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度·笈多王朝▪P2

  ..续本文上一页士等外护,是相当隆盛的。超日王还在旧都华氏城(遗址在今巴特那市郊)设有堪与现代慈善医院媲美的“福德医药舍”。并且,通过《法显传》的全部记述来看,没有像玄奘游印时屡遭强盗之难的那种记载。足见超日王治世时期的印度社会是很和平、很安宁的。

  超日王之世,印度教(hinduism)复兴,梵文研学甚盛。佛教中有无著、世亲等诸大论师辈出,弘扬瑜伽行派大乘佛教。超日王并重各种宗教文化。他曾召集迦梨怛萨(Kalidasa)等诗圣九人于宫廷,称之曰“九宝”(nava-ratna)。

  超日王于公元380—413年在位,若按《印度古代史》为375—412年在位,凡历三十余年,政绩卓著,是笈多王朝的集大成者。公元413年时,由其子(新日王)接位(此与《印度古代史》相合)。超日王殁于公元413—415年之间。

  四、第四代王:鸠摩罗笈多一世(Kamara-gupta. Ⅰ.)

  前王之子,即《婆薮盘豆法师传》所记婆罗 ”底也(Baladitya此云新日或幼日),继承先代遗业,虽无甚大发展,尚能确保最高的王权,号令天下。从发现的钱币、铭文证实,此王也举行过“马祠”(asvamedha)活动。

  值得称道的是,著名学府那烂陀寺肇建于此王之世。据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说:“……至那烂陀寺,乃是古王室利 +羯罗 *底为北天(北印度)刍曷罗社盘社所造。”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说:“从此(王舍城)北行三十余里至那烂施(唐言施无厌)僧伽蓝……此国先王 +迦罗阿迭多(唐言帝日)敬重一乘,遵崇三宝,式占福地,建此伽蓝。”6按室利 +羯罗 *底和 +迦罗阿迭多,是梵称(Srisakraditya)音译,“室利”是冠在名字前面的尊号,义为“吉祥”,“ +羯罗 *底”义为“帝日”,据印度史考查,此王便是鸠摩罗笈多一世。7从他铸造的钱币上发现,此王还有一个称号叫作摩醯陀罗阿迭多(mahendraditya)其意亦为帝日。8

  当此王在位末期,即公元五世纪中叶,白匈奴(皕哒:EPhtalites)族由西北边境入侵,北方领土损失甚大。并且,又同叫作补沙耶密陀罗(Pusyamitra)的一个部族进行了战争;这个部族是很富强的,战争的结果,笈多王国受打击甚大。公元455年此王逝世。他的在位年代是公元415—455年(此据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若据人民出版社汪连兴《世界历史大系表》为414—455年;《印度古代史》作 413—454年)。

  至此,笈多王朝一百二十年间,为一全盛时代的历史划期。由此以后,国势衰落。

  五、第五代王:塞建陀笈多(Skandagupta)

  第五代王名塞建陀笈多(Skandagupta:或译斯坎达笈多)是前王之子。大约还是在他为王子的时候,通过对补沙耶密陀罗部族的抵抗和对付凶悍强敌白匈奴族的进攻方面,表现出英勇才干获得殊勋,超过其他王子,被立为王。他成功地击退了白匈奴族的初期入侵,收复了不少国土。由于胜利和成功,他也采用过“超日王”的称号。可是,他并没有能够挽救王朝继续衰落的命运,经济贫困,这从近世屡次发现的当时货币的逐渐粗劣可以证知。此王逝于公元467年,他的在位年代是公元455——467年。

  六、前期笈多王朝的末日

  厥后,鸠摩罗笈多一世的另一王子,即塞建陀笈多之弟,名普罗笈多(Puragupta)继位,此王的在位年限大约是公元467—477年间(若按《印度古代史》为480—484年;《印度年表》为480—489年间)。

  普罗笈多的两个儿子都做过国王:一位是佛陀笈多(Buddhagupta);一位是那罗信诃笈多·婆罗阿迭多(Narasimhagupta-baladitya),前者为兄,后者为弟。从这时期以后的笈多王室陷于分裂状态,王系混乱不清。以前史学界曾把佛陀笈多王列为西印度摩罗婆(malava)地方9支系。但是,根据历史考古证明,笈多王朝的分裂当在佛陀笈多王以后。(见印度·R·C马宗达等著《高级印度史》上册164页、季羡林《大唐域记校注》756页)。

  若依此序列,次代王是佛陀笈多(Buddhagupta,此云觉护),他大约于公元477—495年在位。《大唐西域记》卷九说他是 +迦罗阿迭多(帝日·鸠摩罗笈多一世)的儿子,据考证他应是普罗笈多的儿子,是鸠摩罗一世王的孙子,同记说此王“继体承统聿遵胜业”于那烂陀寺之南增建伽蓝。(《大唐西域记校注》747页、755页)。

  七、后期的笈多王朝

  曾经盛极一时的笈多王朝,这时濒临末期。王室内部分崩离析,领土属地的首领纷纷脱离中央政权而自行独立。白匈奴族复来入侵。内忧外患交迫,王朝的统治局面已仅限于中印度摩揭陀附近地域了。

