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六届:禅茶一日 一(游祥州教授)▪P3

  ..续本文上一页菩提树下开悟了,然后他第一次说法在哪里?那个城市叫做鹿野苑,或者梵文叫Sārnāth,就是在瓦拉纳西的旁边,也就是在这个恒河边。我们知道佛陀,他在菩提树下开悟之前,先在苦行林苦行六年哪,他这苦行六年,最后的结论四个字,有人记得吗?佛陀在苦行林里面苦行六年,最后呢,他要离开苦行林时他说了四个字叫做“是处非道”,就是这个地方不是悟道的地方,也就是说苦行只能锻炼个人的意志,只能降低个人的欲望,苦行只能在某一方面使身体产生比较特殊的一种禅修的能量,但是他认为苦行是不能悟道的,苦行是不能够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的,所以他离开苦行林。

  那你知道他在苦行里面有五个人,是他的父亲为了要保护他,派了五个人去保护他,然后假装是苦行僧,就跟在佛陀的身边,在苦行林里面六年。结果这五个人假戏真唱,他们最后跟佛陀一样的认真,也认真的修苦行了,所以当佛陀离开了这个苦行林,到了尼连禅河边,跳下去,像鲶鱼一样跳到河流里面去洗一个很舒服的澡,然后洗完澡之后又上岸之后碰到一个牡羊女叫苏坦耶,这个牧羊女看到这个苦行僧瘦得皮包骨,你知道佛陀在苦行林苦行的时候,最后瘦到什么样子吗?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有一座石雕的像,是犍陀罗风格石雕的像,叫释迦苦行像。这佛像上面你看佛陀的手指头指着他的肚脐,马上可以碰到它的脊椎骨,就瘦到那个地步了。因为在苦行的时候,他每天只吃一粒芝麻或者一粒麦子,这真是很厉害。你们知道芝麻这个东西有非常丰富的维他命E,也就是抗老化、抗氧化的那个最丰富的元素。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在那个苦行林里,就靠着那个芝麻或者麦子撑了六年。他离开苦行林接受牧羊女的粥,这个粥现在在印度的德里还吃得到。德里有一家餐厅,专门供应这个粥,不过你吃的时候有没有开悟就不知道了,就是一种那个羊奶拌着一种煮得很软的稀饭,然后撒一点坚果类的,的确是很香的。佛陀就接受牧羊女这个供养,然后走到附近的菩提树下,坐下来,如果他不开悟,就不起坐,就这样最后夜睹明星,经过了几个关卡,终于大彻大悟。佛陀开悟之后呢,这五个假戏真唱的苦行僧,就看到佛陀背叛了苦行僧的这个原则——印度的苦行僧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则:第一,不吃,尽量不要吃;第二个不能洗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不能洗澡?全世界有一个民族不洗澡就会死掉,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日本人,因为日本有个神话里面说天造大神,造这个世界,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所以日本人特别喜欢洗澡的,因为这个洗澡所以养成日本人另外一种性格叫洁癖,爱干净就好,不要变成洁癖,癖则弊也。

  可是印度的这个苦行僧正好相反,他不能洗澡。为什么?因为整个印度在那个时代里面的一个苦行僧的理论的基础是认为,人通过苦行可以从身体里面升起一种能量叫tapa,就是一种热,英文把它翻译叫hot,可以产生一种热能。

  这个tapa这个东西,就是说因为你少吃,要经过种种方式的苦行——什么一脚立啦、什么金鸡倒立啦,各种的方式。如果他洗澡的话,能量就洗掉了,懂我意思吗?所以他不能洗澡。释迦牟尼佛离开苦行林,跑到尼连禅河里面去洗澡,这个等于就是对放弃苦行的最直接的宣誓,对我们来讲洗个澡舒服嘛,对不对?哪一天你禅修到一个很好的境界的时候,洗个澡更快开悟,舒服嘛,对不对?毛细孔张开,这个很舒服的嘛。

  好,我现在告诉大家,这位阿丹师父,他跑到了鹿野苑旁边,就是那个瓦拉纳西的城市,恒河边,在恒河边他有一个惊异,什么样的惊异呢?印度教的教徒他一生最大的向往就是到恒河洗一次澡,认为可以洗尽他的业障,他最大的向往之一,就是死的时候可以在恒河边火化,当众放在木材上把他烧掉。结果这个阿丹师父在瓦拉纳西的那个河边遇到两件事:第一个他每天要坐着喝咖啡,每天看着人家在烧那个尸体。诸位,修无常观哪,不是用讲的,是直接在观察中——无常、无常、无常。因为他是个外国人,他在印度旅行的时候,人家总是问他两句话:第一句话你是外国人吗?所以人家问的第一句话是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你说我是从马来西亚来,我是从中国来,把这个问题解答了。第二个问题是whoare you?你是谁?这个就变成话头喽,“你是谁”跟“念佛是谁”都是话头。所以他一边修禅观,一边就在参这个“你是谁”,“我是谁”,“念佛是谁”,“拖死尸的是谁”,这是话头了,没有人教他他就参起话头来了。

