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五卷▪P2

  ..续本文上一页了。

  

“永离恶趣”。“恶趣”指三恶道。你到这个世间来教化众生,永远不会堕三恶道。为什么不会堕三恶道?弥陀本愿加持,使你念念觉而不迷,就不会造罪业。不造三恶道的因,当然不会有三恶道的果报。

  

佛加持我们、帮助我们,在这个世间示现不同的身分。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教化众生,他就现什么身;应该教导众生那些方法,他就运用那些方法。所以非常灵活,一点也不呆板。

  

或乐说法。或乐听法。

  

或者是为众生“说法”,或者示现处处喜欢“听法”。他听法是给众生做一个榜样,在佛门叫“影响众”。这个人有地位、有学问、有道德,示现这样一个身分。他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被大家所尊敬。那个地方有法师讲经说法,他都愿意去听。这影响很多人。别人一看,某人在那里听经,大概讲得不错,我们也去听听!所以他会带动一些人来学佛,带动一些人来听经,做影响众。“听法”是这个意思。

  

“或现神足”。“神足”就是现在讲的神通。但是神通不是现给普通人看的。如果现给普通人看,普通人太多了,到处现神通,会把佛法扰乱了。诸位要晓得,佛、菩萨、罗汉,确实都有神通,但是佛“不以神通作佛事”,不用这个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方法?因为妖、魔、鬼、怪,也有神通。假如佛、菩萨,用神通来接引大众,妖、魔、鬼、怪也用,佛跟魔就混淆不清了。那个是佛、那个是魔?没法子辨别了。因此佛、菩萨不用神通,用讲经说法,用断恶修善,用这种方法来教化众生。魔没有能力做到。

  

佛菩萨对谁用神通?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看到。佛菩萨示现神通,对象只是对于国家、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他观念转过来之后,政策就改变了。所以佛、菩萨现神通,多半是对国王、首相一类的人物。他是决定政策的人,他能有缘分。也就是佛菩萨神力变现,他能相信,他能接受,佛菩萨才用这个方式。如果他不能接受,他根本不相信,佛菩萨也不会对他示现了。这些事与理我们要明了。

  

佛度众生是以说法、教导为主。神足是不得已才用的,而且一定在机缘成熟,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他才会用。佛菩萨绝对不提倡迷信,不会叫人对神通产生迷惑。不可能用这种方法的。

  

“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这两句非常之好,让我们得到了自由的意志,达到究竟圆满。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这段是第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供具”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生活必须要的物品,是供养自己的。除了饮食衣服之外,像居住、交通工具,这些生活上享受的物质,供具里面都包括了。

  

第二种意思。西方世界菩萨,常常去亲近十方诸佛如来。见佛、向佛请教的时候,西方世界的菩萨总要带一点礼物去供佛。所以供具,也就是礼物。供养一切诸佛菩萨的礼物,也在这一句当中。

  

这些用品随自己的意思变化,无不满愿。这就是“衣食自至”。不必要经营。我们这个地方生活很苦,大家每天这样繁忙,到处奔波,为的是衣食。所以生活很艰难,谋生不易。西方极乐世界生活就很自在了。《观无量寿经》讲得详细,想吃的念头才起,百味饮食,自然现在面前。实在讲,这是我们去往生的凡夫习气没断,有时候还会想吃东西。其实在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饮食。所以饮食一现前,自己就晓得现在在西方世界不需要了。这一觉悟,饮食立刻就没有了。不需要去收拾,自然就没有了。所以衣食生活,一切随心所愿,随念现前。这真是得大自在。不要的时候干干净净,要的时候样样都不缺,是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三十八“应念受供愿”。十方诸佛无量无边,“供佛”福报最大。供佛一定听佛说法,每一天都供养十方诸佛,每一天都接受一切诸佛的教诲。我们常讲福慧双修。圆满的福慧双修,一定要在极乐世界。如果不到极乐世界,在这个世间想福慧双修,太难了。西方世界的人是同时供诸佛、闻圆满的佛法。