  佛陀笈多王逝世以后,在不同地区出现数位笈多国王。王弟那罗信诃笈多(Narasimhagupta)是其中之一王,他继续摩揭陀王系。几乎与此同时,另外有毗亚笈多、巴努笈多和婆伊尼耶笈多,他们同摩揭陀王室的关系不明。一般认为这时印度西部摩罗婆(Malava)地方出现了一个笈多王统的支系,他们可能是属于这个支系的。

  此中,毗亚笈多王大约即位于公元508年之际。巴努笈多(Bhanugupta)王大约即位于公元510年之际,这时白匈奴族之王陀罗摩那(Toramana)率部进攻旁遮普、侵占了西北印度大部领土,巴努笈多王进行了英勇的反击,打败了外族的进攻,把白匈奴的势力驱逐到印度河以西。(季氏《校注》)359页)。

  婆伊尼耶笈多(Vainyagupta),由于缺乏资料可考,其在位年代等情况不明。按史学者罗易乔度里(Raychaudhuri)的推定此王可能是《大唐西域记》卷九记述的曾经在那烂陀寺的东面扩建伽蓝的里他揭多鞠多(TathagataguPta:此云如来护)王。如果是这样,那么此王似乎应当隶属于摩揭陀方面的笈多王系了。

  继续摩揭陀笈多王统的那罗信诃笈多(Narasimhagupta)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初即位的,据《印度古代史》他的在位年限是485—529年;《印度年表》记他即位于公元490年之际(望月《佛教大辞典》第六册帝王年代)。在他铸造的钱币上发现他用过“婆罗阿迭多”(Baladitya:此云幼日)这一称号。

  白匈奴王陀罗摩那之子为摩醯逻矩逻(Mahirakula:《西域记》译云“大族”)10约于公元 515年嗣其父位为白匈奴帝国之王,趁笈多王朝内乱之机,卷土重来,侵占了北印度的大片地区。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记述,婆罗阿迭多(幼日·那罗信诃笈多)王屈服于大族王的威势,向他纳贡。因大族王过于横暴,幼日王不能忍受,遂辍贡用兵防守。大族王兴兵来伐,幼日王逃避到一个海岛上。大族王渡海来攻,以海岛防御优势,幼日王生擒大族。幼日王以其罪大恶极,本来想杀死他,因王母出来说情,于是就放了他。

  这时大族王的弟弟已自立为王,大族不得已投奔到迦湿弥罗国,受到国王的优待,拨了土地和城邑给他。孰料大族生性残暴,反复无义,杀掉迦湿弥罗国王,攻入健驮罗,亦杀其国王。大肆毁灭佛教,捣毁佛寺塔院一千六百所。他把被俘者九亿人(按九亿即九万,古十千亦曰亿)驱至印度河畔,杀戮三万,溺死三万,余三万分给部下为奴隶。(《大唐西域记》卷四)。

  大约公元533年以前,在西印摩罗婆·曼达索拉地方有一部族名穆克里(Maukharis),首领名耶输达尔曼(Yasodharman)11,后来,那罗信诃笈多·婆罗阿迭多(幼日)王大概同他合力,击败了白匈奴王国在印度的统治。为纪念胜利,他在那烂陀寺的东北面增建伽蓝,名“幼日王院”。后来,玄奘游学时曾宿住在这里。若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说这位国王在那烂陀寺举行大规模的斋会之后,“舍国出家”了。

  次代王鸠摩罗笈多二世(KumaraguptaⅡ此云童护),是那罗信诃笈多王之子。史实不详。按《印度古代史》他即位于公元530年,《印度年表》则记他即位于公元520年。《大唐西域记》卷九记幼日王(那罗信诃笈多)之子伐罗(Vajra:此云金刚)王曾在那烂陀寺之西增建伽蓝。如前所述,此幼日王即是那罗信诃笈多王,那么伐罗王大概就是鸠摩罗笈多二世了。

  据比塔里和那烂陀印章铭文中记载,鸠摩罗笈多二世之子名毗湿奴笈多。无史料可考,不得其详。

  后期笈多王朝,诸王没有什么特别的业绩可以称道。伐弹那王朝Vardhana第三代戒日王(606—647年在位)时,摩揭陀笈多王系有阿秩多赛那(Aditya-sena)王,于公元647年时举行“马祠”式典。公元八世纪初期,末代王羯毗陀笈多二世(JivitaguptaⅡ)之际,波罗(Pala)王朝兴起于孟加拉地方,后笈多王朝告终。

  八、笈多王朝的佛教、文化、艺术

  笈多王朝在佛教史上,适值瑜伽学派勃兴之时。弥勒、无著、世亲等诸大论师,以阿瑜陀12为中心,提倡新的大乘阿毗达磨之学。《楞伽》、《解深密》、《瑜伽师地》、《摄大乘》等诸经论相继面世。其他文化方面亦呈现出颇为兴盛的局面。文学方面有梵文学的复兴,如迦梨怛萨(Kalidasa)那样的著名学匠出兴于世。又,十八富兰那中最古的《 1幽·富兰那》(Vayu-Purana)和《摩奴(manu)法典》也是当此时代完成的。数学、天文学方面有阿尔耶巴陀(Aryabhata)、瓦拉哈弥醯罗(Varahamihira)等学者辈出。音乐…

《印度·笈多王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