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玩游戏不管这个,因为没有看到大火,没有感觉到可怕。
众生就是这样,生活在非常可怕、就要死了的环境之下,但还乐在其中,我们都是这样的。谁都知道,不久就死了,是不是?一生的时间太短暂了,按说我们一般人都活不到100岁,就算活到100岁,也只是短短的一刹那而已,一晃就过去了,谁都知道。但是,大家每天都还在乐呵呵地生活,都不愿意愁眉苦脸,除非碰到巨大的灾难乐不起来了。就像遇到地震,被压到废墟下边了,腿也折了,呼救声地面也听不见,那时候叫你乐,也乐不起来了。一般情况下,大家都很会苦中作乐。
后来大富长者想了一个办法,就哄这些小孩子说,“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孩子们听说门外有珍玩之物,马上“竞共驰走,争出火宅”(见《法华经卷二
譬喻品》)。
还有一个比喻叫黄叶止啼,拿一片树上掉下来的黄叶跟哭闹不止的小孩子说,这是金子,小孩子也不懂,认为金子很好,既然是金子就把它收藏起来,有好玩的,就不再哭了,叫黄叶止啼。因为引导众生不能拔苗助长,拔苗助长就把苗拔死了,所以佛法有很多方便善巧。要一点一点来引导,慢慢地进行。
比如三净肉的问题,有人说佛没有说过三净肉,《楞伽经》等都说不可以吃肉。有位居士在网上转载他人的这篇文章,很得意地发给我让我看。我说,错了!三净肉就是佛说的。他回家以后很不服气啊,就去找经典。我把相关的经典摘录给他发过去,我说你自己看吧!其实很简单,你打出“三净肉”在《大藏经》里一搜索就能搜索出来,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是佛说的。不过呢,这是引导阶段说的,等到了究竟阶段,当大家学习佛法成熟了以后,佛就告诉我们,任何肉都不能吃。因为不管什么肉都是众生肉,而在无量无边的轮回中,我们和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是六亲眷属,都曾是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爷爷、奶奶……都是亲属,要忍心吃,你就吃,不忍心,你就不吃。不只是一个国家,现在好多国家科研人员的研究都表明吃素有众多好处。
佛陀多么伟大!因为佛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不能吃肉。众生互相吃,就造成了种种的痛苦,如果有比我们更强大的动物吃我们,今天抓三个,明天抓五个,胳膊腿剁下来,五脏掏出来,加上佐料,炒炒,大家作何感想?因为吃的不是人,而是什么鸡鸭鱼、牛马猪,大家就吃得很香。可是都曾经做过动物啊,而且下一世是不是动物,也无法保证。要想停止轮回就必须停止吃肉,这件事情在《楞严经》里讲得非常不客气。当然我这里只是顺便提一下,大家慢慢地过度,不要急,要不然吓得都不敢学佛了。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
种种的苦恼、灾难煎迫众生,谁来救众生呢?当然只有佛来救众生。所以下面一句是“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这里提了佛的三个非常突出的功德,第一大悲,第二大智,第三大力,如果没有这三种功德,要想度众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没有大悲就发不了菩提心,因为大悲是菩提心的根本。见不了众生受苦,忍受不了众生遭受苦难,想帮助,这就叫大悲。因为悲能拔苦,要发拯救众生于水火的心。佛陀已经解脱了,众生还在浑浑噩噩中受苦,苦中作乐,对将来要受的苦报可能不知道,所以要救苦。可是没有智慧不行啊,要救众生,就要有种种的方便善巧,好比说,大家先吃三净肉,从吃三净肉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过度到吃素的阶段。
三净就是不闻杀、不见杀、不为己杀。这个动物死的时候,你没有听见它的惨叫声;这个动物被杀的时候,你没有看见;这个动物被杀的时候,不是为你而被杀。就是指已经宰杀好的,放到市场上去卖的肉,如果买活物就肯定不是三净肉。比如在海鲜馆里点菜,我要这条鱼,吃完了以后,后世你肯定会变成鱼,被其他人吃。如果你点了一盘活虾,好比说这盘虾有14条,你吃了以后,就会有十四世变成虾被人吃,你的这次罪过才能还完,吃多少还多少,一点也不客气,就是这样。
因果规律,无论学佛与否,也不管你受戒与否,都丝毫不爽、铁面无私。佛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可怕的情况,才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吃众生肉啊!可是大伙说不行,不吃怎么活呢?不吃怎么会有营养呢?所以佛就说,那你就先吃三净肉吧!这样方便善巧来引导。但是当你学好了以后,佛就不这样说了,佛会说一切众生肉不得食。
