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八届:分组茶会——柏林夜话▪P3

  ..续本文上一页经》给我们指导的最高的人生境界;然后是深深海底行,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所以这两本经可以把我们无边的、无尽的智慧都开发出来。

  营员十:我有很多朋友,我认为是有佛性、很清静的人,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很少,专注于很多事情,让我非常佩服。我对佛法的了解是源于大学期间开始读一些书,渐渐地从一些比较入世的、驳杂的东西,慢慢地深入到一些理论,深入到国学,深入到佛法,我对其向往之。但是一些理念让我难以抛却,比如说平常心。当我读《论语》等一些东西的时候,突然之间读到一个道,就会让我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突然之间会觉得世界很清凉,纵使当时是夏天,然后也会有一种很清凉的感受,有一种人的境界提高的感觉。

  但是毕竟这种感觉只能持续一小会儿,并不能贯穿我的一生。我忘了哪位老师提过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觉得从底层到高层,有些事容易抛却,有些事难以抛却,尤其是名利在前,利好抛却,而名难抛却。有时候觉得平常心只能维持一小会儿,当遇到真正的名缰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迷茫;迷茫多了之后,就会觉得想寻求佛法的帮助;又觉得以寻求帮助的心来看佛法,其中有一种逃避,所谓“仁者无忧、勇者无惧,智者无惑”,就缺少一种勇者无惧的精神,就是觉得以逃避之心而来求道,终究不会得道。

  我以前非常喜欢物理,有时候也纠结天啊、人啊一些事,觉得人们以前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后来觉得他的理论是错的;后来又信奉牛顿的理论,再后来觉得牛顿也是错的;又信奉爱因斯坦,那究竟谁是对,谁是错?刚才法师也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实在的,什么是虚妄的,什么是色,什么是空?佛说五蕴皆空,觉得万物皆空是不是就得道了呢?但是现实,我觉得由色悟空是一种道,由空悟色也是一种道。那么活在当下,有的时候看事情是空,有时候看事情是色,有的时候觉得心累。我觉得求道的话,想得太多了就是错。我觉得佛学教给我们的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清静的、清凉的感受,当我们觉得累、觉得迷茫的时候,那就是走错路了。

  刚才说到物理的一些理论,不知道谁的对、谁的错,现在的真理也不知道掌握在谁的手里?我们其实不一定掌握真理,也不一定能无限接近真理,只能是活在当下,拥有一颗——平常心。我正在做的事情努力去做好,至于其结果、方向,无论如何,我们学会适应、学会接受、学会感恩,这就是我对平常心的理解。谢谢。

  明基法师:什么是真正的生命?什么是禅?那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去体悟的。不要觉得追求真理这件事离自己很远,道是遍一切处的;如果不能遍一切处,它就不是道;如果真理是可以改变的,那就不是真理。历代的祖师大德,历代的圣人,他其实都在追求、求索这个。佛教号称要了生脱死,因为对每一个个体来讲,再也没有比生和死更大的事了。禅宗最响亮的口号——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讲人的生命的真相。

  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你看他是一个什么志向?五祖问他:你来干啥?他说:我来做佛,我来求做佛来了。他是听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感悟,跋涉千里来到五祖的座下。当时他还是一个在家人,五祖大师别具法眼,将衣钵传给六祖,传给他时他还是在家人。历史证明,这一段公案不可思议、震烁古今。六祖大师了解了、实证了生命的真相,你说这件事多么伟大、多么不可思议、多么感人、多么美丽都不夸张,而且又是真真实实的历史,这么美好的事情依然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人。现在六祖禅师还坐在广州韶关的南华寺,他的色身坐在那里,给我们以后所有的人做了一个最伟大的证明。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我们人人有份,所以要充满信心。

  营员十一:我和大家分享一件事。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本来是一个人住,后来因为老鼠总是光临,(我在马来西亚上学,中国人很少,和其他种族的人往来很少。)我就和一个在读的中国研究生住在一块。时间长了以后,大家像亲兄弟一样,吃饭的时候,他会有秘密和你分享。因为学校都是山路,有一次下山的时候他就问我,在你心目中什么事你最不能忍受?我就想什么事我最不能忍受,我说弑杀父母最不能忍受,这种事罪过可能是最大的。然后他跟我讲,因为大家相处比较长了,比较了解了,他就把他心中的秘密透露了。我们平常人比较反感、不会关注也是思维死角的就是同性恋,他跟我讲他是同性恋。因为我们平时可能听说过这个词,可是说实话体会并不深。他是以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可能也是要掩饰心中的一种东西,但是仍然给我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整个宿舍就我们两个人,我一晚上都睡不着,怎么会这样?但后来他跟我讲,其实我们周围的人群中,这种人特别多,据他说这个圈子的话应该是3%-5%都是同性恋。因为像我们年轻人也都渴望有一份美好的爱情,如果心中有心仪的对象,可以正大光明地去追、可以公布于众。但是他们作为年轻人,也渴望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他们介意世人那异样的目光,有些人生活就比较压抑,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同性恋的明星显得比较压抑,甚至精神上有些问题。我那个同学从小就发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他就去接触基督教很多年,后来我就把他带去学佛法,现在准备要出家。他感觉在佛法上找到了一些相应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是自己前世的一些业障吧,到了这一世就现前了,如果这段业障不消还会延续下去,所以要尽量地消。我的意思是说,什么是平常心,我们对不了解的人群要慢慢放下这种偏见的包袱,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都是正常人的思维,对于有缺陷或者不是缺陷的那种人,我们要去包容和理解。谢谢。