  

西方世界的人,都有如来果地上的神足通,所以供养诸佛是化身去的。佛无量无边,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同时供养一切诸佛,同时闻佛说法。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个能力。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

  

这是第三十九“庄严无尽愿”。“严 ”是庄严。世间人所讲的美丽,佛法里说庄严。庄严就是美丽的意思。“净”,它不但美,还清净。我们世间虽美,不净。它本质就不清净。譬如说花很美,它不净。为什么?过两三天,颜色就变了,气味就难闻了。不像西方世界永远清净,永远不变。

  

“光丽”。“光”是光明。西方世界所有一切物质都放光,而且所有一切物质都有香气,所以那个世界都称之为“香光庄严”。一切物质自然有香气,有光明。

  

“形色殊特”。“形”是形状,“色”是色彩。不但多而且美,非常奇特殊胜,是他方世界里面所没有的。

  

“穷微极妙,无能称量”。“量”是数量,品种的数量,数目的数量,都是无量无边。无法称量,就是没法子说出来,太多了,数字太大了。

  

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他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的能力,几乎都达到七地以上的境界(他们都是阿鞞跋致的菩萨)。这样高的智慧、神通,他们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物质之美,有多少品种,有多少数量,他们也不晓得。这就说明,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讲琳琅满目,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包括第四十“无量色树愿”、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这两愿是说明西方世界物质环境的状况。前面说的是人事,这个地方讲物质环境。第三十九愿“庄严无尽”是总说。

  

四十愿是在无尽庄严中,说明《弥陀经》上讲的七宝行树,用这个来做一个例子。“无量色树”。树颜色很多,树木高大,是性德变现的。“高或百千由旬”。

  

“由旬”是古印度长度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很大,经典里面记载,古印度一个由旬,等于中国四十里。中国古代的“里”,比现代要短。像古代度量衡的“尺”,跟现在用的尺不一样。弘一大师的《律学三十一种》,是他对于戒律的研究有三十一篇合印在一册。里面有一篇叫“周尺考”。他做考证的工作,周朝时候的尺,大概相当现代的尺五寸多一点,不到六寸。经典上记载,从前人的身高都是一丈多,其实比我们现代人高不了好多。因为那时的尺短,一丈就是现在的五尺多,还不到六尺。所以身高两丈,也不过现在的一丈多一点。我们明白这一个事实,读古书就不觉得奇怪了。

  

一由旬是四十里,就算打个对折,也有二十华里。要比起外国的长度单位公里,就更小了。我们中国一华里,大概只有一公里的二分之一,一公里是两华里。要照这个算法,一由旬差不多是现在的长度十公里。

  

西方极乐世界那一个星球大,地球太小了。我们知道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就大得太多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一个星球,恐怕不是太阳能相比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他们在太空当中探索,太阳在星系里是一个小星,比太阳大的星不知道有多少。西方极乐世界是个很巨大的星,那个地方的树,是百千由旬的树,是四百万里的树。因为他的地太大了,所以有这么一个比例。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报身也大。“赞佛偈”赞叹阿弥陀佛“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想想看阿弥陀佛的像多大!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跟阿弥陀佛都一样大。以他那么大的身,有这么高的树,跟我们在世间看大树,大概是差不多。如果他们的树像我们树的高度,那简直变成小草了。

  

殊胜庄严里,“诸佛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善根劣者”就是下下品往生的人。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种真善美慧的物质享受,他们都得到了。

  

“欲见诸佛净国庄严”。这是第四十一愿。“诸佛”是他方世界。在西方世界,你想看一切诸佛刹土,在宝树之间就见到了。想看什么地方?相就现在那里,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一样。我们现在电视还没有进步到这不需要去拨按钮,念头一动,想看那里的画面,马上就自动转换。那个地方是随心所念,念那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在宝树中,显现出来了。西方世界看十方佛国土,画面是立体的,都能看见。因此我们这一生的家亲眷属…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五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