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行论·智慧品》讲义▪P4

  ..续本文上一页说:依你无自性宗而言,轮回的一切法在胜义中是自性涅槃,具有生等体相的轮回是世俗,如是则应成轮涅在一体上共存的过失,由此虽得佛果也应成再转轮回,以非是灭尽轮回后得涅槃而轮回本身是涅槃故。因此,为获得佛果修持菩提行有何作用?应成与劬劳无义的平凡世间威仪相同。

  答:并非如此,有自性清净涅槃与离客尘涅槃的差别故,亦即:若能现各自果的诸缘相续不断,则不仅是轮回即使幻现也不退失;若诸缘相续断绝,则世俗中亦不生,何况胜义中?因此,凡是以证悟无我的智慧断尽转生轮回之因——无明及其种子者,不会转生轮回,无有因故。佛于世间出生等,不是以轮回所摄,而是以发愿三摩地等成为俱有缘的一切种智之力如幻术般示现作佛事业,然而是何时也不可能从法界中动移。

  己二、驳唯识宗辩分二:一、驳真相唯识宗辩;二、驳假相唯识宗辩。

  庚一、驳真相唯识宗辨:

  何时识亦无,幻以何能缘?

  何时幻不成,尔时亦缘何?

  若处有非尘,相分即心体,

  何时心即境,尔时何见何?

  世间主亦言,以心不见心,

  如剑不自割,如是心亦尔。

  若谓如灯火,能照于自体,

  灯火非自明,由无暗蔽故。

  如晶青待他,有青不待他,

  如是亦见有,待与不待者,

  于非青成青,无以自作自。

  所谓灯照自,是识知而说,

  所谓心自明,以何知后说。

  何时以何者,不见明不明,

  如说石女女,娇媚实无义。

  诸唯识宗说:如是内外诸法显现,彼等是如毛发和梦中显现般,虽无外境实有义,但由内的习气差别成熟种种处、受用、身的显现,所以,虽无外境义,但心是实有,梦中也成立取蓝色等领受故。

  这样想后,又说:依你中观宗所说,何时不但没有迷乱外境义,而且迷乱识也没有,如是如幻的所境以何者能缘呢?无有能缘故。

  答:先以类推的方式说,何时你唯识宗承许如幻所境在实际义中不成立,尔时虽也有心识,但它缘何种所缘呢?因为所缘境和能缘有境二者随缺一者即不可能缘境故。

  如果回辨:我宗并非全无所缘境,而是如梦境的象马般,即是于所缘境处有非微尘义的所缘境。它是何者呢?是显现所缘境自性的相分,即心的本体,不是外境义。

  答:何时彼心所缘是如幻之义,尔时何所境以何能境见呢?彼二者是一体故,不能见。如何不能见呢?三世间的怙主佛陀也说以心不能见自心,何以故?如以剑锋不能自割,以指尖不能自触,以轻捷技人不能骑自肩,如是意也以自己不见自己。如是《宝髺经》云:“如是譬如以彼剑锋不能割彼剑锋,以彼指尖不能触自指尖,如是以彼心不能见彼心。”

  此中关要如是:凡是心成立实有,则于一体无分的实有心失坏成立能见所见二者,因为何者显现所境时彼非自体,何时不显现时所取不应理故。胜义中,所谓以识自证也只是假立,并非真实。

  若唯识宗说:为何没有以自心自证?如同能照明其它瓶等的灯火,彼不观待其它能照明的缘,而是以自己能照明自己。

  答:所谓以灯能照明自体,这也仅是名言而已,并非真实中。为什幺呢?若对灯火没有以暗遮蔽,彼以灯火如何能明?若无所明也能成能明,则灯火也应成日月等的能明,然而不会如此承认故。此外,若以灯火对自己作能明自体,应成黑暗也自己遮蔽自体,如是则见瓶等的障碍黑暗隐没后不现,应成显现瓶等。

  他们又这样想而说:虽无异体的所明能明,但有以自性自明,譬如青琉璃宝决定是以自然青色,彼不同于白水晶观待下基青布等所成的青色,故不观待的自然青色如琉璃宝,待他而成的青色如水晶,有这两种,如是所明能明互相观待,如色与眼识,也见有能明所明虽无异体互相观待然以自性自明者——自证分。

  答:比喻不成立。因为并非青琉璃宝不观待他而成青色,彼现青色是以其它因缘聚合而作成青色,不可能不观待其它任何因缘而以自己自体先不是青色后作成青色,因为乃至不是青色之间,彼以自性不成青色,若是青色,必定前提存在彼之其它因,不可能以青色自己再作青色。意义也不成立。因为所谓“灯火能照明自体”是以灯火外的他证识了知而说,而所谓“心以自己明自体”是以何识了知后如是宣说为合理呢?了知心以自己明自体者,是心自己还是心外的其他识,前者不合理,因为是此处所观察故,尚未成立,如果心外以他识,彼也需要了知,应成无穷尽,而且了知也不可能,因为不是同时则境已灭及未生,无了知,而同时则由互不观待故,了知也不可能。因此,任何时彼依他起识以自己不见,自己外以其他也不见,由此对它观察明或不明的差别无意义,因为未见差别基而安立差别法如同安立石女的女儿如此身姿娇媚一般。

  如是唯识宗以现量未成立实有,又以比量成立实有自证分。

  若无自证分,云何能念识?

  由余念相连,能念如鼠毒。

  具余缘见故,心何不自明?

