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五品 依止善知识▪P4

  ..续本文上一页等者财物供养,必须做到其中之一。

  戊十一、以方便遣除他人之诽谤:

  他人谤师制止之,若无能力则思德,

  覆耳悲心行饶益,莫依止彼勿交谈。

  有些人恶语诽谤上师时,应当想方设法加以制止,如果自己无有能力制止,则当思维上师的功德并以手指捂住耳朵不听他的胡言乱语,切莫与该人来往、畅所欲言。《生甘露续》云:“若谤金刚阿阇黎,则以寂猛方式止,倘若无有此能力,当以正念捂自耳,莫依于彼勿交谈。倘若与彼互来往,则堕恶趣受煎熬。”

  戊十二、如是而行之功德:

  以此生世成利益,值遇正士闻正法,

  地道等持陀罗尼,种种功德皆圆满,

  摆设寂乐之喜宴,款待一切诸众生。

  《华严经》云:“嗟!善男子,如是依止承侍善知识,则能回忆宿世,利乐众生,值遇诸善知识,成就地道殊胜等持也。”

  甲四(远离恶友等)分六:一、弃离恶知识之教言;二、弃离造罪之亲友;三、弃离恶知识恶友之利益;四、彼等之摄义;五、依止善知识善友之教言;六、如理依止之功德。

  乙一、弃离恶知识之教言:

  分别宣说弃离恶知识恶友与谨依善知识之教言:

  诸恶知识皆应舍,不具前述之功德,

  破戒誓言过失多,慧浅寡闻无慈悲,

  懈怠愚昧我慢高,暴躁粗野烦恼重,

  贪图今生弃后世,传法亦成非法因,

  如不净物旁生师,所化蛆眷多亦弃,

  引具信者入恶道,欲解脱者永莫依。

  如是恶知识破别解脱戒及誓言,无有悲心,孤陋寡闻,懒惰懈怠,贡高我慢,暴躁易怒,五毒粗重,贪求现世之眷属资具、名闻利养,虽居静处却降下愦闹烦恼之雨,弃离后世,诽谤其他正法与补特伽罗,虽然口中传讲正法,也自以为是智慧,实际上未调伏自心,言行不一。此等上师即是所谓的旁生种姓之上师。如不净物般的恶知识虽然聚集众多如蛆般的眷属,也只能将欲解脱的具信者引入恶趣,所以应当弃离这样的恶知识。《佛藏经》云:“世间之敌仅仅掠夺生命,只是令己舍弃身体而已,不能令堕恶趣。而入邪道之愚痴者将求善义者引入地狱中千劫受苦。何以故?因其行持有相之法,宣说颠倒之法故。如若宣说令入邪道之法,则较断一切众生之命罪还重。”

  乙二、弃离造罪之亲友:

  弃离恶友之教言:

  亦当弃离罪恶友,愈亲近彼愈增罪,

  灭善降下烦恼雨,阻塞善道恶趣梯,

  诽谤正士嗔白法,赞叹劣者依黑法,

  赞扬同行不善者,恒时将其引入于,

  邪道恶趣中之故,具慧眼者当远离。

  若依止了增长罪业、恒造罪恶、赞叹恶人、远离善法的恶友,则自己将被引入恶趣,所以必须弃离。《宝积经》云:“所谓之恶友,即一切灭善造罪之人,切莫亲近,切莫依止,亦不应见。”又如颂云:“声闻勤利己,利自不利他,谁依摄财物,不以法摄受,佛说恶师友,彻底远离之。”

  乙三、弃离恶知识恶友之利益:

  不依止恶知识、弃离恶友之利益:

  远离恶友恶知识,今来世乐成妙德,

  获解脱道恒增善,永远不见恶劣者,

  亲睹佛子中怙主,垂念自己赐加持。

  临终安乐趋善趣,具彼不可思议德。

  《般若八万颂》云:“须菩提,弃离恶友之功德不可思议,恒行善法,见诸善逝,临终安乐,转生善趣,生生世世不离菩提心,迅速现前无上真实圆满菩提果。”

  乙四、彼等之摄义:

  恒依正士与善友,以此增上诸善业,

  灭尽罪惑止过患,成就增上决定胜,

  现世安乐后得果,成人天师恒具义。

  《毗奈耶经》云:“持梵净行者乃殊胜善友,依止究竟梵行且增上善根,成解脱因故,诸长者当身恭敬、言敬语、以畏惧心依止也。”《念法经》云:“若依止善友,则具清净正知正念且能圆满善根。”

  乙五、依止善知识善友之教言:

  依止善友善知识,增长善资得乐果,

  不畏三有利乐广,成办无量众二利。

  上师乃是佛化身,浊世如是而显现,

  乃至菩提果之间,当依一切善知识。

  《殊胜等持经》云:“善男子,末法之时,我化现为善知识宣说此等持法门,是故善知识乃汝之本师,乃至菩提果之间当依止且恭敬承侍。”

  乙六、如理依止之功德:

  以此无偏现净观,圆满慈悲菩提心,

  增上证悟与觉受,利他无量成所愿。

  《顶宝龙王请问经》云:“天子,若依止善知识恭敬承侍,则亲睹一切如来清净刹土,获得殊胜大悲等持,不离智慧波罗蜜多,令一切众生圆满成熟,圆满一切所愿。”

  以上已宣说了上师之法相。

  甲五(了知取舍后求悉地之理)分五:一、修法;二、念诵法;三、修事业;四、分别之次第;五、功德。

  乙一、修法:

  了知依止善知识弃离恶知识之理后,于此宣说求悉地之理:

