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史(上)
上册总目录
序
第一章 菩提达摩之禅
第二章 双峰与东山法门
第三章 牛头宗之兴起
第四章 东山法门之弘布
第五章 曹溪慧能大师
《中国禅宗史》全书详细目次
序
第一章 菩提达摩之禅……………………………一──三八
第一节 达摩传与达摩论…………………………………一
达摩及其传说
达摩论
第二节 达摩与楞伽经……………………………………一四
楞伽禅的传承
达摩与求那跋陀
楞伽与如来藏说
第三节 达摩门下的传弘…………………………………二四
达摩禅的传承者
慧可门下的分化
道宣所见的达摩禅
第二章 双峰与东山法门……………………三九──八四
第一节 达摩禅的新时代…………………………………三九
时地适宜于达摩禅的开展
黄梅的门庭施设
第二节 道信与入道方便………………………………四五
道信传
道信禅门的纲领
一行三昧
入道安心要方便
第三节 弘忍东山法门…………………………………七一
弘忍传
东山法门
修心要论
弘忍的十大弟子
第三章 牛头宗之兴起……………………八五──一二八
第一节 甚么是南宗……………………………………八五
「南宗」的意义
南宗与南中国精神
第二节 牛头宗成立的意义……………………………九五
牛头六祖的传承
牛头宗的形成
第三节 牛头法融的禅学…………………………一一一
有关法融的作品
牛头禅的根本思想
第四章 东山法门之弘布………………一二九──一七四
第一节 东山宗分头弘布……………………………一二九
慧能的摩诃般若波罗蜜与无相戒
神秀的五方便
净众的三句用心
宣什的传香念佛
第二节 东山门下的种种相…………………………一五六
戒与禅
金刚经与起信论
一行三昧与禅
念佛净心与净心念摩诃般若
指事问义与就事通经
曹溪慧能大师…………………一七五──二三六
第一节 慧能年代考…………………………………一七五
生卒年代
得法与出家开法的年代
第二节 从诞生到黄梅得法………………………一八七
早年事迹
不识字
付法
传衣
作偈呈心
第三节 南归与出家………………………………二一0
大庾岭夺法
五年法难
出家与受戒
第四节 行化四十余年……………………………二一六
从广州到韶州
德音远播
第五节 入灭前后…………………………………二二一
末后的教诫
入灭
弟子的到处弘化
南北对抗中的插曲
第六章 坛经之成立及其演变………二三七──二八0
第一节 坛经的主体部分…………………………二三七
东山门下的开法传禅
坛经的原始部分
第二节 炖煌本坛经的成立………………………二四六
荷泽门下的坛经传宗
南方宗旨
坛经的初期流变
第三节 坛经的变化……………………………二七二
组织与内容的变化
名称的变化
第七章 荷泽神会与南宗……………二八一──三一八
第一节 神会的一生………………………………二八一
生卒年龄考
参学生涯
南宗顿教的传布
为法的挫折与成功
第二节 有关神会的著作…………………………二九九
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南阳和上问答杂徵义
顿悟无生般若颂
第三节 南顿北渐…………………………………三一0
第八章 曹溪禅之开展……………三一九──三八八
第一节 曹溪流派…………………………………三一九
中原的荷泽宗
江南的洪州宗与石头宗
剑南的保唐宗
第二节 禅风的对立……………………………三二六
直说与巧说
随相与破相
尊教与慢教
重定与轻定
第三节 南宗顿教的中心问题……………………三五一
坛经(炖煌本)的中心思想
荷泽宗所传
保唐的禅学
洪州(石头)所传
第四节 曹溪的直指见性…………………………三八一
见性成佛
直指心传
第九章 诸宗抗互与南宗统一………三八九──四二七
第一节 牛头禅的蜕变……………………………三八九
牛头禅的兴盛
遗则的佛窟学
第二节 洪州宗与石头宗…………………………四0二
禅宗的见解
禅者的风格
第三节 从对立到南宗统一………………………四一六
宗与宗的对立
众流汇归于曹溪
序
菩提达摩传来而发展成的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光辉的一页。然有关达摩禅的原义,发展经过,也就是从印度禅而成为中国禅的演化历程,过去禅者的传述,显得疏略而不够充分。一般所知道的禅宗,现在仅有临济宗与曹洞宗(闽南偶有云门宗的名目)。临济义玄(西元八六六卒),洞山本寂(八六九卒),是九世纪的大禅师。一般所知的禅宗史籍,主要是依据『宝林传』(撰于八0一)而成的『景德传灯录』(一00四上呈),『传法正宗记』(一0六一上呈)等。一般传说的禅史与禅宗,都是会昌法难(八四五)前后形成的中国禅宗。然从印度来的初祖达摩(五00顷在北魏传禅),到被推尊为六祖的曹溪慧能(七一三卒),到慧能下第三传的百丈怀海(八一四卒),药山惟俨(八二八卒),天皇道悟(八0七卒),约有三百五十年,正是达摩禅的不断发展,逐渐适应而成为中国禅的时代。这是中印文化融合的禅,或者称誉为东方文化的精髓,是值得大家来重视与研究的。
