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学问题,不让他们交学费,但是很多孩子没有饭吃,他说你们能不能给我们解决,让孩子有饭吃;第二个呢,我们老师需要鞋穿。”
第一个说需要饭吃,给我震撼很大,第二个他说我们的老师需要鞋穿,他说:“我们这里成天下雨,我们每个老师都渴望买一双军用的运动鞋,就是一方面走路,一方面踩泥。”当时听到之后非常的触动,刚好第二天我们四川的朋友在那里组织一个捐助,正好到那个学校去,我就给那个校长打电话,我说:“你们学校有多少老师,大概需要多少运动鞋,我说我们这个公司捐助了。”然后没有想到那个校长就哭了,他说:“我替我们几百位老师感谢你们北方的菩萨。”这个对我触动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们从很多渠道了解到的汶川的景象,事实上并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第二个分享的是有一个我非常尊敬的,也是传统文化的老师,可能很多人知道她,她也是来自台湾,她是杨淑芬老师,在中国大陆已经做了十一年义工,她办了一个大方广公益网站,可能很多人访问过。我有几次因缘跟她在一起交流,有一次我就问她,我说:“杨老师呀,您为什么能在国内做十一年的义工,难道您不想回台湾吗?”她说:“想。”然后什么都没有说,后来我又继续问,她说:“你想听真话吗?”我说:“想。” 她说:“因为大陆没有人做,因为老祖宗的文化断了好几代了,没有人做,如果有人做,我巴不得回到台湾去跟家人团聚。”这句话对我来说触动很大,因为没有人做,所以老人才留在大陆十几年,而且默默无闻的去做义工,不想让老祖宗的教诲在我们这一代断掉。自己很标榜自己是一个佛弟子,很标榜自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分享者,实际上每每提起,感觉自己实际上只是嘴上说而已,事实上真的很惭愧没有像咱们三宝歌的一句话,“焰续佛灯明”,没有延续佛的慧命,更不用说延续老祖宗的慧命。
这是我分享的我的两个善缘。
游祥州教授:今天晚上的茶,喜欢的同学举手。不习惯的请举手。喝过普洱吗?
营员答:喝过。
游祥州教授:那这个茶不习惯的原因是什么?
营员答:不太习惯喝普洱。
游祥州教授:今天这个茶是相当上等的普洱,很贵的,
营员:这是赵州茶?
游祥州教授:对,赵州茶,赵州茶是我们柏林禅寺的公案。
营员:“吃茶去”。
游祥州教授:我想这个品茶有几层不同的境界,第一层,我们可能在一般的生活中说:“这个是普洱茶”,“这个是龙井茶”等等,但是喝茶这个还是很生活化的境界;再往上一点说呢,这个喝茶已经不仅仅是喝那个味道而已,其实喝茶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舌根的觉醒,鼻根的觉醒,就是你鼻子闻到茶的香气,比如这个茶是不好的,你一闻就有感觉,这个茶是不好的,你舌头一碰就知道,这是我们身体的觉醒的一个过程;再往上提升,喝茶的过程其实就是从身体的觉醒到精神的觉醒的过程,就是明心见性,到这个境界喝的就是赵州茶。
我想我们这几天还有时间跟大家谈茶跟佛法的关系,刚才听你们对四川地震动员了很多方面发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我记得印度的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首诗,这首诗我一直很感动,当时印度发生了很大的天灾,国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富商,共同研究我们怎样来救灾,结果这些大臣也好,富商也好,都说:我家也受到了灾害,收入减少,等等,讲很多理由,就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个捐献。最后,一旁有个侍女——在宫廷里面的侍女举手了,她说:“报告国王,我愿意捐献!”大家都呆住了,说你一个小侍女,一个伺候人的婢女,你怎么可能捐献呢?你知道她怎么说吗?她说:“因为我所有的财富,都在你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口袋里,我愿意把它都捐出来。”我想这是一种智慧,我觉得您个人的力量可能帮助的有限,但您能借这个因缘有可能去发动这些朋友和企业帮忙,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智慧。当然还有同学提到以后怎么加强建立联系,因为你在这里,是像河流,可是你离开这儿,可能就是又回到了一个水滴,如果外面的因缘不好,你可能就被蒸发掉了。诸位知道佛教很重要的一部经《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你们听过没有?这是一个成佛的过程,一个很重要的代表,善财童子碰到文殊菩萨,请问成佛之路——这个菩提道应该怎么走,文殊菩萨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善友。所以说这种和善友的联系,善知识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有三种善知识,第一种善知识是教授善知识,就是教我们知识,教我们道理,指导我们修行的,这些都是善知识,叫教授善知识;第二种是同行善知识,比如说我们这个夏令营,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我们男同学这个组,女同学这个组,大家在一起相互的切磋、分享、交流的过程里面,哇!