  如何观修祈祷师?平时积资与净障,

  昼观顶上夜心间,随信观想根本师,

  本尊空行无有别,相好严饰四周绕,

  空行勇士传承师,意供祈求赐所欲。

  《聚宝续》云:“何人少许念上师,此福无有边际也,胜过十万劫之中,观修十万本尊身。”大阿阇黎莲花生大士将此义以窍诀法而言:我们平时祈祷时,应将上师、本尊、空行三者合在一起修持,因上师赐加持、本尊赐殊胜悉地、空行遣除违缘并且主要成就共同悉地。即坐于舒适座垫上,皈依、发心后于空性中,将自己明然观为有信心的一本尊,顶上狮子日月莲花上,根本上师威光灿然,四周为有法缘的传承上师所环绕,空行如云密布。若喜广修,则迎请智慧尊者后作意幻供养、赞颂、忏悔罪业等。若略修,则念诵三遍:“上师佛陀如意宝,以及本尊空行众,恭敬顶礼而皈依,供养内外密供品,分别忏悔一切罪,随喜一切诸善根,祈请广转妙*轮,祈求不入涅槃地,愿赐共不共悉地,遣除魔障及违缘,成就圆满菩提果。”

  乙二、念诵法:

  师名梵语前加嗡,后加啊吽所欲咒。

  嗡啊吽(AR&-=>)三个字是诸佛身语意本来任运自成之心咒,因此加在上师名字中念诵,若能将上师尊名翻译成梵语,则译成梵语;若不能,则加在原来名字中再加上所欲咒即可。所欲咒:息业加“现当革热耶索哈(>_A5 <- ;J- J- @,)”;增业加“毕张革热耶索哈(0IA5- <- ;J- J- @,)”;怀业加“瓦相革热耶索哈(7- >5- <- ;J- J- @,)”;诛业加“玛日阿雅啪达(3- <- ;- 1B,)”。例如,嗡班则革热班玛萨巴瓦啊吽噶尔玛毕张革热耶索哈(AR&- 2#- $- <- 0E-

  d- 7- =>- !k- 0IA5- <- ;J- J- @,)。也说是说,修上师时,外修寂尊,内修寂猛尊,密修猛尊,即是化身、报身、法身之意趣。

  乙三(修事业)分三:一、息增怀诛业;二、结行;三、验相。

  丙一、息增怀诛业:

  若息病魔罪障者,观想一切放白光,

  遣除违缘获悉地;欲增寿德财等者,

  观想黄光降愿雨;自在召引等怀业,

  观想红光铁勾状;制伏魔障等诛业,

  观想青光兵刃状,千辐火聚轮摧之。

  修息业时,观想上师身等一切均为白色,放射白光,光之顶端中出现上师本尊遍布虚空,并发出轰隆隆的咒语声,以此获得悉地;修增业时,观想一切为黄色,降下财寿等所欲之雨,遍满自己的住处、体内并念诵咒语;修怀业时,无论作怀柔、勾召或召引等任何怀业之事,观想一切皆放射铁勾状红色光芒,引来所欲后置于自足下,同时念诵咒语;若出现魔障等违缘,则观想一切成青色放出兵刃状光芒,以此粉碎邪魔,又观想住处与虚空具有千辐火轮乃至交叉轮,勾召作害者,并将之粉身碎骨。

  丙二、结行:

  咒声震动三千界,成就事业修生次。

  后摄无缘空性中,须臾放松作回向。

  观想:诵咒声轰轰隆隆,传遍一切世间界,分别观修四种事业的生起次第。之后,现有一切摄为本尊相,本尊相又摄入自身,自己摄入顶上之上师,于无缘中安住。此修法等同圆满次第,最后将善根回向菩提。夜晚于心间观想上师后入眠,以此可使迷乱的梦境现为光明。

  丙三、验相:

  现各事业之验相,此乃深道大乐海。

  息灭病魔之验相:梦见自己沐浴、流脓血、身著白衣等;增上寿命之验相:梦到含生成群、庄稼丰收、日月升起等;增上受用之验相:梦到降下宝雨、收割庄稼等;怀业自在之验相:众人向自己顶礼、赞颂等;降伏邪魔之验相:燃起大火、杀害炖煮众生、作战胜利等。(梦相之外)会出现相应各事业的真实验相。

  乙四(分别之次第)分六:一、观想对境;二、净增甘露;三、布施宾客;四、作回向;五、宣说功德;六、修持之理。

  丙一、观想对境:

  赎死除障病魔时,观想前方虚空中,

  无畏狮子莲座上,师佛无二露笑容,

  为诸菩萨与空行,传承上师所围绕,

  六道债主可怜客,三世父母轮回众。

  出现死相、魔障或严重疾病时,观想前方虚空中与佛无二之上师为传承上师、空行众所围绕,其前是下方六道众生父母、作害之魔障。迎请智慧尊者,略作供养、赞叹。

  丙二、增净甘露:

  自心吽字顶上出,变勇士持剑托巴,

  自身眉间处斩断,置于骷髅三灶上,

  内满身骨及血肉,降下甘露下燃火,

  托巴量等三千界,其中充满妙甘露。

  观想:自己心间的白色吽字从头顶上出来,变成白色勇士,右手持宝剑,左手持托巴,用剑从自身的眉间斩断,将尸体放于骷髅的三灶架上,托巴内充满了尸体的血肉,托巴下的“样(;))”字吹风,“让(<))”字燃火,从而煮沸托巴内之物。从托巴上降下甘露,量等同三千世界。

  丙三、布施宾客:

  自心化现无数士,同持托巴洒甘露,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五品 依止善知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