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四届:禅修讲座——“心如晴空”(明奘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无情相互关联的所有的法则,他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证悟的,教主释伽牟尼是以这样的方式证悟的,他的教法的核心是禅修,而不是任何现在我们流传的,在文字上书面上看得到的,念佛的,参禅的,都是后期流变的佛教的演变,包括密宗持咒,真正原始的,最直接回归到佛的心的,是禅修,除了精神病人不适合之外,所有其它人都适合。这是我这些年各地各处举办的,春令营,夏令营,禅茶会,研修营。我的经验,但是精神病人,不适合禅修,因为到了一定阶段,他会有一些幻象出现,精神病人他幻象更强化了,对他没好处。适合他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磕头,那佛像,二十几吨,想搬也搬不动。对他最好,对别人也最安全。

  12 .某女营员:刚才打坐时,手搭在腿上,为什么感觉手臂加长了,是什么原因呢?

  奘师:你们谁练过气功?有谁听到自己手上的声音?还没有,功夫还不到。因为气感,气功把它神秘化了。但是佛教很单纯,既然拿身心做实验器,当然实验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生化反应,手放在膝盖上,手好象有股力量,甚至手有重于千斤的感觉。你的实验器发生了一些生化反应。这非常正常。

  13 .某女营员:打坐是让你的记忆力增强了,还是让你的思维更敏捷了呢?

  奘师:都有可能。磨刀不误砍柴功。禅修呢,等于磨我们的心刀。心的洞见力,观察力,敏锐的觉知力,包括记忆力。过去有个笑话,有的老太太,在庙里跟师父打坐,坐了七天,说“打坐真是好。邻居家七年前借了我 2 斤小米,到现在还没还,我要去找她还”。七年前借的 2 斤小米,她忘了,坐了七天,竟然想起来了。你说对她的记忆力,是不是激发呵?所以一定有这个效果。但是要记得,禅修不要去为了追求记忆力的加强,或者判断敏锐力的加强,那些容易引发特异功能,哇,你成了大师,从柏林寺夏令营走出,那麻烦了。我们要平常心是道。平常日用间的禅修,才是保护我们自己的。

  14:某男营员:我们这些人当中,将来可能会有好多成为脑力工作者。你认为有没有办法在脑力工作的同时对我们这种状态保持一种觉知?我认为平时所看的一些禅书上所说的,例如倒茶可以觉知,耕田可以觉知,我认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是一种下意识的状态。你可以在身体上对其觉知,但是觉知从某种程度说同时又是一种所思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这种脑力劳动者可不可以觉知,或者说它是根本不可能的?

  奘师:你看看笛卡尔,还有莱布尼茨,还有当时 18 、 19 世纪的几个大哲学家,所思,我思故我在。佛教叫做判定,纯想即非,纯情即堕,形而下的东西,不怎么关注,相反,在乎的是形而上的东西。因为整天想,整天想,生命的走向一定是越来越轻飘飘的。我们在座的将来绝大多数都是脑力劳动者。中国儒家这种古老的教诲,害人不浅。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尤其高考,农村的孩子走出农村的,一定要经过高考的。学而优则仕,这是有问题的。林肯出身是个木匠,有个斧子。小的时候,最大的玩具是斧子。说不定,小布什退休了,当个木匠,他会挺开心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那一面的弊端,就是削尖了脑袋思索。挺可怕的。经常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没文化的人挺好的。我看过一个报道我觉得挺好,一个著名的 IT 产业的老板,他实在是无聊了,我觉得他不是无聊,他很有情趣。他不带任何证件,带的钱也不多,在一个小县城下边的一个镇,蹬三轮车,从菜市场到郊区批发了菜,也没秤,在郊区摆摊卖菜。因为没有秤,别人买菜,他说你自己拿吧。这个茄子,你想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你拿吧。派出所说,这个人有问题,一定是流串案犯,肯定在逃避什么。抓起来了,问他。没办法啊,一开始不说,对他很不礼貌,后来一说,是知名的企业家。脑力劳动者,适当的让自己放松些,别把自己当成有文化的人。禅修,是很有效的方法。

  15.女营员:奘师,刚开始您告诉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姿势来坐,在禅修时姿势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说什么是单盘?什么是双盘?盘到什么程度?手如何放,身体是怎样的姿势等等?

  奘师:关于坐法,夏令营的手册上有,七支坐法。怎样才能达到双盘,女营员自由选择,单盘足够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双盘,任何一条腿在上,一条腿在下盘坐,就叫单盘。什么叫双盘呢,两条腿都冲上,那些练气功的说,五心朝天,两个脚心,两个手心,眉心朝天。实际上歪曲了很多很普通的东西。他们一渲染,弄得很神秘。非常简单,锄地有锄地的姿势,打铁的有个打铁的姿势,禅修有个禅修的最佳姿势。就这么简单。所以禅修跟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随时都在的一个状态,只不过我们这几十年的文化传承,让我们对这件很普通的事感到陌生,现在好在这件陌生的事慢慢的又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16 .某女营员:请问明奘法师禅修是一种方法,禅修的目的是什么?