  明基法师: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只是人类世界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无尽的生命世界里面,生命的方式有很多种。你读经典的时候能够看到有二足、四足、五足、多足各种各样的生命状态,我们读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的第九大愿“恒顺众生”,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他的状态、他的烦恼也是无量无边的,包括您刚才讲的同性恋这类业的状态。既然是慈悲的话,当然能够包容,这样的人当然也要去度化他,他只是在相应的时空交叉点上的一个阶段,生命的一个阶段出现的这样一个业的状态,他依然有佛性,依然能够成佛。

  所以苏东坡见到佛印禅师的那个故事: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尊佛,苏东坡就跟他开玩笑说我看你像坨狗屎,然后特别高兴,觉得占了便宜,回家跟他的妹妹一说,她说:你又完蛋了,怎么呢?你看别人像坨狗屎,你就是坨狗屎啊!佛印禅师看所有人都是佛,那他老人家就是佛啊!

  营员十二:平常心是道,因为每个人的心都不平常,他总是在求,比如说很多居士求神通啊,感觉哪个法门好啊,所以我们就是要以一个平常心去对待,平常心是道是大境界。

  明基法师:既然是道,那这颗平常心就是超越了一切的烦恼,是真正的智慧,那也是最大的、真正圆满的、慈悲的那个境界。

  能够跟大家分享,我们每一个人发言其实都是结善缘,它不仅仅是一个锻炼——在一个场合下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说出来,口打得开。恐怕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基本上在座的都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但是当你能够说出来的时候跟大家绝对是结一个善缘。缘是什么呢?既然是无常,都是缘聚缘散。缘聚缘散就说明什么呢?会缘缘无尽,不是没了之后就永远断了,那是无尽的。正因为是无常才能是无尽,有常就没法变了,这是一种很智慧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方法。让自己体悟那颗心的平常,它能够让自己超越,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个心就能拐弯,否则,你有障碍就拐不了这个弯。所以从哪里契入呢?当下这个灵明觉知的心来感知、契入这个平常心。下面哪位分享?

  营员十三:我看在座的各位都是成年人,未成年的不多,我高一,我就想代表我们未成年人说几句话。我奶奶信佛,我对佛了解并不深,但是知道有这么一种感觉吧。

  明基法师:你现在说话心里跳吗?

  营员十三:跳。我觉得这几天在寺里待下来,感觉就不一样,不能说是脱胎换骨吧,但怎么说也有点改变,这么说有点自恋。

  我现在有几个事想请法师给我解答一下。现在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他们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这个知识跟智慧又有什么区别?禅和大智慧之间有什么联系?

  说实话,最近几天说生活禅,也许是我有点愚昧,不太听得懂。我就觉得禅可以和一个字联系,就是静,但是静下来的话,表面静了,内心无法静下来。我想问一下师父,这么多年,您是怎么把心给静下来的?我觉得做事静心也很重要,我从小学、初中、高中,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做事的时候觉得有点不稳。也许各位大哥在年长之后,会看透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我现在还没看透。请师父帮我点拨一下,在平时处事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在求学的路上有什么提醒我们的?我学了之后也能够和同学分享、结缘。

  明基法师:你看,我们都在分享平常心,各自理解的平常心。你有这么多问题实在太好了,说明你在思考这些问题,想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永远不能从别人身上得到。就像你喝茶是你在喝,我喝茶是我在喝,我的人生道路永远变不成你的人生道路,但是你有了这些问题就有了开始了。

  就像毕业的时候,我问我们老师跟你说的差不多,毕业设计的老师说找个好媳妇、有个好工作就幸福了,但是好像心里觉得真正的幸福不是这么回事。又问我们班主任老师,他说他也不知道人怎么活着才有意义?就带着这个疑问,我工作了,一般好像工作之后人生道路就稳定了,就这么下去了,很多人都是这样。但是带着这个问题,我信佛了,乃至于出家了,就是想解决自己身心的困惑。你想解决困惑就是动力,你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心里的这些困惑。

  你问的问题很…

《十八届:分组茶会——柏林夜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