刚才有同学说听到有的同学的报告的时候,内心澎湃,这个就是同行善知识相互发挥一种提升的力量,这叫同行善知识;第三种是究竟善知识,就是佛菩萨了,如果我们修行修的好,我们是可以有机会和佛菩萨直接学习的。所以我觉得善知识非常的重要,联系非常的重要,我觉得这几天大家在一起就诚如这位同学这样讲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善缘,每一个人都是善知识。”我也希望我们这几天我们有机会来做一个学习,譬如说你们一起从秦皇岛过来,你们一起从北京的中医药大学来,这个比较有机会相互了解,可是有的人从遥远的地方来,从来没见过,那这几天,碰在一起了,我们有没有办法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看到那个人的优点,说出那个人的优点,我觉得人最高贵的能力,就是看到别人的优点,最高贵的能力!看到别人的缺点很容易啊,但是看得到别人的优点我觉得这是非常高贵的能力。
我们现在这几天的茶禅的体验当中,我们现在有时间大家一起来发展这样的能力,譬如我们现在这位组长、这位同学,他从头到尾,当别人说话的时候,他总是带着一种倾听、专注、鼓励的微笑,很享受的在那听着。你不觉得当你说话时,别人这样很专注在听,你就会讲得很起劲嘛,对不对?所以,当你非常专注的听人家说话,带着微笑,带着一种很投入的心情在听的时候,那个就是对别人的产生的一种奉献哪!这就是所谓的布施,所谓的广结善缘。其实我们同学们今天分享这么多善缘,这些善缘怎么来的?如是因如是果,因为耕耘所以收获嘛!所以说我们有很多善缘是以前结的善缘,所以现在这所谓善缘其实是善果,是我们生命中所面对的善果。今天的善缘其实是善果,就是这个缘其实是以前就种下了,以前就结下那个善缘。可以说你现在对汶川做出了这么多帮助老师啦,帮助小朋友的事情,你知道吗?你将来成佛的时候,这些人都是跟你开发那个佛净土的基本的成员,都是你的团队呀!这个原理我们深入来讲非常的有意思。当然我想,我们听到很多同学——今天我们是讲“我的善缘”,可是三分之二的同学在讲“我的佛缘”,我是觉得大家在研究佛学的时候,佛学绝对是好的,可是“佛”要看我们怎么样去解,刚才我们有两个解行社的同学,佛,要看我们怎么解,要正解,有时候解的斜了、解的歪了,也会出问题的。解之后要行啊,所以,我觉得佛教是一个非常丰富、非常圆满的东西。我们看到也有人还没有一个很深入的境界,没有遇到好的善知识。所以诸位这几天来到柏林禅寺,真的是一个大善缘。明海法师他本身正知正见,又是实修,又有很好的禅宗的传承。我们知道是我们净慧老和尚带领僧众恢复了这个道场,而净慧老和尚本身是虚云老和尚传承下来的,而虚云老和尚是中国的禅宗,就是从达摩祖师,经过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大家比较熟悉的六祖惠能大师,这样传承下来,到了虚云老和尚,五宗汇为一宗,这是很重要的传承。所以诸位来到柏林禅寺是根据我们的禅宗法脉接上来,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这几天其实在在处处都是学习的很好的机缘。对于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诸位有没有回应的。(营员问:回应?)回应的意思就是说,譬如你刚才听到某个同学讲了,比如讲四川的汶川的地震,有没有特别的感受要发言提问的,有没有?那我们现在讲了这么多还没有听师父的分享,我们请辅导老师也给我们分享好不好?
缘定师:我的人生经历大部分是在庙里面,如果说在家里的话是很平淡的,也没有像大家这样有福报受过高等教育,我受的教育大部分是在佛学院里面,在佛学院里面读过中专、读过大专,然后就来这里读研究班,一共大概是六年时间吧。我当初在佛学院求学,读中专班、大专班是在福建广化寺,我在那里读了四年,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天翻地覆的,从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得到一个思想;没有志向的人,得到人生的志向。
游祥州教授:请教,您在广化寺的时候,圆拙老法师还在吗?
缘定师:他已经走了,我没有福报见到他,但是我在那边读的四年,接触到各类佛教思想。其实佛教思想很深广,你没有理路的时候那很复杂,各种思想需要去理顺,像刚才游老师讲的要用般若智慧来观察。当时我在广化寺接触了很多,像《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是一种思想,虽然从文字上说,修行都是为成佛,但是它的路不同。还有人间佛教,各种的传统佛教,我学了四年的时间,感到之间冲突很大,中观思想、唯识思想或者天台思想,虽然也是基础,但是基础当中认识产生种种的矛盾。我住的广化寺应该是个净土宗、律宗的一个地方,他是弘一大师、印光大师的传承,这里是虚云老和尚的传承,还不一样,(游祥州教授插话:相辅相成的)对,我离开那里,离开的目的就是思想太复杂了,人有时候思想太复杂了就产生一种痛苦,压抑啊,这个思想得不到摆脱,就无法安住一个地方,后来有个机缘就来到柏林禅寺,来柏林禅寺后整个思想得到一个梳理。你们知道,这个禅宗思想是整个佛教思想修证的一个核心,可以…
《十六届:“我的善缘”分组茶会(节选)柏林夜话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