达摩到会昌法难(三百五十年)的禅宗实况,一向依据洪州道一门下的传说。荷泽神会门下的传说,如『圆觉经大疏钞』等,虽多少保存,而没有受到重视。传说久了,也就成为唯一的信史。到近代,禅宗史的研究,进入一新的阶段,主要是由于新资料的发现。一九一二年,日本『□藏续藏』出版,刊布了『中华传心地师资承袭图』(甲编十五套),『曹溪大师别传』 (乙编十九套),这是曹溪门下荷泽宗的传说。同时,炖煌石窟所藏的唐代写本,也大量被发现了。一九0七年,斯坦因取去的,大部分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一九0八年伯希和所取去的,藏于巴黎国民图书馆。一九一四年,我国政府也搜集剩余,藏于北平图书馆。日本人也有少数的收藏。在这些写本中,存有不少的会昌法难以前的禅门文献,因而引入禅史新的研究阶段。
炖煌写本中有关禅史(历祖传记)的,属于(五祖)弘忍门下北宗的,如『传法宝纪』,这是北宗(大致为法如)弟子杜□于七一三年顷所撰的。又有净觉(约七二0顷)撰的『楞伽师资记』,净觉为弘忍再传,玄赜的弟子。属于荷泽宗的,如『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独孤沛撰,现存本为神会晚年(七六0顷)的改定本。又,『炖煌出土神会录』,日本石井光雄藏本(一九三二年影印公布),实为『南阳和上问答杂徵义』的不同传本。石井本末后有六代祖师的传记,为荷泽神会所传。属于保唐宗的,有『历代法宝记』,约撰于七七五顷。这部书,记述了弘忍门下资州智诜系的传承。保唐宗的创立者无住,自承为曹溪慧能的再传。这些北宗、荷泽宗、保唐宗的灯史,如加上荷泽宗所传的『曹溪大师别传』,『禅门师资承袭图』,『圆觉经大疏钞』(卷三)等;参考『全唐文』所有有关的碑记;与洪州宗所传的『宝林传』(碛沙藏,民国十二年影印),作综合的比较研究,那末从达摩到慧能门下分弘的情况,相信可得到更符合事实的禅史。
有关禅者法语的,主要有:代表北宗神秀的,有『大乘无生方便门』的各种本子,传说为神秀所造的『观心论』。代表荷泽宗的,有刘澄所集的『南阳和上问答杂徵义』 (胡适校对各本刊行,题为『神会和尚语录』);『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代表保唐宗的,有『历代法宝记』。这是一部灯史,保留了智诜下净众宗的法语;保唐无住的众多开示。而『传法宝纪』,『楞伽师资记』,『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三书,提供了最可宝贵的资料。『传法宝纪』与『楞伽师资记』,都是早期的北宗灯史,却发现了南宗顿禅的根据。『楞伽师资记』的慧可传下,保存了『略说修道明心要法直登佛果』,是传说为弘忍所说的『修心要论』(或题作『最上乘论』)的蓝本。这是达摩「二入」说中「理入」的阐明,代表了楞伽禅的宗要。在道信传下,保存了『大乘入道安心要方便』,对于道信的禅风,及东山门下(南宗、北宗等)的不同传布,提贡了同源异流的最好参考。研究『施法坛经』,可以肯定荷泽门下的「坛经传宗」本,是根据「南方宗旨」本的;而「南方宗旨」本,已对「曹溪原本」有过多少添糅。从荷泽禅学(如『坛语』及『神会语录』等所说)与南方宗旨的不同,可以推见曹溪禅的「直显心性」,所以分化为荷泽系的「寂知指体,无念为宗」,及洪州系的「触类是道而任心」的意义。此外,代表江东牛头宗的,有『绝观论』与『无心论』。炖煌新发见的,与旧来(洪州、石头门下)所传的怀让、行思、道一、希迁的语录;百丈怀海的『广语』,越州慧海的『顿悟入道要门论』,黄蘖希运的『传心法要』等早期禅书,作综合的研究,那对禅门的方便设化,因时因地而演化的趋势,就有相当的线索可以探求。从印度禅到中华禅的演化历程,这些八、九世纪的禅书,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研究资料。
依据八、九世纪的禅门文献,从事禅史的研究,中国与日本学者,都已有了不少的贡献。我不是达摩、曹溪儿孙,也素无揣摩公案,空谈禅理的兴趣。前年中央日报有『坛经』为神会所造,或代表慧能的诤辩,才引起我对禅史的注意。读了胡适的『神会和尚遗集』,…
《中国禅宗史 上(印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