  奘师:禅修的目的就是禅,没有修了。郁郁黄花是禅,青青翠竹是禅,山河大地是禅,日月星辰是禅,举手扬眉是禅,扬眉瞬目还是禅。生活中无不是禅,生和死是不可分割的,生和死也是禅,一切都是禅。我们从所有的二元对立的思考中,从二元对立的冲突中走出来了,生和死的对立,烦恼和智慧的对立,束缚和解脱的对立都没了。此一彼一,此界彼界,再没有任何的障碍和阻隔,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自他不二,理事不二,性相不二,因果不二,到了这个程度,禅修的目的,就是禅。

  17.某女营员:就禅对身体健康的因素来说,我想问有关的问题,如果有的人天生的有器官长了有良性的肿瘤,把器官除掉才能根治,是不是前世业障太深的原因?

  奘师:前世的业障太深了?用佛法界定,身体的疾病大体来自四种因素,好比说,四大不调,构成身体的几个系统,运动系统,筋腱肌肉骨骼毛发牙齿,全都是坚硬的,八大系统的不调合导致的疾病,占了四分之一,然后饮食不调的,这餐你吃了四个馒头,三碗粥,还是减肥早餐,你生理上能承受得消吗?我2001 年在天津住院,我的主治医生带的一个实习的小伙子, 238 斤,这么胖,给我治疗时,他有病,一点力气都没有,说正在减肥。我问他早餐吃什么,他说两个鸡蛋,七个烧饼,一碗豆浆。平时吃五个鸡蛋。饮食不调,四大不调,情志不调。有的老先生退休了,原来当局长的,情绪特别不好。老伴想了个办法。每天买菜,做一个报告, 1 块 2 一斤的, 1 块 3 一斤的,每天给老头做报告,老头一看特开心。这就是情志之病,养成了一些生活习气,无法舒导。女性更容易生这些病,相应的有一些生理的病,都是情志趣向的。还有一类病,业报之病。确实不是这一生造成的。同样是父母生下的孩子,有的一个家庭,好几个哑巴,按说基因都平等的,都是父母血肉和合之躯,但是有的孩子生下来就聋障,残疾,这个没办法,就是业报之病,业报之病要能转的话,没有大的修行的力量,很难很难的。对于普通人而言,业力很具体。

  18.某女营员:您刚才说禅修可以治愈胃出血,前几天我遇到一位女居士,她身体有病,我想问一下,禅修能和医学结合起来吗?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奘师:禅修和医学结合,好象不需要吧?我们想结合,人家不要我们。但是人家用我们一些方法,我们也没有版权保护。禅修一定要解决一些身心的问题,因为它最终解决心的问题。依据佛教的缘起中道观,身心是片刻不相离的。你什么样的心态,生理就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一个人发怒恐惧害怕,心跳就加快。情绪呢,情急志生。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下,情急志丧,好比着大火了,一家人着火了,家里人银行存折不知道抢,现金不知道拿,抢一个大锅盖抱在身上了。这些都是身心的交互影响,随时在互相缘起。孤立的,把一个死了的生命解剖,有一定的后遗症。我推荐你们学医的,看看《思考中医》这本书,真正是非常理性的,从哲学的高度来检择对比中西医的差异。这本书很好。去年才出版。

  19 :网友提问:腰以上胀,腿麻疼,如何调整。外界的热闹会让我心烦,如何在闹中也能安住?

  奘师:在闹中安住,听自己的喘气的,呼吸的声音,最有效。你们现在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么?在公交车站,能听到吗?听自己的呼吸,是在热闹场中最有效的。人家在卡拉 OK ,人家在为世界杯呐喊干杯时,你听自己的呼吸,功夫满深的。打坐时,腰以上胀,腿麻疼,不需要调整,这是自然的过程,生理反应,过了这个阶段自然就过去了。当然还是要把臀部垫高一点,让脊柱自然挺直,会相对好些。

  20.某男营员:奘师,您刚才所说的分别心是指对一切都没有分别心,请问没有分别心是对一切事物没有分别心,还是仅指对引起烦恼的事情没有分别心呢?

  奘师:你当场就贩卖我的说法。我说禅是超越对立,而不是分别心,一有分别心,马上就陷在一个具体的不善用的层面上,我说禅是超越对立究竟向上的,你一下子就绕到向下的很具体有用的方法上了,所有首先你的问是歪曲的问,但是你的问是有价值的问。没有分别心就是禅了么?我现在口渴了,拿起录音笔我就嚼,我能解渴么?可能我渴没解了,牙齿还得找牙医去了。录音笔的主人还得找我的麻烦。赔偿。“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禅宗的术语“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寂照同时。”诸法的一切外在的相状你都能善分别,但是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禅。讲禅修的时候比较具体,讲禅的时候就比较空泛了。没有一个最终的标准,谁到什么就是禅师了,很难界定,但是禅修,谁坐了两小时不动,起码坐得住,坐得久,禅修是为了契入禅,但是契入禅的方法有无穷尽种,不限于禅修。

  21男营员:您觉得禅和佛教有…

《十四届:禅修讲座——“心如晴空”(明奘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