“大力”就是有足够的能力。佛的能力有多大,我们现在见到的任何什么特异功能,在佛面前简直就是小菜,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佛可以把世界拿到手中,再扔出去,而其中的众生都不知道;佛可以把宇宙揉成粉末,吹散,然后再聚合起来,随便做。在经典里有不少地方讲佛的这种能力。《涅槃经》里讲,佛到了一个地方,有五百个大力士为迎接佛陀清理道路,道路中间有块大石挡道,这五百位大力士拼尽全力都不能动摇。这时佛也变身为一个大力士的样子,轻轻松松就把巨石拿起来了,扔到空中,掉下来后再用手接住,用嘴一吹,那石头就碎为粉末没有了。这五百大力士顿时就佩服得不得了。
这是证明佛具大力其中的一件事而已,经典里还有很多关于佛祖大力的介绍,当然在许多经典之中也记载佛会破解这种神通、大力,他说其实我没有做这些事情。好比说,提婆达多和阿阇世王合起来要害佛,就灌醉了一头最大的象,这头象是象里边的王,大得不得了,一路上踩死了很多人。他们驱使这头巨象在佛的必经之路上狂奔,企图谋害佛。当这头大象冲着佛陀狂奔过来时,阿罗汉有神通,就用自己的神通飞到天上去了,只有阿难没有神通,继续陪着佛。当然阿难本身也是不可思议的,他做佛的侍者也不止一世了,所以他继续跟着佛,不动。
结果象中之王冲到佛陀面前,突然趴下了,为什么呢?佛伸出了五指,这头大象看到五只巨大无比的雄狮,每一只狮子都可以把它撕碎,何况是五只!所以吓得大象屁滚尿流,趴在地上不敢动了。后来佛陀解释说,我并没有放出五头雄狮,那是这头大象自己造业所感得的,所以才出现雄狮的幻象。
这里边的道理也是很深的,虽然一切都是假象,但你造什么业就会感什么果,丝毫不爽。这头大象造的这种业,就感得这种果,当时就被调伏了。佛不但有大慈悲,还有大智慧和大雄力,因此才能够调伏众生,称为“调御丈夫”。一切众生,佛都可以调伏。虽然众生刚强难化,但是总有一天会被调伏。
“南无佛陀耶”,“南无”就是皈依的意思。“南无”,很多老居士,甚至一些法师质疑,说怎么读na mo明明是nan wu,这是约定俗成。“南无”这两个字如果读nan wu,就会被人笑话,认为你是外行。最近我遇到一个福建居士,他告诉我,在他们家乡,“南无”确实读na mo。我想这个词最早可能就是被福建的法师翻译过来的,那时候普通话不怎么普及,译经时很多字都是方言发音,这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
“昭”就是光耀,“朗”就是焕发,“昭朗万有”就是佛光普照的意思;“万有”就是一切众生,包括三界这个生存的环境。佛的慈光平等地照耀一切,好人坏人都普照,不是好人多照一点,坏人少照一点,没有这回事。就像今天下雨一样,不管大树、小树都一样对待。当然,大树接受的雨水就多一点,小草接受的雨水就少一点。所以学习佛法,如果你发的心大,进步就快,你发的心小,进步就小,道理是一样的。就看你自己的吸收,而不关佛的事,佛对众生都是平等的。
“衽席群生”,“群生”就是众生,“衽席”就是像妈妈照顾小孩一样。过去的衣服是大襟,像我们穿的衣服,把孩子往里一裹,包起来。“席”是晚上妈妈搂着孩子睡,形容佛对待每一位众生,都像对待自己的独生子女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没有人关照,没有人关照没关系,有佛关照就行。因为有的时候,人可能就不大关照了,不是说不想关照了,因为自顾不暇。地震期间,你和同伴都被压在废墟里,你被压了,他也被压了,他怎么照顾你呢?就算他有一瓶水想给你喝,他被压住了,也没有办法递给你。
有时候我们人挺可怜,无法自己救自己,怎么去照顾别人?但是佛可以。一尊佛就可以照顾无量无边的众生,何况有无量无边的佛。因此才说“千处祈求千处应”,只要大家求佛菩萨,求三宝,什么时候求,什么时候就有用。有人说这事不大可能,我跟佛陀要100块钱,我就没要来,南无佛,南无佛,钱就是不来。因为这时候你不需要这100块钱,如果到了紧急危难的时候,你需要帮助,佛菩萨马上就会帮助你,就会救助你,至于说用什么方法帮助,那就非常神奇,没有这样体验的人,你跟他讲很多,他也不知道;有了体验他就不吭声了,因为他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种故事太多太多了,所以学佛是一定要有体验的,一定要通过修行获得体验。
下面说“功德莫能名”。“名”就是表达,功德大到没有办法讲,怎么讲都不会过分。我们看了那么多的佛经,有那么多的论、赞、偈赞叹佛,因为无论怎么赞叹都不过分。实际上,三宝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三宝。我们有一个根本的生命,他是永恒长存的,不生不灭的,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所以需要佛用大智慧来启发我们本具的智慧光明,如果经过佛的启发,你具有了这个智慧,那就叫开悟。
第一段就讲完了,后面有一个副歌,“今乃知,惟此是,真正皈依处”,这个太明白了,就不用讲了。“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我们最后再讲。
好,第一段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
营员一:就一句,我们受到的正规教育是唯物主义,万物唯心造的说法是唯心主义,这里面有个矛盾,不知道师父您是怎么看的?
…
《十八届:《三宝歌》的意义(明证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