  结果,预计两个月的旅行延长到六个月。然后他在河边喝咖啡的时候,还有一个奇异。有一个印度人走到他的面前,说你坐禅,阿丹师父就点点头说:是的。他说:你虽然坐禅,没有得到禅的滋味。哎,这可厉害了,我坐禅可是没有得禅的滋味,你怎么知道呢?他就说:“你旁边这杯咖啡,有咖啡可是没有把糖放进去。”喝咖啡很多人要加糖,要奶精呀,哇,他被这两句话震撼了,这个人不简单,结果,这个人竟然带着他走了几天的路,到哪里?到菩提迦耶,然后在菩提树的旁边教他十天的禅修,就是有这样的因缘,不期而遇。可是你觉得那个是偶然发生的吗?我给偶然下了个定义:所谓的偶然,乃是人类对宇宙之因果的内在秩序的必然性的无知的顿知。这一句话说得太长了,大家了解吗?因为宇宙间发生的事情哪有偶然呢?没有just happened,一定是有因有缘它才发生的嘛,是不是?所以这个阿丹师父不晓得前世跟印度的上师结了什么缘,竟然带他走到菩提迦耶。

  “偶然乃是人类对宇宙的因果秩序,对宇宙的内在因果秩序之必然性的无知的顿知”这叫偶然。很多人都觉得:哎呀,我偶然碰到他!等到你碰到他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点都不偶然,因为有太多的必然在里面,你们同意这一点吗?比如说今天我们很多同学在这里,你们只要开始熟悉,你就会发现,喔,好多必然!不过这句话不要变成谈恋爱的借口,因为那需要另外一种更深的智慧。

  我现在讲的阿丹师父后来在印度半年的时间,我是怎样认识他的呢?有一天看到他的表演,他在打鼓,我没有办法想像为什么一个人在舞台上,他走路的脚步跟禅师行脚竟然没有两样。所以我就想去发现这个背后到底怎么一回事儿。有一天我碰到他,我就说:“阿丹师父,为什么你在台上走路可以走得那么样的稳定?”他说:“我在印度光是学走路学了半年。”所以昨天诸位跟我们大和尚学那个行禅,我看没有半年不容易学到。

  所以我希望同学以后要做一个练习,譬如说我从这边走到那边去,我就是念念分明,念念分明的走路。什么叫念念分明的走路?我们用白话讲比较好,就是走路走得有感觉,这样懂吗?走路走得很有感觉,懂吗?诸位,感觉也是觉,觉者佛也。所以当我们的脚下很有感觉的时候,我们最终讲就是成佛了,这样了解吗?你不要了解只有脑筋成佛,脚要成佛,我们在行禅的时候,念念分明很有感觉,我们的手也成佛了,这样懂吗?所以有一天要画你这个佛像不是只有头,懂吗?脚也有、手也有、身体也有。为什么?因为全身都很有感觉,懂吗?请记住,禅修的要点不是变成一个没有感觉的人。

  人非木石,岂能无念?所以你说我禅修修得很好,我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就完了,一定是出问题了,懂吗?禅修越好,感觉是越灵敏的,身内、身外感觉是非常非常清楚的,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磬声响起,静默片刻……磬声再响,静默止)

  听到磬的声音深呼吸三次,念念分明。好,我们刚刚谈到这个阿丹师父,我真的是被他舞台上走路的脚步把我震住了,所以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谈了我这一份感觉,我在文章里说的:“看“金刚心”——就是阿丹师父的表演,他有一个非常美的地方,那就是舞者的步伐,不是芭蕾,不是现代舞,而是独特的行禅之美。我曾经问了阿丹师父,你是怎么修起来的?他回答我说在一个殊胜的因缘中,我在印度用功了半年,每天看着自己走路、吃饭,看着自己每一个当下。就是这份厚实与傻劲,所以在舞者,每一个念念分明的步伐中,你我都可以感受到一股来自行禅的觉知能量,一股透明与不动的能量。鼓声如雷如电,而舞者行云流水。每一鼓、每一步都是如实觉知当下的召唤,鼓鼓分明,步步分明,念念分明,金刚手、金刚鼓、金刚心无二无别,台上台下,你我他一切众生,同步莲花。”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心,如果你去看日本的茶道,看日本这个戏剧里面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东西叫“能剧”。他完全是从禅堂的训练拿出来的,在坐有没有同学看过日本的能剧的,请举手,(佛学院法师举手)哦,师父,我刚刚讲的您同意吗?能剧里面所有的动作都是来自禅堂的训练,师父要跟我们分享吗?

  佛学院法师:我十年前学过一年日语,准备去日本,以后特意看了一下日本的文学,它所有的动作都非常的专注,感觉好像所有的人不是一般的人,都是神人。因为那时我还没有信佛,很奇特。好像都是经过专业训练,他们的步子,他们的眼神,他们每一个动作你感到都是那么优美。谢谢大家。

  游祥州教授:很感谢师父的分享。等下午找一段影像的资料给大家看,看舞台上的脚步怎样是一个禅者行禅的脚步。

  我刚刚特别提到“傻劲”两个字,你就要傻劲,傻傻的练。其实我们待会儿也可以利用点空当,大家再走走看,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练习一下?

  我现在已经跟大家先介绍了这几个老师,然后我现在请大家看一下:这个是阿丹师父,后来我就去了解阿丹师父这个打鼓是在哪里练的?因为他这套打鼓的方法绝对不是中国传统的。原来他去了韩国南部一个大寺庙,去过韩国的人就知道,韩国有三大寺这个是一定要去的:第一个代表佛法的寺院叫做通度寺,在釜山的北边开车一小时,通度寺(日语);另一个是代表法宝的寺院,伽耶山…

《十六届:禅茶一日 一(游祥州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