧由沪赴杭与郁九龄陈 兰泛西湖八首」。六月,初识章太炎于哈同花园。时临二次革命前夕,座中月霞、宗仰,多询时局(人物志忆二)。七月,二次革命起,九月而定。

  时大师移居黄中央(宗仰)之印刷所,吕重忧以沙淦等被杀,亦来避居其中。昕夕商讨各种社会主义之得失利病,旁及东西宗教哲学,尤重于佛学(自传七;吕荫南「太虚大师早年生活之片段」)。九月,佛教月报以费绌停刊,大师离职去,不复与闻佛教会事。住会诸同志,因与静波等龃龉,均先已星散(自传七)。大师于佛教月报(共出四期),尝发表「致私篇」、「宇宙真相」、「无神论」、「幻住室随笔」等。致私 [P67] 篇曰: 『天下亦私而已矣,无所谓公也』。 极力发扬「真我」论,即陆子「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之义。无神论宣言: 『无神即无造物主,亦无灵魂,而一切皆以无为究竟者也』。 所论颇为彻底(遮他边)!论宗教政治之进化阶程,实为一极重要之卓见! 论云: 『余常有一种理想,往来胸次而未尝吐之言说;因与无神论略有关系,请附及之──盖政治与宗教界进化之较量也。政治界之进化,由酋长而君主,由君主而共和,由共和而无治(指无政府主义)。宗教界之进化,由多神而一神,由一神而(无神)尚圣,由尚圣而无教。……愈演愈进,世界底于大同,则政治既归无治;宗教亦即无教,即无神之佛教,亦于以得免忘睇,得鱼忘筌,而不复存其名词矣』!

  大师至绍兴。诗存「偕杨一放王子余王芝如杨紫林释却非(玉皇)泛舟游石 [P68] 屋」,有『骤雨送新凉』之句。冬,大师至慈北金仙寺,参加选任炳瑞(莲风)为五磊寺方丈之会议(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诗存有关金仙寺诸作,约旧历十月(或十一月)初光景。 民初或是年,大师参加「中华民国统一国民党」,党章今存(奘老交亦幻,由 [P69] 亦幻交与编者):

  该党史实不详。民国三十七年,经乐观以问陈立夫,经解释谓: 『关于太虚大师遗物统一国民党来由事,前经转询开国文献馆。兹接来复,拟意见两项: 『一、民元,国民党、共和党两大党成立。同盟会方面,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组成国民党。共和党方面,联合统一党,民社,国民协会,国民促进会等,组成共和党。至若统一国民党,当时并无实现名号。但当时有一传闻,可寻脉络。统一党原为章太炎、宋遁初等所组织。统一党既并成共和党,在沪统一党员一小部份,因意见脱出,又不满改组,于是有联合而组统一国民党之意。后经调停,并未成立实现。 『二、五色国旗,由临时参议院提出颁行;长江习用九星旗。五色、九星并列党章,或系此义。与武昌方面毫无所关。至若「白平」二字,不知何 [P70] 解?或系定章则之暗记。以上所说,仍系或然之辞;究竟来历,惟有存疑矣』!

  按:党章由奘老交来,更有圆!4漒盟书,净慈寺纠纷文件,辨大乘与一乘(原稿),辞佛学院院长函,现实主义科目(与后多有出入),相片多帧;极迟亦民国十七年时物。虽大师自传,未论及「统一国民党」事,但必有深切之关系。据奘老及芝峰(民六年冬与大师同住)所说,白平为大师化名。今考佛教月报四期,有「佛法与社会主义」短文,署「白萍」,思想与大师同。据吕荫南说,大师笔名,多用「落凫」、「绿芜」;绿芜与白萍,适相映成趣。该党史实虽未详,白平应即白萍之省,为大师化名。

  

  民国三年,一九一四(癸丑──甲寅),大师二十六岁。 一月(「癸丑」),值寄老周年祭,大师撰「中兴佛教寄禅安和尚传」,以志哀思。 [P71]

  自春徂夏,杨一放、王子余等,邀大师住绍兴徐社,专为禹域新闻写稿(自传七)。七月(「五六月间」),大师善根内熏,倦于尘俗生活,复回俗以趋真(自传七)。

  盖自佛教协进会挫折以来,于佛教颇抱悲观,大有离心之势。惟泛滥于新旧文学以自消遣,习为文人之落拓疏放。每为友人所邀,闲游于上海,宁波、杭州、绍兴,二年余矣(自传七)。而今复回俗以返真者,一则,大师从事社会活动,此心初未尝离于佛法(自传四);再则环境有以促成之。大师自 谓: 『已而鉴于政潮之逆流;且自审于佛陀之法化,未完成其体系,乃习禅普陀』(告徒众书)。 『欧战爆发,对于西洋学说,及自己以佛法救世的力量,发生怀疑,觉到如此的荒废光阴下去,甚不值得』(我之宗教经验)。 [P72]

  盖光复二年来之政治,多未惬人意。民二之…

《太虚大师年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