  所成药涂力,见瓶不见药。

  如何见闻知,此处非所遮,

  此处遮苦因,执谛实分别。

  他们说:如果没有识自己领受自己或自证分,则以往昔未领受者不可能后时产生忆念,是如无因之果故。因此,如同能忆念往昔领受的蓝等所境般,现在也有忆念能领受蓝等的能境识——此现量者如何应理?

  答:现在忆念取蓝识,不是往昔以取蓝识自己领受自己的果因,因为以此领受其余蓝等所境以及有所境能境的相连故,现在也将能忆念能境取蓝识,也就是说,此处何时也不见离开蓝色的单独取蓝识。因此,某时忆念往昔所领受的蓝色,则是也生起能取彼者之能境相的忆念,不是以往昔领受除蓝色外的取蓝识而忆念。彼者如同冬季被毒鼠咬时,仅领受其咬,虽然当时没有领受中毒,但后来以春雷声使毒发起时,于我往昔受伤的同时中毒,才能生起缘往昔毒的识。

  又说:如是具足其余修止而如所立方便等缘者,他心也见故,对于极近自心为何自己不明?就象能见远处之毛决定见近处之绳一样。

  答:此不定。譬如将以密咒等所成就的眼药涂于眼上,由此加行之力也能见地下瓶等被覆并遥远的所境,却不能见极近的眼药。或者,瓶与眼药不会成为一体故,成为具有他缘见余法的比喻,不仅不成为见自己的比喻,反而有害,也见有如是解释。

  对此,唯识宗说:若心不是明了识,则由识自己不明故,其他也不能明知,如是应成断绝以眼见、以耳闻及以意知的一切名言相续,以彼等须依明了识而安立,否则彼不可能故。

  答:“如何见闻觉知”,彼等如果仅就不观察似有而言,不是此处所遮,以彼者破不了也不必破故。

  那么问:遮遣何者呢?

  答:此处所应遮遣者,是成为苦因的执诸法实有之分别。

  其他注释中这样解释:此处“见”指现量 ,“闻”指从他人或从教中听闻,“觉知”指以比量方式安立的名言。

  总之,破自证分都只是胜义中破而已,不是破名言中仅排除无情的识——称为自证分者。若破彼,则须承认自识于自己成隐蔽故,应成对自他识以觉知了知之相无差别,而且自相续具识的能立不应理,最终也应成断绝境识的名言等,以法称所说有害。而且须知:破自证分的所有理论都如破蕴等的理论,是在胜义中破,并非名言中所破的毕竟无者。虽有人说“在此宗,名言中也不承许自证分与阿赖耶”,但此处名言中不破也不立,仅是胜义中破。

  对此,虽有人说“凡是中观宗不应承许阿赖耶,因为承许阿赖耶的是唯识宗”,但这是未善观察的语言,因为若不承认实有阿赖耶仅由名言中承许,于中观之理有何失坏?凡名言中不能承认者,是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有害,如常有总体等。如果凡以胜义理论所破者都不承许,则须承许蕴界处也毕竟无有。因此,应成派论中虽然在胜义中破阿赖耶,名言中不破,但也不是对彼施设而建立。

  如是,虽又说“名言中承许自证分仅仅是由对寻思的串习力所致,不应承许”,这很低劣,因为抉择胜义虽然不需自证分与阿赖耶,但对于观察名言的安立不可缺少,而且如果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成立,对“彼者名言中无有”没有遮止的理论。

  若说:怎无理论?岂不见月称、寂天等论中有如此之多的理论?

  答:对了境识,也与此相同。

  若说:不同,了境识名言中不破。

  答:“乐等以自心领受”名言中也如何能破?即是不破。

  因此,也应了知:承许心识实有之宗,虽然自证分不应理,但承许无实有之宗,自证分的名言极为合理。对此如实通达者往昔也少见。

  庚二、驳假相唯识宗辩:

  幻境非心外,亦非全无异,

  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

  境非实所见,心能见亦然。

  轮回依实有,否则如虚空,

  无实依实故,云何具作用?

  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

  心离所取时,一切皆成佛,

  既尔于唯识,观察有何德?

   诸假相唯识宗如果这样想而说:幻化般的外境义显现之相,这不是成立心外的外境义,因为不成立外境义。若认为内的自心显现彼外境义,这也不是,因为与心非异体或是一体则失坏成立无分唯心。所以此相分如同空中毛发显现,承许唯一是无基而现;心者,离一切相的自性,如清净水晶球而住。

  答:若你承许心是实有,彼相分怎非异体?因为承许相分无实有故,不可能有有实与无实一体共存。

  若顾虑此害而说:心外也没有。

  答:那心也应成无实,与无实的相分是一体故。

  若想:承许非二者故,两方的过失都没有。

  答:极愚痴!因为说“幻境非心外”,已承许与心一体,又说“亦非全无异”,以双重否定即肯定故,已承许是异体,所以,相违二法集于一体故,不合理,而且对有实者不得不承许其中一种。

  按照印藏多数论疏,这样作字面解释:如果蓝等相是有实,彼为何不成为心外的外境义;如果非异,则应成心也无实有。

  若想:心非实有,则不应作能见。

  答:你承许幻化般的外境虽非实有然是所见,同样心也如同幻化虽无实有然而能见,这很合理。上面是从否定说,此处是从肯定说。

  若想:此轮回是依成立实有的依他起识,否则应成如虚空一无所成故,产生此轮回显现不合理,…

《《入行论·智慧品》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