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碛砂藏》本、《大正藏》本均作“向”。
(二十一)三宝既同,义须齐敬,不可鮂遵佛法,顿弃僧尼。(卷十九,P612)
“鮂”就是“遍”,这里当作“偏”字,才符合文意。据《碛砂藏》本、《大正藏》本均作“偏”,是。此段文字又见道世《诸经要集》卷二,亦作“偏”字。
(二十二)亦不得鞭打,亦不应口业骂辱,如其身罪。(卷十九,P626)
“如”字不通,是“加”的讹误。《碛砂藏》本、《大正藏》本均作“加”。此段文字又见《诸经要集》卷二,亦作“加”字。
(二十三)近邓州有沙门名道勒者,于州北倚立山岩追访,具见周循历览,实为住寺。众具皆备,但不见人。(卷十九,P635)
标点当作:“近邓州有沙门名道勒者,于州北倚立山岩,追访具见,周循历览,实为住寺。众具皆备,但不见人。”“倚立”为站立义,此指山岩陡峻立耸。“追访具见”谓寻访具见住寺,“住寺”二字蒙后省略。
(二十四)北向拜者,谓视亲属朋友,当有五事:……四者,当相敬难。(卷二十,P647)
“敬难”费解,当校作“敬睵”。《大正藏》本作“睵”(53/P432/b)。前文“一者,当敬叹之”(P647),校注曰:““叹”字原作“难”,据《高丽藏》本改。”已将“难”改为“叹”,故此也当校作“叹”。
(二十五)又《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云:“佛言:若复有人持以七宝如须弥山等,于一切中布施声闻辟支佛,不如有出家在家人能持一钱以用布施初发菩提心人。得福德多,比前功德百分千分万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卷二十一,P665)
“一切”当作“一劫”。《碛砂藏》本、《大正藏》本正作“一劫”。又某些标点有误,“不如……得福德多”是主干成份,故应在“多”字下为句号。当改为:“若复有人持以七宝如须弥山等,于一劫中布施声闻辟支佛,不如有出家在家人能持一钱以用布施初发菩提心人,得福德多。比前功德,百分千分万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比前功德”之“前功德”是说布施声闻辟支佛,言前功德与布施初发菩提心人相比,前者的百分千分万分,不及后者之一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二十六)于弗迦罗城中闻大鼓,作大会声。(卷二十一,P667)
“大鼓”当作“打鼓”。《大正藏》本、《碛砂藏》本均作“打鼓”。
(二十七)若是水滴,毗岚风起坏世界时,假使是人住世一切,我亦如是得住一切。(卷二十一,P676)
这两个“一切”均当作“一劫”。《大正藏》本、《碛砂藏》本均写“一劫”。
(二十八)夫心识运变,厥理无恒;解感相翻,圣人何迹。(卷二十五,P785)
“感”字当作“惑”,“解”与“惑”是反义相对的。“感”字,《大正藏》本、《碛砂藏》本均作“惑”。
(二十九)所以称难陀丘比端正第一者,余比丘各各有相。(卷二十五,P790)
“丘比”无解,当是“比丘”的误倒。《大正藏》本、《碛砂藏》本均作“比丘”。
(三十)须菩提曰:道人屋舍,如何止止?(卷二十五,P791)
“止止”当作“可止”。《碛砂藏》本、《大正藏》本正作“可止”。
(三十一)或有人临当成佛,以智慧璃除众生垢,坐树王下,不起于座,故得成佛,六通清澈。(卷二十六,P819)
“璃”字不通,《大正藏》本、《碛砂藏》本均作“力”。
(三十二)仙人无通慧,转退不成就。(卷二十六,P819)
“无”字,《碛砂藏》本、《大正藏》本作“五”。
参考文献:
1、[唐]道世:《法苑珠林》,影宋碛砂版大藏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年版。
2、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3、[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佛陀教育基金会印。
4、[宋]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5、[宋]洪适:《隶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6、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集校议》,岳麓书社1990年版。
7、秦公:《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8、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0、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
11、[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日本狮谷白莲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13、[明]汤显祖:《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4、[明]杨朝英:《明钞六卷本阳春白雪》,辽沈书社1985年影印。
15、[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2版。
16、[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年版。
17、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9、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
20、曾良:《乙字符号略谈》,《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2期。
21、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法苑珠林》异文及校勘札记(曾良)》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